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富贵者安敢骄人

[ 历史故事 ]

东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一日,魏太子击乘车出宫,遇田子方于道,下车跪拜施礼,而田子方不回礼。魏击愤怒,谓田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田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魏击受教拜谢。

田子方在这番对话中教导魏太子击,富贵者是不可傲慢无礼的,否则将失去富贵;贫贱者则不同,因为贫贱者除了贫贱一无所有,傲慢无礼失去的只能是贫贱。田子方还以两人为例现身说法:魏击是富贵的王太子,傲慢无礼就要失去储君之位;而自己则是寄人篱下的贫贱士人,因傲慢无礼而失去职位,不过像扔掉一双破鞋子一样随便,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

司马光是赞同“富贵者安敢骄人”的说教的。他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许多富贵者因傲慢无礼而失去富贵的史实,引导读者鉴往知今,悟道行远。

纵观中国历史都是深知“富贵者安敢骄人”道理的。唐贞观元年(627)二月某日,唐太宗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征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四月某日,太宗又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太宗感叹:“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更有许多达官贵人明白“富贵者安敢骄人”的道理。南朝齐武帝萧赜永明年间,江州刺史陈显达“自以门寒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戒其子勿以富贵陵人”。其子陈休尚任郢府主簿,途经九江,拿着麈尾、蝇拂之类宝物炫耀,陈显达训诫道:“麈尾、蝇拂,都是王、谢家使用的东西,你不要拿着它。”说着就把麈尾、蝇拂烧掉了。唐昭宗景福年间,泸州刺史柳玭常诫其子弟曰:“凡门地高,可畏不可恃也。立身行己,一事有失,是得罪重于他人,死无以见先人于地下,此其所以可畏也。门高则骄心易生,族盛则为人所嫉;懿行实才,人未之信,小有玭,众皆指之,此其所以不可恃也。故膏粱子弟,学宜加勤,行宜加励,仅得比他人耳!”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