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种氏起源及历史

种姓图腾_种氏图腾

种姓图腾(种氏图腾)

  种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作为姓氏读做chóng(ㄔㄨㄥˊ),也有读作zhòng(ㄓㄨㄥˋ),没有繁体写法。种姓出自仲姓,为周代仲山甫之后,为避仇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 种姓在中国姓氏的海洋中,是人数比较少分布比较散的一个姓。但是种氏的先人,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不朽的一页。早在汉,唐,宋,明,就镇守边疆,血洒沙场。汉代有种皓和他的子孙三代。唐有种如愿。宋代有种世衡和他的子孙四代,明代有宁夏参将种兴,及宁夏总兵种勋。种氏先人英雄辈出,世代忠列,历史之久远而辉煌,可歌可泣。种姓现今人口约三万,排在第五百六十七位。

【得姓始祖】

  仲堪、仲熊、仲虺、仲山甫、仲由、种首(田种、田种首)、种动(仲动)。

  仲堪、仲熊: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上说,是高辛氏执政时期属下贤者“八元”之一。古代相传,帝喾高辛氏属下八个有才德的人。在仲堪、仲熊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仲氏,并尊奉仲堪为仲氏的得姓始祖。在夏王朝灭亡之际,该支仲氏族人中即有避战乱而改成种氏者。

  仲山甫:原本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家世显赫,但他本人却是一介平民。仲山甫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间有很高的威望。西周王朝在周宣王姬静执政时期(姬靖,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仲山甫受举荐入王室,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仲山甫的突出政绩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即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等。这些改革的成功,造成了周宣王时期的繁荣景象,史称“宣王中兴”。仲山甫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自然也得罪了不少当朝贵族的利益,所以在周宣王逝世后,贵族们疯狂反噬,仲山甫的子孙族人们在迫害下便纷纷逃逸,为避仇祸,其中有改为谐音的种氏。

  仲由、种动(仲动):公元前542~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泉林镇卞桥村),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据文献《仲氏大宗谱》的记载,仲由的第九代孙叫仲隆,为秦朝时期的一名处士,原隐居于峄山(今山东邹城),后仍返回祖地卞(今山东泗州泗水镇卞桥村),娶妻生三子:长子仲纲(一说仲网),次子仲勃无嗣,三子仲动。按山东《滕阳种氏族谱》中的记载:“先贤十世孙讳动者,值秦大兴焚书坑儒之际,与其父讳隆以避秦乱,隐居峄山,易仲为种。仲动后为避仇,改姓为种氏,为该支种氏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高辛氏,出自远古时期帝喾属下八元中的仲堪、仲熊之后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仲堪,是仲氏得姓鼻祖,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上说,是高辛氏执政时期属下贤者“八元”之一。

  古代相传,帝喾高辛氏属下八个有才德的人。据史籍《左传·文公十八年》中的记载:“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在仲堪、仲熊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仲氏,并尊奉仲堪为仲氏的得姓始祖,在夏王朝灭亡之际,该支仲氏族人中即有避战乱而改成种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种氏读音作zhòng(ㄓㄨㄥˋ)。

  源流二

  源于任姓,出自商朝开国君王汤的佐相仲虺的后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仲虺,是著名的造车鼻祖、奚、任、薛、仲四大姓氏的祖先奚仲(车服大夫、车正)的后代,世袭为古薛国(今山东枣庄薛城奚村)首领。

  成汤早就知道仲虺是一个举世难得的人才,也知道薛国在仲虺的领导下国富民强,军备优良,于是亲自前往薛国,求仲虺帮助自己建立大业。仲虺在昔日里与成汤打过不少交道,深知成汤是一个仁厚大志的人。再说薛国已受够了夏桀越来越沉重的压榨,仲虺高瞻远瞩,欣然举国来助成汤,与另一贤者伊尹成为成汤的左右臂膀,一主外,一主内。

  仲虺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首先为成汤献出“以宽治民”的策略,和成汤一起吊死问疾,赈穷养孤,并帮助成汤修筑城垣,创建了地方割据优势,成汤所领导的商族俨然成了夏桀的一块心病。

  成汤的各种举措被夏王姒履癸(夏桀)察觉,夏桀惴惴不安,遂采取防范措施,使出自己最后的淫威,以天子号令召成汤入朝问话。成汤经过一番思考的煎熬,还是选择了去朝见夏桀。当成汤跋涉三百余里来到巩义,立即就被夏桀直接拘捕,夏桀还令人用“桎梏”夹住成汤的双手,囚禁在夏王朝的监狱“夏台”里。

  仲虺立即和伊尹就夏桀的贪婪本性,商议制定了营救成汤的可靠办法。之后,仲虺就带了大量的奇珍异宝,跑去向夏桀赔礼道歉,表示称臣纳贡,打消了夏桀的疑虑。为了窥视内情和蛊惑夏桀,仲虺又为夏桀送上最漂亮的美女,夏桀看到眼花花的珠宝和光彩照人的美女,早就晕了头脑,又找不到可靠的证据,因此无论谏臣怎样劝说,还是释放了成汤。

  之后的成汤犹如猛虎归山,在仲虺和伊尹的帮助下加紧了灭夏的步伐。仲虺又为成汤制订了灭夏的具体方略,先铲除夏桀的羽翼,使夏桀孤立无援,然后再进军夏都。仲虺当时建议说:“我们大业征途中的第一个阻力是葛国,葛国是我们西边通往夏的咽喉,而葛是夏的忠实走狗,我们必须用策略让葛国归服。”在汤的托付下,仲虺多次联络,说服葛国。

  仲虺发现葛伯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就挑选了一群肥大的牛羊送给葛伯去祭祀祖先,结果葛伯自己把牛羊全吃掉了。仲虺知道后,笑着问葛伯:“你怎么没把我送你的牲口祭祀啊?”

  葛伯推脱说:“我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除了牛羊还要酒食,我们的田中大旱,种不出粮食来,当然就举行不了祭祀。”于是仲虺便又送去一批劳力和种子前往葛地帮助种庄稼。葛伯觉得等庄稼长出来时间太漫长,就干脆把送来的种子煮着吃了。一个妇女护着种子,结果被葛国人抡起石块砸死,这位妇女临死还攥着沾满鲜血的种子……这个暴行引起了商族上下的愤慨,成汤以此为借口,立即安排仲虺为大将军出兵伐葛国。早已准备好的商军所到之处,葛国老百姓家家庆幸,所以仲虺战无不胜,商军在成汤和仲虺的指挥下很快就灭了葛国。

  西进的大门打开后,往下的目标就是和夏王朝关系密切的韦、顾、昆吾。这三国是夏王朝在东方的重要支柱,特别是昆吾,是夏朝东方诸侯之长,号称“夏后”。但三国国君都不受本国国民的支持,各国人民盼商军如求甘露,所以商军所向披靡,三国先后被消灭。至此商汤已经控制了夏王朝的东方,而夏桀更加势孤力单,仲虺为成汤制订的方略第一步已经实现。

  夏桀不甘心失败,亲率大军去东方镇压。成汤和仲虺则率领四方诸侯前去讨伐夏桀。成汤依照仲虺为之起草的檄文,做了一番大有分量的演讲,成汤说:“不是我愿意叛乱,实在是因为夏桀罪大恶极!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出兵,有怨言,但是,夏桀有罪啊!夏桀罪大恶极,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我畏怯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夏桀耗尽了民脂民膏,掠光了人民的资财!夏桀的德行已经堕落成这个样子,现在我一定要前去讨伐。你们如果和我一起去执行上天的命令,我将大力赏赐你们。否则,我就要惩罚你们,决不赦免。”

