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文氏起源及历史

文姓图腾_文氏图腾

文姓图腾(文氏图腾)

文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的奠基人周文王,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文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五十五位。现今文姓人口约一百八十多万。排在第一百二十二位。今日文氏族人以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和四川为多,另山西、山东、河南、吉林、香港等地也有文氏后人分布。国外文氏以韩国为最多,其余华人较多的地方一般也有文姓侨胞。

【释义】《说文》:“文是交错的花纹”。文也可以解释为“文身”。甲骨文、金文中的文字,更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胸前刺有花纹图案,这就是古代“文身”习俗的印象描述。

【得姓始祖】

  姬昌(周文王):季历的儿子,古公亶父的孙子。传说,古公亶父死后,季历继位。但不久,商王文丁觉得受到了威胁,找借口杀了季历。季历被杀后,季历的儿子姬昌继承其位。姬昌礼贤下士,治国有方,使周的势力日渐强大。后来,由于其不满商王纣杀九侯鄂侯,而被囚于菱里(今河南汤阴县)。获释后,他发愤图强,并得到贤臣姜尚辅佐,国力大增。但遗憾的是,他在位50年,却终身没有称王。后来他的儿子武王伐商后,追封他谥号周文王。再后来,周文王的后裔中,有以他的谥号“文”为姓氏的,这就形成了早期文氏中重要的一支,周文王也就成了文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文春元:行四,成都人。汉蜀守翁之后,五代唐庄宗同光乙酉官帐前指使轻车都尉,明年留镇江西,嘗巡诸郡邑,至庐陵爱山水佳,寓。通判袁以女妻之石晋兴,公不仕,遂家永新北乡钱市坑东上坡。宋乾德乙丑正月初二日卒,葬本里固塘社,背黄土基,苍膺啄兔形,山庚向。元配:袁氏,合葬夫冢,同向。子一:文环。是为湖南长沙文氏始祖。

  文均保:宋时自江西迁桂阳,再迁临武,即今城体区文家。后人分居于唐家洞、白泥套、蓝山等地。是为湖南嘉禾城区文氏始迁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的奠基人周文王,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等有关史料记载,商朝末年,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就找借口杀了周人(姬姓)的领袖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位后,励精图治,深得国人拥戴,被后商纣王封为西伯侯。后因西伯侯声望太高,纣王又找借口将西伯侯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后受贿又释放了西伯侯,。

  西伯侯归周后,以贤臣姜尚为辅佐,先后吞并了虞(今山西平陆、夏县一带)、芮(今山西芮城)、黎(今山西长治)、崇(今河南嵩县)等一系列小国,并以丰邑(今陕西长安沣水)作为国都,形成了“三分天下二归周”的局面,其实力已经超过商王朝。

  西伯侯在位五十年,他死后,其子周武王姬发继承了他的遗志,很快就在西伯侯奠定的雄厚基础上完成了灭商大业,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创立了周王朝,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水),之后追谥父亲西伯侯为“文”,史称周文王。

  在周文王的支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文氏,是为陕西文氏,史称文氏正宗。文氏族人大多尊奉周文王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卫国将军孙林父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的记载,西周初年建立的卫国,属于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初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后迁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再后又迁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公元前209年,卫国被秦国所灭。

  春秋时期,卫国在卫献公姬衍执政时期(公元前576~前559年),属下有个大将军叫孙林父,字文子,是春秋时期很有声望的人物,时人皆称“卫叔孙文子、卫孙文子”。

  据史籍《左传·襄公十四年》中记载:卫献公姬衎是卫成公姬郑的曾孙,这个人昏庸无道,不讲情理。

  周简王姬夷二十八年(卫献公十九年,公元前558年)的一天,卫献公邀请属下大夫孙林父(孙文子)、姬殖(宁惠子)二人赴宴。于是这两个人很早就前去宫门等候,但是从早晨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没有见到卫献公的影子。一个侍卫走过来告诉他们说卫献公自己到苑囿中打猎去了,孙文子、宁惠子知道后非常生气,只好跟随他去苑囿面见卫献公。卫献公听说他们两人来了,竟然连衣服都不换,直接穿着打猎时的装束去接见他们,按照当时的礼节,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孙文子、宁惠子两人被这样不礼貌的举动彻底激怒了,他们二话没说,转身就走,随后带着自己的族人到了宿邑(今河南许昌),不愿意管理卫国政事了。

  当时卫献公有一个小妾,非常喜好音乐,于是卫献公就请了曹国的著名乐师来教她弹琴。那位乐师教课非常严厉,当卫献公小妾琴弹得不好的时候,他就用鞭子打她,以示惩戒。而那位小妾不但不懂乐师的良苦用心,反而对他的惩罚怀恨在心,一心想找机会进行报复。于是,她就依仗卫献公对自己的宠爱,在卫献公面前用恶语谗毁曹乐师说:“大王,曹乐师这个人性格非常暴戾,奴婢练琴时稍有不慎,他就用鞭子抽打我,打得我是遍体鳞伤。”卫献公就听信了爱妾的谗言,对曹乐师的无礼感到非常愤怒,于是就将派人将曹乐师抽打了三百鞭。

  孙文子的儿子曾经多次侍候卫献公喝酒,所以与那位曹乐师很熟悉,并且关系十分要好。他早就看出父亲对卫献公非常愤怒,就一直想让自己的父亲起兵造反,但又不敢直言,于是就想了办法,邀请曹乐师到孙文子的府上去演唱《巧言》这首诗歌的末章,想以此来激怒父亲,去报复卫献公;而曹乐师因为怨恨卫献公曾经鞭打他,一直也心有不满,所以便同意去演唱,并且唱得很投入。孙文子果然被激怒了,于是就准备起兵造反。为了慎重起见,他先是去向大夫蘧伯玉征求意见,蘧伯玉认为这件事事关重大,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便没有明确表态。孙文子见蘧伯玉态度含糊,怕他泄露秘密,便下定决心立即行动。结果卫献公连夜逃跑,孙文子一直追到柯泽(今山东东阿西南部),在其地打败了卫献公的护卫,而卫献公却乘乱逃到了齐国。齐景公姜杵臼收留了卫献公并把他安置在了聚地。

  孙文子、宁惠子共同拥立了卫献公的叔父姬秋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卫殇公。卫殇公继位以后,分封了孙文子。后来,孙文子居功自傲、飞扬跋扈,丝毫不把卫殇公放在眼里,逐渐威胁到卫殇公的统治。这时候,孙文子正好与另一个权臣宁喜(宁惠子的儿子)因为争宠而互相憎恶,于是卫殇公便利用其矛盾暗里支持宁喜去攻打孙文子。在卫殇公的帮助下,宁喜最终打败了孙文子,孙文子只好逃到晋国去避难。

  为了报复卫殇公,孙文子就请求晋平公姬彪护送原国君卫献公回国,去取代卫殇公。齐景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即和卫献公一同会见晋平公谋求帮助。晋平公在他们的劝说下,决定出兵讨伐卫国。为此,晋平公定计先要除去卫殇公。

  周简王姬夷四十年(晋平公十三年,卫献公后元元年,公元前558年),晋平公派使者通知卫国,说两国要订立盟约,要卫殇公前来商谈具体的合作事宜。由于晋国当时是强国,因此卫殇公得知晋平公要与自己合作订立盟约的消息以后非常高兴,丝毫没有多想,便马不停蹄地前去会见晋平公。晋平公就暗地里派人在途中逮捕了卫殇公和宁喜,之后发兵护送卫献公回国。

  在流亡十二年以后,卫献公终于又回国复位了。不料,卫献公不忘自己曾在柯泽被打败的耻恨,复位后就将孙文子、宁惠子之族改姓为“柯”氏,然后驱逐出卫国。

  在孙文子的后裔子孙中,有许多族人抗拒“柯”这个姓氏,且反正已经离开了卫国,便以先祖之字为姓氏,称文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文氏。

  源流三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姜经初于许地(今河南许昌),男爵,建立了许国,为姜姓诸侯国。

  姜经初,字文叔,号甫父乙,史称许信公、许文叔。

  著名的东汉学者许慎曾将姜经初的世系排列为:一世始祖炎帝(神农氏)→二世姜临魁(姜次柱)→三世帝姜承→四世帝姜明→五世帝姜宜→六世帝姜来→七世帝姜厘→八世姜节→九世姜戏→十世姜器→十一世姜祝融→十二世姜器→十三世姜勾龙→十四世姜许子(姜垂)→十五世姜伯实→十六世姜伯常→十七世姜仲公佑→十八世姜叔贞→十九世姜许由→廿世姜犍→廿一世姜辉→廿二世姜远→廿三世姜明→廿四世姜敏→廿五世姜广→廿六世姜平→廿七世姜兴→廿八世姜启叔→廿九世姜威克→廿世姜经初(许文叔)。

  许信公受封时,许国最初的辖境范围,是从都城向四周辐射方圆二十五公里,面积五百平方公里左右,包括今河南省许昌县及临颍县北、鄢陵县西南一片广大地域。当时许国位居“中原之中”,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地位。

  周武王初年,许国都城在今许昌市城东张潘古城一带,为当年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史籍《括地志》中的记载,周王朝制定的城郭建筑规制,是“王城方九里,诸侯城按七、五、三递减”,许国作为一个末等诸侯国,城池应为三里方城,面积在两平方公里左右。

  周平王姬宜臼元年(公元前770年),以周平王东迁洛阳为标志,中国进入春秋时期。此时的东周王朝王权衰落,盛世不再,周天子已无力控制各诸侯,一些逐渐强大起来的诸侯纷纷开始称王称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等春秋五霸相继崛起,在各大国之间,许国如同一叶扁舟,在诸侯争霸中风雨飘摇。

  由于许国地处中原要冲,四周豪强林立,虎视眈眈。许国只好小心翼翼地周旋于强国之间,齐强时附齐,楚盛时附楚,晋来时归晋。而北方的郑国却始终怀有吞并许国的野心。

  郑庄公姬寤生利用周平王东迁之机,相继灭掉了曾经对他有恩的虢国和桧国后,就把许国当成了下一块肥肉。在周平王四十九年(郑庄公二十二年,鲁隐公姬息姑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向鲁隐公说:“天子东迁之后,我们前去朝觐,路途遥远,多有不便;而你们去泰山祭祀的时候,沐浴歇息也缺少落脚的地方。不如用我的‘汤沐之邑’(今山东费城东南部)和你的‘朝宿之邑’许田交换,这样大家都方便一些。”

  鲁隐公当然洞晓郑庄公的觊觎之心,婉言拒绝了郑庄公的提议。可郑庄公不死心,等到周桓王姬林八年(郑庄公三十二年,许庄公姜茀末年,公元前712年)鲁隐公逝世、鲁桓公姬允继位之机,便与鲁桓公会见于垂亭(今山东菏泽),再次提出交换之事,并将一块晶莹无瑕的玉璧送给鲁桓公,从而达成了以许国为牺牲品的这宗交易,史称“郑伯以璧假许田”。农历7月,郑庄公以许国不听周天子号令为由,约齐釐公姜禄甫、鲁桓公联合攻打许国,并约定谁先攻陷许国都城,谁就有权分割许国的土地。郑庄公亲率联军直抵许国都城。许庄公姜茀率领将士、百姓们死守城池,怎奈郑、齐、鲁三国兵将三面夹击,许庄公见大势已去,便打开城门率军民突围,杀出一条血路奔向卫国。两年后许庄公客死他乡。

