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皮着骨
nián pí zhe gǔ
Mucocutaneous bone
“黏皮着骨”的成语拼音为:nián pí zhe gǔ,注音:ㄋㄧㄢˊ ㄆㄧˊ ㄓㄨㄛˊ ㄍㄨˇ,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人办事刻板,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基本解释:比喻拖沓,不洒脱。同“黏皮带骨”。,例句:唐代·杜牧《秋日登吴兴县楼寄江州司马贲十三观察使》:“台阁寂寥邛碛老,局促心田黏皮着骨。”
拼音 |
nián pí zhe gǔ |
注音 |
ㄋㄧㄢˊ ㄆㄧˊ ㄓㄨㄛˊ ㄍㄨˇ |
词性 |
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人办事刻板 |
英文 |
Mucocutaneous bone |
年代 |
古代成语 |
解释 |
比喻拖沓,不洒脱。同“黏皮带骨”。 |
出处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说得黏皮着骨。” |
例句 |
唐代·杜牧《秋日登吴兴县楼寄江州司马贲十三观察使》:“台阁寂寥邛碛老,局促心田黏皮着骨。” |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