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和“举鼎”都是力气特别大的形容语,它们都是来自项羽的故事。
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县附近)人。据《史记·项羽本记》说,项羽少年时代不爱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学不好,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能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就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能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
那时,项羽跟叔父住在汉中(即吴县,今江苏苏州)。因叔父项梁在家乡杀了人,为躲避仇家,所以住在这里。项梁懂得兵法,很有才能,吴中的人很敬重他。对于项羽,人们也都说他不同常人。当时他才二十二、三岁,身材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史记》说:“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所气过人。”这便是“兴鼎”一词的来历。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霸天下,从二十四岁开始,奋战了八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于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参看“四面楚歌”、“卷土重来”)。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名马“骓”痛饮高歌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这首歌的第一句形容力强气壮(力能拔山,气能盖世),就是“拔山”一词的来历。这里的“拔山”和前面的“举鼎”合并而为成语“拔山举鼎”,便是力强气壮的意思。
《史记·秦本纪》说,秦武王也有些力气,喜好和人比赛体力,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因此得宠,都做了大官。有一次,廿王和孟说举鼎,“绝膑”而死。(膑,就是膝盖骨;绝膑,折断腿子。)“举鼎绝膑”也是一句成语,可是它和“拔山举鼎”不同,它形容力气薄弱,比喻才能不足的人担负不了过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