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开辟自行车“驼峰航线”的法国医生贝熙叶

[ 历史故事 ]

让·奥古斯丁·贝熙叶(1872—1958),法国医生。1913年来到中国,担任过法国驻北京公使馆医生、圣米歇尔医院大夫和北堂医院院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共产党员、爱国青年学生和国际友人奔赴革命根据地;冒着生命危险,开辟出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医疗物资运往八路军抗日根据地,为支持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贡献。

中国是第二故乡

让·奥古斯丁·贝熙叶,1872年出生于法国克鲁兹省新浴堡市奥维涅山庄。贝熙叶从小精力充沛,喜欢冒险。20岁时,他考入波尔多军医大学,成为医学博士。他曾以军医身份先后到印度、越南、波斯等法国在亚非地区的殖民地。1913年,41岁的贝熙叶抵达天津,开始了在中国长达41年的生活。

贝熙叶擅长普通医科和外科。1914年4月,贝熙叶到达北京。到京后不久,他为腰部生疽而生命垂危的北洋政府官员进行手术治疗,使其不到两个月就康复了,由此他精湛的医术获得广泛认可,贝熙叶一时成为京城高层人士争相邀请的西医大夫。袁世凯聘请他为自己的医疗顾问,贝熙叶因此被称为“皇帝。他一直希望能够扩建圣米歇尔医院,这样不仅可以治疗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外国人,也能为中国人提供服务。

贝熙叶热情好客。在北京稳定下来后,他购置了距离使馆不远的王府井大甜水井胡同16号一处四合院。每逢周三,他都会在家中举办沙龙,款待中法友人。法国前驻华大使毛磊对贝家沙龙印象深刻:

时近黄昏,使馆区渐渐平静下来,社交生活的往来走动即将开始,几个人影正向花园深处驻馆医生的住所走去。医生在此居住多年,在北京的法国人圈子里是位知名人士。此公每星期都要接待一批朋友。这些人不一定都是公认的汉学研究家,但是对于中国,以及更广泛地说,对于亚洲地区,无不怀有浓厚的兴趣。

贝熙叶把法国沙龙文化活动家都曾参加过贝熙叶组织的聚会。贝家沙龙还经常接待许多中国知名人士,特别是有赴法访问或工作经历的人,促进了中法思想文化交流。贝熙叶参与创办了北京中法大学,并与教育家蔡元培、李石曾等共同推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贝熙叶把中国当成第二故乡。在北京几十年的生活经历,让他已经离不开这里。他甚至和老朋友汉学家安德烈·铎尔孟一起在西山买了一块墓地,打算在此度过余下的人生。这一切,都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始终抱有浓厚兴趣和热情。

在贝家花园救死扶伤

1923年,贝熙叶在北京西山地区建造了一处中西合璧的宅邸,兼具中式庭院和西式花园风格,当地人称“贝家花园”。这个花园成了中法友好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无声见证者。

1926年4月至8月,国民军与直奉两系军阀进行了4个月的南口保卫战。因为战争,北京西北部的四千多名逃离家园的难民聚集在百望山下新建成的上义师范学校里。由于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很多难民生了病。贝熙叶周末从城里返回贝家花园的途中,都要在学校里待上几个小时为难民看病,直到看完才离开。

温泉中学临近贝家花园,学校聘请贝熙叶为校医,师生有急病时就请他诊治。

贝家花园不仅是贝熙叶当时的住宅,也是他义诊的诊所,当时附近需要诊治的村民常常来到这里找贝熙叶看病,他都分文不取。贝家花园山坡上的碉楼原本用来防御,贝熙叶将其改建为村民治病的诊所。一层为候诊室,二层为诊疗室,三层储存药品。当时一家报纸曾对他进行了报道:

他一直都在为当地的民众免费看病,提供药品……他把家建在了这个穷乡僻壤。这让他想起自己的家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质朴的农民让他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人。

时至今日,贝家花园附近的村庄仍然有很多老人对贝熙叶有深刻的印象,饱含着敬意。在贝家花园碉楼的底层铁门门楣上,有一幅汉白玉石匾镶嵌在墙上,上面写着“济世之医”4个大字。贝家花园附近,还有当地村民因感念其治病救人的善行而以之命名的“贝大夫桥”,体现了当地群众对他的感激和尊敬。

自行车“驼峰航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在中国生活二十余年的贝熙叶,看到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北平城逃难的人流、千疮百孔的城墙、熊熊燃烧的建筑……这一切深深刺痛了他。

贝熙叶第一时间与法国驻中国使馆武官一起进入宛平城,成为第一批接触并治疗卢沟桥事变伤员的大夫之一。贝熙叶见证了中国被日本侵略的事实,成为一位坚定的抗战人士。他曾代表外国驻京医官致函中国红十字会,愿意为红十字会服务,坚定支持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在北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扩展到西山地区。由于日军实行严密封锁,抗日根据地物资紧张,尤其是药品奇缺,很多伤员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而日军对药品控制很严,尤其是西药,严禁流入根据地。市面上也很难买到西药。日军在温泉镇设立了警备队,在通往北平的路上设了重重哨卡。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为根据地秘密筹集药品和医用物资,并努力寻找一条联系根据地的安全通道。1937年秋,地下党组织情报人员黄浩经过长期考察,请贝熙叶利用外国医生的身份为八路军运送药品。尽管深知一旦被日军发现,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贝熙叶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驼峰航线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封锁了中国最重要的陆路国际交通运输线滇缅公路,切断了中国获得盟国援助的主要通道,给中国坚持继续抗战造成了极大困难。中美两国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迅速开辟并不断扩大从印度阿萨姆邦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南段,到达中国云南、四川的空中运输线,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航线沿途山峰如驼峰一样起伏,异常惊险,故被称为“驼峰航线”。

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一批批药品经贝家花园转交给地下游击队,再翻过门头沟的妙峰山,最终送到平西抗日根据地和晋察冀边区的战地医院。白求恩到战地医院视察时,得知许多来自德国拜耳公司的贵重药品和医疗器材是冒着极大风险从敌占区搞到的,感到十分惊喜,连声称赞“了不起”。

刚开始的时候,贝熙叶用汽车运送医用物资,后来日军对汽油实施配额供应,汽车经常无法使用。为保住通往根据地的生命线,他开始骑自行车运送药品。此时的贝熙叶已经七十多岁,从北京市区到贝家花园行程达四十多公里,这位老人骑着自行车,带着几十斤重的药品,一次又一次艰难地走完这段一半是土路一半是山间小道的路程。

贝家花园成为中共北平党组织的一个地下交通站。贝熙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一批地下党员、爱国青年和国际友人转移到抗日根据地。贝熙叶被称为“无私援助中国人民的白求恩式医生”。

贝熙叶的正义品格、人道主义精神、为民服务的热情,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怀念。他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法国期间,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门提到了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叶。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一次讲到贝熙叶的感人事迹。

(摘自外文出版社《志同道合: 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挚友》    编着:单伟)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