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甄氏起源及历史

甄姓图腾_甄氏图腾

甄姓图腾(甄氏图腾)

    甄姓是占全国人数较多的第二百三十位姓氏,主要集中在河北和黑龙江。当今甄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8%,总的人口大约35万。

甄的名义和图腾
甄,本义为制作陶器。甄,也是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古代甄人是擅长制作陶器的氏族,以制陶职业作为氏族的原始崇拜图腾,以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作为族名,以甄作族徽,最终出现甄姓。

甄姓的起源与演变
甄姓起源主要有两大支:偃姓和妫姓。
第一支系自偃姓。虞舜时期造律大臣皋陶,亦名咎繇,其次子仲甄之后,以字为氏。
第二支系自妫姓。虞舜时期作瓦之陶人,称为甄,为古代作瓦器之人,其后以技为氏。

外族基因的流入
南北朝是甄姓族群中流入外来基因的重要的历史时期。北魏孝文帝改华北近百个鲜卑族姓为汉姓,其中郁都甄氏改为甄氏。“郁都甄”乃“郁筑鞬”之异译,为东部鲜卑种姓,后来这支甄姓发展成为河南的望族。清朝初期,在满洲人、蒙古人、朝鲜人由相继出现了甄姓,形成了东北地区的甄姓的基础。

历史上甄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期,甄姓大约有近4万人,主要集中于山东,大约占甄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湖南、陕西、浙江、河南等地。
明朝时期,甄姓大约有2万2千人,陕西为甄姓的第一大省,约占甄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南等省。

当代甄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甄姓的人口大约有35万,为第二百三十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8%。自北宋以来1000年中,甄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河北是甄姓的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甄姓人口的43%。全国甄姓主要分布在河北、黑龙江、河南三省,大约占甄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在广东、山西、安徽、北京、山东、辽宁、湖北、天津等省市。
甄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230)表明:在冀京津、山东大部、豫皖苏北部、山西东部、内蒙古东北、黑龙江、吉林北部,甄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为0.1%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2%,居住了大约59%的甄姓人。在吉林南部、辽宁、内蒙古中东部、山东东部、皖苏中部、鄂豫陕大部、山西西部、湘黔桂三省交界圈,甄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在0.05%—0.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居住了大约21%的甄姓人群。

甄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甄姓的郡望有河南、中山。甄姓以“中山”、“还金”为其堂号,“还金”堂号典出南朝梁时甄彬。甄彬的人品很高,廉洁正直。他曾经为了用钱典当了一捆苎麻。后来在赎回苎麻时,发现麻捆中夹有一块五两黄金,甄彬马上送还原主。后升为益州录事参军,并兼郫县令。
楹联 有关甄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樵夫却步,苎束还金。
望徵直节,家世儒宗。
汉时瘦羊博士,魏代清白将军。
灵蛇示宫妆髻,瘦羊传博士名。
家谱 目前全国各单位和美国的图书馆中收藏甄姓族谱3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甄姓历代名人29名,占总名人数的0.06%,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一十三位;甄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一十八位;甄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位;甄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1%,排在并列第三百三十二位。
甄姓历代重要人物有:西汉末新朝更始将军、广新公甄丰,大司马、承新公甄邯;东汉太子少傅甄宇,梁相甄承;南朝梁郫县令甄彬,北朝北魏车骑将军甄琛,北徐州I刺史甄密,北齐吏部尚书甄玄成,北周司隶校尉甄鸾;唐朝朝散大夫甄权,,夏州都督甄宣;明朝南京兵部尚书甄庸。

甄姓血型
甄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1.9%,A型占27.8%,B型占30.8%,AB型占9.5%。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