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女医明妃眼光不错,朱祁镇就是个好皇帝

[ 历史故事 ]

  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与凶悍的北元敌人战斗,与权臣巨奸战斗;是光荣的一生,为国家出生入死,虽身陷敌营,仍保持尊严;是跌宕起伏的一生,虽有过暂时黑暗,但凭着毅力挺了过来,到了晚年拨乱反正,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文/唐元鹏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明正统十四年(年)中秋节,明英宗朱祁镇的天子之怒,带来了"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土木堡一战,大明京师精锐二十万灰飞烟灭。朱祁镇这次出征成为了这位皇帝生平最大的污点,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明朝国势的转折点,大明从此由盛而衰。

  朱祁镇

  这么大一口黑锅背在朱祁镇身上,如果他泉下有知,无论如何也没法吞得下这口气。大明朝在朱祁镇死后存在了年,历经个皇帝,怎么看这个"衰"字也轮不到他头上。

  没办法,历史往往只以成败论英雄,在一场由朱祁镇亲征而引发的军事灾难中,他成了被俘虏的皇帝,这就是他一生的悲剧所在。如果将这一劫从他的人生中抽离,明英宗朱祁镇无论怎么看,都正经是一位明君。

  天子亲征难道有问题吗?

  从古到今,天子亲征都是一个两难命题,历史上几乎所有英明神武的君王都亲征过,文王伐商亲征;晋文图霸亲征;唐宗平定天下亲征;宋祖抵御契丹还是亲征。到了朱祁镇的祖宗,从朱元璋到朱棣,再到朱瞻基,哪个没有亲自披挂上阵过?惟一没有亲征的就是朱祁镇的皇叔祖朱允炆,结果便丢了帝位。

  但另一边,亲征又经常被反对,认为皇帝为国本,不宜轻出。所有亲征失败的皇帝,都是因为没听文武百官的忠言。

  那么对于朱祁镇而言,正统十四年夏天的那次亲征,到底是不是轻出,是不是一场没有必要的征伐?

  朱祁镇亲征

  对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背负了这几点指控。

  一般而言,史家常说,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听信太监王振的谗言,而将五十万明军精锐带入绝地。五十万啊,这是怎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但这并非实情,京卫不可能倾巢而出,跟随朱祁镇出征的人数万是上限。

  第二条对朱祁镇很严重的指控是,准备不足,贸然出征,以至于败亡土木堡。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明史》记载,"六月甲子,修省,诏河南、山西班军番休者尽赴大同、宣府。乙丑,西宁侯宋瑛总督大同兵马。己巳,赦天下。戊寅,平乡伯陈怀,驸马都尉井源,都督王贵、吴克勤,太监林寿,分练京军于大同、宣府,备瓦剌。"

  由此可见,朱祁镇以及王振不但不是完全不知兵、祸国殃民的决策者,而且早在亲征前一个月就已经派出包括诸多将领、勋臣统帅的大批兵马,北上宣大备战,其中包括京军和外地的班军。

  这说明,以朱祁镇为首的决策者对边祸有着深刻的认识,并有充分的准备,早就进行战争动员了。

  第三个问题是后勤,说军粮供给没跟上,造成大军溃败,朱祁镇要负责。但事实依然不是这样的,要么是下面的官员尸位素餐或贪污腐败,沿路粮仓中根本没有粮食;要么就是关于亲征大军饿死人的说法是文官杜撰。文人胡说。无论哪条都不是皇帝的责任。

  最后一条,史称王振因为要等自己一千多辆装载私人财物的车辆,就擅自下令在距离怀来里的土木堡扎营,这也成为明军败绩的某个重要原因。但这仍然不是事实,王振不可能有一千多辆装载私人物品的车辆在后缓行,因为月日这天,御驾亲征的大军已经被瓦剌骑兵追得屁股冒烟了,哪来的一千辆装载财物的大车?

  就这样,朱祁镇怀着一颗报国杀敌的雄心进入了战场,却因为文臣武将的无能,一步步走向了土木堡绝地。

  但即使被俘,朱祁镇仍然保持了应有的气节。年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的下午,瓦剌的骑兵四处追杀着崩溃的败军,文武大臣们已经星散,那位最亲近的王振先生也音信全无。朱祁镇神情落寞,长叹一口气,跳下马整理一下身上的衣甲,面朝南方,腰杆挺直,盘膝而坐,保持着大明天子最后的体面。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