  夏桀五十二年(公元前1600年),商、夏两军在鸣条(今河南洛阳一带)展开了大战,而夏桀的军队早已士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越战越勇,部族多方归服,结果夏桀大败而逃,三年后逝世于亭山(今安徽巢湖卧牛山)。仲虺接着率军去攻打忠于夏桀的部族三义,缴获了这个国家的镇国之玺。之后仲虺和伊尹四方部族通报了全国的情况,四方部族全部归服,仲虺和伊尹协助成汤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平定了天下。汤遂封仲虺为左相,号称商汤开国第一功臣。

  在仲虺的后裔子孙仲,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仲氏,在夏王朝灭亡之际,该支仲氏族人中即有避战乱而改成种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依然读作zhòng(ㄓㄨㄥˋ)。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周王室上卿仲山甫的后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仲山甫,原本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家世显赫,但他本人却是一介平民。仲山甫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间有很高的威望。

  西周王朝在周宣王姬静执政时期(姬靖,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仲山甫受举荐入王室,任卿士,位居百官之首,封地为樊(今河南焦作修武周庄乡李屯村),从此以樊为姓,为樊氏得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

  东汉史学家服虔在《史记正义》中解释说:按祖祀扫排位,父在上,子居下,兄弟中的一、三、五居右,统称“穆”,二、四、六居左,统称“昭”,仲山甫排行老三,所以称“穆仲”、“仲父”、“樊仲”等。

  至于仲山甫出生于何地,史籍无载。但他的封地樊就是周天子给他的法定籍贯,所以后世称他为“周樊人”或“南阳樊人”,即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史籍《姓氏考略》引《广韵》说:“樊,望地南阳,系出姬姓,虞仲支孙仲山甫封于樊,后以封地为姓。”也说明了他是南阳樊人,当时的南阳即今修武。

  在典籍《诗经·大雅·崧高》中有赞句:“崧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还说:只有仲山甫和申伯是国家的栋梁。并专门颂扬仲山甫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不侮鳏寡,不畏强暴,总揽王命,颁布政令,天子有过,他来纠正等等。

  当时周宣王“料民于太原”,即在今甘肃镇原一带组织了历史上最早的人口户籍普查,以控制西戎民族,而仲山甫为了周王朝的安定,曾予以劝谏。

  仲山甫的突出政绩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即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等。这些改革的成功,造成了周宣王时期的繁荣景象,史称“宣王中兴”。

  仲山甫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自然也得罪了不少当朝贵族的利益,所以在周宣王逝世后,贵族们疯狂反噬,仲山甫的子孙族人们在迫害下便纷纷逃逸,为避仇祸,其中有改为谐音的种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zhòng(ㄓㄨㄥˋ)。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仲由,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仲由,公元前542~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泉林镇卞桥村),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十八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孔子设礼相诱,收其为弟子。仲由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

  仲由在孔门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孔子曾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又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了。”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仲由任鲁国季孙氏的宰,后应卫国执政上卿孔俚之邀任其家宰。

  周敬王姬丐二十八年(卫出公姬辄十三年,卫后庄公姬蒯聩元年,公元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杀卫出公,卫出公闻讯而逃,蒯聩得立,是为卫后庄公。

  仲由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当面指责蒯聩。蒯聩恼羞之下命卫士石乞与仲由相搏,争斗中石乞挥戈击歪了仲由的帽冠,仲由因此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竟然不顾争斗而去系自己的帽缨,结果被中石一戈杀之。

  在仲由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仲氏,世代相传。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仲由为“卫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赵恒加封其为“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宋度宗赵禥再封其为“卫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朱厚熜改称其为“先贤仲子”。

  据文献《仲氏大宗谱》的记载,仲由的第九代孙叫仲隆,为秦朝时期的一名处士,原隐居于峄山(今山东邹城),后仍返回祖地卞(今山东泗州泗水镇卞桥村),娶妻生三子:长子仲纲(一说仲网),次子仲勃无嗣,三子仲动。

  按山东《滕阳种氏族谱》中的记载:“先贤十世孙讳动者,值秦大兴焚书坑儒之际,与其父讳隆以避秦乱,隐居峄山,易仲为种。”仲、种二氏由此分开。在《仲氏大宗谱》与《种氏宗谱》中,所记载的第一~第十代世系完全一致,说明仲、种二氏源出一个共祖。

  传到仲由的第十代孙仲动时,正是秦始皇执政晚期。

  秦始皇嬴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原齐国人淳于越反对当时推行的“郡县制”,要求按古制大肆分封贵族。丞相李斯对此加以驳斥,由此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体系,同意了李斯的建议下,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者一律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并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秦始皇嬴政三十五年(公元前214年),有两个术士分别叫侯生和卢生,他们暗地里四处诽谤秦始皇,之后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后大怒,立令御史调查,结果审理下来,得犯禁者竟有四百六十余人之多,于是秦始皇下令全部予以坑杀,此即为“坑儒”。

  这两件事合称历史上所传的“焚书坑儒”。其实,秦始皇坑杀的基本上以术士者为主,儒者很少,应称“焚书坑士”。

  仲动之父仲隆一直以“处士”即清高之人自居,很容易被列入所“坑”之列,因此仲动为避“坑士”之祸,遂改姓氏为谐音的种氏,避过此难,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种氏一族历史悠久,瓜蔓延长,自清朝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以来,已经先后四次修谱,后裔族人已经分布全国各地,姓氏读音作zhòng(ㄓㄨㄥˋ)。

  源流五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末年越国大夫文种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文种,郢人(今湖北江陵),与宛三户里人(今河南南阳宛县)范蠡为同为越国大夫。

  他曾总结商周以来征伐经验,向越王句践提出了伐吴九术: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帛,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缟,以空其邦;四曰遗之美好,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越王句践用了其中的三术,即灭了强大一时的吴国。

  越灭吴后,范蠡认为句践其人“可共患难,不可共与荣”,因此弃职而走。离开越国之前留信给文种,劝他也离开。但文种舍不得即得的荣华富贵,看了信之后并未离开,仅称病不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种一把名为“属缕”的剑,并让使者传话说:“你当初给我出了九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三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的六条在你那里,你用这六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在后悔无奈之下举剑自杀。

  在文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种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zhòng(ㄓㄨㄥˋ)。

  源流六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成侯赵种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周烈王姬喜元年(赵敬侯赵章十二年,赵成侯元年,公元前375年)赵敬侯病逝,当年赵章之子赵种即继位,是为赵成侯。

  当时,公子赵胜不服,曾与赵成侯争位,为乱一时,后被赵成侯平定。

  赵成侯在位期间,多次出兵伐卫国,连续攻取卫国七十三个乡邑与甄地(今山东鄄城旧镇)。后又与韩国联合攻周王室,将周王室一分为二,形成了东周晚期有两个周王的混乱局势。

  不久魏国举兵伐赵,赵军先败于蔺,再败于怀(今河南武陟)、浍(今山西翼城)。至周显王姬扁五年(赵成侯十二年,魏惠成王魏罃七年,秦献公嬴连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以后,秦国三次攻魏国,赵成侯出兵救魏国,又与韩国联合攻秦国。

  到了周显王十年(赵成侯十七年,魏惠成王十二年,韩昭侯四年,公元前359年),赵、韩、魏再分晋地。此后赵成侯多次与魏、齐、宋、燕等诸侯相会。

  周显王十五年(赵成侯二十二年,魏惠成王十七年,公元前354年),魏惠成王再次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周显王十六年(赵成侯二十三年,魏惠成王十八年,齐威王田因齐四年,公元前353年),魏军击破了邯郸,赵成侯求救于齐国,齐国出兵围魏救赵,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部)。不久,魏国归还了邯郸。

  周显王十九年(赵成侯二十六年,公元前350年),赵成侯逝世,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即称种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zhòng(ㄓㄨㄥˋ)。

  源流七

  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大夫田种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该支种氏出自战国时期齐国田氏家族,为帝舜后裔。

  战国时期的周显王三十六年(齐威王田因齐二十四年,魏惠成王魏罃三年,公元前333年)与魏惠成王(梁惠王)魏罃会田于郊。

  当时魏惠成王问齐威王:“王有宝乎?”

