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 sù dān shēn
药材名称 | 甘肃丹参 |
药材拼音 | gān sù dān shēn |
药材别名 | 红秦艽、紫丹参、甘西鼠尾 |
英文名称 | Danshen kansuensis |
功效分类 | 活血调经药 |
药用部分 | 唇形科植物甘西鼠尾Salvia przewalskii Maxim.的根。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达70厘米,全株密被柔毛。叶均为单叶,具柄,叶片三角状或椭圆戟形,稀长圆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戟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粗锯齿,下面密被灰白色茸毛。花序顶生或腋生,小轮伞有花2~4朵,组成总状花序;苞片卵形或椭圆形,两面被长柔毛,花萼钟状,外被腺毛,二唇形;花冠紫红色,筒部较宽短,平伸,筒内具毛环,花丝扁平。小坚果倒卵圆形,灰褐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山坡、林缘、路边、沟边及灌丛下。分布于湖北、四川、甘肃、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
药材性状 | 圆锥形,上粗下细,长10~20厘米,直径1~4厘米。表面暗棕红色,根头部常由1个至数个根茎合着,根部呈辫状或扭曲状,外皮常有部分脱落而显红褐色。质松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可见浅黄色筋脉。气微,味微苦。 |
性味归经 | 性微寒,味苦。归心经、肝经。 |
功效作用 | 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排脓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
临床应用 | 用量9~15克,煎服。用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心烦不眠、疮疡肿毒、宫外孕、肝脾肿大、心绞痛。煎服。 |
药理研究 | 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等,据研究,甘肃丹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
化学成分 | 含丹参酮I、丹参酮Ⅱа、丹参酮Ⅱв、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丹参酸甲酯、原儿茶醛、紫丹参酸甲、紫丹参酸乙、丹参新酿乙、丹参内酯、紫丹参甲素、去甲丹参酮、齐墩果酸等。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消炎、抗自由基等多种药理活性。 |
使用禁忌 | 月经过多而无瘀血者禁服,孕妇慎用。 |
配伍药方 | 【丹参+川芎】 川芎味辛性温,为血中之气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 丹参更擅养血安神。 这一配伍当中,丹参为血中之静品,川芎为血中之动品,二者配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人体气血直达缺血部位,可快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各种缺血性疾病。 2 【丹参+三七】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其作用特点是止血而不留瘀; 丹参功擅活血化瘀、凉血消痈,有化瘀而不伤气血的特点。 两药合用,相辅相成,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倍增,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2 【丹参+红花】 红花味辛性温,辛能开能行,具有活血化瘀、调经之功; 丹参味苦性微寒,苦能散、能行,具有活血祛瘀、通行血脉之功。 二者配伍使用,具有寒温并用,相反相成,阴阳并调之功。适用于寒热之性不显的各类体质患者。 3 【丹参+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的功;丹参功擅活血化瘀。 两药合用,益气与活血并用,气旺血行,血行也气旺,广泛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疾病。通常将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用以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4 【丹参 +葛根】 葛根味甘性凉,其性轻扬,具有生津止渴、滋润筋脉之功; 丹参味苦性寒,苦散苦行。 两药配伍,苦行甘扬,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糖,对糖尿病心肌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5【丹参+人参】 人参味甘性温,大补元气,可治疗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丹参擅长活血祛瘀。 两药合用可益气活血通脉,主治气虚血瘀、脉络瘀阻之症。 |
功效与作用: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功效与作用: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属理气药。
功效与作用: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
功效与作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