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斧正

[ 成语故事 ]

楚国的国都郢都,有个勇敢而沉着的人,他的名字没有留传下来,人们只叫他“郢人”。

郢人有个好朋友,是技巧极高的匠人,不知道他是姓石,还是名石,人们都叫他“匠石”。

郢人和匠石真是难得的一对。他俩有一套绝技:郢人在鼻尖上用白粉涂上苍蝇翅膀似的薄薄一层,匠石能用斧子把这层白粉轻轻削去。这多么危险!可是,匠石在表演这套绝技时,态度从容,不慌不忙。他抡起大斧,顺着郢人的鼻尖削下去,只听得斧子在空中呼的一声,白粉就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子却丝毫不受损伤。郢人的脸色也丝毫不变,他安闲地站着,若无其事。

这件事情后来被宋国的宋元君知道了,他对于如此高超神肃妙的绝技,感到非常惊讶,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个表演。他托人找到匠石,恭恭敬敬地请了来。不料,匠石说:“对不起,现在没法表演了因为我的好朋友郢人已经去世,我失去了表演绝技的唯一伙伴了!”

这是《庄子》的《徐无鬼》篇中的一个故事,叫做“匠石运斤”(运,是挥动的意思;斤,就是斧子。)故事原文是: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后来,人们借用这个故事,在请人修改作品的时候,往往说请“斧正”,或者“郢正”、“郢削”、“斧削”等等。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气语。赞誉他水平高,修改起来象匠石给郢人用大斧削去折粉一样,干净利索、恰到好处。(人们在引用“斧正”等成语时,按习惯都并无自诩为郢人的意思。)

“运斤成风”后来也成为成语,比喻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例如,元代诗人元好问称赏某画家所作的墨竹,有诗道:“运斤成风刃发硎。”(硎,即磨刀石;形容斧子锋利,象是刚磨过的。)

宋代诗人张耒有诗道:“岂令匠石斤,常缩袖间手。”唐代文学家骆宾王也有诗道:“成风郢匠斫,流水伯牙弦。”《冷斋夜话》记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对于陶渊明诗的评论道:“东坡尝云: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如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这些,所谓“匠石斤”、“郢匠斤”、“大匠运斤”等语,全都是用的上述的典故。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的《王氏伯仲唱和诗序》中写道:“操斧于班郢之,斯强颜耳。” 这个“郢”字,也就是指郢都的匠石。(参看“班门弄斧”)。

补充纠错
上一篇: 负隅顽抗
下一篇: 佛头着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