  齐威王回答:“无有。”

  魏惠成王则得意扬扬地讽刺齐威王说:“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

  齐威王却正色对魏惠成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当时魏惠成王大惭,不怿而去。

  齐威王所说的“吾臣有种首者”,指的就是大夫田种首,专门负责齐国的治安,简称种首、或田种。在他的治理下,齐国都城盗贼消失,路不拾遗,一派清平景象。

  在田种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种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种氏族人集中分布在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东双沟镇一带,只有该支种氏的姓氏正确读音作chóng(ㄔㄨㄥˊ)。

  源流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吉林通志》记载:满族汪佳氏,亦称王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满语为Wanggiya Hala,世居王佳(今辽宁沈阳东陵区汪家乡)、辽阳(今辽宁辽阳)、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等地。后有蒙古族、赫哲族引为姓氏者,蒙语此姓亦为满语音译。汪佳氏本身分为两个来源,一为女真人旧姓,一为蒙古姓。女真汪佳氏祖上出自长白山以东讷图里城,后分出支系移居苏完部,满语为Wanggiya Hala。大约17世纪中期苏完部汪佳氏随部迁到嫩江上游与蒙古人杂居,由此产生蒙古汪佳氏。留居的讷图里汪佳氏后来被努尔哈赤收编入了八旗,称为佛满洲汪佳氏。到了清顺治年间汪佳氏4世祖胡尔班因征战有功被封一等轻车都尉,他的后代一直留居京津地区。杂居在东蒙古的那支汪佳氏直到清康熙年间才随着巴尔虎部的内附而编入八旗,但这支人并没有都编入满洲八旗,而是有的编在了蒙古八旗,有的编在了锡伯营。其中锡伯营汪佳氏后来迁到了沈阳,蒙古八旗汪佳氏被迁到了锦州吉林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汪氏、王氏、种氏等。

  汪佳氏历史上有虎尔班,满洲正白旗人,世居讷图,从征霸州,赐号巴图鲁,授骑都尉,累晋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官文,满洲正白旗人,居辽阳,道光十二年出任广州副都统,镇压太平军有功,累官文华殿大学士,进封一等伯。孙兴恩袭职。班第, 满洲镶红旗人,世居王佳,以地为氏,从征大同阵亡,赠骑都尉。海明,满洲正蓝旗人,雍正十三年授内阁中书,累官天津知府,四川、湖广总督。该支种氏始祖为汪佳·种灵,满洲正蓝旗人,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武进士,累官至成都副都统。清末民初,汪佳·种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汉化姓氏者,称种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zhòng(ㄓㄨㄥˋ)。


【迁徙分布】

  迁徙

  公元89年汉代,先祖种兢,字奉高。任洛阳令。公元141年的由河南洛阳,随种暠(皓)祖,率种家军到益州(四川)和凉州(甘肃)陕西等地。唐代种如愿大将,宋代种世衡祖,率他的子孙和宋代种家军镇守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明代种得山,种九月,种一太祖,随明洪武年间的迁民潮,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山东,河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宋代种氏墓地在万年县神禾原(今陕西华县杏林镇)。

  分布

  种姓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姓氏,现今人口约三万,排在第五百六十七位。望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今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聊城莘县、菏泽牡丹区、临沂费县上、东营广饶县,河北邯郸市、深州市贾、衡水桃城区、辛集、唐县、武汉市,河南郑州、焦作、开封、商丘、虞城县、项城、永城市、新乡市、濮阳、三门峡,安徽省亳州市、灵壁县、萧县、濉溪县,江苏省泗阳县、泗洪县、铜山县、盱眙县,山西朔州应县、晋城、长治市,陕西西安市、宝鸡市扶风县、铜川宜君县、汉中市、华县、潼关县、临潼区、合阳,甘肃兰州、陇西、白银市,浙江杭州市,天津市静海县,重庆万州区均有种氏族人分布。

  具体分布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种庄、种楼、西种庄、东种庄、北种庄、东仓、匡腰、张桥、筑桥村、后大庄,峄城古邵种庄村、阴平,滕州种家寨、小官庄、将庄、胡店镇官路口村

  山东省微山县昭阳街道办事处(彭口闸)、种口二村、种口三村、种口四村、三关庙村、后学南村、后学北村、四新村、渐东村、渐西村、夏镇南门口村、鹿弯村、大王庙

  山东省聊城莘县朝城后种楼村、白井村、前种楼村、罗庄村、莘县舍利寺南街、小屯村、莘县大张家镇夏沟村、莘县岩集乡罗庄、刘店子村

  山东省荷泽牡丹区李庄镇种家庄、牡丹区万福街道办范庄、单县高韦庄镇二郎庙村、曹县安才楼镇朱王庄村

  山东省临沂费县上治镇大种口村、沂水县高桥镇柳子沟村、富泉村、铜井镇凤台庄村

  山东省东营广饶县大码头乡高港村

  河北邯郸市曲周县小种寨

  河北深县贾城西村

  河北衡水桃城区赵家圈乡种家庄、种梁村、东杨家村、北沼乡种高村、大屯乡种家湾村

  河北辛集前营乡西泽北村

  河北唐县南伏城村、山南庄村、北庄子村

  河南郑州中牟县郑庵镇台前村

  河南焦作沁阳贺村

  河南开封陈柳镇南关西区15队

  河南商丘宁陵刘楼乡解庄村、虞城县李老家乡张五亭楼、贾寨镇八里堂村、扬新庄

  河南项城郑郭镇种营村、束庄村、郑郭北街、许洼村

  河南永城市芒山镇种李庄村、条河乡种寨

  河南省 新乡市 封丘县 黄陵镇 大山呼村、里庄乡海庄村、李庄乡刘庄村

  河南濮阳徐镇乡九章村

  河南三门峡灵宝灵宝市函古关镇墙底村、岸底村、西留村、坡头村、店头村、孟村村、西宅村

  河南新乡原阳县祝楼乡种庄村

  河南省濮阳九章村

  安徽省砀山县良梨镇黄庙村

  安徽灵壁县渔沟镇种山村

  安徽萧县祖楼镇种庄村、张庄寨镇杭子村

  安徽濉溪县泥善镇种道沟村、种里庄村

  江苏省铜山县种家山口村

  江苏省盱眙县官滩镇赵东组

  山西朔州应县南河种乡北河种村、南河种村

  山西晋城种家庄

  山西长治市襄垣县虒亭镇种家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内苑乡高桥村、酒务头村、郭庄镇香积寺村、高陵县崇皇乡井王村

