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符氏起源及历史

符姓图腾_符氏图腾

符姓图腾(符氏图腾)

    符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四十四位姓氏,在琼、粤湘地区占优势。当代符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75%,总人口大约有94万多。

符的名义和图腾:
符,本义信也。古代称为符信,是出入关门的凭证,也是朝廷传达命令、调动兵将的凭证。最早的符乃是虎形,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兵符就是虎形的。唐初改为鲤鱼形,武则天登基后则改为龟形。符最早为竹制,以后有金制、铜制、玉制多种,但不管用什么质制,都是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因此,引申有符合之义。进而形成一种有权力的官职。符氏族应是世袭此官职的家族,符人以符为氏族原始图腾和族徽,最终出现符姓。

符姓的起源与演变:
符姓源出姬姓。战国时鲁顷公之孙公雅,出什秦国,为符玺令,掌管符玺符令。其支庶子孙以其官为氏。姬姓符氏的历史有2200多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进入唐末五代时,符姓氏族中开始融入其他姓氏的血液,有郎姓族人冒姓符。尤其在唐宋,有河南苑丘籍符姓南下,始入海南岛,与黎人长期相处,黎人中出现了符姓。

历史上符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符姓活动主要在河南、山东一带。进入秦汉以后,在山东形成琅琊郡符姓望族。进入唐宋时期,符姓向南发展很快,尤其是进入海南岛后。从此,符姓子孙散居南方各地。
宋朝时期,符姓大约有近5万2千,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7%,排在第一百七十位之后。当时河南为符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符姓总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河北广西等地。全国符姓主要聚集区在中原和北方。
明朝时期,符姓大约有11万余,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三十四位。广东(包括海南岛)为符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符姓人口的43%。全国符姓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两省,约占全国符姓总人口的69%,其次分布于浙江、广西等。符姓人口的分布形成了两广、赣浙两大集中分布区。

当代符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符姓的人口已有94万多,为全国第一百四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5%。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符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目前符姓的第一大省为海南,大约占全国符姓人口的49%。全国符姓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湖南,这三省集中了符姓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南、广西、江西,这四省区又集中了符姓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以粤琼为中心的向北递减的一条符姓分布带。
符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琼桂湘、广东大部、江西西带、云南东部、黔渝大部、四川东端、陕西东南角、湖北西部、河南东部、辽宁西北、吉林大部、黑龙江东南角,符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2%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6.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4.6%,居住了大约76%的符姓人群。在广东东部、福建西部、赣鄂大部、河南南部、安徽西部、山东西南、陕甘南部、四川北部、黔渝东部、云南中部、吉林北部、黑龙江东部,符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08%—0.1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2.4%,居住了大约12%的符姓人群。

符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符姓郡望为琅邪。符姓以惠民为堂号,“惠民”堂号典出宋朝符惟忠。符惟忠为西染院副使,不久升开封府主簿。他很会治理河道,惠民河与刁河合流,惟忠置二斗门闸,控制了水势,消除了水患。民众十分感谢其惠政。

楹联 符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幅巾高议;秘录修真。
百战曾无一败;二女皆配九重。
贤姊妹联成国母;良刺史感泣州民。
龙门受业,蔚然太学之英;虎翼沉机,卓尔登坛之将。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符姓历代名人23名,占总名人数的0.0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四十八位;符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6%,排在并列第一百八十八位;符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5%,排在并列第二百位;符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四十一位。
符姓历代重要人物有:东汉学者符融,学者符乾仁;唐朝监察御史符载;五代后唐宣武节度使符存审,赵州剌史符令谦;宋朝安远军节度使符彦超,义忠正军节度使符彦饶,天雄军节度使、魏王符彦卿,江西转运使符行中;明朝海南岛黎族首领符南蛇;清朝诗人符曾;民国语言学家符定一。

符姓血型:
符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9.6%,A型占26.2%,B型占27.2%,AB型占7%。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