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拳参

quán cān

拳参
拳参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
药材名称 拳参
药材拼音 quán cān
药材别名 紫参、山虾子、疙瘩参、牡蒙、众戎、童肠
英文名称 adder-wort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蓼科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ortaL.的根茎。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5~85厘米。根茎肥厚,常弯曲,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并带暗紫色。茎单一,不分枝,无毛,具纵沟纹。基生叶具长柄,长15~35厘米,叶片长圆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钝或截形,沿叶柄长延成窄翅,边缘外卷,两面稍被毛,老时渐脱落;茎生叶互生,向上柄渐短至抱茎;托叶鞘筒状,膜质。总状花序穗状,顶生,圆柱形,直立或稍弯,小花密集,苞片卵形,膜质,淡棕色,中脉色深而明显,花梗纤细,花被淡红色或白色,5片,椭圆形;雄蕊8,较花被稍长;花柱3。瘦果椭圆形,有3棱,棕褐色,稍有光泽,包于宿存萼内。花期6~9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 生于较高的山坡、草丛或林间阴湿草甸中。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根茎,除去残茎叶及须根,晒干。
药材性状 扁圆柱形,常弯曲成虾状,两端圆钝或稍细。表面呈紫褐色或紫黑色,稍粗糙,有较密环节及根痕,一面隆起,另面较平坦或略具凹槽。质硬,断面近肾形,浅棕红色,有数十个黄白色细点排成断续环状。气微、味苦涩。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涩。归肺经、肝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止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3~10克,鲜用加倍,内服煎汤,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用治湿热泄泻、痢疾、肝炎、血热、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痔血等。外伤出血、无名肿毒、痈疖疔疮可取鲜品捣敷患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单味煎汤漱口或含咽。此外,本品内服尚可治温病高热惊痫抽搐,多加入止痉药中同用。
药理研究 拳参提取物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拳参渗滤液与明胶制成的制剂有一定的止血作用。现发现还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胆碱酯酶活性,并能降低大鼠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有预防作用。
化学成分 含并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以及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又含羟基甲基蒽醌、维生素C、β-谷甾醇的异构体等。还含右旋儿茶酚,左旋表儿茶酚,6-没食子酰葡萄糖,3,6-二没食子酸葡萄糖和葡萄糖等成分。
使用禁忌 拳参毒性很小,无实火实热者慎服,阴疽患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痢疾:鲜拳参、鲜蒲公英各12克,鲜黄芩9克。水煎服。小儿酌减。(《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慢性气管炎:拳参9克,陈皮9克,甘草6克。水煎服。(《西宁中草药》) ③治急性扁桃体炎:拳参9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西宁中草药》) ④治烧烫伤:拳参研末,调麻油匀涂患处,每日1~2次。(《贵州省中草药资料》) ⑤治吐血不止:拳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乌梅汤服3克;另一方去人参,加甘草,以糯米汤服。(《圣惠方》) ⑥治咯血,鼻出血,胃溃疡:拳参45克,研细末。每服4.5克,每日2次。(《宁夏中草药手册》) ⑦治痔疮出血:用拳参15克水煎,熏洗患处。(南药《中草药》) ⑧治无名肿毒:拳参根6~9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上一味中药材: 黄芩
下一味中药材: 射干
大家都在看
  • 三分三
    三分三 sān fēn sān

    功效与作用: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 竹节参
    竹节参 zhú jié cān

    功效与作用: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 玫瑰花
    玫瑰花 méi guī huā

    功效与作用: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属理气药。

  • 乌梅
    乌梅 wū méi

    功效与作用: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

  • 盘龙参
    盘龙参 pán lóng cān

    功效与作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分享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