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沧海一粟

[ 成语故事 ]

“沧海一粟”——茫茫大海里的一颗小米。这是比喻极为渺小的意思。宋代文学家苏轼(东坡)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曾用过这句话。

宋神宗时,苏轼曾被贬出京,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参看“姑妄言之”)。当时,黄州的衙门设在湖北黄冈。黄冈附近有一处名胜,叫赤鼻矶,也叫赤壁,在长江北岸。人们说这就是三国时吴、魏交兵的著名战场,吴将周瑜曾在这里大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参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是,也有人说,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战场不在这里,而在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的南岸,传说不一。而黄州的赤壁,不论它是否当年的战场,却也成为人们游览凭吊的古迹。

苏轼在黄州时,就曾两次游赤壁,并且,前后两次都写了有名的《赤壁赋》。还写了《赤壁怀古》词(参看“铜琶铁板”)。在《前赤壁赋》中,形状写了月夜泛舟的情景,接着记述了和同伴展开的一场辩论,由写景而提到了人生态度的问题。同伴吊古伤今,慨叹人生短暂,产生了悲观颓丧的情绪,说什么:“……(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蜉蝣,是一种小昆虫,生于夏秋之交的水边,只能活几个小时就要死去。苏轼的同伴所说,大意是;曹操总算是一代的英雄人物了,可是现在在哪儿呢?还不是一样死去了?……一个人生活在永恒的天地之间,就如同蜉蝣、或如同沧海一粟,怎及得长江这样的滔滔不尽!……

苏轼不同意同伴的这种虚无态度,于是展开了辩论。苏轼当时虽然在政治上处境很不得意的时候,但是他能始终达观,对人生抱着比较积极的态度。

不过,“沧海一粟”这句话,如果除去它消极的成分,例如,用来比喻渺小的个人和伟大的集体之间的关系,从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这一方面说,仍不失为有意义的一句成语。

《庄子》的秋水篇说:“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稊米,即小米;大仓(或太仓),是极大的粮仓。“大仓稊米”或“太仓一粟”,和“沧海一粟”的意思一样。(参看“望洋兴叹”)

补充纠错
上一篇: 操刀伤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