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赴汤蹈火

[ 成语故事 ]

“赴汤蹈火”,是不避艰险的意思。“赴汤”,走到沸滚的开水里去也甘愿;“蹈火”,跳进燃烧着的烈火中去也不顾。形容尽忠竭力,冒死拼命,不惜牺牲。

这句成语,出于《汉书·晁错传》。晁错,西汉初颍川人。本来是个学者,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曾根据伏胜的口诵,记录和整理了失传的《尚书》。后又调任为太子的“家令”,众人称赞他满肚子的学问,叫他“智囊”。太子刘启即位为汉景帝后,晁错的威望更加高了,任“御史大夫”,权力在百官之上。他提出的意见,汉景帝没有不采纳的。当时,分封各地为王的刘家子弟,如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等,都渐渐不服朝廷,各自形成独立王国。晁错便向汉景帝建议削减他们的领地,加强中央的统治,防止叛乱。吴、楚各国对晁错因此深深怀恨。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急得从颍川老家赶进京去,对晁错说:“皇上和各地诸王都是亲骨肉,你哪管得了他们之间的事儿?”晁错说:“可是,如果我不管,刘家的天下就要保不住了。”晁错的父亲生气地说:“你只知道保住刘家,就不顾我们晁家了吗!”晁错的父亲回到家里就服毒自杀了。后来,吴楚七国叛乱,汉景帝为了缓和危局,果然把晁错处死。(参看“舐糠及米”)

晁错对西汉王朝确实算得上是忠心耿耿了。他生前曾上书三十篇,提出了许多有关方针政策的重要建议。可是,结果却落得了这样悲惨的下场。他在一次建议中,主张鼓励将士保卫边疆,说道:“能打胜仗或坚守不退的,应该适当升级;能攻破敌人城池和阵地的,应该给予奖励;这样才能使将士们‘蒙矢石,赴汤火’(冒着敌人的利箭和石炮,甘愿奔入滚汤烈火,奋不顾身地去拼命)!”

“赴汤火”这句话,后来就发展而成“赴汤蹈火”。东汉学者桓谭的《新论·辩乐篇》,就直接说作“赴汤蹈火”,它说:“楚、越之俗好勇,则有赴汤蹈火之歌。”

补充纠错
上一篇: 腹稿
下一篇: 负隅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