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战场上,锏的外观远不如刀那样粗犷,也不及宝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那般利落。但是,为何从军队、行伍到小说演义,人们都青睐于“杀手锏”,而不是“杀手刀”呢?
“杀手锏”原为“撒手锏”,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属于短兵器,携带方便。锏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一般双锏合用,利于马战,且杀伤力大,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不仅如此,锏的穿透力很强,尤其是当一方被敌将追杀处于险境时,受困一方往往灵机一动,随即把锏抽出,迅速回身将锏对准敌人的咽喉投掷出去,使其致命。即所谓的“撒手锏”。一则因它杀伤力强;二则因“撒”与“杀”的韵母相同,读音相似,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杀手锏”。
那么,杀手锏真有传说中那么强的杀伤力吗?
美国冷钢公司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更具说服力,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人员将公司制造的刀、长矛、锏等分别做了不同的实验。结果证明,棱锥锏投掷出去后,可以轻松地将一牛头穿透,力量十分强悍。
实际上,锏源自《说唐演义》,其中描述秦琼用锏游刃有余,他利用秦家的独门绝活儿——“旋法”和“疾法”,只杀得人仰马翻。同样,在《说岳全传》里也有对锏的描述:岳飞收服杨再兴时,激斗数日不分胜负,后来于梦中得杨景真传杀手锏,终于打败杨再兴。虽然小说夹杂了作者演绎的成分,有些东西不可信,但这正说明了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刻,要想一举扭转战局,非“杀手锏”莫属。
相对而言,在智取或威力方面,刀就显得弱了些。大刀,古兵器,带有长柄的刀。《三国演义》第六六回:“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旁边周仓捧着大刀。”指用作武器的短柄长刀。由此看来,刀是一种打击武器,用于劈、砍、割、斩、杀、铡等的工具。只要臂力够强,果敢勇猛,幸运的话,近距离地挥一把大刀便能斩落敌首。明朝将领戚继光善于排兵布阵,能用各种兵器。由于是短兵相接,所以戚继光率兵利用大刀,大挫了倭寇的威风。
因为刀有背、有刃,更适合砍杀,对较远的目标,它不利于投掷。特别是针对披甲的敌人,刀就更不及锏了。到了宋金时期,军队综合实力较强,士兵披甲率很高,且精良部队多为重甲。因此,有不少武将把锏作为副兵器随身使用。《宋史·任福传》记载,西夏立国初年,宋夏于好水川发生激战,任福“挥四刃铁简(锏),挺身决斗,枪中左颊,绝其喉而死”。不仅如此,当时那些生产力水平相对低的游牧和渔猎民族,也非常喜欢用锏来对付重甲部队。目前发现的古锏实物——宋靖康李纲锏,就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锏的钟爱。
即使到了火器时代的明清,锏依然是“吸粉”无数。随着战争的频繁与战势的不断升温,军队甲胄装备也不断提高,此时的刀就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相较来说,锏身自棱锥到锏柄为“工”字形结构,具有稳固性。它不仅能阻挡刀剑,还可以利用锏刃粗厚的特点,砸击敌人兵器,让敌方的利器卷刃或弯折。正因如此,锏的使用率在那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因此,不论是在小说演义中,还是在真正的古代战争中,秦家的绝活儿“杀手锏”,便成了人们心目中公正、威慑、智慧、强大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