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科举复习班

[ 历史故事 ]

在科举的历史上,如果能一次中举,或者连中三元,那一定是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纵然如广东的谢启祚,考上时都98岁了(我还是比较怀疑他能坚持这么久的),也仍然狂喜,第二年还到京城会试,乾隆帝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不是我朝的盛事是什么?特授国子监司业!假如首次应试就中举,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所以说,历朝历代,那些举子差不多都是进过复习班的。

这里说一下白居易和元稹。他们两个曾经同窗,一起在复习班里努力学习,将科举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中举以后,白居易写给元稹一首诗这样回忆说:“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策目穿如札,锋毫锐若锥。”他自己注释说当时他们为了应付考试,想了许多的复习办法。其中一个办法是,他们共同收集考试的范文,各种各类的,历朝历代的,总共收了数百篇,每篇都用细锋细管的毛笔抄写,编扎成册,带在身上去参加考试。考试后,料想受益匪浅,两人于是相视而笑,称那纤锋细管为“毫锥”。

他们这样的做法有三点值得说道。

一是在成功,研究当时的时事,只有这样,才会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参考的形式。那时的考试,还是比较开明的,基本上是开卷,中间可以吃饭休息。否则,他们编的范文本带不进考场,那功课就白做了。

白居易他们算不算作弊?不算,唐朝考进士,可以带书和燃烛。但把范文微写成册,如微雕大师,数百篇的文章,操作起来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耐力。从没有记载说他们这种方式是作弊,也许这种把范文编排在一起记忆背诵,以提高命中率,在唐朝就是一种公开的做法。只是说,白居易他们把这样的方法做到了极致。

估计是白居易元稹他们这种做法切实可行,因此,许多复习生都像他们一样做好这方面的功课。而且,白(居易)元(稹)的复习资料,也引得聪明的出版商,干脆将白元他们的习作编成了书,就如同现在的《高考满分作文选》。白元习作被编成了四卷,名字叫《策林》,其中《策头》和《策项》各有两道,《策尾》有三道。此外还有《美谦逊》《塞人望》《教必成》《不劳而理》《风化浇朴》《复雍熙》《感人。

事实上,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少用,只有考生自己知道。白元他们的习作被当作范文竞相模仿,估摸百分之一有用已经非常幸运了,白元都是少年及第,这样的人才也不是说学就可以学到的。

复习班的存在是个客观现象,只是人们不太关注,习以为常而已。但是,后来有些统治者已经清醒地看到,一考定终身,肯定有许多不可克服的弊端,于是他们会想尽办法改革。

宋太宗雍熙二年,已放榜公布新进士179人。这个时候,有人打抱不平了,说在落选的士人中,肯定还有许多有用之才。宋太宗开明得很,他想,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也不完全赞成一考定终身哎,于是下令,那就再考一次吧,再给这些人一次机会,毕竟要三年一次嘛,大家都不容易。于是,第二次考试,又选得76人。这次考试中,有个叫洪湛的文采遒丽,皇帝特意升他为正榜的第三名,你看看,这个洪进士可是一步跃龙门噢。

考试制度也是可以改变一下的嘛,我皇家不就是选拔人才吗?然而,一切的一切,标准的标准,都要由皇帝我来制定。

然而,有一个悖论却是从古到今不可改变的事实,每次考试都会留下不少的遗憾,许多真才实学者如蒲松龄都会落第,即便陆游同学考得第一,但你列在秦桧孙子名前,那就不行!那些史上的状元,没有多少成就卓着或者在文学史上留有显名的,尽管如此,考的人仍然乐此不疲,并以此为终生奋斗目标,于是历朝历代的科举复习班生意一直很好。复习生于是大量增长,这一批复习生成功了,又有下一批人挤进复习生的课堂。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以至于复习班成就了复习班经济,成为一种兴旺的产业。

对那些士人来说,活到老,考到老。不在考试的海洋中游到成功的彼岸,就在考试的海洋中淹死算了。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