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 sū
药材名称 | 蟾酥 |
药材拼音 | chán sū |
药材别名 | 蛤蟆酥、蛤蟆浆、蟾蜍眉脂、蟾蜍眉酥、癞蛤蟆浆 |
英文名称 | venenum bufonis |
功效分类 | 开窍药 |
药用部分 |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的干燥分泌物。 |
(动)植物形态 | 体长约10厘米,粗壮,头宽大于长,吻圆,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前肢长而粗壮,后肢短,左右跟部不相遇。皮肤极粗糙,头顶部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体背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腹面庞大肤色随季节变化,且雌雄不同,前者色淡,后者黑绿色(生殖季节)。腹面有棕色细花纹。无声囊。 |
产地分布 | 穴居于泥土中或栖息于石下及草丛中,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捕捉,捕得后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白色浆液,将其置圆模型或玻璃板上晒干,即得蟾酥。 |
药材性状 | 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紫黑色或黄褐色,表面多光滑,断面角质状,有胶质光泽,气微腥,味麻辣,粉末易使人作嚏。新断面遇水易泛出白色乳浊液。其中,呈薄片状者为“片酥”,呈圆饼状者为“饼酥”,呈橡棋子状者为“棋子酥”。 |
性味归经 | 性温,味辛。归心经。 |
功效作用 |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属开窍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0.015~0.03克,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搀膏药内贴患处。用治痈疽疔毒、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
药理研究 | 蟾酥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供氧,收缩内脏血管,升高动脉压,保护缺血性心肌,影响心肌电生理,抗休克,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输精管的收缩;提高免疫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引起强直性惊厥;具有中枢性呼吸兴奋及镇咳作用;有抗肿瘤、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及局部浸润麻麻作用,还有兴奋胃肠平滑肌及子宫平滑肌等作用。 |
化学成分 | 蟾酥含强心甾体化合物、洋地黄毒苷元、沙门苷元等;还含有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肾上腺素及多种氨基酸。 |
使用禁忌 | 有毒,孕妇慎用。外用时注意不可入目。 |
配伍药方 | ①治疗肿:蟾酥一枚,为末,以白面和黄丹,丸如麦颗状。针破患处,以一粒纳之。(《济生方》蟾酥丹) ②治肉刺(鸡眼):用针拨破:蟾酥1.5克(汤化),调铅粉3克,涂之裹之。(《外科大成》) ③治喉痹、乳蛾等证:蟾酥和草乌尖末、猪牙皂角末等分,丸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纲目》引《活人心统》) ④治风蛀诸牙痛:蟾酥少许,巴豆(去油,研如泥)、杏仁(烧焦)。上共研如泥,以绵裹如粟米大。若蛀牙塞入蛀处,风牙塞牙缝中,吐涎尽。(《景岳全书》蟾酥膏) ⑤治破伤风:干蝎(酒炒)、天麻各15克,蟾酥6克(汤浸化如稀糊)。将二味捣罗为末,用蟾酥糊丸如绿豆大。每一丸至三丸,豆淋酒下,甚者加至三丸至五丸。(《普济方》干蝎丸) |
功效与作用: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功效与作用: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属理气药。
功效与作用: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
功效与作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