唐朝让大唐出现了短暂的复兴——也有人称之为“回光返照”。他就是唐朝第17位皇帝唐宣宗李忱。
李忱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力挽狂澜,实现“大中之治”,与他爱读治国理政书籍,善于纳谏明辨是非,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有关。而这一点,有段故事足以证明:唐宣宗服侍自己的母亲郑太后甚为谨慎,不让她居住于别宫,以便自己能朝夕奉养。他的舅舅郑光历官平卢节度使、河中节度使,唐宣宗与他议论为政之道,郑光应对之时表现得鄙陋浅薄,让他很不高兴,于是留郑光于朝廷任右羽林统军,使他便于奉朝请示。郑太后几次向唐宣宗说郑光贫穷,唐宣宗厚赐给郑光丰厚的金帛,但“终不复任以民官”,始终不再委任他为治民之官。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唐宣宗也是一位孝子,他让母亲郑太后与自己同居一宫,以便自己能够朝夕奉养。但是,对于母亲为自己的弟弟,也是唐宣宗的舅舅郑光求官一方的请求,他却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给舅舅钱财,予以经济上的救济是可以的,但是,想要让他跟从前一样担任节度使一类的地方官是万万不行的。为什么?因为郑光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因此,假如出于一己私利而让他继续担任地方官,那么,这是对朝廷的极不负责,对百姓的极不负责。
应该说,唐宣宗与自己的母亲的感情无疑是非常真挚的,并且把这样的感情还延续到了母亲的弟弟即自己的舅舅郑光身上,在可能的范围之内予以了一定的关照。从前郑光担任地方节度使是这样,后来罢去了他的节度使之职,安排他担任右羽林统军也是这样。但是,从唐宣宗与之讨论为政之道的情况来看,郑光显然在治国理政方面不够用心,也缺少相应的才能,因此,如果简单地根据母后郑太后的暗示,依然重用他为政一方的话,那么,或许就其个人来说,面子、票子都有了,可地方上会不会因此而陷入混乱,老百姓是不是会因此而受苦,恐怕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毫无疑问,正是因为这些,所以,作为希望政治上有所作为、努力向唐太宗看齐的唐宣宗,最终说了“不”。
人是有感情的,帝王也不例外。但是,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帝王,又是应该能够分得清轻重、大小、公私的。什么为重,什么为大,什么为公?国家利益为重,治国理政为大,天下为公。也正因为唐宣宗在这些事儿上拎得很清,所以,他才能成为晚唐皇帝中声誉较高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