  陕西谓南华县华州镇王什字村、白水县北塬乡的阿堡村、富家尧村、温家村、史官乡丰乐村、蒲城县旱井镇蟠桃村一村

  陕西省扶绛帐镇前进种家村

  陕西铜川宜君县

  陕西汉中市

  陕西华县华州镇王什字村

  陕西潼关县桐峪镇种家窑

  陕西临潼区铁炉乡铁炉村西种组

  陕西合阳洽州申东村、黑池镇豆庄村

  甘肃兰州永登县中川镇之山村、民乐乡卜东村、小油村、下川村

  甘肃陇西种家巷

  甘肃白银市乌兰镇靖远县北湾镇天子村种庄、金元村、江滩村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种家村

  武汉市汉阳区中心种家村

  天津市静海县子牙镇子牙村

  重庆万州区铺垭库岸烂田湾种家湾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乐安郡:东汉朝永元十年(戊戌,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青高苑镇),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博兴市高青县、桓台县、广饶县、寿光县等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改为郡,治所移至高苑(今山东博兴)。南北朝时期移治到千乘(今山东广饶),隋朝初期废郡改东安县(今浙江富春)。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乐安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滕阳堂:山东鲁东南济宁、枣庄一带种氏堂号。

  双洪堂:鲁西南聊城种氏堂号。

  字辈

  山东枣庄种氏滕阳堂行辈:

  希,集,生,成,化。明,衍,道,法,传。

  毓,尚,家,兴,庆。纪,叙,思,久,延。

  庭,训,克,谨,守。贻,泽,永,葆,全。

  华,宗,峰,向,茂。常,世,学,圣,贤。

  福,贵,怀,远,志。国,昌,群,后,繁。

  山东聊城种氏双洪堂行辈:

  蕴,耀,振,贻,绪。统,延,肇,跻,伟。

  崇,维,昭,光,辉。怀,如,敦,恒,循。

  封,典,锡,恩,广。令,德,毓,贤,喆。

  昌,旺,胜,明,煌。荣,茂,超,清,香。

  国,祚,享,祯,利。乾,坤,乐,泰,康。

  四川广元市朝天门区陈龙村、永平村有现有二十字辈:

  三,支,兴,帮,国,登,天,志,永,发,道, 大,德,自,美,宽,仁,意,光,华。

  崔俊堂安徽萧县祖楼镇种庄村、张庄寨镇杭子村行辈:

  大、丙、振、朝、长、夫

  安徽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种道口村行辈:

  大(集),丙(生),振(成),朝(化),长(明),福(衍),立(道),法,传

  深州市大堤镇贾城西村、魏桥镇北赵庄、中位桥村行辈:

  高祖、正、□、体、才、广、德、魁、俊、存、金、玉、同、万、建、锦、秀、亭、博、学、永、明、鹏、展、瑞、云。

  甘肃永登县城遵彝堂行辈:

  国,有,子。

  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红旗街道办事处高桥村、长安区滦镇街道办事处酒务头村、郭杜镇街道办事处香积寺村行辈:

  兴,永,思,应,西,丙,文,宗

  河北辛集前营乡西泽北村行辈:

  凤 树 恒 永 祥, 经 济 振 家 邦。 文 武 全 才 盛, 荣 华 富 贵 长。

  附:仲子的嫡宗世系:

  第一代:先贤始祖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周景王三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农历9月7日生。小于孔子九岁,十九岁从学孔子二十二岁娶颜氏,生子仲崔、仲啟,后为蒲邑宰。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农历3月3日殉于卫国内乱,终年六十三岁。

  第二代:  仲 崔,长子,二十三岁时欲报父仇,问于孔子,孔子曰可行。仲崔遂与狐黯决斗,战而死,无嗣,载孝子传。第二代次子仲啟,十三岁奉母奔丧,祭毕还卞邑(今山东兖州),八年后,母颜氏卒,奉棺诣于澶渊合葬,后復归卞邑,生子仲序。

  第三代:  仲 序,生子仲称乾。

  第四代:  仲称乾,生子仲发志、仲发意。

  第五代:  仲发志,鲁卞大夫,生子仲承祖。

  第六代:  仲承祖,生子仲继立。

  第七代:  仲继立,生子仲羹墙。

  第八代:  仲羹墙,生子仲隆。

  第九代:  仲 隆,秦处士,习儒。时秦始皇肆坑焚之祸。仲隆以贤裔恐惧,遂隐于峄山下。踰年还卞,生三子:仲纲、仲勃、仲动。仲勃无嗣。仲动后为避仇,改姓为种氏,为该支种氏始祖。

  第十代:  仲 纲,生子仲光。

  第十一代: 仲 光,字公亮,仕汉朝为右扶风。西羌入冦,汉帝遣仲光等击之,生子仲洪礼、仲洪仁。

  第十二代: 仲洪礼,生子仲经。

  第十三代: 仲 经,汉卿士,生子仲伸醴。

  第十四代: 仲伸醴,生子仲玄、仲闻。

  第十五代: 仲 玄,娶金氏,后守節旌表其门,生子仲谋。

  第十六代: 仲 谋,汉大夫,生子仲世德、仲世昌。

  第十七代: 仲世德,汉更始元年,赤眉、樊崇等起义,社会动乱,其弟世昌暨子胥没於难。仲世德与妻黄氏逃于延就亭,遂家焉,更名为横坊村,后又改仲家浅。在任城南四十里,此仲氏始迁济宁之祖,生子仲驰。

  第十八代: 仲 驰,生子仲须。

  第十九代: 仲 须,隐居不仕,有田二顷,修药圃,有瑟亭,养双鹤,自号双鹤居士,生子仲灵台、仲灵沼,汉朝时期时为酒泉判。

  第二十代: 仲灵台,生子仲时誉、仲时鸣。甘

  第二十一代:仲时誉,无嗣。

  第二十一代:仲时鸣,生子仲强。

  第二十二代:仲 强,生子仲淇、仲臬。

  第二十三代:仲 淇,无嗣。

  第二十三代:仲 臬,仕东晋尚书,生子仲慨、仲悌,失考。

  第二十四代:仲 慨,生子仲庆。

  第二十五代:仲 庆,北魏中尉,生子仲鎧、仲钊(后齐光禄大夫,子仲奕留澶渊守祖坟,今开州族众皆其后裔)。

  第二十六代:仲 鎧,读书不仕,隐居峄山石鼓洞,生子仲濬。

  第二十七代:仲 濬,生子仲晋昭。

  第二十八代:仲晋昭,为齐太守,生子仲浩。

  第二十九代:仲 浩,为梁刺史,生子仲诲。

  第三十代: 仲 诲,生子仲远。

  第三十一代:仲 远,为隋进士,刚方正直,遇事敢言,生子仲恩、仲惑(无嗣)、仲禺(无嗣)。

  第三十二代:仲 恩,生子孝俊,孝游(无嗣)。

  第三十三代:仲孝俊,隋炀帝大业年间为汝南主簿。博物洽闻,才敏如风生,下笔千万言立就。时有撰述、人多慕之。生子仲在、仲有,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为《陈叔毅修孔子庙碑》撰文。此碑现立孔庙东庑内。

  第三十四代:仲 在,生子仲倬(早卒无嗣)、仲陵、仲倚(迁居山西,唐贞观中,官华阴县城丞)。

  第三十五代:仲 陵,字峨嵋,以礼学推重于时,举贤良,官常侍,管理黔中的人才选拔工作。乘着驿站的下等马回家,人以为荣。死时,其家仅存图书及酒数斛。有文集行于世。生子仲文、仲奎(任汝南郡主簿,其后即留居焉)。

