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全氏起源及历史

全姓图腾_全氏图腾

全姓图腾(全氏图腾)

    全姓是占中国人口较多的第二百二十八位姓氏,尤盛于湖广地区。当今全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9%,总人口大约有36万。

全的名义和图腾
《周礼·考工记·玉人》注释:“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全,纯玉也。全的本义是把玉放人室内,这样才能收藏完好,引申有纯粹、完好、保全、齐全之义。古文全字是以双手奉玉献人之形状。全人应以玉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以此形成了全氏族的族徽,全人居住之地称之为全,形成的城堡称为全邑,最终出现全姓。

全姓的起源与演变
全姓的起源主要有两支:彭姓和地名。
第一支出自彭姓。颛顼帝高阳氏之裔孙陆终,陆终之第三子日籛,为彭姓,封于大彭,故地在今江苏铜山。彭祖之裔孙孚,为周泉府上士,周官泉府为《周礼》中地官之属。泉,也作钱,因官命氏有钱、泉等姓。其泉氏之后有以同音字全为氏者。彭姓全氏的历史大约有2000年。
第二支源出地名。全州,唐末五代后晋天福年间中设置,故地在令广西孕全州西。《姓氏考略》载,全姓出自地名。

外族基因的流入
全姓氏族的血液一直比较纯一,历史上很少有其他民族的血液流入。至元朝时开始发生外族血液的流入。元人中书平章政事阿鲁浑萨里,其父字万全,遂以全为氏。到清朝初期,满洲八旗姓全佳氏也改为全氏。当今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旗中均有全姓。南方少数民族中的全姓,主要在唐、宋时期由汉族的全姓融人为主,成为目前瑶族、壮族、苗族、傣族、拉祜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全姓的主要来源。

历史上全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期,全姓大约有4万8千人,浙江为全姓第一大省,大约居住了全姓人口的27%。全国全姓主要分布于浙江、河南、湖北、甘肃、安徽,这五省集中了大约87%的全姓人口。其次分布于江西、福建等地。
明朝时期,全姓大约只有2万2干人了。浙江仍为全姓第一大省,大约居住了全姓人口的27%。全国全姓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河南、江苏,这四省集中了大约78%的全姓人口。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福建、湖南、安徽等地。

当代全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全姓的人口大约有36万,为第二百二十八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9%。自宋朝以来1000年中,全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目前全姓的第一大省为湖南,大约占全国全姓人口的31%。全姓在全国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河南、重庆、广西,这五省区市集中了全姓人口的68%。其次分布于贵外I、江苏、湖北、浙江、安徽、山东等地。
全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228)表明:在湘鄂渝、粤赣大部、黔桂琼、川云东部、豫陕南部、黑吉东部,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在0.06%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8%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7%,居住了大约72%的全姓人群。在粤赣东部、台湾、福建大部、浙沪皖、江苏大部、山东东部、豫陕中部、山西东南、宁夏、内蒙古中部和东北、川云中部、新疆西北、北京、河北西北、黑吉辽大部,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在0.03%—0.06%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2%,居住了大约22%的全姓人群。

全姓的文化传统
郡望和堂号
全姓的郡望是京兆。全姓以“绥南”、“钱侯”为其堂号,“绥南”和“钱侯”堂号均典出三国时吴国全琮。全琮,孙策之长史,桂阳太守全柔之子。全柔曾给他几千斛米上集市上去卖,他却全部救济了穷人。后来,官做到奋威校尉、领东安太守,坐镇富春。招集流亡民众万人,威震一方。孙权加其官为绥南将军,封钱塘侯,最终官右大司马、左军师。
楹联 有关全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千解济贫,七校水经。
弃官避乱,赈困招忘。
受易精壮之学,上书振名士之风。
翰苑清才,学储渊博;岳州孤女,念切淮湖。
家谱 目前全国各单位和美国的图书馆收藏全姓族谱8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全姓历代名人25名,占总名人数的0.05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三十三位;全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五十四位;全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三十九位;全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2%,排在并列第二百七十六位。
全姓历代重要人物有:三国时吴国桂阳太守全柔,右大司马、左军师、钱塘侯全琮,扬武将军全绪,丹阳都尉全彝;南朝齐南琅琊太守全景文;五代十国时后蜀文州刺史全师雄;明朝文华殿大学士全思诚,万历进士、河南按察副使全良范,孝子全大成;清朝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左江镇总兵全节,寿春镇总兵全玉贵;当代哲学家全增嘏。

全姓的血型
全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5.5%,A型占29.5%,B型占26.7%,AB型占8.2%。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