  许国都城被攻破后,郑庄公虽然想霸占许国,但又怕其他各诸侯干涉,就假惺惺地让齐、鲁两国国君看怎样处置,齐釐公、鲁桓公二君认为许国并没有犯灭国之罪,应酌情发落。郑庄公只好命许国大夫百里“奉许叔(许庄公之弟姜郑,许桓公)居许东偏”,并让郑国大夫公孙获率兵居许西偏,把许国完全置于监视之下。

  到了周桓王二十三年(郑厉公姬突四年,许穆公姜新臣元年,公元前697年),郑国发生内乱,许穆公乘机夺回都城,赶走了郑国军队,复建许国。从此,郑国视许国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屡屡兴兵犯许。据史书记载,在春秋五霸争战的一百二十多年间,许国先后遭受各国侵伐十一次,其中被郑国侵犯就有九次。

  周简王姬夷十年(许灵公姜宁六年,公元前576年),饱受晋国、郑国侵伐的许国已经痛失了大片土地,无奈之下,许灵公把许国都城从许迁至叶(今河南叶县),成为楚国的国中之国,完全成为楚国附庸。即使这样,许国仍未得到楚国的“照顾”,楚共王熊审不时令其迁徙,许国都城先后迁到安徽亳州、湖北随州、河南西峡、河南鲁山等地。经过这三番五次的折腾,许国已是国穷财尽,徒有虚名。

  而此际,郑国却仍怕许国东山再起,到了周敬王姬丐十六年(许男斯姜斯十九年,郑献公姬趸十年,公元前504年),郑国大将游速率军伐许,许国已经无力抵抗,许男斯被俘,许国遂遭灭国之祸。这在史籍《左传》中有记载:“郑灭许”。

  此后,在楚国的帮助下,许国后裔重新立国,之后许元公姜成在周敬王三十八年(许元公二十二年,楚惠王熊章七年,公元前482年)又得罪了楚惠王,再被灭一次,后又复国。此后许国又持续了一百余年,最终难逃覆灭的厄运,在周烈王姬喜元年(楚肃王熊臧六年,公元前375年),史籍《汉书·地理志》记载“许二十四世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此时的许国君主已经微不足道,史书甚至不载其名,绵延七百余年的许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2002年4月,考古工作人员在叶县澧河南岸的悬崖边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编钟、跽坐铜俑、青铜鼎、青铜戈等青铜器。铜戈铭文:“许公宁之车戈”、“许公宁之用戈”。著名考古专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认定:此即许灵公姜宁之墓。

  许国灭亡后,王族子孙和国民四散,其中有以开国君主文叔的名字为姓氏者,称文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上卿范武子之子范燮,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范燮,著名春秋时期晋国上卿范武子(士会)之子,又名士燮,字子文,史称其为“范文子”,简称“文子”、“范叔”,是晋国范氏家族首领的继承人。

  这在史籍《晋语》中韦昭注:“文子,武子之子燮也。”

  周定王姬瑜十四年(晋景公姬孺七年,公元前593年)秋季,士会告老,郤克执政。而士燮作为范氏宗子,直接进入了晋国六大正卿行列,任上军佐,在六正中排名第四。士会退休后至少还活了四年,有他在,儿子在晋国政坛的日子自然比较好过;士会也反复教导儿子为人要恭敬、低调,为自己身后范氏在晋国的安全着想。而士燮是孝子,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迅速从一个活泼机敏的青年成长为一位老成、稳重的政治家,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并奉行于终身。

  在担任上军佐时期,士燮明显表现出他作为一个青年才俊固有的才智与干劲。

  周定王十八年(晋景公十一元年,齐顷公姜无野十年,公元前589年)农历5月,晋景公下令士燮与郤克、栾书共同伐齐国,在著名的鞍之战(靡笄之役)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齐国。这次行动,士燮展现出青年人少见的低调与谦逊,在班师回国时,担任上军副帅的他最后进城,晋君表彰,他推功于郤克、荀庚(上军主将,实际上并未参加此次战役)。

  周定王二十年(晋景公十三年,楚共王熊审四年,郑襄公姬子坚十八年,公元前587年),郤克去世,下军将栾书晋为元帅。当年农历11月,同为楚国盟友的郑国和许国发生军事冲突,郑国攻取了许国汜、祭两地。晋国马上抓住机会,打着“救许伐郑”的旗号,开始了再次南下争霸的步伐。农历11月,栾书、荀首、士燮三人率军伐郑国。楚国大夫司马子反则率军救郑。晋国在军事方面表面上并没有取得什么胜利。但在晋军撤退后,郑襄公姬子坚与许昭公姜锡我要求楚国出面解决矛盾。周定王二十一年(晋景公十四年,楚共王熊审五年,郑悼公姬沸元年,公元前586年)农历5月,郑国继位的郑悼公姬沸不满楚国的裁决,转而依附晋国。在农历7月,晋、郑两国结盟,“救许伐郑”起到了间接作用。

  周简王姬夷二年(吴王寿梦二年,公元前584年)春季,南方新兴的吴国突然进攻属于中原势力范围的郯国(今山东郯城)。郯国弱小,只能屈服。秋,吴国又突然袭击楚、巢、徐三国,客观上帮了晋国的大忙。晋国一方面采纳巫臣的建议,试图联络吴国对付楚国;同时决定组织诸侯惩罚郯国,以维护晋国中原霸主的权威。担任了上军主将的士燮在周简王三年(晋景公十七年,鲁成公姬黑肱八年,公元前583年)冬季开始第一次独立完成国家的重大军事行动,他到鲁国通知出兵伐郯,当时鲁成公贿赂士燮,请求暂缓出兵。被士燮严词拒绝:“国君的命令必须服从,没有了权威,我们晋国怎么立足?你不要给我送什么东西,这件事没什么周旋余地。如果贵国军队比各国诸侯来得晚,我们晋国今后就不能再侍奉贵国了!我会回去汇报国君的!”还是鲁国大夫季文子知道利害,赶紧命令领军大夫宣伯(叔孙侨如)率鲁军,会同晋、齐、邾三国军队共同作战。而士燮也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周简王四年(晋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82年)春季,晋景公召集齐、宋、鲁、卫、郑、曹、莒、杞国君在蒲结盟(今河南长垣),试图加强团结。季文子再次对范文子发牢骚:“晋国的德行已经衰弱,老是重复结盟有用吗?”士燮则回答:“殷勤安抚诸侯,宽和对待诸侯,坚强驾御诸侯,通过发誓来约束诸侯,怀柔顺服者,讨伐背叛者,能够如此,也算是次一等的德行了”。由此晋国顺利完成了“蒲之盟”。

  周简王七年(晋厉公姬寿曼元年,楚共王熊审十二年,秦桓公赢荣二十五年,公元前579年)农历4月,晋、楚两国派代表到宋国,正式缔结盟约。晋国代表就是士燮;楚国代表是公子罢、许偃。农历4月癸亥,两国代表在宋国都城的西门之外正式结盟,春秋时期的晋楚第一次弥兵基本宣告成功。士燮在晋楚第一次弥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晋楚完成第一次和平协议后,在秦桓公心里却有一个阴谋正在逐步成型:即离间晋、狄关系,鼓动狄人侵犯晋国,并密约楚国伐晋。但不料阴谋双双败露,晋国人终于痛下决心要惩罚秦国。周简王八年(晋厉公姬寿曼二年,楚共王熊审十三年,秦桓公赢荣二十六年,公元前578年)农历3月,晋国派吕相(魏相)作为使者,正式宣布与秦国绝交。随后,晋厉公会合了齐、宋、卫、郑、曹五国国君及邾、滕两国代表,组成联军共同伐秦。农历5月丁亥,联军与秦军战于麻隧,秦军完败,大将成差与不更女父被俘。六国联军渡过泾水,一直攻击到侯丽,晋厉公亲自来到秦国的新楚,示威而去。此次作战,晋国四军八卿尽皆出动,士燮自然也在其内。

  周简王十年(晋厉公五年,楚共王十五年,公元前576年)夏季,楚国司马子反悍然撕毁弥兵协议,再次率军北上伐郑,晋、楚新一轮争霸拉开帷幕。此时最难过的人要算是一心谋和的士燮的了。和平条约是他积极鼓吹并一手策划,推动实施的,现在和约成了“废纸”,作为和约的推动者有为合约的撕毁承担补救责任。为了和平,士燮已经做了他能够做的一切努力。但既然战争已经迫在眉睫,现在他能够做的也只有积极备战了。这年农历10月,晋、齐、宋、鲁、卫、郑、邾七国大臣在钟离集会,集会组织者与主持人就是士燮。此次集会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向各国宣布和平的结束与战争的来临,号召各国团结起来,做好新一轮斗争的准备。这次集会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是,第一次与南边的吴国人进行了直接沟通,晋国联吴抗楚的策略确立已经七年,现在终于有了直接对话,其意义实在不可小视。

  周简王十一年(晋厉公六年,楚共王十六年,公元前575)春季,楚国以收买手段,将原本已归附晋国的郑国拉拢过去。当时晋国国君是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厉公,执政是强悍的栾书,自然不肯吃这个哑巴亏,于是君臣几乎倾巢而出,南下与楚国在鄢陵决战。这次战争是晋国人取得了胜利。士燮时任中军佐,战斗中,与栾书以族兵紧密跟随厉公,作战中也算积极坚定。但整个鄢陵之战,他给人最深刻的还是坚决反复的反战陈述。在举国皆狂的氛围里,士燮的顽固自然无力回天,但是战胜后第二年,晋国就发生了严重的内乱,甚至国君被弑——表明着士燮并非一个迂腐固执的老头,而是一位清醒深刻而真挚的智者。关于此次战役中士燮的反战言论,《左传》、《国语》都有详细记载,虽然内容有别,但是主旨一贯,论述全面,不厌其烦。从出兵伊始到决战之前,再到胜利后给国君敲的警钟。综合他的几段言论,士燮的反战理由可以归纳为:

  第一,晋国目前内忧严峻,没有称霸诸侯的内在基础。例如官民不睦,群臣不睦,君臣不睦等。

  第二,目前晋国的外患不足以威胁国家安全,反而有助于内部团结。

  第三,对楚国的胜利必将刺激晋国内部矛盾的总爆发。

  然而,晋国上下无人听他的意见,晋、楚之间还是爆发了著名的“鄢陵之战”。从后来的鄢陵战场回来,眼看着晋国君臣飘飘然的样子,以及国内矛盾日益恶化的严峻势态,士燮彻底绝望了。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赶快阖上自己的双眼,不再去看山雨欲来的惊险,不去看随后惨烈的倾轧。于是士燮吩咐自家的祝、宗(主管祭祀、祈祷者)为自己祈死:“国君骄侈而又战胜了敌人,这是天在加重他的病症,灾难就要降临了。你们如果爱我就为我祈祷吧,让我快点死去,不要等到灾难降临的那一天,这也就是范氏之福了。”这在《左传》中有记载:“反自鄢,范文子谓其宗、祝曰:“君骄泰而有烈,夫以德胜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

  周简王十二年(晋厉公七年,公元前574年)农历5月戊辰,晋国一带名臣士燮辞世。而晋国国内则一如士燮所料,国君大权旁落,众家族彼此之间为权势地位纷争激烈,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创造了先行条件。

  在范燮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文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山西文氏。

  源流五

  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威王田因齐之孙田文,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战国时期,田氏齐国有个贵族叫田文,就是那位“一鸣惊人”的齐威王田因齐的孙子,封号为孟尝君,食邑在薛(今山东滕州东南部)。

