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代美食中哪些是百吃不厌的,火锅若说第一,其他美食就只能去争个第二了。作为一种既方便又美味的食物,火锅已经深深融入现代人的“好吃血脉”之中。
以锅为具,以火为源,以水导热,是为“火锅”。商周时期的“鼎”,东汉时期的“斗”,都是传统的火锅形式。到了清朝,在皇室的热烈拥护下,火锅从简单方便的美食逐渐向着精致奢华的方向猛冲。
“脱离了群众”的清宫火锅无论在锅的造型上,还是在料的选择上,都颇为讲究,这也让清宫火锅成为一种特殊的帝王御膳。
清宫火锅如果按照锅的材质划分,可以分为银火锅、锡火锅和瓷火锅。锡火锅和银火锅在清朝皇宫里最为常见,用银锅来吃火锅,还可以省去银针验毒的环节;瓷火锅也在清宫出现过,但用得并不多,更多是被当作艺术品摆在桌上。
在众多银质火锅中,带盖火锅是较为特殊的一个,不仅因为它是乾隆皇帝的御用火锅,更因为其造型与现代重庆九宫格火锅颇为相近。这一火锅内里呈花瓣形状,周身有六个小锅,中间有一个小锅,下面由银制炉架支撑,上面还有盖子可以盖。这不仅是一款实用的便携火锅,更是一件精巧的工艺品。
除了火锅的材质和造型独特外,清宫火锅的汤底用料也颇为多样。既然是宫廷中的御膳,自然要符合皇室一族的口味了。
羊肉汤和狍子肉汤是清宫火锅的主要汤底,有些时候,根据皇帝、皇妃的特殊需要,也会单独调制汤底。比如慈禧太后吃火锅时,就偏爱在肉汤中加入菊花。这种菊花汤底既有肉汤的浓郁滋味,又有菊花沁人心脾的清香,是一种颇为独特又妙不可言的调制汤底。
在具体的配料上,清宫火锅也要比民间火锅丰富许多,各种不同的食材巧妙搭配,便形成了各类适合不同季节享用的清宫火锅。比如,炖酸菜火锅和鹿筋拆鸭子肉火锅是清宫初春早晨常见的火锅,山药鸭羹火锅多见于初夏时节,燕窝葱椒鸭子火锅是入秋的美味,燕窝肥鸡挂炉鸭子火锅则是冬至时的佳品。
上面这些火锅食材在食用前会全部放入锅中,待到食材熟透后方可食用,这与现在我国北方的“荤锅”颇为相似。除了这种火锅外,清宫火锅还有专门的涮锅,也就是我国南方地区较为流行的涮火锅吃法。
清宫涮锅的涮品也是比较齐全的,猪、牛、鸡、羊、鱼、鹿各种动物肉片应有尽有,各式涮菜一应俱全。在这些与现代颇为相似的涮品之外,清宫涮锅还会为用餐的每个人准备一碗米饭。这碗米饭并不是用来涮的,而是用来泡的。当用餐者吃够了涮菜后,可以用火锅中的肉汤泡饭食用。
清宫火锅之所以变得如此奢华讲究,与各位清朝帝王的喜爱是分不开的,而在这诸多帝王中,乾隆皇帝对火锅的偏爱尤甚。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热爱,清宫火锅才能出现如此多的品类和样式。
乾隆皇帝爱吃火锅是时人都知道的事,宫中御厨们需要每天为皇帝琢磨新式火锅,地方官员们也需要随时准备为皇帝奉上各式火锅。如此一来,无论是居宫中时,还是微服私访时,乾隆皇帝都能吃到自己喜爱的火锅。这样来算,史书上记载乾隆皇帝一年要吃200多次火锅的事也并非夸张之词了。
在吃火锅这件事上,皇帝与普通人的追求自然不同,普通人更多会看重菜品的搭配,而皇帝则更在意吃火锅时的氛围。
前面已经提到,乾隆在位时,曾举行过两次千叟宴。第二次大宴中,火锅成了筵席上的头牌。当时的桌席被分为一等和次等两种,一等桌上摆有两个火锅,其余又有猪肉片、羊肉片等配菜若干。次等桌菜品稍逊一等,但也以火锅为主。相比于容易凉的炒菜和炖菜,火锅即热即食的特性也非常适合这种极重仪式感的皇家筵席。
看着每张桌子上冒着热气的火锅,听着数千老人喊出的“万岁,万岁”,乾隆皇帝的这顿火锅吃得应该是颇为舒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