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 zhī
药材名称 | 桑枝 |
药材拼音 | sāng zhī |
药材别名 | 桑条 |
英文名称 | ramulus mori |
功效分类 | 理气药 |
药用部分 | 为桑科植物桑树Morus alba L.的干燥嫩枝。 |
(动)植物形态 | 乔木或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胸径可达50厘米,树皮厚,灰色,具不规则浅纵裂;冬芽红褐色,卵形,芽鳞覆瓦状排列,灰褐色,有细毛;小枝有细毛。叶卵形或广卵形,长5~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渐尖或圆钝,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锯齿粗钝,有时叶为各种分裂,表面鲜绿色,无毛,背面沿脉有疏毛,脉腋有簇毛;叶柄长1.5~5.5厘米,具柔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外面密被细硬毛。花单性,腋生或生于芽鳞腋内,与叶同时生出;雄花序下垂,长2~3.5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雄花。花被片宽椭圆形,淡绿色。花丝在芽时内折,花药2室,球形至肾形,纵裂;雌花序长1~2厘米,被毛,总花梗长5~10毫米被柔毛,雌花无梗,花被片倒卵形,顶端圆钝,外面和边缘被毛,两侧紧抱子房,无花柱,柱头2裂,内面有乳头状突起。聚花果卵状椭圆形,长1~2.5厘米,成熟时红色或暗紫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 |
产地分布 | 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多为人工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 |
采收加工 | 5~6月采收,略晒,趁新鲜切成长30~60厘米的段或斜片,晒干。 |
药材性状 | 嫩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厘米。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有灰白色略呈半圆形的叶痕和黄棕色的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0.2~0.5厘米,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 |
性味归经 | 性平,味苦。归肝经。 |
功效作用 |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
临床应用 |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煎水熏洗。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 |
药理研究 | 1.提高免疫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下的患者每日服桑枝煎剂30克,连服1个月,可明显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嫩桑枝疗效较好,桑白皮则无效。 2.抗炎作用:桑枝高低剂量组,均有显著地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肿胀的作用,可明显地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桑枝仅在第二小时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8%。 |
化学成分 | 桑枝含鞣质,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茎含黄酮类成分: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木材含桑色素,柘树素,2,4,4',6-四羟基二苯甲酮,2,3',4,4',6-五羟基二苯甲酮;含二氢桑色素,二氢山柰酚,2,4,3',5'-四经基糯,白桑八醇。 |
使用禁忌 | 孕妇忌服桑枝,寒饮束肺者也不宜服。 |
配伍药方 | ①治风热臂痛:桑枝一小升。细切,炒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升。一日服尽,无时。(《本事方》) ②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取东引花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饮。(《梅师方》) ③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及血不止:桑条锉细,煮汁服之。(《卫生易简方》) ④治内外障及翳膜,赤脉,昏涩:桑枝(二、三月间采嫩者),暴干,净器内烧过,令火自灭,成白灰。上一味,细研。每用三钱匕,入瓷器或银石器中,以沸汤泡,打转候澄,倾清者入别器内,更澄,以新绵滤过,极清者置重汤内,令热。开眼淋洗,逐日一度。(《圣济总录》洗眼方) |
功效与作用:解痉镇痛、祛风除湿。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功效与作用: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功效与作用: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属理气药。
功效与作用: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
功效与作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