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ǔ jīng jiè
药材名称 | 土荆芥 |
药材拼音 | tǔ jīng jiè |
药材别名 | 鹅脚草、臭草、火油草 |
英文名称 |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
功效分类 | 杀虫止痒药 |
药用部分 | 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的干燥带果穗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80厘米,有强烈气味。茎直立,有棱,多分枝。被腺毛或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16厘米,宽达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下部的叶边缘有不规则钝齿或呈波浪形,上部的叶较小,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有腺点,揉之有一种特殊的香气。穗状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花小,绿色,两性或雌性。3~5朵簇生于上部叶腋;花被5裂,果时常闭合;雄蕊5;花柱不明显,柱头通常3,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种子横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旷野、路旁、河岸和溪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北方各地常有栽培。 |
采收加工 | 8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割全草,摊放在通风处,或捆束悬挂阴干,避免日晒及雨淋。 |
药材性状 | 本品为绿色带有果穗的茎枝。茎下部圆柱形、光滑,上部方形有纵沟,具毛茸,下部叶大多脱落,仅留有茎梢线状披针形的苞片,果穗簇生于枝腋及茎梢,果实扁球形,绿色或黄绿色,直径约1~1.5毫米,外被一层薄囊状宿萼,胞果棕黑色或红黑色,具光泽,搓之具强烈而特殊的气味,味辣而微苦。 |
性味归经 | 性微温,味苦、辛。归肺经、膀胱经。 |
功效作用 |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属杀虫止痒药。 |
临床应用 | 内服:煎汤,3~9克,鲜品15~24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主治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头虱,皮肤湿疹,疥癣,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
药理研究 | 具有抗菌及驱肠虫作用。抗疟原虫。 |
化学成分 | 本品含松香芹酮、土荆芥酮、土荆芥苷、丁反式桂皮酸等成分。 |
使用禁忌 | 不宜多服、久服、空腹服,服前不宜用泻药。孕妇及有肾、心、肝功能不良或消化道溃疡者禁服。 |
配伍药方 | ①治小儿痘后脱痂:土荆芥全草,煎汁,外洗。(《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下肢溃烂:土荆芥,水煎,洗患处。(《苗族药物集》) ③治胆道蛔虫病:土荆芥鲜叶6克,牡荆根、香薷各15克,鬼针草3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④治头虱:土荆芥,捣烂,加茶油敷。(《湖南药物志》) ⑤治关节风湿痛:土荆芥鲜根15克。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湿疹:土荆芥鲜全草适量。水煎,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⑦治阴囊湿疹:土荆芥、乌蔹莓、山梗菜叶,各适量。捣烂,取汁涂或煎汤洗患处。(《福建药物志》) ⑧治毒蛇咬伤:土荆芥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
功效与作用: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功效与作用: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属理气药。
功效与作用: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
功效与作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