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1940年6月27日,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六支队和黄克诚领导的八路军第二纵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7月27日,根据刘少奇的指示,黄克诚率第四纵队一部直插皖东北,此后又奉命与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苏鲁豫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共2万余人,执行“向东发展”的任务;原八路军第四纵队重新作了整编,辖第四、第五、第六旅,共8个主力团,1.7万多人,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执行“向西防御”的任务。
板桥集是安徽省蒙城县东北部的重要集镇,距离蒙城县城约25公里,北靠淝河,与宿县的南坪集相邻;东有乌集、瓦埠,与怀远县相通;西近唐集、坛城,与涡阳县的曹市集相连。宿蒙公路穿街而过。这里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过往客商络绎不绝。同时,这里又是我军从淮上到萧县、宿县、永城、夏邑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早在1940年7月,八路军第四纵队一部就在这一带活动。9月初,四纵司令部进驻涡河北岸的移村集、龙亢集一带,司令部驻基都堡,特务团驻移村集。9月中旬,四纵队第五旅旅长滕海清率第五旅警卫营和旅部机关人员进驻板桥集,加强对该地区的防务工作,并先后帮助建立了中共蒙北工委和板桥区抗日民主政府。
板桥集四周筑有高厚的寨墙,墙外有两丈多宽的环形寨壕,壕内布满鹿砦等障碍物,南、北、东三面都有砖砌的寨门炮楼。滕海清率部进驻板桥集后,立即带领有关人员察看镇内外地形,发动军民加固防御工事,加修了寨墙和寨壕,并利用寨墙修筑了许多火力点,在集镇周围开挖了四通八达的“抗日沟”。
1940年11月14日,驻徐州的日军纠集驻蚌埠、宿县的日伪军共5000余人,出动汽车70辆、坦克20多辆,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宿县、蒙城、涡阳、怀远等地疯狂进攻。日军侵占宿县以后,为切实控制宿蒙公路,分割我抗日根据地,11月16日,驻蚌埠、宿县的日军500余人纠集驻南坪集的伪军十五师1000余人,沿宿蒙公路气势汹汹地向板桥集扑来(当时宿蒙公路已被我军破坏,通车十分困难)。与此同时,驻徐州、蚌埠的日军1000余人、伪军2000余人,于17日下午集结在南坪集、临涣集一带,作为后续部队准备西犯蒙城、涡阳等地。
此时,我军驻板桥集的主力部队只有五旅旅部和警卫营的3个连及邵光率领的几十人的区队。
面对强敌,为扩大我军的政治影响,支援友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滕海清遵照纵队司令员彭雪枫的命令,镇定自若地作了战斗部署:命令第十连坚守南门到西南角炮楼一段;十一连防守北门;十二连坚守东门至东北角炮楼之间;板桥区政府干部及区队人员全力做好后勤救护工作;五旅十三团的一个营作为预备队在集西北大赵庄待命。另外还提前在板桥集东北和北面设了两道警戒阵地,其中,一个排在板桥集东北的乌集设防。各部都抓紧时间加固防御工事,全镇军民枕戈待旦,准备痛击来犯之敌。
激战
17日一大早,北方冷空气突然南下,一时间狂风大作,败叶四起,尘土飞扬,气温猛然下降。此时,全镇军民早早起床,整装备战。
早上7时许,大批的日伪军从板桥集东北方向蜂拥而至,一个个端着上了刺刀的大枪,叽哩哇啦地怪叫着,像一群亟待吃人的恶狼,向板桥集疯狂扑来。在强敌面前,于乌集设防的警戒排毫不示弱首先迎敌。8时左右,警戒排且战且退,撤到板桥集北2.5公里左右的第二警戒阵地,敌人紧紧跟踪而至,战斗更加激烈。1个多小时后,我警戒部队撤回板桥集内。此时,敌先头部队的伪军已接近东门,然后又沿南寨墙迅速向西运动,快速展开,从东、南、北三面包围板桥集。10时许,敌人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以伪军打头阵,分别从东南和正南方向向板桥集发起攻击。面对凶猛骄横的敌人,我军将士毫不畏惧,待敌先头部队进入我火力范围时,机枪、步枪同时开火,顿时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敌伤亡几十人后撤退。紧接着敌人又连续组织几次进攻,我军将士越战越勇,连续把敌人打了回去!日军恼羞成怒,稍后又组织兵力向我东门十二连阵地猛攻,并施放烟幕弹掩护其部队攻击前进。我军将士奋力还击,等敌人接近寨墙时,将炸药包和一捆捆集束手榴弹扔进敌群,炸得敌人血肉横飞,仓皇撤退。
下午1点钟左右,几百名日军缓过气来,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挑着膏药旗向我军又一次发起了更加凶猛的进攻!子弹、掷弹筒炮弹暴雨般向我军阵地射来,同时又出动数架飞机对我军阵地扫射轰炸,企图以强烈的火力压制我军。在其强大火力的掩护下,有几个敌兵已哇哇叫着越过寨壕爬上了寨墙。在此紧要关头,我军将士毫不示弱,在寨墙上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终于又把敌人压了下去!就这样一直战到下午4点多钟,敌人连续发起的多次进攻都被我军击退。
骄横的敌人不甘心屡战屡败,开始将北面和南面的部队向西调动。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滕海清果断下令立即从西门撤出板桥集,顺着西门外通往板桥集西北大赵庄的抗日沟,和驻大赵庄我五旅十三团的一个营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