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张之洞:总督的抉择

[ 历史故事 ]

戊戌政变之后,在日益险恶的政治争斗中,工于心计、精于权谋、敏于窥测、善于转圜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策划“东南互保”,关键时刻残酷镇压维新派的自立军。危机过后,他的权位更重更高。当慈禧宣布欲行“新政”时,张之洞和刘坤一积极响应,联衔上了三道奏折,即轰动一时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规划了“新政”第一阶段的实际纲领。

一、

对义和团,张之洞一直主剿,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山东巡抚袁世凯都坚决主剿。

1900年6月19日,清政府正式决定“向各国开战”,给北京义和团发放粳米二万石、银十万两,并命令清军与义和团一同攻打使馆区。得此消息,刘坤一、张之洞认为大祸临头,主张坚决镇压义和团,保护各国商侨教士和使馆,对各国政府道歉,对6月11日被清军杀害的日本使馆参赞杉山彬一事“优加抚恤”。最后,他们几乎是哭求朝廷:“宗社安危所关,间不容发,再过数日,大局决裂,悔无及矣。”

然而,众多封疆大吏的哀求依然无济于事,慈禧于6月21日发布对外宣战上谕。

在朝廷与各国正式宣战之前,以刘坤一、张之洞为核心的东南地区督抚感到大局已难挽回,于是开始大胆筹划以“保境安民”为主旨的“东南互保”。

二、

就在紧锣密鼓地筹划、运作“东南互保”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使张之洞紧张万分,一时竟不知应如何处理是好。

当北方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清王朝政治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时,康有为、梁启超认为时机已到,决定“武装勤王”,即用武力救护光绪皇帝,使其重新执掌大权。年轻的维新志士唐才常,主动承担了这个危险而艰巨的任务。

1867年出生的唐才常是张之洞创办的武昌两湖书院的学生,因学习成绩优秀,很得张之洞器重。而张在甲午之后痛责李鸿章卖国,则使唐对张之洞钦佩异常。

1899年深秋,唐才常从日本回到上海后,立即组织了“正气会”;1900年春,当义和团在北方兴起时,他将“正气会”改名为“自立会”,并组织自立军。

几个月来,唐才常的自立军在以两湖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发展迅速,而且汉口是自立军总机关所在地,也是自立军起义的指挥中心。这些活动都是在镇守武昌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眼皮底下进行的,由他指挥的湖北“新军”中还有些士兵和下级军官秘密参加了自立军。对此,张之洞早有所闻,但他一直没有采取镇压行动,只是多招了两千名兵丁,设置了特殊的江河巡逻,加强对自立军的防范。其实,正因为张之洞的容忍,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放纵,自立军才可能短时间内迅猛发展。

在此局势大乱之际,老谋深算的张之洞深知任何事情都不可轻举妄动,对自立军,他静观局势发展,相机行事。在慈禧、光绪最终谁能掌权的局势未明朗以前,他采取了“明”“暗”两种手法。在明面上,他大张旗鼓地宣扬拥护慈禧;暗地里,他又容忍了自立军明目张胆的反慈禧活动。

之后,局势明朗:8月15日,慈禧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但联军并未派兵追缉太后,途中慈禧还不断发布命令。张之洞明白,清王朝的大权将仍在慈禧手中。从8月18日起,大批会党成员潜入武汉,准备23日起义。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张之洞终于做出最后的抉择,赶在自立军起义之前于22日清晨突然行动,将唐才常、林圭、傅慈祥等起义领袖共二十多人一网打尽,当晚斩杀!之所以要如此迅速斩杀唐才常等人,只因要杀人灭口,不能让朝廷知道自立军曾经与他有过联系,以及他对自立军曾经采取静观甚至纵容的态度。

三、

在这种情况下,当获知慈禧1901年1月29日宣布欲行新政的“上谕”时,张之洞对慈禧在如此短时间内几乎是180度的大变化,不能不深有疑虑,不知她是真心还是假意。所以,内心一直要变法、行新政的他并未立即积极响应,而是小心谨慎地打探虚实。

经过一番探听,他得知此谕确得慈禧首肯,才开始积极行动。不过,正当他满怀希望时,又从几个渠道得知慈禧强调新政不得偏重西法,他又大惑不解,在给友人的信函、电报中,他提出如果“变法不重西,所变何事?”所以,他又要心腹探明“究竟此事慈意如何?”后来,心腹复电劝他可以实际行新政,但“不必拘定西学名目”,因为慈禧等人对“西学名目”深为反感,否则将“授人攻击之柄”。

有此信息,张之洞的行为更加慎重。他在与其他大员的信中坦承自己的策略,在观念上必须认识到变革只能“以仿西法为主”“非变西法”“必变西法”,但措辞上则在“采西法补中法”“浑化中西之见”这两句上大做文章,因为“新政上谕”中也说要“取外国之长,补中国之短”,“参酌中西政要”。他进一步提出,不妨准备两个奏折,一折提出一些比较彻底的以学“西法”为主旨的具体措施,而另一折的主要内容则是变革中国旧法,略加整顿、稍为变通即可,以备前折被朝廷否定之用。但他还是强调,应冒风险努力说服朝廷接受第一折。

权重一时的张之洞如此谨小慎微,其他总督、巡抚更是如此。面对这种情况,张之洞提出东南各省督抚要互相商量,互通声气,复奏基调一致,共担责任。此议一出,得到东南各省督抚热烈响应,而山东巡抚袁世凯、两江总督刘坤一早就有此意见,早就先后致电张之洞,要他先拟大纲供各省参考,自然对此更加积极。

此事正在紧锣密鼓之际,袁世凯突然得到消息,朝廷并不同意各省督抚联衔会奏,强调要单衔上奏。经过一番考虑商量,张之洞分别致电原先联络过的各督抚,要他们单衔上奏。不过,他提醒说虽然是分别上奏,但应互通声气,大意应当相同,论调应当一致,以显公论。但是,两江总督刘坤一却坚持要与张联衔上奏。可能考虑到地方大员中只有刘与自己是新设立办理新政的“督办政务处”的参预政务处大臣,张同意与刘联衔上奏。经过二人反复斟酌、磋商,他们联衔在1901年7月中旬连上三折,对新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这三份奏折史称“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直到1905年,清政府实行新政的所有措施,大致不出此三折内容。

从镇压维新派的自立军到上奏行新政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为时不满一年,从中可以看到重臣张之洞的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可以看到他的开明、谨慎与谋略,可以看到新旧矛盾间众大臣的动向,可以看到朝廷变革的被动与无奈,可以看到维新派渐趋激烈的变化。 

(摘自《中国切片,1900》)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