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姓图腾(轩氏图腾)
轩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历代以来百家姓记载轩辕为复姓,后省作轩姓(见《史册》《穆天子传》)等相关史籍。轩,姓也,黄帝轩辕氏, 后因为氏;轩氏:即轩辕氏也,亦省作轩氏。轩姓现今人口约四万,排在第五百三十二位,在台湾名列在第六百四十七位。
【得姓始祖】
黄帝:从文献资料可知,轩辕一姓起源于五千年以前,其始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据考证:司马光《稽古录》上记载黄帝有熊氏,姬姓,曰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宋苏辙《古史》上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后皆有天下,其一玄嚣,是为青阳;其二昌意。黄帝盖四妃,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曰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佶、儇、依。黄帝崩,葬于桥山(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子青阳立,是为帝少昊。《史记?索隐》上记载,认为是黄帝居轩辕之丘而有轩辕氏;一说是为黄帝作轩冕之服,而被人尊称为轩辕氏。总之,两者都有可能,或兼而有之。一句话,如《汉书?古今人表》记载所言“轩辕,即黄帝也。”轩辕氏出自黄帝,其后代中有以轩辕为姓,这是无疑的。故黄帝就是轩氏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轩辕豹:唐朝武将。贞观年间随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路过襄邑(今睢县)因病御允,驻地养病,定居在睢县长岗镇,故后葬长岗黄土岗上,唐太宗钦赐茔地并在大茔左右种植十二棵国槐以志纪念。明朝时期经刘伯温看风水卜葬长岗东六里许轩辕老家村(又称轩家寨),老茔现存。轩辕宗祠始建于唐朝,后屡修不止,最后一次修缮是民国二十三年,现有民国时期著名书画家褚纪雯题写轩辕宗祠牌匾为证。明朝著名廉吏、刑部尚书轩輗皆轩辕豹后人,有族谱为证。
轩汝君、轩汝臣、轩汝义:清雍正三年~乾隆八年(公元1725~1743年),于河北永平府玉田迁居辽西,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分布:一葫芦岛南票区暖池塘镇札木沟村;二朝阳市朝阳县根德乡邱家村;三锦州市黑山县无梁殿镇轩三家村。现分布:葫芦岛市龙港区、朝阳市、朝阳县、阜新市海洲区、彰武县、黑山县、新立屯、沈阳市、北京市,共有四五百人,一百五十多户,九代人。是为辽宁轩氏三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轩辕黄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史籍记载:轩,姓也,黄帝号轩辕,后因为氏。轩氏,轩辕之后。史籍《姓解·六三》、《姓苑》中均记载:“轩氏、辕氏、轩辕氏,皆黄帝之后。黄帝之后以号为姓,轩辕即黄帝,姓公孙或言,姓姬。黄帝,少典氏之子。黄帝共二十五子,十二子有姓。”著名东汉后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的《潜夫论·志士姓》中记载:“轩氏、丰氏、驷氏、游氏、国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为姓。”
轩氏、轩辕氏、辕氏、轩丘氏皆黄帝之后裔,各有各的支系,乃四种姓氏。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穆王姬满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周穆王姬满为西周朝第五代君主,周昭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传说他享寿一百零五岁,在位时间为五十五年(公元前976~前922年,一说公元前1001~前947年,待考)。据汲县西战国墓所出土的典籍《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喜好游历,曾于周穆王十三~十七年(公元前963~前959年或公元前988~前984年,待考),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晋观黄帝之宫。他还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据考证,当时周穆王西游之地,就在今里海与黑海之间的一带旷原。后因徐戎造反,方赶回中原组织平乱。周穆王一生都致力于向四方发展,他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而两次发兵征伐犬戎,获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他还率军东攻徐戎,平服了徐戎的叛乱,之后在涂山(今安徽怀 远)大会数百诸侯,巩固了西周王朝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周穆王制定了“墨、劓、膑、宫、大辟”五刑,其细则竟达三千条之多。后世流传有周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晋朝汲冢出土战国竹简《穆天子传》,其中虽多夸张,但毕竟反映了当时周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西周王朝与西北各方国部落往来的情况。
周穆王的后裔分衍有十大支姓,即轩氏、丰氏、驷氏、游氏、国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除姬姓外,其轩氏为当首之氏,号称“中华第一氏”。
源流三
