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柴胡

chái hú

柴胡
柴胡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
药材名称 柴胡
药材拼音 chái hú
药材别名 红柴胡、南柴胡、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英文名称 Radix Bupleuri
功效分类 辛凉解表药
药用部分 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根(习称“南柴胡”),或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根(“习称北柴胡”)。(本文以南柴胡为例)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少分枝。茎上部多分枝,略呈“之”字弯曲。叶互生,线形或狭线形,长7~17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具短芒,基部渐狭,有5~7条纵脉,具白色骨质边缘。复伞形花序多数,集成疏松圆锥花序;总苞片1~3,条形;伞幅3~8,弧曲;小总苞片5,狭披针形,紧贴小伞;花梗6~15;花黄色。双悬果宽椭圆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棱粗钝凸出。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药材性状 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胆经、肺经。
功效作用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 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用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药理研究 药理试验证明,柴胡具有抗炎、解热、镇静、镇痛、镇咳及抗惊厥作用;可减轻肝损伤和促进胆汁分泌;具有降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以及溶血作用;具有抗溃疡、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升高血糖、降低血中脂肪含量、抗辐射损伤等作用。有毒性。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戊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柰酚、山柰苷、槲皮素、芸香苷、香橙烯、龙脑、大叶柴胡皂苷Ⅱ、桃金娘醇、α-菠菜固醇、去葡萄糖基柴胡皂苷α、柴胡皂苷等成分。另含春福寿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 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之证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柴胡3~9克,防风3克,陈皮4.5克,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②治疟疾,寒多热少,腹胀:柴胡、半夏、厚朴、陈皮各6克。水二碗、煎八分。不拘时候服。(《本草汇言》) ③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柴胡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④治黄疸:柴胡(去苗)30克,甘草0.3克。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滓。任意时时服,一日尽。(《孙尚药方》) ⑤治积热下痢不止:柴胡、黄芩各12克。水煎服。(《圣惠方》)
上一味中药材: 牛至
下一味中药材: 岩椒草
大家都在看
  • 钩藤
    钩藤 gōu téng

    功效与作用: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 葶苈子
    葶苈子 tíng lì zi

    功效与作用:泻肺平喘、行气消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 广枣
    广枣 guǎng zǎo

    功效与作用:行气活血、养心、安神。属安神药下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 牡蛎
    牡蛎 mǔ lì

    功效与作用: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煅牡蛎收敛固涩。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 莪术
    莪术 é shù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分享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