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批评一个人办事懈怠,不能始终如一地勤恳工作。可是我认为:一个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许正是他会提高工作效率,会合理利用时间的一种表现。试想:如果一年中的某几天是打鱼的旺季,自然要出海连续作战。可是鱼并不会天天蜂拥而至,大海也不会日日风平浪静。恰当地晒晒网,总结经验,恢复体力做好下一次出海准备,又有什么不好呢?网破了总要补补,人累了总要歇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也是有必要的。(就“打鱼”和“晒网”的关系本身进行辩证分析,印证自己的论点。)
有一个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实验上,满以为会备受称赞。不料,他的指导老师、一位物理学家却皱起了眉头:“那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可见一味地拼命苦干并不足取,孔子也认为,“学而不思则罔”,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学习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充分的思考、复习,那么这些知识就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就上述例子引申出道理。)
美国农业十分发达,粮食产量相当高,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休耕”——种一二年粮食,就停种一二年,让田里长草,以增加土地的肥力,保持较高的亩产量。我认为,他们是很懂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妙处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生产力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许多手工劳动已被机械生产所代替,人们在越来越多地运用头脑,越来越少地运用体力,那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仅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而且渐渐地成为调节生活,提高效率的必要手段。自我国实行每周五天的工作制以来,生产效率反而提高了20%-40%,这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成功佐证。
认识了“打鱼”和“晒网”之间关系,就会使我们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工作和学习就会少一些一味追求表面的速度与形式,多一些思考和休整,少一些只知“打鱼”而不知“晒网”的事情发生。“晒网”是为了打“鱼”,是为了打更多更好的“鱼”。(3由“打鱼和晒网”引申到“学习、工作”和“休闲”的关系。)
中国还有一个着名的俗语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看不妨提倡“晒两天网”,再以更充沛的精力“打三天鱼”,或许这会给为忙碌生活而苦不堪言的当代人带来一些启迪呢!
26初二:a54964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