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来高其事,咏叹偶成诗。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来高其事,咏叹偶成诗。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