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竹节参

zhú jié cān

竹节参
竹节参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
药材名称 竹节参
药材拼音 zhú jié cān
药材别名 竹节三七、竹节人参、萝卜七、蜈蚣七、甜七、土参、明七、土精、血参、野田七、罗汉三七、竹节七
英文名称 panax japonicus
功效分类 补气药
药用部分 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er的根茎。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根茎竹鞭状,横生,肥厚,白色,节间短,每节有一深凹状茎痕(凹眼)。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掌状复叶3~5片轮生茎端,叶柄细柔;小叶通常5,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尖,边缘有细锯齿或呈重锯齿状,无毛或沿脉上疏生灰白色细柔毛。伞形花序从茎顶中央抽出,长15厘米,花小,多数;萼齿5;花瓣5,黄绿色;雄蕊5枚;子房下位,2室。果肾形,鲜红色,种子2粒。花期5~6月。
产地分布 生于高山灌丛阴湿地或岩石沟涧旁。分布于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挖取根茎,分去肉质根,除去根茎外皮,晒干。
药材性状 竹鞭状,扁圆柱形,稍弯曲,长5~22厘米,直径0.8~2.5厘米,节密集,节间长0.8~2厘米,每节上方有一圆形深陷的茎痕。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淡黄色维管束点痕,排列成环。气微香,味苦、微甜。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微苦。归肝经、脾经、肺经。
功效作用 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 用量3~10克,水煎服。用治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支气管炎;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
药理研究 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抗炎、延缓衰老、降血糖作用,还有拟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化学成分 竹节参含粗皂苷23.6%,此外,含挥发油0.016%,其中有β-檀香烯、β-金合欢烯等。
使用禁忌 无虚无瘀者和孕妇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全身筋骨痛:竹节人参30克,细辛3克。水煎,酌加酒冲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腰痛:竹节参9克,黄茅根6克,桑树根9克。水煎兑黄酒服,日服3次。(《湖南药物志》) ③治跌打伤痛:竹节人参15克。捣烂,温酒冲服,亦可磨酒外搽。(《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倒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野田七研粉,每次1.5~3克。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⑤治鼻血:竹节人参3克,黄栀子(炒)6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虚劳咳嗽:竹节人参15克。煎水当茶饮。(《贵州民间药物》) ⑦治头晕:白三七30克,辣子七15克,天麻30克。共研细粉。每用9克,蒸鸡蛋1个,每晨吃1次。(《恩施中草药手册》) ⑧治病后虚弱:竹节人参15克,炖肉吃或水煎服。(《贵州民间药物》) ⑨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竹节人参、土炒白术各9克,酒炒蒲公英根9克。水煎,分3次于饭前半小时服。(《安徽中草药》)
上一味中药材: 甘草
下一味中药材: 西洋参
大家都在看
  • 三分三
    三分三 sān fēn sān

    功效与作用: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 竹节参
    竹节参 zhú jié cān

    功效与作用: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 玫瑰花
    玫瑰花 méi guī huā

    功效与作用: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属理气药。

  • 乌梅
    乌梅 wū méi

    功效与作用: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

  • 盘龙参
    盘龙参 pán lóng cān

    功效与作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分享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