  孟尝君是战国晚期著名的政治家,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门下有食客三千。

  周郝王姬延十七年(秦昭襄王九年,齐湣王田地三年,公元前298年),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具有贤能,就把他请到秦国,本想让他做国相。

  有人对秦昭襄王说:“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于是秦昭襄王就真的担心孟尝君优先考虑齐国利益,就想干脆杀了他,遂先将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但那件袍子已送了给秦昭襄王,幸好孟尝君门客中有人善盗,就到戒备森严的秦王宫内库里把白狐毛皮袍子偷了出来,交给了宠妾。于是宠妾便向秦昭襄王求情,发下出关文书,把孟尝君放了。

  但很快秦昭襄王又后悔了,派兵去追赶。这时孟尝君已经逃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但那关口规定要鸡鸣才放人,此时时辰未到,因此孟尝君虽然有出关文书,把关秦军仍然拒绝开关。幸好门客中又有人会口技,于是装公鸡叫,引得四周其它鸡一起叫了起来。孟尝君及其手下石刻们方顺利逃出秦国。

  这就是著名的“鸡鸣狗盗”这一典故之来源。

  孟尝君及其手下离开秦国途经赵国,赵国人取笑孟尝君身材矮小,孟尝君因此大怒,孟尝君门客中的剑客们就杀了赵国一县的人才离去。回到齐国后,齐湣王任命孟尝君为齐国宰相。

  周郝王二十九年(齐湣王十六年,魏昭王魏遫十年,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了宋国,开始骄横起来,甚至要杀孟尝君,于是孟尝君逃到魏国都城(今山西芮城),被魏昭王聘任为宰相。两年后的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孟尝君联合了燕国大将乐毅等人,曾一度差点灭了齐国。

  后来孟尝君田文在魏国逝世,死后谥号为“文子”。在孟尝君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文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为山西文氏。

  源流六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厉公妫佗之后裔,属于避讳改姓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敬君,原陈厉公之子仲,谥为敬,其支孙以谥号为氏。”

  春秋时期,陈厉公名妫佗(妫跃)为陈文公妫圉之少子,其母为蔡国之女。陈文公病逝后,妫佗的异母兄长妫鲍立,是为陈桓公。后陈桓公病了,蔡国人为使妫佗当上君主,杀了妫鲍及太子妫免,立妫佗,是为陈厉公。

  陈厉公即位后,也娶蔡国女。这个蔡女与蔡国人通淫,为此数次回归蔡国,陈厉公亦数次到蔡国。陈厉公有子妫完,称公子完(敬仲)。陈桓公之少子妫林怨恨陈厉公杀了其父与兄,乃令蔡国刺客人诱陈厉公而杀之。之后妫林自立,是为陈庄公。由此故公子完不得立,为陈大夫。

  陈厉公之被杀,以淫出国,故在史籍《春秋》中称其“蔡人杀陈他,罪之也。”

  后陈庄公逝世,其弟妫杵臼继位,是为陈宣公。周惠王姬阆六年(陈宣公二十一年,齐桓公姜小白十五年,公元前671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妫御寇。由于妫御寇与公子完关系非常号,恐祸及己,于当年逃到了齐国。当时的春秋霸主齐桓公收留了他,并赐给他田地邑城,还想任命他为正卿,但他只接受了“工正”一职,陈氏由此立足于齐国。公子完感谢齐桓公之德,遂指田改姓为田氏。

  田敬仲完的后代田氏家族在齐国逐渐发展,至其五代孙田乞,为齐景公姜杵臼的大夫,其后田氏一族在齐国世代为相,并垄断齐政权,齐公犹如傀儡。田无宇、田常等人身为姜齐之臣时,为了争取齐国民心,在春秋末期就不惜经济代价,施惠于民,被称为“厚施买国”,最后人心归附。

  到周安王姬骄十一年(田齐和子十三年,公元前391年),田完的第十代孙国相田和将齐国国君齐康公姜贷放逐到海边,只留一城之地作为其食邑,田和成为了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周王室册命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过了几年,齐康公病逝,姜氏遂绝其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

  公子完逝世后,齐王曾赐其谥号为“敬”,史称田敬仲完,其后裔子孙中有人遂以“敬”为姓氏,称敬氏。

  到了五代后晋时期(公元936~946年),为避后晋高祖石敬塘之名讳,敬氏族人不得不将“敬”字拆开,一分为二,分别改为文氏、苟氏,

  后世著名的宋朝大臣文彦博、文天祥等,其祖先就是唐朝、五代时期的田敬仲完的后裔敬氏家族后代。

  源流七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文学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文学掾,亦称文学史,是汉高祖刘邦设置的一种官位。

  汉朝初期,汉高祖在各封国、州、郡设置了文学馆司,其最高长官称文学掾、或称文学史,简称文学,专职掌管教育诸生,由具有博士身份的人承担,为后世教育学官之开始。

  这种官位在曹魏、晋朝时期称作“文学从事”,隋、唐时期称“文学博士”,到了宋朝以后废除此官称。明朝时期在太子以及诸王之下,又设有文学史,直到清朝中期以后被彻底废除。

  在文学掾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文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文氏,源于成吉思汗乞颜蒙古族分支鄂依罗特氏部落,元朝时期随军驻扎于云南、广西地区。

  至元末明初,明军沐国公沐英、黔国公沐晟攻克云贵高原,沐英领兵镇守云南,沐晟镇守贵州,该家族分别改汉姓为文氏、印氏、余氏、铁氏、金氏等,伪称汉族以避灾祸,后归入沐晟镇下,分迁至贵州长顺一带,世代称文氏至今。

  源流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喜塔喇氏,亦称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喜塔拉氏,满语为Sitara Hala,汉义“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俄国学者史禄国认为,该姓氏与瓜尔佳氏同属“阔雅里满洲”。另外,在朝鲜史籍《龙飞御天歌》中记载有哈兰都达鲁花赤姓“奚滩”,乃明朝时期的女真望族,曾一度冠汉姓为刘氏,因此有学者认为喜塔喇氏即其演变而来。喜塔喇氏世居尼雅满山(今辽宁新宾)、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长白山盖吉(今长白山地区)、佛克顺(今辽宁新宾)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文氏、管氏、赵氏、图氏、祝氏、齐氏、孙氏、希氏、奚氏、喜氏、线氏、祁氏等。

  ⑵.满族文都氏,亦称温都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都部,以部为氏,满语为Wendu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苏里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孔氏、温氏、都氏、文氏、闻氏。

  ⑶.满族文车亨氏,亦称温彻亨氏、稳赤亨氏,满语为Wenceheng Hala,汉义“神鼓”。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温氏、文氏。

  ⑷.满族文达氏,满语为Wend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文氏、达等。

  ⑸.满族文德氏,满语为Wende Hala,汉义“尚未”,世居塔克什(今黑龙江口南岸原塔克题音屯),后多冠汉姓为文氏。

  ⑹.满族文札氏,满语为Wenja Hala,世居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文氏。

  ⑺.满族宁古塔氏,源出清六祖世居地,以地为氏,满语为Ningguta Hala,汉义“六”,所冠汉姓为宁氏、刘氏、艾氏、文氏等,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珲春(今吉林珲春)、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佟吉(今吉林敦化南部)等地。该支文氏始祖为宁古塔·文泰,满洲镶红旗人,世居讷殷,从征噶尔丹时阵亡,追赠世袭云骑尉,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为姓氏,世代称文氏至今。

  源流十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温都尔氏,世居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苏里江等地,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文氏。

  源流十一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黎族、壮族、布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文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文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文氏发源于陕西、河南、山西省境,其中陕西(周文王一支)文氏为发展主体。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文氏族人播迁于江淮一带。如辅佐勾践成就大业的越国大夫文种,即是今湖北江陵一带人。

  西汉时期,有安徽文氏迁入四川。史籍《齐东野语》中载有:“蜀中多文氏,为茂族,汉文翁之后。”文翁即汉景帝时蜀郡守,原为庐江舒县人(今安徽庐江)。

  东汉至三国时期,河南、山东、山西为文氏繁衍望地,山西文氏以“雁门”为其郡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北方连年战乱,文氏也加入到中原士族南迁队伍之中,这次南迁奠定了后来南方文氏旺于北方文氏的基础。

  唐、宋时期,史料记载文氏活动地点主要在山西、河南、四川、江西、江苏等地,尤以江西、四川发展最旺,同时,这两地后来成为南方文氏的繁衍中心。

  元朝时期,抗元英雄南宋江西人文天祥的后人在河南、四川一带繁衍旺盛,北宋画家文同之后人在四川境内亦呈兴旺发展之势。此期,见诸史册之文氏名人辈出,堪称为文氏发展史上之最。

  明朝时期,山西文氏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周边各省及安徽等地。

  清朝以后,文氏更是广播于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

  分布

  宋朝时,文姓大约有18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3%,为宋朝第七十九位姓氏。文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约占全国文姓总人口的30%。文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四川、江西,这三省文姓大约占全国文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广西。全国形成了北部晋豫冀、南部江西两块文姓聚集地。

  明朝时,文姓大约有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为明朝第一百位大姓。宋、元、明600年中,文姓人口增长为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文姓。文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四川、江苏四省,大约占文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广东、山西、湖北、广西、陕西。江西为文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文姓总人口的23%。宋、元、明时期,文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的文姓聚集区。

  当代文姓的人口约180多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全国第122位。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文姓人口由16万激增到180万,增长了11倍多,文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如今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广西、四川、广东四省区,大约占文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重庆、海南,四省市又占了25%。湖南为当代文姓第一文大省,居住了文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湘桂粤、川鄂两块文姓聚集区。在600年间,文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些区别,向南和向西是流动的主流。

  文姓在人群中分布表明:在粤桂琼、湘渝、贵州大部、福建西端,文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以上,有的达到2.4%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4.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9%的文姓人群。在福建中部、江西东部、湖北西北、安徽西南、河南南部、山西西南、陕宁大部、甘肃东南、云川大部、贵州西端、黑吉东部交界处、新疆西北,文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5%--0.3%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9.3%。该地区居住了大约15%的文姓人群。今日文氏族人以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和四川为多,这五省文氏约占全国文氏人口的75%以上,其中湖南、广东两省就占全国文氏人口的38%左右。

【郡望堂号】

  郡望

  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郡,秦、西汉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相当于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区,东汉移治阴馆(今山西代县西北)。

  堂号

  六义堂:为今湖南衡山,江西部份地区等文氏堂号。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此堂号的来源。在宋景定五年,文天祥莅永新固塘省族,闻族叔正道公(字公行,号蓬山)六个儿子俱中了举人,于是为其寝堂题写“六义堂”匾名,并赋诗赞之;吾爱张子厚,西铭识性情。四海皆兄弟,矧我有同姓。吾宗蓬山翁,屏居乐闲静。三峰笔格横,一水冰壶莹。才华众所推,声名日以盛。六子俱名经,择师必端正。岿然六义堂,昕夕事吟咏。经以雅颂风,纬以赋比兴。埙唱而篪和,金声而玉振。讲论俱精详,初匪隔壁听。儿孙立阶庭,兰玉辉相映。谈笑既雍容,衣冠犹伊静。雕盘错珍馐,芳樽酌佳酝。座客皆簪缨,劝酬总名胜。我为宗族来,升堂展家庆。因参谱系源,获睹文章印。心怀报主恩,无从接先进。忧国忘其家,老身况多病。朝野日疮痍,国是靡有定。临别泪纵横,闻风时问讯。