源于芈姓,出自战国后期楚国王族后裔轩丘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轩丘氏复姓系出楚顷襄王熊横,熊横迁都于陈国。其后裔楚文庶子被其封于轩丘为采邑,称轩丘氏。到汉朝时期有梁国宰相轩丘豹,其后省文简化为轩氏、丘氏。轩丘,按史籍《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记载:“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当时的罗川县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所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记载:“兹县(隋罗川县,今正宁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于后。”这里所说的“轩丘”就是罗水上游的桥山,因为有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称子午岭,即史籍《史记·五帝本纪》所说“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庆阳知府赵本植修纂的《庆阳府志》记载:“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正宁县知事苏绍泉修纂的《正宁县志》记述得更清楚:“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此黄帝冢,正是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于桥山的地方。
因此,轩丘即今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罗水上游的桥山,非指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的桥山。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郑国京城大叔姬段后裔军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潜夫论·志士姓》记载,古有军氏,为周朝时期郑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后。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庄公名叫姬寤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封他的弟弟姬段(公子段)在京邑(今河南荥阳),世称京城太叔。姬寤生、姬段兄弟俩的曾祖父就是著名的周厉王姬胡,荒淫暴虐,因此在周公元年(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周厉王死于囚所。据史籍《左传》、《史记》的记载,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华县)。姬友就是姬寤生、姬段兄弟俩的祖父郑桓公,他当时是周幽王姬宫涅的司徒。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姬友为保护周王朝而牺牲。姬友的长子姬滑突(姬掘突)继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助即位的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王朝的大司徒,并把郑国也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其故城至今保存完好。郑武公后来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因生大儿子姬寤生时难产,武姜当时受了痛苦和惊吓,便因此对姬寤生一直不喜欢。武姜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姬段,人们称他“叔段”。姬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一直到周桓王姬林二十年(郑厉公姬突元年,公元前700年),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后,对姬段一族人的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在周釐王姬胡齐三年(郑厉公复元年,公元前678年),郑厉公将流亡在卫国的姬段之孙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国以后,姬段的后裔子孙们始称太叔氏、公孙氏、段氏、京氏、共氏、军氏等,表明了后裔子孙们对姬段的爱戴与尊重。
要注意的是,该支军氏是为河南军氏,与汉朝时期的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之后裔的军氏非同源。该姬姓军氏后多改为轩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子喜,属于以通义字讹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佚文》、《左传》记载,郑国有公子喜,字子罕,其后为罕氏。
在古代,“轩”与“罕”二字通假,如在《左传·昭公元年》中记载的罕虎,在《春秋公羊传》中则记载为轩虎。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轩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姓苑》中均记载:“轩氏、辕氏、轩辕氏,皆黄帝之后。黄帝之后以号为姓,轩辕即黄帝,姓公孙或言,姓姬。黄帝,少典氏之子。黄帝共二十五子,十二子有姓。”著名东汉后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的《潜夫论·志士姓》中记载:“轩氏、丰氏、驷氏、游氏、国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为姓。”
分布
轩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四万,排在第五百三十二位,在台湾名列在第六百四十七位。以上党、辽西、渔阳、郃阳为郡望。
始祖轩辕豹后人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台湾、湖北、陕西、广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始祖汝君、汝臣、汝义于河北永平府玉田县迁居关东,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分布地:奉天府暖池塘、承德府朝阳县根德、新民府广宁县黑山。现分布:葫芦岛市、朝阳市、锦州市、阜新市、沈阳市、北京市、杭州市、南昌市。
