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最受人瞧不起,无论是曹操评价的“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还是“织席贩履小儿”的“大耳贼”,就可以看得到刘备先生在三国诸雄的人望如何了!刘备能从”织席贩履”的一介布衣,最终成为蜀国的皇帝,不能说是一无是处,细读三国,不难看出刘备立足,多靠的就是他的用人之道和领导艺术。
刘备的请人艺术,最著名的当数“三顾茅庐”这一节了。说实在的,刘备先生确实没有什么识人之才,从对庞统的态度,以及对马超的态度不难看出这一点。但是在“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的问题上,却显示对人才的另一面。
其一,从态度上来看,刘备先生能够三顾茅庐,而且一次比一次态度恭谨,甚至恭谨到那种有点做作的地步,尤其对诸葛亮身边的家人、朋友、亲属、仆童等的态度,让人看到甚至有点肉麻的感觉,就连他三弟张飞同志都有点看不下去了,觉得他做的有点过了,而不时地出言不逊,倒是读过《春秋》的关老爷似乎看出点猫腻来,一改那种瞧不起知识分子的态度,反而劝起张飞来。实实在在体现出“请人首在恭,态度必须敬”的请人前提。
其二,从行动上来看,刘备先生也充分显现出来“一谦,二拍,三高帽”的请人技巧。首先说“谦”,也就是谦虚。通过司马徽、徐庶的推荐和介绍,刘备已充分了解到诸葛亮的习惯和性格,知道诸葛亮是个自命清高,狂妄自大的年轻知识分子,而这样的知识分子往往好为人师,喜欢高人一头,所以在请诸葛亮出山的问题上,先把自己的地位摆正,而不再张嘴比先言“汉室宗室”自抬身份,而是持弟子礼来博取诸葛亮的好感。其实刘备心里也给明镜似的,知道诸葛亮不会不知道他的,也是非常了解这种知识分子的心态的。第二说“拍”,就是拍马屁。刘备通过了解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当然会通过那方面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溜须拍马。刘备心里会说,你诸葛先生不是才自比管仲、乐毅这两个治国之能臣吗,我干脆拍马拍到家,直接称呼你具有姜子牙、张子房两位开国能臣,一下子就拍得诸葛亮晕晕乎乎的,于是不光很快在家里等着了,而且认真准备了“隆中对”这样好的面试答卷,与刘备先生一拍即合,迅速成交。第三说“高帽”,自然就是“戴高帽子”了。刘备最会给诸葛亮戴高帽子了,先不说“白帝城托孤”一顶高帽子直接把诸葛亮一家子都用死算完,就说在请诸葛亮出山的这几句话吧,就可见这顶帽子的高度。例如在二顾茅庐时给诸葛亮写的那封信中,提到“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不光给诸葛亮戴上姜子牙、张良这样的大帽子,而且直接上升到天下、社稷的高度!在诸葛亮谦虚自己“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的时候,刘备又直接给诸葛亮戴上“抱经世奇才”、“以天下苍生为念”等大帽子,直接把诸葛亮这样聪明的人拍的忘记了矜持,主动地提出自己“三分天下”的想法,更有甚者生怕刘备听不懂,连准备好的地图都拿出来,不能不说刘备先生的高明之处了。
其三,从当事人身上来看,不难看出“稳、准、狠”的特点来。稳,主要是说像刘备这样请人的主,心态要稳,任凭什么考验和意外的发生,丝毫不能干扰他的心态,尤其是要讲明的一点就是脸皮厚是心态好的关键。准,就是说看人、看事要准,最起码要一样看清对方的特点,尤其是弱点,只有抓住对方的弱点,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直接拿下。狠,不是对人发狠,而是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的意思。就像人家刘备一看诸葛亮被忽悠动了,根本不会给诸葛亮再思考得失的机会,根本不留什么反悔的余地,直接把人带走,这才是真正的“短平快”、高效率呢!
刘备请人的这一套,并不能算高明,因为有些话对司马徽、崔州平等人也讲过,可是最终只有诸葛亮入彀,也就说明了请人艺术的针对性和特异性,只有活学活用,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而不是简单的“吹捧、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