  信国堂、正气堂:宋代文天祥为左丞相,封信国侯,进屯潮阳,元将张弘范掩至,文天祥被俘,拘燕三年不屈,作《正气歌就义》。此后文姓后人分别以信国堂、正气堂为各宗祠堂号.今浙江省温州江记岛有一"宋文信国公祠",两侧有对联: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成一舟,中间门庭大书:天地正气.广东潮汕地区,广西部份地区文姓多以正气堂为堂号。

  雁门堂:以望立堂。大约在距今三千年的西周时,在周文王姬昌八代孙中有名祈者,受封采邑雁门。祈改以祖(姬昌)谥(文)为姓。是为雁门文之发祥。其后人以其邑地名为堂号,今江西,湖南等部份地区文姓人以此为堂号,

  化蜀堂:此堂号多为安徽省舒城以及四川省部份地区文氏所用,皆因文氏蜀地基祖文翁(前156~前101) ,名党,舒城县春秋乡枫香树村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他成功地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石室”,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所以,其后人取其义,谓文氏堂号化蜀堂。

  此外还有世纶堂、崇本堂、敦本堂、三山堂、三芝堂、玉兰堂、久大堂等。

  字辈

  文天祥嫡支文氏字辈:“安时仪天道伯汝元廷朝世子应时策名扬标镌绵长永锡衍及新年英伟俊发振祖墓墀”。

  湖南望城文氏字辈:“常守先德光大前哲惟善锡福友孝忠烈英贤蔚起名振楚泽学修登仕经纶华国”。

  湖南东乡文氏字辈:“师圣希贤承家辅国世济其美克光祖泽仁孝立本德义允全发名成业福祜万年”。

  湖南道县文氏字辈:“添仲应朝世升一坤锡为清辉元应载□生”。

  湖南桃源文氏字辈:

  必发支派:“光明盛世昌隆际会忠”;

  必达支派:“机儒起南国道承先正”;

  大任支派:“嗣臣士之上锦绣光愈隆丕振忠”;

  三支合派:“敬铭同佩熙鼎式襄仁培元本业守典章容和瑞兆协赞名扬寿增恩锡秀蔚祚长”。

  湖南耒阳文氏字辈:“日永承祖志世守法言昌孝友昭先泽诗书显义方家修廷可献体立运行臧万代贤才盛登朝庆赞襄”。

  湖南攸县文氏字辈:“德承自舒世植忠良守礼秉义正家有方远绍祖志观国之光遵乃彝教受泽孔长”。

  湖南衡山文氏字辈:“廷继尚正应开以大锡贤明祖德勤宣庆绪长诒经宏嗣业继远灿彝章”。

  湖南湘乡文氏字辈:“大明嘉应国万年道德绵正士端期上英才望拔先诗书徽甲第礼乐绍薪传在昔垂忠义克绳仰象贤”。

  湖南泸溪文氏字辈:“盛景宏开兴启体元名贤长庆荣华万年”。

  湖南石门文氏字辈:“必单景志昌万国星成运阐之士光明盛世振选学定继良忠敬铭同佩熙鼎式襄仁培元本业守典章容和瑞兆协赞名扬寿增恩锡秀蔚祚长”。

  湖南澧县文氏字辈:“光明家风振学定继良忠”。

  湖南醴陵文氏字辈:“应世其昌大振家声咸昭慎守显达增荣继起恢先光耀宗盟熙朝人瑞寰海镜清”。

  湖南桃江文氏字辈:“潮福绍仕友昌章宗大应尚胜嗣维贤万邦隆盛德永世进忠良明显昭谟烈宏达唤书香心传其肇孔慎修克发扬四海承声教三湘咏乐康都欣生意厚遥祝历年长夷裔求能立中原竞自强飞翔犹凤舞腾举又龙骧治可希虞夏功宜迈汉唐轩黄道泽远攸久固吉祥”。

  湖南东安文氏字辈:“克振家声远贻谋燕翼长试书承后泽俊秀裕前芳根节存中道生安赖上苍沛然清操见极力则颜张”。

  湖南宜章文氏字辈:“天克华成仪维春忠君友德广时明福缘善庆集云锦礼乐诗书灿日星”。

  湖南新化、安化、涟源、冷水江文氏字辈:“一必存忠孝节义正纪纶燕翼治家瑞宣扬锡庆祥明修传汉代治化定经邦典范光前哲洪泽裕后昆国泰民康富长久乐升平”。

  江右文氏通谱新字辈:“常弘先祖德仁义礼智信风节贻泽远紫阳耀邦达千石竹枝青万山松柏劲江右云天高世代有才俊”。

  四川广安文氏字辈:“国正天心顺三清大道成翠荣光明显祥瑞献朝廷”。

  四川富顺文氏字辈:“绍义通天达永远思祖宗大福朝仲仁忠孝征纲纪德政光明廷丹青万代传遵守先哲志定为上国旨”。

  四川营山文氏字辈:“启景才彦承实良国正天一永士大光明远传光泽化成学兴嘉德可绍通显世登”。

  四川营山文氏字辈:“希光维宗毓志学承先圣怀德培祖基诗书启后裔”。

  四川开县、重庆静观文氏字辈:“至德自尊崇思承奉圣廷一必存忠孝节义正纪伦燕翼贻谋厚成功锡庆频真诚能续序雍睦本仁亲诗书敦世业礼乐裕家声大振冠裳泽元勋百代新”。

  四川雅安文氏字辈:“通明必珠应之朝在(存)登耀全启永尚中(光)希”。

  四川宜宾文氏字辈:“一启国旗单学仕应明廷宗支万代云贤才咸通达将相住金陵”。

  四川蓬溪文氏字辈:“白字永国知忠天章子西榜自万化见显模定远基贤才名禄位德寿著书诗礼仪通怀宝儒风运孔尼”。

  四川南溪文氏字辈:“义朝启正文尚天世在友”。

  四川泸州泸县、湖北麻城、孝感文氏字辈:“大明嘉应国万年道德兴仁义礼智信光乾裕後坤”。

  湖北宜昌文氏字辈:“完太汉承寅希耀运高汝先志承廷启世家光宗耀”。

  湖北松滋文氏字辈:“曾宏绪裕坤家生恒振大”。

  湖北秭归文氏字辈:“先祥士习少宗永”。

  湖北荆州文氏一支字辈:“世裕坤家生恒振大”。

  湖北荆州文氏一支字辈:“锡洪范九叙守汉高三(山)章”。

  山东莱阳文氏字辈:“硕贵时恩起丰玉同洪献志瑞林甫春荣”。

  山东临沂莒南文氏字辈:“占连凤章永孝洪”。

  山东沂水文氏字辈:“宗某高某君淑建大永定振某善富全洪利清方成”。

  山东乐陵文氏字辈:“守德庭升书玉炳建”。

  重庆万州文氏字辈:“时运星方朝应正永廷之化启传家祚思宗绍树宏富有仁承宪长才佐建帮同培光世德远大作贤良”。

  重庆文氏一支字辈:“山处元喜子西帮安家兴祖宗功德大世代中孝天”。

  贵州大方文氏字辈:“天玉德中达子开朝显昌洪隆铁先广永远振家邦”。

  贵州长顺、广西凌云文氏字辈:“尚现朝华应天国金洪世启永庭昌光开顺克如兴”。

  广西玉林文氏字辈:“绍宇兴岐鸿业远丕基信国慈钦长”。

  广西南宁、钦州文氏字辈:“祖有大裕德吾家万世兴”。

  江西吉安文氏字辈:“大民嘉应国万年道德迷正仕端其尚英材望派先”。

  广东高州文氏字辈:“贤圣明永海创达干起家”。

  河南固始文氏字辈:“世承忠绪永传饴芳克清先泽雍冠伯良”。

  黑龙江哈尔滨文氏字辈:“嘉志开福业立道继世长治成丕士德曰启振永昌”。

  辽宁大连文氏字辈:“世殿先钟治安怀永化成顺心增基业元士复忠明”。

  安徽六安文氏字辈:“新华传家本贤才继世生弘勋多厚道立志永昌明”。

  内蒙古通辽文氏字辈:“宗泰显化三国振民泽贤”。

  台湾文氏一支字辈:“名永振家……”

  文氏一支字辈:“光廷玉树之兰秀绍继先明中义全”。

  文氏一支字辈:“国启登景运学士朝廷方才高宗德光贤能君禄厚荣华世代昌”。

  文氏一支字辈:“亮士光万正大帮国胜平齐佳兴魁梧禄为传高升”。

  文氏一支字辈:“家绍宏运中正贤良”。

  文氏一支字辈:“德伯忠正玄永久立必贤仁杰昌大有世代亿长联”。

  文氏一支字辈:“朝正永廷之化启传家作成仁世泽长首先思遗训绍逑焕新章”。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传诗说礼;

  抚国附民。

  ——上联典指晋初临江人文立,蜀汉时曾在太学传授《毛诗》、《三礼》,历官尚书、太子中庶子、卫尉。下联典指明朝徽州人文献,成化年间举人,任监察御史,巡按北直、云南、河南,所到之处,贪官恶吏望风而逃。后升任湖广副使,以治行卓越著称一时。

  兴文化蜀;

  定策灭吴。

  ——上联典指西汉舒县人文翁,少年时好学,通《春秋》。景帝末年任蜀郡守,在成都修官学,兴教化。武帝时令郡国都立官学,始于文翁。下联典指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字少禽,楚国郢人。越王勾践时,越国被吴国击破,勾践困守会稽。文种献计,到吴随赂太宰嚭,得免于亡国。勾践入吴为人质,文种主持国政。勾践归国,君臣刻苦图强,终于灭了吴国。

  竭忠体国;

  尽节勤王。

  ——上联典指宋文彦博,连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下联典指宋文天祥,德祐初应诏勤王,后为元兵所执,不屈死。

  潼川世业;

  潞泽家声。

  ——此联为文氏宗祠“三芝堂”堂联。

  烟楼世泽;

  正气家风。

  ——此联为文氏宗祠“正气堂”堂联。

  宋廷柱石;

  文庙馨香。

  ——此联为文氏宗祠“正气堂”堂联。

  五言通用联

  词书列四绝;

  诗画第一名。

  ——上联典指宋朝诗书画家文同,善诗、楚词、草书、画,有“四绝”之称。下联典指明朝诗书画家文元善,字子长,号虎丘,万历间卒,年三十有六。王穉登铭其墓曰:“画品第一,诗品第一。”

  六言通用联

  比文风于邹鲁;

  标逸致于吴兴。

  ——上联典指西汉官吏文翁,庐江舒县人(今安徽庐江)。汉景帝末期,为蜀郡守,兴修农田水利,重视教育,曾派小吏至长安,就学于博士。又在成都兴罗学校,入学者得免除徭役,并以成绩优异者为郡县吏。蜀地文学,比于齐鲁。武帝时令郡国皆立学校,自文翁始。卒后蜀人祀之。下联典指宋朝诗书画家文同。文同,字与可,梓潼人,号笑笑先生。又称石室先生,锦江道人。进士,官司封员外郎。善画竹及山水。元丰间,出守湖州,故亦称文湖州。有《丹渊集》。

  七言通用联

  兼八法丹青之胜;

  擅一时丝竹之奇。

  ——上联典指明朝书画家文徵明,初名璧,又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之誉。曾以贡生任翰林院待诏,三年后辞去。擅诗文书画,尤善书画,工行草,精小楷。他名重当代,学生甚多,形成了“吴门画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世称其画兼有赵孟頫、倪瓒、黄公望之长。下联典指宋朝宁化人文宝,字仲贤,太平兴国年间进士,历官陕西转运使加工部员外郎、忠武军行军司马。能写诗,善篆书,尤其工于鼓琴。