  第三十六代:仲 文,博学强识,风彩焕然。唐开元间,贺知章令任城,见而異之。因询其家世,文告以避兵迁任。贺公叹曰:“以贤人之后而流落吾邑,下同编氓,良足慨也。”遂为建庙,以文主祀。此任城庙祀之始。生子仲关。

  第三十七代:仲 关,主祀事,生子仲驾。

  第三十八代:仲 驾,主祀事,生子仲俟、仲侯(有文行世)、保(岭南尉,兵乱失传)。

  第三十九代:仲 俟,主奉祀,生子仲膭。

  第四十代: 仲 膭,主奉祀,生子仲扶久,亦作仲凫久。

  第四十一代:仲扶久,主奉祀事,宋真宗进封仲子为河内公,因重修祖庙,生子仲运。

  第四十二代:仲 运,主奉祀事,生子仲国使、仲国聘。

  第四十三代:仲国使,无嗣。

  第四十三代:仲国聘,主奉祀事,生子仲承宗。

  第四十四代:仲承宗,主奉祀事,生子仲简。

  第四十五代:仲 简,宋真宗时举进士累官刑部郎,奉祀事,生子仲励、仲开。

  第四十六代:仲 励,主奉祀事,生子仲憑。

  第四十七代:仲 憑,主奉祀事,生子仲爽、仲潔。

  第四十八代:仲 爽,无嗣。

  第四十八代:仲 潔,主奉祀事,生子仲虔、仲基。

  第四十九代:仲 虔,主奉祀事,时宋高宗南渡,人心警怖,虔不忍远离祖庙,遂避难于古棠之南阳湖。及金主有诏,求聖贤子孙悉復故盧,虔乃归守庙庭,改名仲家浅,生子仲衒。

  第五十代: 仲 衒,金天顺中为鲁椂,主奉祀事,生子仲惕。

  第五十一代:仲 惕,元处士有文集,主奉祀事,生子仲集、仲鹿。

  第五十二代:仲 集,主奉祀事,生子仲福。

  第五十三代:仲 福,主奉祀事,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濬河更名仲家浅闸,生子仲旺、仲義、仲礼、仲德。

  第五十四代:仲 旺,无仲嗣。

  第五十四代:仲 義,主奉祀事。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重修祖庙,生子仲伯安、仲伯能。

  第五十五代:仲伯安,主奉祀事,生子仲也、仲聚、仲桂、仲椿。

  第五十六代:仲 也,主奉祀事,生子仲俊、仲孜。

  第五十七代:仲 俊,主奉祀事,生子仲贯、仲倣、仲龙、仲本、仲朋。

  第五十八代:仲 贯,字微之,主奉祀事,生子仲兰、仲萍、仲蒿、仲莾。

  第五十九代:仲 兰,无嗣。

  第五十九代:仲 萍,无嗣。

  第五十九代:仲 蒿,号旭谷,主奉祀事。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泗令谭好善,重建祖庙于泗,归復儒籍,随遣椿后铨往代祀焉。今泗水一支皆铨之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修《泗源志》,生子仲九衢、仲九卿、仲九州、仲九城。

  第六十代九:仲 衢,无嗣。

  第六十代九:仲 卿,字一相,号西圃,主奉祀事。时值庙宇倾颓,新建门坊,整復祭典。壬戌莲妖作乱,亲率堵御,力战退賊,有司题旌其功,平生好施贫乏者,岁有周济,后以子袭世职赠翰林院五经博士,生子仲于陛、仲于庭。

  第六十一代:仲于陛,子玉铉,号青莲,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衍聖公孔允植,吏部尚书李遇知奏请,始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德高望重,被仲氏尊为中兴主,并建立专祠,其事迹载《明史·儒林列传》。生子仲秉贞、仲秉敬。

  第六十二代:仲秉贞,字含可,号静一。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清康熙十四年()遇覃恩加一级,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驾幸阙里陪祀,赐书,赐蟒服,加一级,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十一月引年请告准以原官致仕,生子仲承赞(早卒无嗣)、仲承述、仲宏猷,仲宏源。

  第六十三代:仲承述,字显武,号麟舟。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大灾,免收租税,赈济灾民,出资修庙。乡人立碑颂扬。告退后,辟泗湄园、弦诵自乐,著有《陪尾诗集》。现山东邹城市郭里镇镇头村南有一古迹,称为“茹栏石硼”,刻有他的诗句,仍被人传诵。他以非凡的胆略和才智首创仲氏字辈统一。仲氏从六十四代开始,卜得吉字,统一辈份。生子仲蕴锦、仲蕴镜、仲蕴釪、仲蕴鐄。

  第六十四代:仲蕴锦,字絅文,号闇江。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驾诣太学行取陪祀。赐《乐善堂全集》一部,貂墨缎衣。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驾幸阙里,行取陪祀,赐《日知荟说》一部,《唐宋文醇》一部,《朱子全书》一部。赏晏大营。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陪祀,赐蟒服。平生读书多识,以诗酒自娱,著有《藿斋诗集》。生子仲耀清、仲耀涵、仲耀淳。

  第六十五代:仲耀清,字范澄,应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早卒,生子仲振棕。

  第六十五代:仲耀涵,字养愚,清乾隆三年临雍陪祀,恩贡生,赐晏,赏袍服貂墨。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阙里观礼,赏云缎、银两。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8年)衍聖公咨部考授代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两次驾幸阙里,行取陪祀,恩赏蟒衣。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临雍陪祀,赐晏,赏云缎、貂墨。生子仲振梓,仲振松。

  第六十六代:仲振棕,字荫堂,考授翰林院五经博士。生子仲贻熙。

  第六十七代:仲贻熙,字伯咸,号怡蓭。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袭封翰林院五经博士,三次随衍圣公入北京,去阙里陪祀。修祖庙、续宗谱、管族务,上下欢悦,仲氏显耀一时。晚年,尤好吟诵诗篇,著有《乐圃诗草》一卷。生子仲绪坤。

  第六十八代:仲绪坤,字载甫,号子厚,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驾诣太学,钦取陪祀,蒙恩赐御论四书一本,六云缎衣二袭,貂皮二张,宝墨二匣,礼成復赐晏礼部,生子仲统岚。

  第六十九代:仲统岚,字麓,号小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生子仲延年。

  第七十代: 仲延年,字寿山,又字文龄。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勅授文林郎。生子仲肇璠。

  第七十一代:仲肇璠(公元1898~1965年),字璞如。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袭封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奉内务部照承袭奉祀官世职。1949年携全家迁邹县郭里镇朝阳村。1951年,当选凫山县人大代表。后为邹县人大代表。生子仲跻均。

  第七十二代:仲跻均(公元1920~2004年),字可亭,山东邹县人,自幼学医,精通中西医术,1978年退休。1981年后为邹县政协一届、二届特邀委员。生子仲伟铸。

  第七十三代:仲伟铸(公元1943~今),字鑫鼎,山东邹城人,1961年高中肄业,务农。2005年回归故里,定居仲浅。生子仲崇治。

  第七十四代:仲崇治(公元1973~今),字亚民,1993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工作。

【楹联典故】

  八言通用联

  讲习终南,名贤却聘;

  制置河北,宿将善谋。

  ——佚名撰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洛阳人种放,字名逸,沉默寡言而好学,七岁能写文章。父亲让他考进士,他推辞说:“学业未成,不可轻举妄动。”父亲死后,他奉养着母亲隐居到终南山,以讲习为业,达三十年。咸平年间,被朝廷征召,历官给事中、工部侍郎;真宗时,任左司谏,他辞别朝廷,又回到山中。

  下联典指北宋末种师道,字彝叔,种放哥哥的曾孙,官至京畿河北制置使,知兵而有谋略,靖康年间,金兵南下,他进宫献计,但朝中因他年龄大(当时人称“老种”)不能尽用他的计谋。京城陷落后,徽宗拍着胸口说:“都是因为没听种师道的话,才到了这个地方!''

