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林则徐奋不顾身递奏折

[ 历史故事 ]

林则徐就任江苏巡抚时,水患暴虐,灾荒不断,致使当地百姓十分艰难。为此,林则徐一边向朝廷上奏缓征灾区钱粮的折子,一边组织官员筹措钱粮,施舍粥饭,并鼓励难民回乡躬耕,自助自救。林则徐的这些举措,大大缓解了灾民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道光十三年(1833年)九、十月间,苏州、松江这两个地区的晚稻在开花时遇上冷雨寒风,导致结实艰难,还有不少禾稻因雨大被淹,秆秧倒伏,颗粒无收。民以食为天,荒年的凄惨景象日甚一日,令人忧心忡忡,而缴纳钱漕又成为当时最严峻的问题。

清朝的口气十分严厉:“近来江苏等省几乎没有一年不缓赋税、不需赈灾,国家经费有常,怎么可以这样反复展缓、破坏典律,一年一年地相沿成例呢?”道光帝还责备道:“该督抚等不肯为国任怨,不以国计为急,是国家徒有加惠之,而百姓无取惠之实,无非不肖下吏私充囊橐,大吏只知博取声誉。”意思是直接责备陶澍和林则徐两人不顾社稷,只知沽名钓誉。

一言九鼎的皇帝,突然下了如此严厉的圣旨,连陶总督也变得犹疑和担忧起来。可林则徐性子刚烈,认准的事定要坚持到底。面对百姓民不聊生的惨状,他心急如焚,认为赋税非缓征不可。于是,林则徐决定单衔上奏。他对陶澍承诺道:如果受处分,责任由他一人承担!就这样,他连夜誊写了一份长达三千言的《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详细诉说了苏州各属秋后受灾的实情和请求缓征钱粮的缘由,然后奋不顾身地差人递给皇帝。令人欣慰的是,道光帝见到呈报后非但没有责备,还当即批准了林则徐奏折中的所有请求。地方百姓得知此事,无不感动涕泪。

冒犯龙颜、对抗圣旨,轻则丢乌纱帽,重则掉脑袋,甚至诛连九族,后果相当严重。林则徐对此律例早就铭记于心,但为了帮助地方百姓解贫脱困,身为巡抚的他以“险而为之”的执拗态势,奋不顾身地去给当今皇帝递送奏折。林则徐的此种做法,不仅体现了他“初心为民”的救世思想,还彰显了一代清官誓死效国、勇于担责的豪迈气概,堪称世间立德树人的楷模。

补充纠错
上一篇: 待之如初
下一篇: 夸人是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