  弹铗始知皆琐旅;

  枕戈方信是雄才。

  ——此联为北宋大臣文彦博《阅史有感》诗句联。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汗青。

  ——此联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祠联。文天祥,江西吉安人。二十岁中进士第一名。曾组织义军抵抗元军入侵。公元1276年任南宋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脱险后,南下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联合抗元。1278年在广东海丰被元军所俘,期间作《过零丁洋》诗示以抗元之志。后被押送元大都,迭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在大都狱中所作《正气歌》,尤为世人传颂。公元1283年1月9日被害。

  洛社英凤昌百代;

  文山浩气壮千秋。

  ——上联典指三国魏大将文聘。下联典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八言通用联及以上

  洛邑耆英,出将入相;

  庐陵正气,取义成仁。

  ——上联典指北宋大臣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天圣年间进士,累官殿中侍御史,庆历末年以参知政事拜相,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河阳。司马光为相,请他任平章军国重事,后加太师衔,封潞国公。前后任将相五十年,历四朝。晚年与富弼、司马光等人在洛阳组织耆英会,为一时盛事。下联典指南宋大臣、文学家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人,理宗时状元,历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右丞相。德祐初年,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在镇江脱险,辗转流亡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后退守广东,加少保,封信国公。被俘后写《过零丁洋》诗以明志,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受元人威胁利诱,始终不屈,被害。

  忠季昭明,奚啻青天白日;

  襟怀潇洒,浑如秋月晴云。

  ——上联典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下联典指宋朝诗书画家文同。


  【祠堂古迹】

  泰亨文氏宗祠

  文氏宗祠位于新界大埔泰亨祠堂村,为泰亨文氏的大众祠。祠建于明朝年间,于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祠堂虽于二次大战时被日军破坏,但族人已于2005年完成修缮重光。

  宗祠设计为两进式,依照五百年前旧祠尺寸订造,属唐末祠堂建筑风格。内厅设有三个神台恭奉超过二百个祖先木主,并挂有南宋信国公文天祥画像。另外,宗祠建材选料考究,石柱、石雕等于福建订造;青砖、汉瓦在广东开平用人手铸造;神楼及案台在深圳布吉及松岗订造;檐口板雕花、神楼门神、屏风则特请浙江工艺师人手雕刻,牌匾“浩然正气”及“厚德参天”由国学家文怀沙书。祠门外对联“雁门绵世泽 正气振家声”,上联“雁门绵世泽”指文氏得姓后在雁门(山西代县)形成强大宗族﹔下联“正气振家声”指文天祥。


  万州文氏宗祠

  文氏宗祠,位于万州区柱山乡戈厂村 1 组,于民国初年(1916 年)由文氏族人筹款建成。万州文氏“派演雁门江西衡山之后”,在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移民浪潮中,文氏先祖子诚公迁徒至广西全州兴平乡文家桥落户;明洪武二年( 1369 年),改徒湖南永州府祁阳县一都浯溪村。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子诚公的元孙文坤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移居西蜀梁邑(今梁平区)富家槽梨树湾安插成业;清乾隆四年(1779 年),文氏后人弼卿来万州定居,其子二人:文智、文燕,文智无嗣,文燕有五子:富、贵、全、臣、圣,即今万州敦本堂文氏五大房的始祖。

  由于文氏“子孙繁衍,家业亦多小康,但惜未能建祠,祖宗无所凭倚”,文圣公的后人倡导集资修建本氏宗祠。清光绪壬午年(1882 年)清明会,邀集本房共捐钱三百串作为建祠基金,丁亥年(1887 年)又集各房其凑钱七十余串,“掌放生息,历年清算一次,锱积铢累,迭置产业”,数年后,有余资千余金,商议修建宗祠,合族同心,“卜祠基于生基坪”,于丙辰(1916 年)四月初十上梁。由于存款不够,又集合族众重新捐款,文圣公之后三支鼎峙,每房各凑钱百余串。宗祠建成共花费两千余金。

  文氏宗祠整体坐东南面西北,方向 3009°。平面呈长方形,四合院布局,通长 36.49 米,通宽 28.75 米,占地面积约 1019 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 761 号方米。院前大门外为甬壁和甬道,院落由前房、正房和左右厢房合围而成,中间为天井。

  甬壁、甬道位于院前正中,与大门正对。甬壁为弧形,用条石砌筑在宗祠所在台地的断坎边缘,中间顶部原有一圆雕罗汉,早期被人破坏,基座残存。 前房门前为三级石砌台阶,抬梁式砖石木结构,硬山式小青瓦屋面。一楼一底,二楼中间位置为戏台,两边用木装壁隔开。前房四墙为条石基础,青砖墙体,抬梁式结构。正面墙中部为简易牌楼,下部开石质朝门,大门上方为立式牌匾,竖排“文氏宗祠”。朝门门柱正面阴刻楹联,上联为:“骏业创蜀都十余代,祖德宗功瓜绵椒衍发样瑞”;下联:“雁门建寝庙五大支,左昭右穆春祀秋尝荐馨香”;门楣正面阴刻“奉先思孝”,下侧雕刻二龙戏珠图案。朝门两侧墙体各开两洞窗,上下错位排列,左右对称,上为圆形空洞窗,下为长方形砖砌花窗。底层中部通过七级石台阶连接天井。

  厢房包括左右厢房,中间由天井隔开,面向天井开门。正房包括明间、次间和梢间,共 5 间。配房住于右厢房和正房右侧,分别为文氏宗祠的柴房、厨房和厕所。

  文氏宗祠是文氏族人为纪念先祖而建的庙堂,是文氏宗族的象征,反映了当时文姓人口繁衍、家族兴旺的历史文化,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1、建筑文化

  文氏宗祠建筑采用中国古代建筑中主要的建筑形式:梁柱式结构,即抬梁式结构。以木材为主,由柱、梁、檩等主要构件组成。梁、柱等构件之间用榫卯相连,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不但让房屋的空间变得宽敞、使用面积变大,更重要的是让房屋的重量均匀分布,确保墙倒屋不塌。尤其是整个院落通过回廊联系,突出主次、高低、明暗的对比效果,扩大了视觉的愉悦空间,强化了院落的曲深清静。庭院四周闭合而中露天井,不但收集雨水和向外排水,还给人一种虽是深宅而却能尽得日光雨水之感。院前的甬壁、甬道,加上正面墙中部的简易牌楼、石质朝门以及大门上方的立式牌匾和朝门门柱楹联,使整个建筑显得高大雄伟、让人肃然起敬。建筑的部分柱础、驼峰不但摩刻精美,其丰富的内容也为我们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资料。

  2、伦理文化

  宗祠是祖先崇拜的仪典性场所,作为一种崇祀性的礼制建筑,宗柯的格局要适应仪典的需要,特别是它的中央主体部分,保持着一种由于功能而程式化的空间。文氏宗祠在建筑平面布局上,采用四合院布局,前房与正房相对,左右各一开厢房。中间围合着天井,门口有象征宗族权力与地位的简易牌楼。正房又分拜殿和正殿,正殿设神龛,用于安放祖先牌位;拜殿则是举行祭祀仪式和族人议事之所。这种主体建筑布列在中轴线上,厢房、廊房布列两侧,左右对称,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规划统一,布局严谨的建筑格局,它所具有的防卫严密、内向稳定、秩序井然的特点与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形成的一套严密的社会行为规范高度吻合,是中国古代伦理的最好体现,象征伦理有序。

  3、风水文化

  文氏宗祠位于生基坪的一小型台地上,为了追求旺水好运,文氏族人在大门与甬壁之间建了水池。水池不但构成了一个“聚财”的空间,同时也具有消防灭火的实用价值。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万物莫不得于气”,为达到“养气”目的,文氏族人在宗祠的前房和正房之间修建了一口天井。为确保天井的水不向外直接排放,即财运不外流,在天井的右前角处设置一地漏,余水从地下接往院外水池。为追求家族兴旺,子孙前程似锦,宗祠从甬道到前房、厢房、正房以石台阶相连,逐层增高。这种层层增高的建筑布局暗含着文氏族人期望家族子孙步步高升的深刻寓意。

  4、祭祀文化

  祭祀在古人来说是国之大事,列为古代五礼之首。因此,祭祀无疑也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建筑大门上方的立式牌匾“文氏宗祠”和朝门门楣“奉先思孝”,就明确界定了建筑的主要功能就是祭祀文氏祖。文氏族人的祭祀活动分为春祭和秋祭,春祭的日期定为清明节前一日。为确保祭祀活动的顺利进行,相关人员要先期进行各项准备,尤其是主祭等人要先期进行邀请。由于族众较多,“凡做祭之时,能胜任事者,不拘人数,务须齐到。其不能任事者,只许一家一人,随代分金,以防滥食而杜糜费”。同时,对祭祀仪节、祭词等均有规定,力图通过繁琐的祭祀礼节、程序,使“孝”“忠”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和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家族成员的心中。

  5、移民文化

  文氏族人从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的迁徒过程,本身就是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和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体现的就是一种移民文化因素。文氏家族的迁徒、发展史,为我们研究元末明初以及明末清初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移民的迁徒路线,移民与原籍地的亲缘关系,移民与移入地的融合过程,以及移入地人口结构变化、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移民的文化心态变化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6、家谱文化

  盛世修志,家兴续语。编撰于民国十九年(1930 年)的《文氏族谱》。《文氏族谱》是文氏家族的历史档案,是文氏家族联系族人的重要标志,也是族人认祖归宗的重要凭证,为我们了解文氏家族的迁徒、繁衍历史以及它的重要人物事迹、家族制度、婚姻制度、道德教化规范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为我们了解传统家谱的篇章结构、内容构成等提供了样本。

  东莞涌头文氏宗祠

  南宋景定年间(1260- 1264年),文天瑞随堂弟文天璧到惠州赴任,配冼氏,生长子应麟(远东)。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文天璧之兄)兵败被俘,天瑞只身渡琼避难,落籍万宁后安镇,再娶王氏,生举、焕、炳、炜四子,后裔散居海南各地。应麟公位下四世星堂,又称卖油公,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迁居涌头创业开族。

  文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又名北祠。1931年族民拆后重建,历时两年竣工。1936年-1976年,祠堂一直用来做学校。1996年5月被列入长安镇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祠堂由于长久失修破旧不堪,2015年再次维修修缮。宗祠为二井三进式,明清时代建筑风格,占地面积335平方米,内厅正堂悬挂有文天祥画像及石碑各一幅,是文氏家族祭祖场所与村民活动中心。

  另有文氏家祠一座即松庵文公祠,又称南祠,为长房后代所修,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分为前后两栋,占地面积318平方米,1996年5月被列入长安镇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拆除重建,重要部件与装饰均采用原物,古色古香,是文氏祭祀活动,聚族议事,宗伦叙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典故轶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文天祥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不久,他的父亲逝世,文天祥回家守丧。

  开庆初年(1259年),元朝的军队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对宋理宗说要迁都,没有人敢议论说这是错的。文天祥当时入朝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因不被采纳,就自己请免职回乡。后来逐渐升官至刑部侍郎。董宋臣又升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书一一列举他的罪行,也没有回音。因此出外任瑞州(今江西高安)知州,改迁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书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议论罢职。担任军器监并兼任代理直学士院。贾似道称自己患病,请求退休,用以要挟宋理宗,诏令没应允。文天祥起草制诰,所写文字都是讽刺贾似道的。当时起草圣旨诰命的内制沿袭要呈文稿审查,文天祥没有写,贾似道不高兴,命令台臣张志立奏劾罢免他。文天祥已经几次被斥责,援引钱若水的例子退休,当时他三十七岁。