  【祠堂古迹】

  种氏家祠

  种氏家祠(原名种氏滕阳堂家祠)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种庄村。在京沪高铁枣庄站西南方向1500米处。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2005年在原址重建。

  种氏家祠历代碑林自东汉司马-22世至清乾隆二年圣旨,共12座碑。种氏家祠现代碑林公元2005年9月重建家祠功德碑。

  种氏家祠始祖:仲由,春秋时鲁国人,字子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直率勇敢,仕卫为邑宰。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

  【典故轶事】

  种家军

  种家军早在汉,唐,宋,明,就镇守边疆,血洒沙场。汉代有种皓和他的子孙三代。唐有种如愿唐代大将。宋代有种世衡和他的子孙四代,英雄辈出,代代忠烈。明代有宁夏参将种兴,及宁夏总兵种勋。种家军的历史久远而辉煌,世代忠列可歌可泣。在中国的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不朽的一页。北宋统治的168年间,种家军英雄辈出。元人修史时指出:宋代自种世衡后,种氏一门四世,据《宋史》及《续资源通鉴》、《三朝北盟会编》等史料记载:“种氏为山西巨室”,“号山西名将,”北宋两世、三世为将者不少,而三代以上为将者就相当有限了。只有像曹氏、高氏、种氏、姚氏及折氏等少数将门。《宋史》卷三百三十五有传。据载,种世衡“少有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表现出不同凡俗的志趣。宋仁宗(公元1023~1065在位)康定元年(1046)为鄜州签书判官,当时正值对西夏用兵之初,叛立大夏国不久的李元昊经常侵扰延、绥二州一带,延州正当夏人出入之冲,“地阔砦疏,士兵寡弱”,种世衡乃向当时担任“陕西都转运招抚使”,兼“延州知州”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提出建议:“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今陕西省清涧县),请因旧垒而兴之,以当寇冲,右可因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固银、夏之旧。”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且命令他主持这一工程。种世衡一面抵御夏人的骚扰、争夺,一面坚持施工修城。但当地处险无泉,众议此处难以坚守。“凿地百五十尺,遇石横亘,工徒曰:‘是不可井矣!’世衡曰:‘过石而下,将无泉邪?尔其屑而出之!’凡屑石一畚,定偿百钱,工乃致力,过石数重,泉果沛发。城成,赐名清涧,以世衡知城事。”据清?道光八年修《清涧县志》卷二“古迹”记载,清涧城内大十字街口有“种公古井”,并立有牌坊;在县东南五十步,有“种公将台”,下为演武场;城北有“草场山”,为当年种公积草处……至上个世纪50年代,遗迹犹存。

  北宋末期的太原保卫战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匡义终于击灭北汉政权。作为胜利者,他放了一把大火,将顽强抵抗了北宋十余年的北汉据点晋阳城彻底烧毁。之后,北宋转向对辽国的战争。

  宋、辽之间的“高梁河战役”爆发后,辽景宗耶律·贤令大将耶律·休哥率十万大军增援被宋军围困在辽国南京(今北京)的辽军,耶律·休哥与耶律·斛轸分兵两翼在高梁河夹击宋军,宋军大败,宋太宗骑驴南逃。

  不久,北宋名将潘美被任命为三交都部署,肩负起了抵御契丹族辽国的职责,而刚刚归宋的名将杨业,因为老于边事而被任命为潘美的副将。当年潘美与杨业驻屯的三交寨,就在今山西太原城北五里的古城村。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辽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也就是火烧晋阳三年之后,出于国防的需要,宋太宗命潘美在晋阳故城东北三十里汾河对岸的唐明镇新建城池。当年仅有一条小街的唐明镇,位于今太原市西羊市街的大关帝庙一带,大南门的唐明饭店即得名于此。宋朝时期太原城的大体位置,南到今迎泽大街北侧,北到今后小河一带,西到今新建路东侧,东到今柳巷一带,那座没有包砖的土城周长不过十一里,只有四座城门,当年周长四十二里共开二十四道城门的晋阳城此时已成为后人梦中再也难以触及的海市蜃楼。

  新城池建成后,心有余悸的宋太宗不愿再看到“太原”、“晋阳”这样的名称,而代之以“紧州军事”,直到七十七年之后,才恢复了太原府的建制。在太原恢复旧称之前,并州州治和阳曲县治先后迁入了这座新城,民间因此有“宋前太原、晋阳一座城,宋后太原、阳曲一座城”的说法。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太原城,则是一千年河西,一千年河东。

  潘美在建设新城的时候,为了破坏太原风水,消除太原王气,取谐音以“钉”死太原龙脉,只修丁字街而不修十字街。对此,有人也做过善意的解释,说丁字街对阻遏契丹骑兵的驰骋极为有效,然而,在冷兵器时代,城池是抵御敌军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城防有失,守军的斗志与士气也随之崩溃,激烈的巷战只能是殉道者为壮烈结局而尽的最后努力,相对于战局已经毫无意义,所以,丁字街,只能是赵宋王朝愚昧与狭隘的表现。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太原战役前夕,阎锡山军队在城中修筑巷战工事时,统计市区内仍有大小丁字街三百六十四条。直到今天,太原旧城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在城建规划中难以修复的错误,而近年来为了消除丁字街实施的交通改造工程,也因此都被冠以“打通”工程。

  宋太宗处心积虑地防备着太原,但他不曾想到,太原却在此后的战争中一再坚强地护卫着宋室江山,更令宋太宗的后代们痛悔的是,如果没有毁掉晋阳城,靖康之耻完全可能避免,北宋的历史也将随之改写。

  太原重建一百四十多年后,以一支两千五百人的骑兵起义,女真族人仅用十年时间就灭亡了建国二百余年的大辽国。就在北宋王朝按照“宋金海上之盟”为全部索还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内的五代以后陷没各州而奔波交涉的时候,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完颜晟)以北宋接纳辽军降将张觉为借口,大举挥师讨伐北宋。

  金军的计划是兵分两路,西路军以宗翰(完颜·粘罕)为主帅,率军六万,从西京(今山西大同)出发去攻占太原;东路军以另一员竭力主张攻宋的大将宗望(完颜·斡鲁补)为主帅,率军六万,自平州入燕山,直取真定。然后两路大军会师于开封城下,一举灭亡在联合攻辽的战争中被金军鄙薄蔑视的弱宋。

  强盛的金国在灭亡了实力强于北宋王朝的大辽国之后,主懦臣庸的赵宋王朝面对急剧变化的外交形势却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积极的应变措施,不懂得及时缓和与西夏的关系以抽调战斗力较强的西北边防军加强北境防务,也没有在太原等二线战略要地布署机动部队。胡马南掠,完全出乎宗翰必有几场恶战的预计,还在幻想着以屈让和牺牲来换回燕云各州的北宋王朝猝不及防,或溃或降,节节败退,金国西路军接连攻取了朔、武、代、忻四州。

