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宋朝人的名片

[ 历史故事 ]

宋朝有一个李清臣,他在名字上曾被人误会过——后世一些人以为他是李清照的弟弟。其实他年龄比李清照大得多,跟李清照也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李清照是山东人,李清臣是河北人。李清照生于1084年,李清臣生于1032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东坡的门生,说起来她要算苏东坡的孙女辈,而李清臣则跟苏东坡年龄相近,辈分相同,也曾像苏东坡一样拜在欧阳修的门下。现在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李清照见过李清臣。

李清照当然不简单,不过李清臣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八岁开始写文章,在河北老家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到了十七八岁,他学有所成,离开书斋,单枪匹马游历河北,到处拜访奇人异士,像盛唐诗人那样,一边壮游,一边增广见闻,一边向文坛大腕和当朝大佬推荐自己。

宋人笔记《青琐高议》记载了李清臣游历期间发生的一段逸闻。

说是宋仁宗在位时,大臣韩琦以安抚使身份镇守河北定州,独揽军政与民政。李清臣对韩琦慕名已久,很想拜见,但他觉得自己一介平民,不可能被接见,所以先去拜访韩琦的公子。

到了韩公子居住的地方,李清臣递上名片,守门人说:“我家公子正睡觉呢,不见客。”李清臣就向守门人借了一支笔,在名片上写了一首诗,托守门人转交给韩公子,然后转身走了。

他的诗是这么写的:

公子乘闲卧绛厨,白衣老吏慢寒儒。

不知梦见周公否,曾说当时吐哺无?

这首诗用了一个典故西周贤臣周公礼贤下士,爱重人才,吃饭的时候听说人才来访,赶紧把嘴里的饭吐出来,急急忙忙跑出去迎接。李清臣引用这个典故,是奉劝韩公子向周公学习,不要白天睡大觉,让守门的小吏慢待宾客。

其实守门的小吏并没有慢待宾客,还是老老实实把名片转交给了韩公子。韩公子读完名片上的诗,认为李清臣很有才,又把这张名片转交给了父亲韩琦。韩琦一看名片就说:“吾知此人久矣!”原来是李清臣啊,咱们河北的神童嘛!我早就听说他的名字了,有机会我要见见他。

果不其然,韩琦后来接见了李清臣,还把侄女嫁给了他。

李清臣的故事里出现了一张名片——宋朝人的名片。

名片在宋朝有两种材质。一种是用木头刻的,宽四五寸,长七八寸,厚约一分,用刨子刮得溜光水滑,正中间竖刻名字、籍贯和官衔(如果有的话),填以黑漆或者红漆;一种是纸质名片,用那种很厚很硬的纸张,裁成长方形,或红底黑字,或白底黑字,从右至左竖行填写姓名、籍贯和官衔,上面留出一大片空白,用来书写对拜见对象的敬称和敬辞。李清臣在名片上写诗,应该就是写在了名片上方的空白处。

宋朝人还没有“名片”这种叫法,他们管名片叫“名刺”,简称为“刺”。宋代的名刺当然比现在的名片大得多,其用途也比现在的名片广泛得多。现在我们给人家递名片,主要是用来自我介绍,如果跟人家很熟,那就用不着递名片了。可是在宋朝读书人之间,在宋朝士大夫阶层,在所有文官武将群体当中,特别是在下级参见上级的时候,无论熟与不熟,都要递上名片,否则会显得不恭敬。也就是说,宋朝人的名片除了有自我介绍的作用,还有表达敬意的作用。这种风俗不仅在宋朝盛行,在唐朝以及元明清等朝也是如此。明清之时士大夫拜年,人到不到无所谓,名片必须递到对方府上,交际广泛者一天要递几百张名片,自己忙不过来,还要雇人代劳,挨家挨户分送,时称“沿门投刺”。

古人用的名片普遍大一些,因为毛笔字的笔画太粗,有时要写的敬辞和官衔又太多,名片小了写不下。一般来说,官衔越多的人用的名片就越大。唐朝有一位武将程知节,也就是《隋唐演义》中那位混世魔王程咬金,按照清代笔记《啸亭续录》的记载,他用的名片“笺长七尺”。唐代官尺长30厘米,七尺就是两米多,如此大的名片,拜客时得让两个亲兵抬着,想起来也是蛮拉风的。

(摘自中国法制出版社《过一场风雅的宋朝生活》    作者:李开周)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