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业十二年(616年)年底的一天,朔州舞阳村,雪花飘飘。酒店里,杜如晦、郝孝德吃着麦饼,喝着火酒,耳边不时传来叮叮咚咚的敲锤声响。怎么回事?转过弯头,只见大树下有一个铁作坊,三四个人在那里热烘烘地打铁。树底下坐一大汉,“身长九尺,膀阔二停,满面胡须,面如铁色,目若朗星,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正给人写帖子。帖子?其实就一借据。原来有一书生,家里穷苦,急需用钱,跑到官仓借,管理员说,要借可以,只需找尉迟先生写张帖子就行。听完书生的来意,这位姓尉迟的大汉很纳闷。一番争论后,大汉还是帮他写了,反正钱不是他出。
杜如晦看完整个过程,向人打听大汉的消息。有人告诉他:此人“姓尉迟名恭,字敬德,马邑人氏,有二三千斤臂力,能使一根浑铁单鞭,也读过诗书……”若干年后,大汉因辅佐李世民有功,获赏一座仓库。查来查去,总觉得数目不对,怎么少了一笔钱呢?正要处罚守库人,突然发现房梁上有一帖,看过后震惊了:竟然是自己的笔迹!
这便是《隋唐演义》中尉迟恭的出场。1000多年来,尉迟恭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中,也在老百姓里。每逢春节,千家万户会在大门上贴门神,尉迟将军就是门神之一。但是,真实的尉迟恭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
不管哪个时代,看正史的人往往是少数。人们熟识的,更多是小说戏剧中的尉迟恭。
问题来了,唐代的尉迟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从他的名字说起。二十世纪年代初,考古人员对昭陵尉迟敬德墓进行了发掘。
进入墓葬后,发现里面空空如也,随葬品早就被盗墓贼劫掠一空。万幸的是,墓志铭相对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通读全文,有一句令人诧异:“公讳融,字敬德,河南洛阳人也。”根据墓志的意思,尉迟恭这个名字是不对的,他应该叫尉迟融,字敬德。
按理说,墓志铭应该不会出错,像尉迟敬德这样的高级干部,其墓志铭的撰写不仅是尉迟家的事,也是朝廷要过问的大事,不可能连死者名字这种最基本的信息都会出错。
在唐代的古籍中,如果要提这位历史人物,一般都说尉迟敬德,或者尉迟公,确实没有哪部书提到他的名,说他叫尉迟恭,或者尉迟融。
但在宋及宋以后的文献中,尉迟恭用得比较普遍。宋太祖乾德年间有一个诏书,里面用的就是尉迟恭。
这样说来,尉迟融才是尉迟恭的本名?后人都用错了?事情没这么简单。
在昭陵的墓葬中,除墓志铭可以披露死者的信息,墓碑也可以呀。
宋太宗在位时,曾让人编撰过一部叫《文苑英华》的书籍,里面收录了许敬宗撰写的《尉迟敬德碑文》。碑文说:“公讳恭,字敬德,河南洛阳人也。”
对死者的姓名,墓碑和墓志竟然矛盾了,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多见。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墓志铭上,公讳融这几个字明显有修改过的痕迹。谁修改的?之前写的是什么?中间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没人知道。所以到底是尉迟融对呢,还是尉迟恭对呢?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保险点的话,就叫尉迟敬德吧。
这也有争议?墓碑、墓志提供的籍贯信息不都一样吗?河南洛阳人呀。这两个确实一样,但跟两唐书的记载不一样了。新旧唐书众口一词,都说尉迟敬德是朔州善阳人。这又是哪个对呢?
据考证,应该都对。尉迟不是汉人的姓,明显带有少数民族的烙印。当年尉迟家的先人跟随北魏孝文帝南迁到洛阳,变成了河南洛阳人。
虽然迁到了中原,但没一直待在那里,朔州善阳,就是尉迟敬德自小成长的地方。
每次说到尉迟敬德的早年,人们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个皮肤黝黑的铁匠形象,比如本文开头,《隋唐演义》说他:“祖上原是个铁作坊。”尉迟敬德祖上真是开铁作坊的吗?
不然。墓志记载,尉迟敬德出生于官宦人家。曾祖父尉迟本真,后魏西中郎将、冠军将军、渔阳懋公,追赠幽州刺史;祖父尉迟孟都,北齐左兵郎中,金紫光禄大夫,北周济州刺史;等到父亲尉迟伽这一代,混得就比较一般了,隋朝时担任仪同、卫王记室,官职不高,五六品的样子。
更为关键的是,尉迟伽“中年早谢”,寿命不长,家道就此中落了。尉迟家社会地位降低,尉迟敬德靠打铁谋生并非没有可能。
尉迟家祖上有当武将的,尉迟敬德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12岁时,就喜欢在野外用简陋的物品排兵布阵,模拟战争场面。三国时期的邓艾也是这样。
尉迟敬德不仅表现出军事素养,还锻炼出高超的武艺。毫无疑问,这是他的看家本领,核心竞争力,没有拿手绝活,绝不可能扬名立万。
大业末年,“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勇武称”。武德年间,攻打洛阳时,跟随李世民在榆窠打猎。王世充带领步骑数万前来挑战,对方骁将单雄信,更是一马当先,直取李世民。危急关头,尉迟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保护李世民杀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