  说起北宋六贼之一的童贯,人们对他都不陌生,当时北宋王朝在太原的最高官员就是被人们讽为媪相的童贯,这个深得宋徽宗宠信的宦官担任的职务是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负责全权统率这三个地区的军事力量,他的官邸就设在太原。除了征讨农民起义军方腊取得过胜利以外,童贯在与西夏、辽国的战争中,不懂治军却极擅隐瞒败绩、慌报军功,正是他两次伐辽的失利,使得北宋的腐败与孱弱在金军面前暴露无遗,从而萌发了南侵的野心。

  其实,多次出使金国的宋军将领马扩早就对金兵的南侵计划有所察觉,并提醒童贯早做防备,但仍然沉醉于以一百万燕京代租费收回幽州空城而沾沾自喜的童贯却对此充耳不闻。金军南侵前夕,曾参加燕京谈判的马扩再次前往宗翰在军中商议收回蔚、应二州,宗翰狂笑道:“你还在指望得到这两个州吗?山前山后都是大金国的土地,还有什么好说的?你们把所有州县奉上赎罪,我们才可以原谅你们收纳张觉。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了,我不久就会派人去宣抚司。”

  马扩回太原复命后,大惊失色的童贯不是按照马扩的劝说布署应敌的防务,而是做好了南逃的准备。不久,金国使者来到太原,通报了金军已经南侵的情况,并要求北宋王朝割让黄河以北的土地。不知所措的童贯准备逃归京城,太原知府张孝纯劝阻道:“金人撕毁盟约,大人应当率领各路将士奋力抗敌,如果大人南归,军心必然动摇,这无异于把河东拱手送给金人呀,河东一旦失守,河北岂能保全?请大人留下来与我们共同报效国家,更何况太原地势险要,人民劲悍,金兵未必能够攻取。”

  然而童贯居然说:“我的职责是宣抚,而不是守土,如果一定要我留下,还要你们做什么?!”农历12月8日,童贯逃离太原前线,张孝纯闻迅后击掌长叹:“平时童大人何等威风,怎么一旦风云突变就心惊胆战抱头鼠窜,他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天子!”

  正是这个童贯,回到京城后拒不接受宋钦宗赵桓给他的东京留守任命,而与宋徽宗赵佶南逃,当卫士们在一片痛哭声中阻挡浮桥请求宋徽宗留下时,这个逃跑将军竟然命令他的亲军胜捷军放箭,当即射倒数百人。童贯因此在舆论的一片谴责声中遭贬,流放途中被宋钦宗下诏处死。

  农历12月18日,一路势如破竹的金国西路军攻破石岭关,前锋已进抵太原城下,陕西地方部队的麟府折可求、鄜延刘光世等部以共计四万人的兵力救援太原,但在太原城外的汾河北岸即被金军击败,损失一万余人后溃散。折可求是名将折从阮的后人,杨业之妻折太君就是将星璀灿的折氏将门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一位,曾镇压过宋江起义,后来被张孝纯任命为河东第二将的折可存是折家的另一位名将,此前在领兵救援雁门的途中兵败,被俘于崞县,第二年才逃归宋朝。

  还没有遭遇有效抵抗的金军在太原城下受到顽强阻击,而此时的太原,仅有王禀率领的胜捷军三千人。胜捷军是童贯负责西北边防时为自己招募的一支数万人的亲军,行伍出身的王禀从一名普通的士卒逐步擢升为宣抚司的都统制,在跟随童贯镇压方腊起义后北伐辽国,败于白沟,及至童贯逃离太原,留他为副都总管负责守城。

  与此同时,宋徽宗传位于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金国东路军主帅宗望曾经率领一千五百名骑兵击败有皇帝督战的两万五千辽兵,在降将郭药师的引导下,更是纵横千里大平原如入无人之境,黄河南岸的数万宋军望风而逃,六万金军在宗望的狂笑声中,乘坐搜寻来的十几条小船,用五天五夜的时间从容渡过无人把守的黄河天堑,于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公元1126年)农历1月8日兵临开封城下。

  按照金军的战略布署,西路军不仅要与东路军会师开封发起总攻,为了阻击唯一可与金军抗衡的宋朝西北边防军,防止赵宋朝廷从西路奔蜀,宗翰还负有攻取洛阳这个战略要地的重任。太原久攻不下,宗翰却不能贻误战机,只得留下部将银术可继续围困,自己则率军疾驰南下。

  就在孤军深入的金国东路军等待西路军的时候,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的宋钦宗仍然在战与和之间徘徊不定,最后竟然接受了宗望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退兵条件,愤而辞职的东京留守李纲被宋钦宗挽留后,扣押了这份割地诏书。

  不久,北宋各路勤王大军云集开封的已达二十余万,面对有利形势,头脑发热的宋钦宗没有经过周密分析与布署就草率同意了少壮派将领姚平仲“夜叩金营、生擒宗望”的作战方案,可笑的是,这样的军事机密居然在实施前三天就被泄漏。农历2月1日,星夜突袭的姚平仲军被严阵以待的金军击溃,姚平仲突围远遁后销声匿迹,直到几十年后才有人留下了他在四川出现的记载。

  劫营失败后,宋钦宗被迫全部答应宗望的退兵条件,金国东路军于农历2月9日撤军北归,而已经进军到山西泽州的宗翰也在得到北宋王朝割地的许诺之后回师太原。

  尽管宋朝使臣路允迪进城传达了割让太原的诏书,但太原军民与中山、河间两镇一样,拒绝了这份屈辱的圣旨,与恼羞成怒的金兵展开血战。出师已近半年的金国西路军此时已是日益疲弊、粮草不济。宗翰用“锁城法”构筑重重工事将太原团团包围,留下大将银术可继续围城,自己则率领主力撤回山西大同。

  宗翰北归后,猛将银术可扫平了太原外围州县,以偏师先后夺取文水、西都谷、祁县、太谷、盂县,并击败了救援太原的宋军地方部队樊夔、施诜、高丰部。

  京师解严之后,在请战派与舆论的压力下,宋钦宗认识到太原保卫战的战略意义与三镇“国之屏蔽”的重要地位,于农历3月16日下诏重新确保三镇,加封三镇官员职位,褒奖他们守城之功。

  这一年的农历5月,赵宋王朝第一次组织中央禁军救援太原,大将种师中由河北井陉西进,另外两员大将即姚平仲的养父姚古和张孝纯的儿子张灏分别从长治和汾州北上,三军互为犄角,共解太原之围。

  种师中出身于世代将门之家,祖父种世衡及兄长种师道都是北宋名将,他率兵从河北井陉进入山西平定,很快就收复了寿阳、榆次,但由于姚古、张灏军没有及时策应,种师中部又返回到河北真定驻扎。

  就在这个时候,重臣许翰误听谍报,做出了金军将要全线撤兵的判断,多次催促种师中进兵,甚至责备他手握重兵却逗留观望。种师中被迫留下辎重粮草,轻装出发,同时约定姚古、张灏两军分道俱进。

  不久,种师中部的前锋进抵距离太原二十里的石桥,中军到达寿阳的石坑,由于一路上没有遇到金军抵抗,以致这员久经沙场的老将犯了麻痹大意疏于戒备的兵家大忌。当种师中接到探马报告榆次方面有金兵袭来的消息后,误以为是金军北归的零散部队,岂料却是前来阻击的金军主力,宋军仓猝应战,五战三胜,苦苦前行。然而,惧敌怯战的姚古部将焦安节慌报军情,奏称金军主帅宗翰已经赶到,致使姚古、张灏两军逡巡不前,未能按照约定与种师中部会师。

