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 jiǎo lián
药材名称 | 八角莲 |
药材拼音 | bā jiǎo lián |
药材别名 | 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一把伞、马眼莲、独叶一枝花、八角盘、六角莲、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 |
英文名称 | sixangular dysosma rhizome |
功效分类 | 拔毒生肌药 |
药用部分 |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六角莲D.pleiantha(Hance)Woods.[D.hispida(Hao)Chun]和川八角莲D.veithchii(Hemsl. et wils.)Fu ex Ying的根及根茎。 |
(动)植物形态 | 八角莲:多年生草本,植株高40~150厘米。根状茎粗状,横生,多须根;茎直立,不分枝,无毛,淡绿色。茎生叶2枚,薄纸质,互生,盾状,近圆形,直径达30厘米,4~9掌状浅裂,裂片阔三角形,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4厘米,基部宽5~7厘米,先端锐尖,不分裂,上面无毛,背面被柔毛,叶脉明显隆起,边缘具细齿;下部叶的柄长12~25厘米,上部叶柄长1~3厘米。花梗纤细、下弯、被柔毛;花深红色,5~8朵簇生于离叶基部不远处,下垂;萼片6,长圆状椭圆形,长0.6~1.8厘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花瓣6,勺状倒卵形,长约2.5厘米,宽约8毫米,无毛;雄蕊6,长约1.8厘米,花丝短于花药,药隔先端急尖,无毛;子房椭圆形,无毛,花柱短,柱头盾状。浆果椭圆形,长约4厘米,直径约3.5厘米。种子多数。花期3~6月,果期5~9月。六角莲与八角莲的区别为:叶通常2片,对生,叶片长圆形或近圆形,6~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花生于两茎生叶柄交叉处。川八角莲与八角莲的区别:茎多汁,基部被棕色大鳞片。叶互生,纸质,2片;叶片圆形,直径约20厘米,6-8掌状深裂几达中部,裂片楔状矩圆形,先端常3裂,小裂片三角形,叶中部红棕色,下面叶脉有蔬柔毛,后变无毛。花2-6朵,丛生于茎顶叶柄分叉处的腋间。花期4~6月,果期8-10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山谷山坡杂木林中阴湿地方。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 |
采收加工 | 根茎洗净泥沙,晒干,切断备用。亦可鲜用。 |
药材性状 | 八角莲呈扁长的结节状,长6~15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上面有凹陷的茎基痕,陷窝略重叠,连珠状排列,茎基痕边缘有环状皱纹,底部可见筋脉点突起;下面略平坦,残留须根痕。质硬而脆,结节处易折断,断面淡红棕色或黄白色。气微,味苦。 |
性味归经 | 性凉,味苦、辛,有毒。归肺经、肝经。 |
功效作用 | 化痰散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属拔毒生肌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水煎服,3~9克;外用,捣敷或磨涂、醋调敷患处。主治咳嗽、咽喉肿痛、瘰疬、瘿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痹证。 |
药理研究 | 八角莲有兴奋心肌的功效与作用;扩张血管作用;全草中含树脂,能引起猫的吐、泻、死亡。 |
化学成分 | 根和根茎含抗癌成分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此外,还分离出黄芪苷、金丝桃苷、槲皮索、山柰酚和谷甾醇。 |
使用禁忌 | 孕妇禁服,体质虚弱者慎服。 |
配伍药方 | ①治无名肿毒:八角莲、野葵、蒲公英各等分,捣烂,敷患处。(《贵州草药》) ②治乳腺癌:八角莲、黄杜鹃各15克,紫背天葵30克,加白酒500克。浸泡7天后,内服外搽,每服9克,每日2~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瘰疬:八角莲30~60克,黄酒60克。加水适量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带状疱疹:八角莲根研末,醋调涂患处。(《广西中草药》) ⑤蛾喉:八角莲0.6克研为细粉,加薄荷0.3克,吹入喉中。(《贵州草药》) ⑥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八角莲根3~9克,水煎,兑酒送服。(南京《中草药学》) ⑦毒蛇咬伤:八角莲9~15克,捣烂,冲酒服,渣敷伤处周围。(《广西中草药》) ⑧治咳痰:八角莲12克,猪肺60~120克,糖适量。煲汤服。(《广西中药志》) ⑨治脱肛:八角莲根10克,将药切细,用甜酒煎熬,内服,一次服完。(《贵州民间方药集》) |
功效与作用: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功效与作用:泻肺平喘、行气消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活血、养心、安神。属安神药下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功效与作用: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煅牡蛎收敛固涩。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