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竹氏起源及历史

竹姓图腾_竹氏图腾

竹姓图腾(竹氏图腾)

  竹姓是中华姓氏之一,出自子姓,竹姓与竺姓同源,以国名为氏。汉族、傈僳族、仡佬族等皆有此姓。竹姓现今人口约二万,排在第六百二十四位。

【得姓始祖】

  (暂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出自子姓,竹姓与竺姓同源,以国名为氏。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孤竹君,姜姓,殷汤封之辽西,令支至伯夷、叔齐,子孙以竹为氏焉,东莞。”

  上古商朝时候,有个小国叫孤竹国,孤竹国的公族子孙后来取国名中的竹字为姓。孤竹国有两位公子是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就是叔齐和伯夷。原来,孤竹国君说好让叔齐继承君位的,而国君死后,叔齐说自己是老二,老大的品德才能都比自己高,一定要老大伯夷继承君位,伯夷也不肯,于是他俩就结伴到周国去,将孤竹国让给他人。那时周国君主贤良,所以许多人都去投奔。而商纣王残暴,周武王决定打天下用周朝代商朝,但叔齐伯夷又觉得争夺天下不对,劝周武王不要去。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叔齐伯夷决定不吃周朝的乱臣之粮,饿死终南山。他们的“贤”名流传于世,其后人就有以国名中的竹字为姓,称为竹氏。因竺和竹同音,汉代有位本叫竹晏的人改为姓竺。

  源流二

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姓氏。

据《江汉丛谈》云:“夜郎侯生于竹中,以竹为姓。”汉代时,因夜郎侯生于竹中,遂以竹为氏。夜郎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班固《前汉书》因之。范晔《后汉书》还增加了特别的材料:“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当然只是传说,但也说明夜郎部族在此之前已经历史悠久,难以溯其渊源,带有了神话的色彩。以致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印绶,后遂杀之。”《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夷獠咸以竹王为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上古商朝时候,有个小国叫孤竹国,孤竹国的公族子孙后来取国名中的竹字为姓。孤竹国有两位公子是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就是叔齐和伯夷。原来,孤竹国君说好让叔齐继承君位的,而国君死后,叔齐说自己是老二,老大的品德才能都比自己高,一定要老大伯夷继承君位,伯夷也不肯,于是他俩就结伴到周国去,将孤竹国让给他人。那时周国君主贤良,所以许多人都去投奔。而商纣王残暴,周武王决定打天下用周朝代商朝,但叔齐伯夷又觉得争夺天下不对,劝周武王不要去。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叔齐伯夷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了。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讲:古时,西南少数民族的一少女,一天来到河边洗衣,忽然三节大竹漂到眼前,怎么推也推不走。仔细一听,里面似乎有婴儿的哭声。她把大竹抱回家去,小心翼翼地劈开,果然有一男婴在内。她精心抚养,竹婴长大成长后,文武兼备,自号智勇双全,自号夜郎侯,成为当地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于是,该族就以竹作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加以崇拜,并以竹为氏,世代祭祀。

  分布

  竹氏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现今人口约二万,排在第六百二十四位。望居东莞郡(晋武帝置东莞郡,相当于山东省沂水、莒县一带)。

  今北京,山东平度、昌乐,山西大同、长治,陕西韩城,四川雅安、成都,云南河口、陇川、河南固始、浙江嵊州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僳僳族、仡佬族等皆有此姓。

【郡望堂号】

  郡望

  东莞郡:汉有东莞县,治今山东省沂水、莒县一带。东汉末设东莞郡,治所在今沂水东北。东晋侨置于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东南,南齐末废。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于南海郡东南部置东莞郡(亦作东官郡),以旧有的司盐都尉(即前之番禺盐官)何志为首任东莞郡太守,领辖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及欣乐等六县,东莞郡治所与宝安县治所同设在南头。而香港地区已改为隶属东莞郡宝安县。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仍沿前制。隋朝时期,废东莞郡,将其地归入南海郡,宝安县辖地亦改为隶属广州府南海郡。今广东省东莞县置于唐代。

  堂号

  (暂缺)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州官清节;

  国相盛名。

  ——佚名撰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竹承构,开元年间任宣州刺史,缉拿为非作歹之徒,惩办贪污渎职之官,境内清明。与大理少卿班景倩同风格,当时号称“班竹”。下联典指东汉东莞人竹鲁,官下邳相,有盛名。

