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庄的村东有一一棵老柳树,枝繁叶茂,一个人都合抱不过来。这棵柳树的树龄到底有多长,无从考证,反正据村里最老的九十出头的老柳头讲,打他爷爷活着的时候,就有这棵柳树。
村里人都说,老柳树是全村的镇村之宝,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据无从得知,反正柳庄自老辈子以来就民风纯正,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平均寿命也比其它村子的高,而且从没有发生过大灾大难的。就连席卷全国的那场“文化大革命”,柳庄也是象征性地走了走过场,广播里喊几声,象征性戴戴高帽,喊几句口号,回家后该怎么过怎么过,什么“地富反坏右”,乡里乡亲的,谁不知道谁呀。据说,当时县城里有个红卫兵头头听说这棵树后,认为它是封建思想的象征,于是带一群毛头小子前来挖树。可等他们到了村口,却见老柳树的周围坐了一大圈村民,他们什么也不说,手里拿着铁锹、头等各式农具,吸着旱烟,怒目而视。那红卫兵头头一见阵势不对,软了下来。算他还有几分小聪明,马上转口说是来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然后把各家的粪坑挖了个遍,带着一身的臭气灰溜溜地溜走了。从此,再没有那个红卫兵组织或工作队什么的敢前来柳庄找事了。
关于这棵柳树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一对鬼子要对柳庄进行扫荡,都快进村了,才被发现,眼看全村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这时,当时身为民兵队队长的老柳头挺身而出,带领全村的十几个民兵,在东村口顽强阻击敌人,掩护群众转移。直坚持到县大队赶来,鬼子才抛下两三具尸体,灰溜溜地逃走了。而老柳头的一位战友,就在这次战斗中,牺牲在老柳树下。后来听说县委想要把这棵柳树命名为“英雄树”,可不知怎么后来就没动静了。
前不久,村里风传一条消息,说要在村东盖大楼,说是叫新农村改建。据说那棵老柳树也被圈到大楼的范围中去了。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老柳头一听就急了。为证实消息的可靠性,他多次到大队部打探消息,而每次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回答。
“乡亲们住村庄住惯了,盖的哪门子楼啊,那不等于把人关到笼子里去吗。”老柳头想,“即使盖楼,也得把那棵老柳树保留下来,它可是咱柳庄的根啊,断了根脉,柳庄是要出横事的呀!”
消息很快得到证实。一天轰轰隆隆地开来几辆装满土方的重型卡车,垫了道,很快,村东的大坑和一大片盐碱地,连同周围几块即将收割的麦田不几天就被垫得平平展展的了。但是,当一台挖掘机即将对那棵老柳树下家伙时,却遭到以老柳头为首的几位老人的极力拦阻。他们共同的口实是,盖楼可以,得把老柳树闪开,如果挖树,就先把我们几个老骨头埋了!
按说这件事因一棵树引起,并不涉及强拆,本来可以由政府部门强力制止。可考虑到老柳头等代表的是全村人的情感,怕引起公愤;再者,老柳头还是个老革命,在村里颇具威望,闹僵了怕下不来台。于是上级领导决定由村委会出面做通老柳头的工作。可老柳头偏偏上了当年战争年代坚守阵地的那股劲,给什么条件,动什么威吓,白搭!总不能因一棵柳树而改变原来的施工方案吧。于是,上级领导又决定,从老柳头的社会关系入手,解决问题。
这天,和往常一样,老柳头溜达到东村口向老柳树的方向张望,忽然,口袋里的老年专用手机不停地响了起来。他赶忙按动了接听键,里面立刻传出儿媳焦急的声音:“爸,栓柱住院了,病情很严重,他爸正好这两天出差去了,真急死人了,您能过来照看一下吗?”
一听说宝贝孙子病重,这下可把老柳头急坏了。老柳头一辈子生了七个孩子,直到最后一个才生出个儿子,而儿子又只生下栓柱这么一个宝宝孙子,全家人爱如掌上明珠。老柳头再也顾不上别的,他赶回村里,向老哥几个交代了几句,便匆匆雇了本村的出租车,急急地驶向县城医院。好不容易找到栓柱住院的病房,发现孙子果然输者液,脸烧得通红。儿媳见他进来,忙站起身,说:“爹,您来啦,您年纪大了,本来不该——可栓柱老嚷着要见你,他刚刚睡着。”
打了一天一夜的吊针,栓柱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因担心村里老柳树的事,老柳头不敢多耽搁,急急忙忙打的回了村。离村不远,老柳头就感觉什么地方有些不对劲,好像回的不是自己的村庄似的。刚进村口,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出现在他的眼前:只见那棵老柳树高大的身躯栽倒在泥土里,周围围了好些村民。老柳头顿感天旋地转,一口鲜血吐了出来,他栽倒在老柳树的身旁。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医院的病房里,身边围满了他的儿孙们,其中就有他的独生子还有正在生着病的栓柱。你——不是出差了吗——什么时候——”老柳头断断续续地问。
“爹,儿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啊!都怪我——”儿子痛不欲生。
原来,发生的一切都是他一手导演的。那天,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教育局长亲自找了校长谈话,要校长做好他的工作,为县里新农村建设做点贡献。还答应帮助他解决多年梦寐以求的高级职称的评定问题。他绞尽脑汁,也正巧儿子栓柱近几天得重感冒,他便以此为借口把老爷子骗到县城,等老爷子一离开村子,他马上打电话通知了有关部门……
两天后,老柳头走了,带着深深的遗憾。
村里为他举行了空前的葬礼,全村人几乎倾巢出动。村委会决定,装殓他的棺木,就是那棵老柳树做的。入土后,还象征性地把从老柳树上掰下的一根柳枝插在他的坟头。
两年后,新农村的大楼建好了,搬迁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大门上方,柳庄两个字显得非常刺眼。
老柳头的坟前,那根柳条奇迹般地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小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