  咸淳九年(1273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文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神色忧伤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不就是在你吗?望你努力。”

  咸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 德祐元年(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宋廷诏令天下兵马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涕哭泣,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志士,同时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的士兵,各英雄豪杰群起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率军入卫京师。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军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进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这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没有什么差别。”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京师,我为此感到深深地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

  文天祥性格豁达豪爽,平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到这时,痛心地自己贬损责罚自己,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每当与宾客、僚属谈到国家时事,就痛哭流涕,抚案说道:“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也忧虑别人忧虑的事情,以别人的衣食为衣食来源的人,应为别人的事而至死不辞。”

  德祐元年(1275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临安(今浙江杭州),担任平江府知府。当时因为丞相陈宜中没有返回朝廷,所以没有受到派遣。十月,陈宜中至,于是派遣去任职。朝议中刚刚擢升吕师孟为兵部尚书,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想以此寻求和好。吕师孟更加傲慢骄横、放肆。

  文天祥辞别皇帝,之后上书说:“朝廷之内,具有姑息、求和意向的大臣很多,具有奋发之志、果断处事的人却很少。我请求处斩吕师孟作为战事祭祀,用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又说:“我们大宋吸取了五代分裂割据的教训,削除藩镇,建立郡县城邑,虽然一时完全革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是国家因此渐趋削弱。所以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到一州就攻破一州,到一县就攻破一县,中原沦陷,悔恨、痛心哪里还来得及。现在应当划分天下为四镇,设置都督来作为它的统帅。把广南西路合并于荆湖南路,在长沙建立治所;把广南东路合并于江南西路,在隆兴(今江西南昌)建立治所;把福建路合并于江南东路,在番阳(今江西鄱阳县)建立治所;把淮南西路合并于淮南东路,在扬州建立治所。责令长沙兼领鄂州等处,隆兴兼领蕲州、黄州,番阳兼领江东,扬州兼领两淮,使他们所辖的地区范围更广、力量更强,足以抵抗元军。然后各地约定日期,一齐奋起,只前进,不后退,夜以继日,图谋复地,敌兵兵力众多,但力量分散,疲于奔命,而我大宋民众中的英雄豪杰,于其中等待机会攻敌,这样的话,敌兵就容易被打退了。”当时朝议以文天祥的议论是疏阔,难以实行,因此,他的上书没有结果。

  德祐元年(1275年)十月,文天祥到平江,元军已从金陵出发进入常州。文天祥派遣他的将帅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援助常州,行到虞桥,麻士龙战死,朱华率领广南军队,战于五牧,被打败,尹玉也打败了,争相渡水,扒张全军中的渡船,张全的士兵斩断他们的手指,都淹死了,尹玉率领残兵五百人夜间发起战斗,到第二天早晨都战死了。张全不发一箭,逃跑退却了。元军攻入常州,占领了独松关。陈宜中、留梦炎召令文天祥,弃守平江,退守余杭。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不多久,宋朝投降,陈宜中、张世杰都走了。朝廷继续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针锋相对争论。伯颜发怒拘捕了他,同左丞相吴坚、右丞相贾余庆、知枢密院事谢堂、签枢密院事家铉翁、同签枢密院事刘祒,向北至镇江。文天祥与他的侍客杜浒等十二人,于夜间逃入真州。苗再成出来迎接他,高兴得流着眼泪说:“两淮的士兵足可以兴复宋朝,只是二制置使有些矛盾,不能同心协力。”文天祥问道:“这个计谋是从哪里来的呢?”苗再成回答说:“现在先约淮西兵赶赴建康,他们必然全力以防御我们淮西的士兵。指挥东面各将帅,以通州、泰州兵攻打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打杨子桥,以扬州兵攻打瓜步,我率领水军直捣镇江,同一天大举出兵。湾头、杨子桥都是沿长江的脆弱之军,又日夜希望我们军队攻来,攻打他们,定会很快取胜。一齐从三个方向进攻瓜步,我自己率兵从长江水面中以较少的士兵佯攻,虽然有智慧的人也不能预料到这一点。瓜步攻下后,以东面的军队入攻京口,西面的士兵入攻金陵,威胁浙江的后退之路,那么元军的大帅就可以生擒了。”文天祥对此大加赞扬,随即写信送两个制置使,派遣使者四面联络。

  文天祥没有到的时候,扬州有逃跑归来的士兵说:“朝廷秘密派遣一丞相进入真州劝说投降来了。”李庭芝信以为真,认为文天祥劝降来了。派苗再成迅速杀掉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心杀他,欺哄文天祥到相城垒外,把制司的文书给他看,把他关在门外。好久以后,又派两批人分别去窥测证实天祥是否是来劝降的,如果是劝降的就杀了他。两批人分别与天祥谈话后,证实其忠义,都不忍心杀他,派士兵二十人沿路护送至扬州,四更鼓响时抵达城下,听等候开城门的人谈,制置司下令防备文天祥很严密,文天祥与随从听说后相互吐舌,于是向东入海道,遇元军,躲入四围土墙中得以免祸。然而,因为饥饿而走不动路,于是向樵夫们讨得了一些剩饭残羹。走至板桥,元军又来了,众人跑入竹林中隐伏,元军进入竹林搜索,抓住杜浒、金应带走了。虞候张庆眼睛被射中了一箭,身上两度挨箭,文天祥两次都未被发现,得以脱身。杜浒、金应拿出身上的金银送给元军,才被放回,雇募二个樵夫抬着坐在箩筐里的文天祥到高邮,泛海坐船至温州。

  文天祥听说益王未立,于是上表劝请即帝位,以观文殿学士、侍读的官职召至福州(今福建福州),拜右丞相。不久与陈宜中等人议论意见不统一。德祐二年(1276年)七月,于是以同都督职出任江南西路,准备上任,召集士兵进入汀州(今福建长汀)。十月,派遣参谋赵时赏,咨议赵孟溁率领一支军队攻取宁都(今江西赣州宁都县),参赞吴浚率一支军队攻取雩都(今江西赣州于都县),刘洙、萧明哲、陈子敬都从江西起兵来与他会合。邹洬以招谕副使在宁都召聚兵众,元军攻打他们,邹洬兵败,同起事率兵的人刘钦、鞠华叔、颜师立、颜起岩都死了。武冈教授罗开礼,起兵收复了永丰县(今江西吉安永丰县),不久兵败被俘,死于狱中。文天祥听说罗开礼死了,穿起丧服,痛哭不已。

  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元军攻入汀州,文天祥于是迁移漳州,请求入卫朝廷。赵时赏、赵孟溁也率兵归来,唯独吴浚的士兵没有到。不久,吴浚降元,来游说文天祥。文天祥派人缚起吴浚,把他吊死了。四月,进入梅州,都统王福、钱汉英专横跋扈,被处斩了。五月,迁出江南西路,进入会昌。六月,进入兴国县。七月,遣参谋张汴、监军赵时赏、赵孟溁荣等率大军进逼赣城,邹洬率领赣州各县的军队攻取永丰,他的副官黎贵达率领吉州各县的士兵攻取泰和。吉州八县克复了一半,仅剩赣州没有攻下。临洪各郡,都送钱劳军。潭州赵璠、张虎、张唐、熊桂、刘斗元、吴希奭、陈子全、王梦应在邵州、永州等地起兵,克复数县,抚州何时等人起兵响应文天祥。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都派人到军中接受调遣参战。

  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遣士兵入援赣州,而自己率兵在兴国进攻文天祥的据点。文天祥没有预料到李恒的兵突然攻至兴国,于是率兵撤退,靠近永丰的邹洬。邹洬的军队已在他的前面溃败,李恒于是穷追文天祥至方石岭。巩信坚守拒战,身中数箭,死了。到达空坑,士兵都被打败溃散,文天祥的妻妾子女都被抓住。赵时赏坐在轿子中,后面的元军讯问他是谁,赵时赏说“我姓文”,众兵以为是文天祥,活捉了他返回军营,文天祥因此得以逃脱。

  彭震龙、张汴等死于军中,缪朝宗自己上吊死了。吴文炳、林栋、刘洙都被抓住带回隆兴。赵时赏怒骂不屈服,有的多次被抓来的,往往很快放掉,说:“小小的签厅官,抓来有什么用呢?”因此得以逃脱的人很多。到行刑的时候,刘洙多次辩解,赵时赏呵斥他说:“死了算了,何必这样呢?”于是林栋、吴文炳、萧敬夫、萧焘夫都不能免难。

  文天祥召集残兵奔赴循州,驻扎于南岭。黎贵达暗中阴谋投降,被抓住杀了。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六月,入船澳。益王死了,卫王继承王位。文天祥上表自责,请求入朝,没有获准。八月,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国公。军中瘟疫又流行,士兵死了几百人。文天祥唯一的一个儿子和他的母亲都死了。

  十一月,进驻潮阳县。潮州盗贼陈懿、刘兴多次叛附无常,为潮阳人一大祸害。文天祥赶走了陈懿,抓住刘兴,杀了他。十二月,赶赴南岭,邹洬、刘子俊又从江西起兵而来,再次攻伐陈懿的党羽,陈懿于是暗中勾结张弘范,帮助、引导元军逼攻潮阳。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众士兵随从措手不及,都埋头躲在荒草中。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吞食脑子(即龙脑),没有死。邹洬自刎颈项,众士兵扶着他至南岭才死。僚属士卒得以从空坑逃脱的人,至此时刘子俊、陈龙复、萧明哲、萧资都死了,杜浒被抓住,忧愤而死。仅有赵孟溁逃脱,张唐、熊桂、吴希奭、陈子全兵败被活捉,都被处死。

  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张弘范于是以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因多次强迫索要书信,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他们。这首诗的尾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笑着收藏它。厓山战败后,元军中置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眼泪扑簌簌地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没有吃饭,没有死,才又吃饭。到达燕京,馆舍侍员殷勤、陈设奢豪,文天祥没有入睡,坐待天亮。于是移送兵马司,令士卒监守他。当时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王积翁说:“南宋人中没有谁比得上文天祥的。”于是派遣王积翁去传达圣旨,文天祥说:“国家亡了,我只能一死报国。倘若因为宽赦,能以道士回归故乡,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为顾问,还可以。假如立即给以高官,不仅亡国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负抛弃,那么任用我有什么用呢?”王积翁想与宋官谢昌元等十人一起请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同意,说:“文天祥放出后,又在江南号召抗元,置我十人于何地?”此事于是作罢。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同宰相议论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为借口,结果没有被释放。

  至元十九年(1282),福建有一僧人说土星冒犯帝坐星,怀疑有变乱。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京城也有未署名的书信,说某日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当时大盗刚刚暗杀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马,于是命令撤除城苇,迁徙瀛国公及宋宗室到开平,元朝廷怀疑信上说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在狱中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后在其衣服中发现文信公所作其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附:正气歌

  宋代: 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附: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代: 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家训格言】

