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祠”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名士羊角哀与左伯桃在荆门草场发生的忠义故事而建,唐、宋、明、清文人墨客为其吟诗作赋,赞美羊、左二人忠义品格的诗句不计其数。
春秋战国时期,位于郢都之侧的荆门草场是楚国人驯养战马、从事马草交易之地,这里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燕国寒士羊角哀从北向南游历,途经于此时,见这里百姓富足、街市繁华,便在此安了家。得知楚王重视贤德,在招贤纳士,因此打算去试一试。与此同时,得知了消息的西羌积石山贤士左伯桃也从家乡启程前往楚国应聘。
时值冬日,左伯桃一路上风雪交加,十分艰苦。当他到达草场时浑身已湿透,正当他走投无路时,看见河边有一间茅屋,便赶紧上前去敲门求宿。
茅屋主人正是羊角哀,他见来客一身风尘,狼狈不堪,连忙请进屋内,送上热水,准备好饭菜。左伯桃感激万分,便自报家门,称自己路过此地是要前往楚王处应聘。
羊角哀与他谈古论今,十分投机,欣然结为兄弟。风雪停后,两人便收拾好行装一起上路。
哪知,走了不到两天工夫,就下起滂沱大雨,一连数日,也不见停,两人只好冒雨赶路。
行进中,时而大雨时而鹅毛大雪,狂风几乎要把两人卷到天上去。二人衣裳单薄,左伯桃担心两人都会被冻死,便对羊角哀说:“这般数九寒天,又冻又饿,我们怎能到达郢都?你的学问比我好,不如贤弟带上剩余的干粮,穿上我的衣裳,快快赶路。到了郢都,楚王必然重用你。等你有了成就,再来收拾我的尸骨也不迟。”
羊角哀哪里肯听,坚定地说:“你我情同骨肉,我怎能忍心抛下你只身前往?”左伯桃只得勉强陪同羊角哀继续往前走,在走了十来里后,发现路旁有树干朽空了的老桑树。
左伯桃便钻入树洞中,对羊角哀说:“咱们暂时在这里躲一下风雪,你赶快去弄些枯枝干柴回来生火取暖,待身子暖和了再继续赶路。”
不知底细的羊角哀赶紧去弄柴枝。待他抱着柴枝返回时,却发现树洞前放着一堆衣服和剩下的干粮。原来羊角哀一走,左伯桃便脱下身上的衣服,在冰天雪地中一心求死。
羊角哀扔下柴草,紧紧搂住冻僵了的左伯桃,心疼地喊道:“兄长为何如此,你叫小弟如何承受!”左伯桃微睁双眼:“我早已盘算好,贤弟千万不要耽误前程。赶快穿上我的衣服,带上干粮,去楚王那里实现你的抱负吧!”羊角哀抱住左伯桃,放声痛哭:“我宁死也决不能撇下兄长!”争执间,左伯桃渐渐在羊角哀的怀中断了气。
羊角哀只得在痛哭中留下左伯桃,继续赶路。
正如左伯桃所说,楚王十分赏识羊角哀的才华,更为其列举的富国强兵之策所折服。楚王立即封羊角哀为楚国上大夫,赐黄金百两、绢百匹。
重赏之下,羊角哀却向楚王奏明,如果没有义兄左伯桃在风雪中解衣舍身的成全,自己也当不了楚国的上大夫。
楚王被二人的情谊深深感动了,他派了大将,备了车马,陪羊角哀赶到左伯桃去世的地方,以楚国大夫的礼仪厚葬了左伯桃。待办理完左伯桃的丧事,羊角哀便辞谢了楚王的高官厚禄,在左伯桃的墓前上吊自尽,以此报答知己。
楚王感其义重,差人在墓前建庙,敕赐庙额为“忠义之祠”,即羊角祠。唐、元、明、清多次修缮。当地百姓也以羊角哀为名,将祠堂改作小学,令后世子孙学习并铭记羊、左二人的忠义品格。
光阴荏苒,岁月涤荡,“羊角祠”如今仅剩下完整的地基、数截残垣断壁,以及散落在四周的石几、石凳,它们似乎在祈盼,人们能重新拾起那段过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