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ng xiāo
药材名称 | 芒硝 |
药材拼音 | máng xiāo |
药材别名 | 朴硝、皮硝、风化硝、马牙消、英消、盆消 |
英文名称 | mirabilite |
功效分类 | 攻下药 |
药用部分 | 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Mirabilite,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
(动)植物形态 | 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 |
产地分布 | 分布于河北、天津、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江苏、安徽、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青海、新疆等地。以河北、天津、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西等地产量较大。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制,以秋、冬季为好。取天然产的不纯芒硝,加水溶解,放置,使杂质沉淀,再过滤,滤液加热浓缩,放冷析出结晶,取出晾干。上层结晶为芒硝,下层结晶为朴硝。如结晶不纯,可重复处理,直至获得洁净的芒硝结晶。 |
药材性状 | 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结晶,两端不整齐,大小不一。无色透明,表面有直棱,暴露空气中则表面渐风化而覆盖一层白色粉末。具玻璃样光泽。质脆,易碎,条痕白色。断口不整齐。无臭,味苦、咸。 |
性味归经 | 性寒,味咸、苦。归胃经、大肠经。 |
功效作用 | 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攻下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6~12克,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用适量。用治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乳痈、痔疮肿痛。 |
药理研究 | 芒硝为渗透性泻下药,口服后在肠中形成高渗盐溶液状态,促使肠道蠕动而致泻。以芒硝为主的方剂有显著的抗炎、抗菌及溶解胆结石作用。 |
化学成分 | 芒硝主含含水硫酸钠,并常夹杂微量氯化钠、硫酸钙和硫酸镁等杂质。 |
使用禁忌 | 不宜与三棱同用,孕妇禁用。 |
配伍药方 | ①治眼有翳:芒硝30克。置铜器中,急火上炼之,放冷后,以生绢细罗,点眼角,每夜欲卧时一度点。(《孙真人食忌》) ②治乳蛾:芒硝4.5克,胆矾2.4克,雄黄2.4克,明矾2.4克。俱研细,和匀,吹入喉中。(《医学广笔记》) ③治皮下瘀血肿,静脉炎,乳腺炎及回乳:取芒硝适量,用凉水搅拌均匀,敷于患处(以能敷满患处,厚度约0.25厘米为宜),外用白布裹之,药干燥时可掸之以凉水,务使经常保持湿润,每日换药1次。[《中医杂志》1983,(7):39] ④治火丹毒:水调芒硝涂之。(《梅师集验方》) ⑤治痔疮肿痛:芒硝30克(或加马齿苋60克)。水煎熏洗。(《全国中草药汇编》) ⑥治漆性皮炎:取芒硝20~100克放入容器内,以适量开水冲搅溶化,用干净毛巾浸湿熏洗患部,每日3~4次。[《河南中医》1987,(3):48] ⑦治小儿鹅口:细研芒硝于舌上掺之,日三五度。(《简要济众方》) ⑧治小便不通:芒硝3克研细,以龙眼肉包之,细嚼咽下,立愈。(《香祖笔记》) |
功效与作用: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功效与作用: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属理气药。
功效与作用: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
功效与作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