  《文氏家规、家训》

  宋淳熙九年,我始祖自太和过临武,乐潭溪之风土,家焉,至祐十传矣。吾族有服者不过百人,而岁时蜡祭,不能尽其欢忻爱洽,稍远者至不相往来,甚哉!所厚者薄,无以示吾乡党邻里也。正统丁巳岁,我严君讳惠忧焉。乃集诸宗老而告曰:无田不祭,自古记之。祭无规,则亦何以训族人,而相亲爱虖处。于是以大父所积之廪金,买田六亩于始祖墓茔之前,复买田亩于宜临两邑之界,庶墓祭春秋祭及夫家之征皆有备而无患,而族人亦稍知亲爱之风矣。诸宗老尤惧其久而怠,怠而废也。乃命祐祥修宗谱,定其规,以示族人,以垂久远,祐承诸宗老命,义不敢辞,偕侄荣渊乞邝廉宪之言,既以冠之首简矣。尤不以劳辞,条陈宗系,明示生卒,令后人溯流知源,人人有尊祖之念,复搜集先训,参附己见,定为家规一十二章,令后嗣观诵,世世起仁孝之风,是岂乐于多言,亦岂絺章绘句,夸耀后人哉?遐追祖宗自太和来开基创业,今不复详阐矣。如二世祖讳怀,以武才守云中即大同府,而功光先人,四世祖讳兴,以文学见奇,台辅且教谕龙兴,独宗正学,八世祖讳瑞廪邑膠庠。当大明圣天子御极之朝,与世之不德自促比之悬矣。天之报善,宁无超异者出焉。以光先祠,以谅祐心乎?是以虑之深,言之切如此也,一日之言,千百世之规也。固不敢自附于先圣之格言,使能三复祐言,谅祐之心,不以孟浪之谈诮焉。自相亲爱,不负命祐之雅意。即死矣贤于生也。唏嘘狂夫之言,明择焉。贤者之言,不肖拘焉。第惧后世不察,乃言曰:穷乡多异,曲学多言,猥以予言,令与骈拇校指同类,而共笑之也。

  时正统戊午仲春之吉

  第十代孙贡选孔弼名昌祐,偕侄邑义士荣芳、贡生荣渊同书于祖先堂

  《文氏家规》

  一、留心田

  心有万古不昧之精灵,不待生而有,不以死而灭,古人名曰:“心田”,故存之为仁孝,为忠义,而庆福后嗣矣。吾愿族人留此与子孙耕焉。勿言方寸之微,毋关后人。

  二、正己行

  心身不不可苟之行谊,如寡廉鲜耻,暴横乡曲,贪财无智,害人肥己,即快目前之富,一坏之土未乾,三裭之祸立睹矣,亦何益焉。吾愿族人正身于生前,遗庆于殁后。

  三、明劝惩

  善有不劝,中材不奋,恶有不惩,下愚不移。今后吾族立簿二,扇一名曰:《天相吉人簿》、一名曰《天诛凶人簿》,每春秋祭毕,该房长持簿先祖前,大言曰:“某善行可录,即书之吉人簿中,某恶迹显著,即之凶人簿内,庶劝一善而千万人喜,惩一恶而千万人惧,此激劝之微权也。毋以为迂。

  四、择房长

  一家有严君,群小慑服,房长可以一日而不立乎?今后吾族各房择立正直者一人,立为房长,有过则规,有争则息,有公务则相聚,而面议之。斯家人不严而敦睦矣。亦今日之急务也。毋忽。

  五、须孝弟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吾族倘有以小利而悖家庭,或以小忿而争斗同室,此马牛而襟裾,即三尺之童亦丑之。吾族有若人即书之于凶人簿内,以垂戒焉。其间有孝行表著,悌职修明,足以训族人者,特书之于吉人簿中,则今日录于家庭,他日表之朝廷,不卜而可知也。毋以为细行忽之。

  六、崇节义

  节义天地之正气,流俗中不恒有也。族或有贞烈自坚,誓死无它者,该房长不但书之于吉人簿内,须隆嘉奖励以成其美,又或有苦学之士,善行之家,能以名义自完者,亦一同嘉奖,斯维世教,端风化,亦今日之急务也。

  七、严墓祭

  封茔先骸,攸寓雨露,既濡而祭扫,乌容已乎。吾祖惧墓祭之不继,乃买田六亩于始祖封茔之前,每岁议租壹两三钱五分,轮房领祭,斯亦万世不易之规。然祭毕须令墓前序坐,勿以肉食而起争端,勿以汤饮而忘逊让,务成礼义相先之家,不然轻则跪羞之,重则刑辱之。

  八、诚家祀

  春秋祀先所,以报本追远也。于此不用其诚,恶乎用其诚。吾祖忧牺牲之难供,买田四亩,地名滑塘洞,又一亩四分在宜章兴林洞路下,每岁议租一两九钱五分,轮房领祭,不足另议租金补之,斯亦祖宗贻谋之善制也。祭时须要齐明盛服以承祭祀,其有衣冠不整,即当叱之,查有无故不与祭者,其无祖宗可知也。须书之于凶人簿内,以示惩焉。毋恕。

  九、颁胙肉

  祭肉先人之遗惠,非不欲每人而悦之,奈人多胙少焉。得人人而济之,须查年二十以上者,颁之其孝子节妇及贤人学士,有光先祀者,又不以年岁限。

  十、均差役

  修理城墙,一或遇之不称贷而益,则鬻产以赴,此偏累之害也。吾祖忧之,买田四亩五分,一在鳖头冲,一在彭家塘,一在梨树脚,每岁议租一两七钱,除纳粮差外,余银择房长收贮,听候公务动支。此活生孤房之良法也。百世之下当思先人之美意。

  十一、谱书阅诵通例

  谱书世系不陈,后人何以而知源流,实行不详,异世何从以考镜。今通例先陈世系于前,复注实行于后,且别籍异户,迁徙外州,无人承继者,止录名也。惟本宗独用详注,庶生于百世之上者,居可知于百世之下矣。

  十二、输国课

  任士作贡,古今之通义;以下奉上,小民之常职;则食茅践土,当思有以报之也。我族以忠孝垂训,仗义输粟,代有其人,而此维正之供,尤宜输,将恐后况加惠元元。圣朝之缓征薄敛,远迈前朝,于此而犹逡巡观望,无论国法难宽,而剥啄叩门,胥役之追呼,必肆其诛求,将无名之费,或反浮于应纳之数,而所未完者犹故也。惟先期以供,依限而纳,则吏不烦而役不扰,身家无累,妻子晏然,何乐如之。朱子云:国课早完,虽囊橐无余,亦有至乐。旨哉斯言乎。

  十三、明礼义

  《礼》为天地之经,万物之序,所以辨上下别尊卑,明贵贱,其用在于各,其体存乎让。圣人云:“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诚能和以处众,循于礼者,无悖行,卑以自牧,敦于让者,无竞心。故内而家庭、父子、兄弟底于肃雍,外而族党、长幼、卑尊归于亲睦。而一切嚣凌之气、纵恣之情自然潜灭。又何至恃一念之贪,遂成攘夺;逞一时之念,致启纷争哉?况和其心以持己,而不和者,自化平其情以待人,而不平者亦孚革其浇薄,共归长厚,则合族皆太和之气,是诚大顺之征矣。何其庥哉。

  十四、息争讼

  《易》讼之象曰:“君子以作事谋,始言息讼也。”尝见乡曲之间,每以睚眦小忿,狎眤征嫌,遂至鼠牙雀角,而速以讼者,正诗所谓:民之失德,乾侯以愆也。自凌竞之端起,而奸猾好事之徒而煽诱,或诡计以挑唆,或横行以嚇诈。迨至屈辱公廷,委身法吏,轻则废时失业,重则破产流离,其害伊于胡底哉?我族素敦亲睦,祈各自爱其身家,纵人有不及,当以情恕,非意相干,当以理遣,毋饰智以欺愚,毋倚强以凌弱,事无大小,处以谦冲,即或情出无奈,势必使然,亦必上诉于公正父老,谈言亦可以解纷,况一朝能忍,在我既有包容之度,在人必生愧悔之心,而讼息人安,宗族不因此而益笃哉。

  十五、守基业

  始祖卜居潭溪,固属地灵人杰之区,以故人烟稠密,綦布星列,加之文人学士,世代绵延,颇称望族焉。此山川灵秀之气所钟,子孙承先人遗业,宜世守勿替,不得贪图重贿,使异姓混入吾地间,有寄居者,凡屋宇山场止可典租,毋得出售,亦杜渐防微之意也。

  十六、禁长宅后山木

  山木固有萌蘖之生,以得养而长,失养而消,藉令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吾族宅后有两山:一名牛侧岭,一名石山头,皆宅后之保障也。可听其空虚乎。为后胤计者,须严禁,长岁立山长一人,不时捕缉焉。倘有顽民入山,戕贼之拿获,即时鸣众罚银一两,庶惩一人,而千万人惧焉。如抗悍不服,即惩之官府,亦仁爱中之义威也。毋纵。

  十七、续补山规一条

  旧谱山规条云:牛侧岭、石山头是住宅之保障,前因未载清界限,今于乾隆三十七年四修家乘,合族公议,续补山规壹条,牛侧岭、石山头贰处:祐、礼二房其村居后左右各禁松园树木,以墙基为界,业经镌载于碑,除录碑外,其牛侧岭左右山后,石山头左右山后周围俱以脱脚之处,概系合族公山,凡山内出入径路不得藉此为界,续入以为子孙远奠安之计。又牛侧岭主心上,润公派下熟田一丘,见得有伤风水,族人谪议,将始祖地名典林洞大路背田壹处贰丘,典润公派下,比换公禁树木,培植风龙,其粮各以比换后日,随田了纳,再记。

  十八、续祥家规一条

  见得稗禾杂植为害最大。旧谱并无异姓抚子,今后我族乏嗣者,惟抚本族子姓,方许入谱,抚异姓者,不录,庶免日后混乱服籍,谨记。

  《文氏家规》二十四条

  谱以承先,亦以启后,训诚不立,后人何所法程。余族瓜瓞相承,子孙繁衍,莫非祖宗忠厚之报。凡属后嗣皆须修身谨行,植纲陈纪,庶几不陨越贻谋。兹余浅见寡闻,安敢自矜创论,姑即日用常行列为条目,意取诸显词,不尚文雅,冀世世子孙属守家法,以大门庭,以光前烈耳。

  一、敦孝弟

  盖闻圣人之德本于人伦,尧舜之道不外孝弟。有子曰:孝弟为仁之本,亦即为人之本也。故不孝不弟不可以为人夫。鸟禽有反哺之义,孝也。雁阵循先后之伦,弟也。可以人不如鸟乎?须知爱亲为仁,敬长为义,推之可以裕祖先,睦宗族;广之可以感天地,而动神明,于以仁民,于以爱物,孰不从孝弟中来?所谓本立而道生也。可不务哉。今谱新成,特首揭为通族子弟劝。

  二、尽友恭

  兄弟手足之谊也。夫世间最难得者兄友弟恭。另有一种天伦乐趣,自能和气致祥,倘惑房帷之说,兢财产之私,阴蓄戈矛,必至彼此参商,萧墙祸起,独不思夷齐让国,张公九世同居,牛弘不听妇言,姜家义作大被,如此之类,真可为法。若夫操戈入室,煮豆燃箕,有何好处?诗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又曰:式相好矣,无相尤也。我族兄弟友恭可不交尽欤。

  三、睦宗族

  家之有宗族,犹水之有分派,木之有分枝,虽远近异势,疏密异形,要其本源则一,惟体祖宗之心,同其休戚,喜相庆,戚相怜,则雍睦昭,而不失亲亲之义。书曰:以亲九族是也。乃有不事诗书,不遵理法,或争财占产,而行凶抅讼,或欺孤凌寡,而贼本戕支,甚至败乱人伦,讴辱尊长,灭理犯义,大伤风化,族中其可有此人乎?各宜自省,有则改,无则勉焉,可也。

  四、和乡党

  乡以仁厚为归,邻以不竞为美。古人云:非宅是卜,惟邻是卜。盖邻里乡党有无相通,吉凶相助,患难相扶持,则比户背可封也。倘以语言小忿,蒙气极难消,必至彼此参商,互相忿恨,一举足而背讐敌之家,悔何及乎?俗云:虽有远亲,不如近邻。和睦乡党,可不讲欤。

  五、息争讼

  争讼者浇漓之习也。悖于理,违于德,逞一己之才能,凌他人之懦弱,甚至期功一本之亲,同堂而操戈,其乳而讐敌。此人家大不幸也。我族子弟务循本分,永杜争端,从有不平万难容忍者,内则诉之族长,外则鸣之乡邻,听其处分,毋得擅经官府,而荒事业也。尚其戒之。

  六、重诗书

  士为四民之首,儒为席上之珍。故党有庠,国有学,州有序,莫不以诗书为重焉。我族子弟不无俊秀,务必以经史为良田,而焚膏继晷而成名,则光宗耀祖丕振家声,即不幸而沦落亦可淑身善世,若乃一味偷闲,自暴自弃,则轻诗书即以昧礼义,不惟难免不学墙面之讥,而马牛襟裾之诮。亦在所不免也。尚其勖诸。

  七、隆师友

  璞玉雕琢,必藉玉人攻错磨砻,方成令器,故亲师友善人所自出也。从师者当慎择有道而亲贤人,然不可轻慢,礼节必周,即令族族庭为师,敢曰是吾一家,可以任便乎?则尊师重道,子弟自然德器成就。朋友亦泽丽之资,劝善规过,所以辅仁,然必择人而交,庶免比匪也。孔子曰:益者三友,损三友,其可忽乎?

