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姓图腾(祭氏图腾)
祭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zhài(ㄓㄞˋ),不可读作jì(ㄐㄧˋ)。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公旦之子祭伯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祭姓现今人口约千人,排在一千二百六十五位,在台湾则没有。
【得姓始祖】
祭伯:周公旦的第五个儿子,后被封为祭国之君,居于祭伯城。西周初期周公因平定三监叛乱有功,全家都得到封赏。祭伯被封到镐京附近的京畿地区,建立了一个诸侯国——祭国。周代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爵。祭伯因被封在祭国,爵位为“伯”级,所以他被称为“祭伯”。后来,祭伯奉旨率领祭国臣民东迁,迁到原管国一带,以填补管国被灭掉后的权力真空,负责治理原管国辖区。祭国东迁后,祭伯曾在原管国都城东北15里的原商代祭国一带修建城池,作为都城,此城便被称为“祭伯城”(即现在的祭城村。2005年6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发现周代的祭伯城)。“祭伯城”作为地名从此开始使用。祭伯后来被封为祭公。周昭王时期,祭公随周昭王南征荆楚,回师途中,船沉汉水,祭公与昭王溺水而亡。春秋初期,郑国逐渐强大。作为近邻,祭国最终被郑国所灭掉。祭伯的后人和原祭国的部分臣民为了永远记住自己的国家,就集体改姓为“祭”。从此,祭姓产生,祭伯被尊称为祭姓的始祖。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公旦之子祭伯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西周王朝初立,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鲜被分封到管国(今河南郑州管城)之后,称管叔。
由于管叔不满意兄长周公旦执政,因此不但不帮助西周镇守东方,反而在周成王姬诵元~三年之间(公元前1103~前1101年),和殷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勾结在一起,发动了叛乱。周公旦亲率大军东征,苦战三年,在公元前1101~1100年左右,平定了“武庚叛乱”(三监之乱)后,撤消了管国。
但是中原的郑州一带又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不能无人执守,因此周公旦就把自己的第五个儿子祭伯分封到了黄河南岸的祭地(今河南郑州新区),祭伯在该地区建立了城池,建城后名为祭伯城,简称祭城,故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
到了春秋初期,郑国占据了祭地,郑庄公又把祭城赏赐给了大夫祭仲,其后裔子孙世代沿袭,并一地名为姓氏,称祭氏。宋朝历史学家郑樵考证:祭氏,就是“以邑为氏”。史书中亦记载:“周公子祭伯,其后为氏。”
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一部分祭姓族人认为“祭”字不吉利,而“訾”字则有资财之意,表示富有和充裕,遂改为訾氏。
祭伯的后裔子孙祭氏、訾氏,皆世代相传至今。祭氏的正确读音作zhài(ㄓㄞˋ)。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祭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现今人口约千人,排在一千二百六十五位,在台湾则没有,而分衍的訾氏则在台湾省名列第五百八十七位,以太原、颍阳为郡望。今河南等地仍有此姓。
【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颍阳郡:春秋时期为鹿上邑,战国时期为巨阳邑。秦朝时期属颍州郡,汉朝时期为细阳县。魏、晋两朝时期为“宋县”。隋朝时期为颍阳郡。唐、宋两朝时期被并入汝阴郡。元朝时期则属颍州。明朝最后改其隶属凤阳府,其时辖境即今安徽省阜阳市一带。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颍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鹿上堂、巨阳堂、阜阳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颍阳图像;
辽左立祠。
——佚名撰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颍阳人祭遵,字弟孙,跟随光武帝刘秀平定河北有功,官征虏将军,封颍阳侯。他能够克己奉公,得到的赏赐都分给士卒,家中没有私产。光武帝曾感叹道:"哪里能找到像祭征虏这样忧国奉公的臣子啊!后来,图形绘于云台阁。
下联典指祭遵的堂弟祭彤,字次孙,因祭遵有功,光武帝任他为黄门侍郎、偃师长。后出守辽东近三十年,击退鲜卑,打败匈奴,从此边境平安,人们为他立祠以纪念。永平年间官至太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