今河北省的唐山市遵化市、丰润区、玉田县、保定市定州市、邯郸市,河南省的许昌市长葛县、鄢陵县、南阳市淅川县、商丘市睢县、宁陵县、柘城县、漯河市临颖县、周口市太康县、扶沟县、西华县、新乡市,山东省的济南市、菏泽市、梁山市、聊城市、冠县、临沭县,辽宁省的沈阳市、葫芦岛市龙港区、朝阳市朝阳县、阜新市海洲区、彰武县、锦州市黑山县、新立屯、铁岭市,北京市,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安徽省的淮南市、寿县,陕西省的西安市、兴平市,江苏省的睢宁县,湖北省的襄樊市、十堰市陨县,广东省的江门市,天津市静海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轩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治(今山西长治),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政权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辽西郡:战国燕置。秦汉治所在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以东、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属幽州刺史部。其后辖境渐小,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今河北迁安南),北燕又移治肥如(今卢龙北)。北齐废入北平郡。
渔阳郡:秦置,治渔阳县,故城在今北京怀柔区北房镇梨园庄村,《史记·燕世家》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秦二世发闾左戍渔阳即此,汉置渔阳县为郡治,城在渔水之阳,故名,三国魏郡县俱废,晋复置,后魏移郡治雍奴,以县属焉,北齐废。
郃阳县:今陕西省合阳县,郃阳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合阳土地上繁衍生息,部落时代有华氏部族聚居之地。夏、商、周时期为古“华国”,亦名“有华国”;春秋时期为晋国辖区,战国时期归属魏国。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在黄河西岸的郃水(亦称洽水,清初断流)北岸筑城,取名“郃阳城”。秦朝时期置“郃阳邑”。1964年9月国务院更改生僻地名,称合阳县。
淮南郡:今安徽省淮南市.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⑧宋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分界约在今安徽凤阳、和县一带。
睢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古称襄邑、又名凤城,贞观年间始祖轩辕豹迁徙地,;隶属睢阳,民国为睢州,金始置。今为睢县。
堂号
上党堂:以望立堂。
辽西堂:以望立堂。
渔阳堂:以望立堂。
郃阳堂:以望立堂。
太霞堂:唐朝时有轩辕集居罗浮山为道士,年过百岁仍容颜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数丈。著有《太霞》十二篇。唐武宗召见他询问长生的法术。轩辕集说:“绝声色,薄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尧舜禹汤之所以寿也!”(尧舜禹汤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做到了断绝靡靡之音和女色,对饮食不贪厚味,悲哀和欢乐都同样,不为此而伤感,施德于人,无偏无私。)
榆西堂:东起榆关(即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多公里。由此而分塞外与中原,故以居住地为堂号。该地轩氏谦和达理、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淡泊敬诚。
字辈
辽宁黑山轩氏字辈:“大东广殿敬轩”。
辽宁葫芦岛轩氏字辈:“□□富万世云恩诺”。
河北丰润轩氏字辈:“连凤维兴……”
河北唐山、玉田轩氏字辈:“汝大东有连风维宗兴永常在功成庆福祥”。
安徽淮南轩氏字辈:“举国敬廷在传家德广开”。
河南太康轩氏字辈:“家基敏慎照”。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罗浮高隐;
兴化贤名。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东莞人轩辕集,居罗浮山为道士,百余岁容颜不老,曾著《太霞》十二篇。武宗召见,问他长生术,他答道:“杜绝声色,淡薄滋味,喜怒哀乐不动心,施德不偏。尧舜禹汤能长寿,也都是因为这些。”下联说唐朝时期的轩辕范,知兴化军,考绩被列为优等,上奏朝廷。
七言通用联
人文初祖家声远;
一簏廉吏道脉长。
——轩氏辽西堂楹联。
上联典指始祖轩辕黄帝,下联说明朝刑部尚书轩輗。轩輗,字惟衡,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进士,授行人司副。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改御史,巡按福建,剔蠹锄奸,风采甚峻。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奉命清军浙江,劾罢不称职之官四十余人。明正统五年,超擢为浙江按察使,居官清廉,一方大治。明景帝即位,以右副都御史镇守浙江。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奉命兼理南浙盐课。明景泰五年复改左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二月,召拜刑部尚书后,引疾乞归。明天顺二年召以左都御史赴南京督理粮储。明天顺八年春,轩輗以老乞骸骨,请归乡里。不待明英宗许可径归,同年五月二十四日抵家而卒。明万历中,赠少保,谥端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