  八、黜异端

  伦常日用,智愚所共由,索隐行怪,圣贤所不取。故学术端则品行正。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以之。我族子弟务各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斯称克家之子。若左道惑众,律所不宥,师巫邪说,邦有常刑,夫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可不书绅以自警欤。

  九、力农业

  农人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季丰多黍多,余有高廪,故尽力田间则俯仰有资。而妇子盈宁,致足乐也。纵使凶年仅饥馑而余一余三,亦无忧菜色,否则身窘家辱,子散妻离,岂非不务本之故哉?子弟除读书外,当力农为本。

  十、法勤俭

  业精于勤,荒于随。故勤于农则得食,勤于士则成名,勤于工商则业精而财可聚。若好逸恶劳,而一味奢华,一味奢华则无穷浪费,必至失业流离,悔何及乎?柳玼云:吾见名门右族莫不由祖宗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华,傲以覆坠之。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言之痛心,尔宜刻骨。

  十一、守律法

  法有深意,律本人情,所谓刑期无刑,辟以止辟也。但使各安其分,各劝其职,常存畏法之心,自无犯法之日。苟游手好闲,骄奢淫佚,酗酒阂讴,囹圄所自来,一朝有犯,身受桎梏辱,及宗亲为乡邻所不齿,可不戒哉。

  十二、早完纳

  画野分州,朝廷之赋税有制,先公后私,小民之分在则。然即使穷困无聊,国家断不为我独免,如其抗延必滋差扰,除正饱和外,花费更多。甚至锁拿责比,百端凌辱,皆由自取。吾族中颇有钱粮,必须早完,公事既毕,私事何愁不辨。语曰: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良可味也。

  十三、建祠堂

  祠堂乃先人灵爽式凭,必择祖基以为之。每年春秋二祭,王者蠲馈孝享,各房长率子侄入祠行礼,左昭右穆,务尽诚敬,祭毕别长幼为坐次,不得喧哗。至于典礼引赞或聘亲朋,即于子弟中为之亦可。断不得苟且以从事也。

  十四、立尊长

  家之有尊长,犹国有大臣,所以提纲而振纪者也。故必择夫平生耿介,老成练达者以主之。凡族间事无大小,有所统属,外则听其裁决,内则听其处分,子侄不得面是背非,取悖逆之罪。庶族纲振而家道兴,上行下效之风传千古也。然为尊长者,必须正直廉平,而后可以维系乎人心,而不负乎阖门推戴之意矣。

  十五、禁坟山

  坟山乃祖宗安厝之所,毋得稍有侵犯,贻以不安。即或附葬祖山,不许前后牵骑。即在左右,亦须离冢二棺,凡属有分之房,必预期知会,彼此咸服,方许进葬,违者以盗葬论处。

  十六、重挂扫

  挂墓每岁以清明前为期,会同祭扫,除荆棘,培植坟茔,塚数必清,尤宜巡视山界,以防侵伐,务使四围树木成林,庶气聚凤藏,荫佑有赖。倘被侵犯,则不共戴天,知者即时传报,此乃根本之地,世世子孙所最宜珍重者。

  十七、蓄公物

  族中公蓄所以待不时,备不虞也。或银谷,或田土,各房轮流管理,在银谷有生发,田土有出息,上交下领之间,出入必清,司是责者毋得藉以肥私,有防公用,犯则立追议罚,断不姑息。

  十八、尽丧祭

  居丧乃父母尽头之日,致祭为祖考昭假之时,故宜克谨,世有忽于丧祭者,或吝惜赀财,谓死者何知味,一苟简,亦有专事浮文,谤晏饮之盛,独不念天性之恩,本源之报,遂如斯而已耶!揆诸尽孝尽诚之意,无一可纪。岂人情哉?我族子弟当父母新丧之日,凡棺衾装敛必亲自捡点,称家有无以礼而葬,慎勿惑于浮图风水之说也。至于春秋致祭,则在上在旁,僾然如见。庶几无忝所生,而孝孙有庆矣。

  十九、立继嗣

  乏嗣立继,自下维昭,凡族中年老无子,宣择立后嗣以承宗祧。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异姓不许乱宗,必择本房胞侄,如本房兄弟止有一子,不便出嗣,即择从堂昭穆。相当之人,本生降服宗祀,永承若乞养异姓,渎乱宗支,难逃礼律,谨录为百世法。

  二十、慎婚姻

  婚姻之典,人之大伦,故以礼聘,娶不必计厚奁,索重聘,惟计门第相当,男女相称斯已耳。文中子曰:婚娶论财,夷虏之道也。至于同姓不婚,周礼则然,曲礼曰:娶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若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二十一、谨闺门

  闺门为判于之化,妇女年少虽至亲子侄不得数见,叔嫂不可通言,童仆不令内宿,阃言不出于外,客至不闻其声,方是各家淑范,最可恨者,高声大气,有玷门风,所宜痛戒。

  二十二、正夫妇

  夫妇人伦之始,万化之原。内则曰礼。谨于夫妇,深宫固门,内外有别,夫夫妇妇方是礼义之家,有等庸人,听命妇女,酿成桀鹜,遂莫敢制,或不敬翁姑,或凌辰夫主,或淫邪不正,肆行无忌,凡此已显犯出条,其可容乎。本夫以不纲议处。

  二十三、悯无告

  鳏寡孤独,王政所必先,况同宗一脉而可置若罔闻乎?我族丁繁不乏四者,则凡遇此无告,常存矜恤之心,随力匡扶,使不致流离失所,庶笃亲亲之义。传曰:哀寡鳏,恤孤独。尚留意焉。

  二十四、赈困穷

  圣世固有恺泽之恩,邻里不无相周之义。故使穷困无聊,无论其亲疏,无论其老少,聊将以有余者,周急之,使不令其子散妻离,饥莩于野,庶见仁风而变大阴骘耳。传曰:赈困穷,补不足。宜加意焉。

  摘自乾隆十六年安化《文氏重修族谱》

  《文氏家训》安化文氏家训十款

  一、父兄于子弟当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训诫约束之下,宁严勿宽,倘纵其自便,非所爱之,适所以误之也。

  二、为人当修身,而修身之道,在于谨言慎行,孝亲敬长诚于家庭之内,安父子兄弟之分,乡党之中存长幼尊卑之序。则身无不修矣。

  三、为人当存心忠厚,正大光明,不可刁唆词讼,谈论闺门及写匿名字贴,如此之类祸延子孙,所宜自儆。

  四、四民各有常业,上则读书扬名,次则尽力农亩,他若工商诸艺,罔非生理,然必择其正者而可。至于门禁隶卒,此污贱之事,另是一种人,为 世家子弟所不屑也。

  五、凡田土山场或父分,或价受,各有定分,管理甚勿以连界而图尺寸这寄生虫,被人怨恨也。

  六、赌博乃败家之由,作盗之根,阂业呼庐,晨昏颠倒,其为害不浅矣。慎之慎之。

  七、游荡实为匪僻之阶,不事生理,游手好闲,必至破坏家业,玷辱宗门,急宜省悔。

  八、族中凡些小口角事情,得忍且忍,得耐且耐,或以情恕或以理遣,省得多少烦恼。

  九、凡有人难苟,出于无辜,有能念其困苦,悉力扶持,使不流离失所,亦盛德事也。

  十、凡属家庭,务必情义浃洽,善相劝,过相规,喜有庆,患为悯,庶见仁风矣。

  摘自《安化文氏族谱》。始祖么郎,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圳上早禾(土+叚),始迁湖广长沙府安化县落业北门,秀一郎,字清雅,始北门安化县常丰乡,后居观音堂落业,生于明成化元年乙酉四月十九日未时,享寿六十四岁,殁于明嘉靖七年戊子十一月十五日丑时。

  《文氏家训四要》

  存心术

  天生人而与之心,心中所具精莹洞徹,万理咸具,人一生品地全靠此心作主。心欲为善便是善人,心欲为恶便是恶人。此处一差便有人鬼之分,天渊之隔,可不慎欤。故心要正大光明,毋机械变诈,要宽存慈祥,毋为谿刻寡恩,休存害人心、忌妒心、贪欲心、谋夺心,心正则鬼神畏焉,不正则天地诛焉。阳明子曰:“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又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直须扫却浮云,则太虚自见,撤去虚念,则天理自存。”

  端品行

  古者乡举里选,必得贤良方正,孝弟力田之土,由乡国而贡之王朝,夫非以品行之克端欤。人无论通塞,持身务以道义,为闲达。而在上必绝权势,抑奔竞如树声之不附。严嵩、吴悌之不谀忧,言直是望,立万仞使无邪,屏息穷。而在下所守必刚方,所行必正大,进退有度,取与不苟,在一乡为闾党所矜式,若太丘之化及梁上一国,为海内所宗仰,如尧夫之光风霁月,方称为丈夫,可为男子,若一味脂邪韦媚,外金玉而中败絮,宁不为大雅之所鄙欤。

  积阴德

  先哲云: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使子孙享用无穷,诚有味乎其言之也。周家以忠厚开国,而绵八百之祚,杨震以清慎自守,而子孙累业卿相,非其明效大验者欤。故人惟存心仁厚,力行善事,其身未见荣盛,其后必昌。若存心刻薄,胸日中藏杀机,全无慈祥恺恻之念。此其人将阴德根诛既斩绝无存欲望,其有余福以荣其身,而及其后人者,必无此理。此释家果报之说。吾儒虽不信其诞要,当存此心。

  尚礼义

  礼义为立身大间,人不知礼,处富贵则荡检踰间,处贫贱则放纵为非,不独为名教之罪人,抑且为王章所不宥,焉得称为阀阅之家耶?何谓之礼?凡有个规矩准绳,皆谓之礼。何谓之义?凡应事接物,咸当其可之谓义。夫妇有倡随之礼,主仆有尊卑之礼。凡衣冠言动、冠婚丧祭皆有自然规矩,以为范围,则秉礼、守义之士自出其中。

  摘自《安化观音堂文氏族谱》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