  当种师中部被迫撤退到杀熊岭时,再次遭到金军重兵围攻,军粮短缺、士气低落的宋军几乎全军溃散,身边仅剩百余将士的种师中身中四创仍然裹伤力战,最终为国捐躯饮恨疆场。

  击溃种师中部后,金军主力从容回师,在祁县以东的盘陀击溃姚古部,在交城击溃张灏部,北宋王朝第一次救援太原的努力就这样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失败了。事后,焦安节被处斩,姚古贬官于广州。

  就在种师中救援太原的大军中,有一员名叫杨志的大将,作为“招安巨寇”,他曾在宋宣和四年(辽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跟从童贯征辽,担任先锋,杨志后来在救援太原与金兵的交战中,兵败于山西盂县,不知所终,大抵不是随败兵溃散就是阵亡于乱军之中。

  大敌当前,北宋王朝高层之间还在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倾轧与排挤仍未停止,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主战派李纲以一介文臣被迫担负起第二次救援太原的重任。然而,李纲却一再受到同僚的掣肘与宋钦宗的疑忌,当时他能够直接指挥的士卒只有一万二千人,申请拨付一百万的军需仅得到二十万,不仅在京城征调战马被制止,甚至还将他征召的地方部队遣散。李纲计划先进行必要的休整训练,等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行出征,却被宋钦宗斥为拒命,只得于农历8月初匆匆开拔。

  宋朝中央政府对太原的第二次救援可谓气势汹汹,除了李纲之外,还有驻屯于沁县的解潜部,驻屯于辽州的刘□部,驻屯于文水的折可求、张思政部,驻屯于南北关的范琼部,计划以兵分数路的优势兵力围歼银术可孤军深入的疲敝之师。

  当年深得宋徽宗宠幸的宦官童贯手中都有数万人的亲军,但是,如此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军事行动中,李纲上疏各路大军合兵一处统一指挥的要求却被否决,身为宣抚的李纲徒有节制诸路大军之名而无节制之实,各路将领都直接听命于远在京城的宋钦宗,各自为政,互不协同。其实只要回想宋初大将作战必须按照出征前皇帝下发的阵图来指挥的愚蠢做法,就不难理解宋钦宗的举动了。

  赵宋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不仅断送了北宋王朝第二次对太原的救援,断送了太原,也葬送了自家一百六十余年的锦绣江山。已经出征近一年的银术可面对一盘散沙的宋军指挥若定,先是集中主力击败刘□部,随即又先后击败解潜部于南北关、张思正部于文水、折可求部于子夏山,宋军被各个击破损失数万人之后,对太原的第二次救援宣告失败,李纲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被贬官。

  目光短视而急功近利的赵宋王朝没有吸取张觉事件的教训,又因为策反已经归降金国的辽国旧臣而激怒了金太宗,早有蓄谋的金太宗以此为借口于农历8月14日再次下诏攻宋。金军二次南侵的兵力布署和进军路线较之前一次基本不变,但针对上次东西两路未能协调呼应而置东路孤军于背靠黄河独挡二十余万宋军的险境,二次南侵着意加强东西两路的互相协同,以实现两路夹击、会师开封的战略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战略重点,就是攻取太原打通西路。太原,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在重重包围中南顾王师望穿秋水的太原守军没有盼来自己的援兵,兵临城下的却是卷土重来的宗翰大军。宋代的太原只是一座政治与战略地位都不重要的小城,物资储备极为有限,太原军民已经在严密封锁中苦苦支撑了八个多月,存粮基本用尽,士卒先是宰杀牛马骡等牲畜,后来只好烹煮弓弩皮甲以充饥,而城中百姓则只能用糠秕和干草来果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尽管如此,太原军民依然矢志不渝,拒绝了宗瀚的数次劝降而决心以死报国。

  做为一个游牧民族,女真人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坚,为了夺取太原,金军总结了攻取辽国五京时的作战经验,除了早已实施并卓有成效的“锁城法”外,还制定了一整套在当时极为先进的攻坚战术。金军运来三十座大砲,能将大于斗的砲石抛入城内,城头用于防御的敌楼屡屡被击中摧毁。北宋攻取晋阳时,就曾在城外构筑过起防护作用、名为“洞屋”的掩体工事,而金军更是建造了五十座下部安有车轮的大型机动洞屋,其作用尤如现代的装甲运输车,金军企图用它来运送土木填平护城壕。在攻城时,金军制造了集洞屋与云梯于一体兼顾防守与攻击的鹅车,这种形如鹅状的装备下安车轮,上冠皮铁,能够有效保护士卒攻城。

  太原守将王禀针锋相对,对于大砲,在敌楼前设立栅墙,楼顶覆盖糠布袋,这样敌楼即使被击中也不会有大的损坏而能够迅速修复。对于填壕,宋军挖掘地道直通护城壕,等金军填满木柴后就放火焚烧使其前功尽弃。对于鹅车,宋军在城头设立了也如同鹅状的跳楼,从跳楼上将系有绳网的巨石套在鹅车顶部,使其重心上升,然后用搭钩和绳索将鹅车拉倒。

  以人相食,意味着这座孤城的坚守已经支撑到了极限,在金国生力军半个月的猛攻之下,英勇顽强的太原城在坚守了二百五十多天之后,于农历9月3日失陷。尽管大势已去,王禀依然率领饥饿疲惫的士卒坚持巷战,背负着供奉于太原祠庙中的宋太宗御容突围出城,金兵全力追赶,身中数十枪的王禀投汾河自尽。

  金兵得到王禀的遗体后,宗瀚破口大骂,命令士卒策马将王禀的尸身踏为肉泥以泄其愤。城破之后,太原三十余名当地官吏壮烈殉国,金兵屠城报复,在饥饿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几乎被屠杀一空。

  太原保卫战的另一位功臣太原知府张孝纯被俘后押往云中,四年后的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十八年,公元1130年),金国扶立的伪齐政权建立,身陷囹圄的张孝纯违心地接受了伪职,出任尚书右丞相,他曾投书宋高宗赵构,表白自己的迫不得已,并透露了伪齐皇帝刘豫准备派遣刺客暗杀南宋君臣的计划。又过了八年的(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因为在与南宋的战争中屡屡失败,伪齐被金国所废,张孝纯等人被遣返南宋,张孝纯为自己的失节而深感羞愧,自请致仕,病死于徐州。

  攻陷战略重镇太原之后,金国西路军挥师南下,与东路军遥相呼应,于北宋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底会师于北宋的都城开封脚下,顺利灭亡了北宋王朝,是为“靖康之难”。

  在围困太原期间,金兵有一部曾驻扎于晋阳城废墟之中,当他们举头仰望太原故城巍峨的城墙时,可曾想到晋阳城如若不毁,金兵有可能攻破这座兵精粮足的千古雄关吗?当宋徽宗、宋钦宗二人北狩蒙羞的时候,可曾想过这正是当年宋太宗赵匡义下令火烧太原屏障晋阳城的报应?

  尽管太原的地理位置依然重要,但太原抗金战,是龙城太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对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从此后,太原城基本上没有再为封建皇朝创立过有如汉唐五代时的功勋。

太原古城重新再次影响全国形势,已是七百八十五年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的辛亥革命时期。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仉督
下一姓氏: 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