  【典故轶事】

  改竺姓的由来

  从前,我国只有姓“竹”的,而没有姓“竺”的人。有一年,竹姓中有位姑娘被选进皇宫,得到皇帝的宠爱,后来做了皇后娘娘。有一回,皇帝接见一个外国来使,请皇后作陪。行礼以后,皇后站着不坐。皇帝觉得有失体面,回到后宫,皇帝追问情由。皇后奏称:“家族里向来有个规矩,“竹”字下面二只脚,竹姓人只准站立不准坐。”皇帝听了哈哈大笑,命人拿过笔来,在竹字下面划了二横。变成“竺”字,说:“今后你们家族就姓“竺”吧!可以随意就座,不用再站着吃饭、做工了。”

【家训格言】

  《竹氏家训》

  正名分

  宗族原系一体,本当和睦。其尊卑自有名分,所在于礼,不可干也。有等强暴子弟,每恃血气,或因争夺田产,或因游浪忿恨,或有依酒泼撒,动辄殴骂尊长,横恶滋甚。似此礼法坏乱极矣。合族子弟,当恪遵守家训,共守礼法,毋犯前愆。

  守法度

  一朝廷法度森严,信乎如炉势之不可犯。犯之则身无所主,小则破家丧身,大则贻辱先人,不可畏哉!吾族子弟,各宜谨守,慎之勿忘。为徜犯之,即父母妻子亦莫能愿也。戒之慎之!

  积阴德

  司马温公有言:"积书以贻子孙,子孙未必能读;积金以贻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不若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我族子弟,广行方便,勿坏心田,以种子孙祸。

  立教养

  教养,国家之首务。凡我族中有子弟者,务在择师友,极力教养。令其夙兴夜寐勤功诗书。达则可致用于朝廷;否也可明理于身心。内有贤父兄,外有严师友,未有不成者。教学度日,亦可自重也。吾族子弟,幸勿护短,幸勿吝财,以养子孙之愚。

  输国赋

  一租税国家重务,迟速必不可免者。吾族子弟务宜早办完纳。田中所出,有秋收有夏收,取三分之一以变价,况以田治田恒产道理。有等无知,尽私为己有,将谷豆买纸草以供斋,买酒肉以糜费。过时不完,自取罪辱。此不忠于国,亦不自爱者也。

  劝勤俭

  勤俭为治家之本,斯言信矣!夫人一勤,天下无难事,功名富贵无不自勤中来也;一俭胜于求人,布帛粟菽未尝不自俭事足也。为士者勤,则士业成;为农者勤,则衣食足;为工者勤,则技艺精;为商者勤,则财用足;男子勤生理,妇人勤纺织,未有不成家者也。从古圣王之业,以忧勤得之,以节俭守之。况下!

  戒争斗

  一争斗乃不仁之事。孟子曰:"好男斗狠,以危父母,一不孝也。"吾族子弟,务遵家训,各谊含忍。忍得一时之气,解得百日之忧。凡人命重,情非以酒后生事。则以气丧身,皆一时之念之误耳!以后情轻则投尊长,情重则鸣官府以处。切不可擅自欧斗,以取身亡之祸。慎之!

  惩顽恶

  一本族贤愚不一。有等不肖子孙,游手好闲,博奕打牌,不务生理。结党成群,夜聚晓散,装饰衣服,以炫耀人前。久之不继,以致衣食不给,遂起奸盗之心。因循日久,恶胆无忌,非为任意,破家丧身,贻辱先人,累及本族,莫大之祸也!凡族中有此人者,共诛之,送官牢死,切不可姑容。

  训放肆

  尝见世人,负少年豪气,胸襟高放,言语刚强。将谓无人,唯知有己。眼空四海,欺侮一方。好议人之丑态,不责己之过失。口胜鱼藏利剑,舌赛吹毛快刀。尤善于拒谏饰非,难逃乎乡评舆论。一日时衰运去,祸起萧墙,淹禁缧绁,皆放肆之所召也。岂若安分循理者之乐乎?慎之!

  戒奢侈

当闻淡泊足以明志,节俭足以养廉。有等子弟穷奢极欲,有时用之如泥沙,无时假贷于商贾。拖钱欠债多由奢侈所致也。吾族子弟宜随分尽情。遇婚礼丧礼,称家之有无,不可妄为奢侈,妄致糜风。礼之深浅,各遵家训,毋贻后悔。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