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图腾(孔氏图腾)
一、 孔姓的来源
孔氏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历史传说时期。远古皇帝时代已经有孔姓,因当时有个史官,叫孔甲,曾经作《盘盂》一书,但是因为孔甲之后没有孔姓世系资料,所以一般认为孔姓源于子姓,而源于子姓之孔又有三种说法:
第一、 跟据宋代的《广韵》记载,契是商族的始祖,为子姓,历经十四代,传到成汤,灭下桀,建都于亳。成汤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他字中的"乙"组合起来定为姓氏就是孔氏。
第二、 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篡》所说,西周初期,由殷绉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的宋国,为子姓。微子启死后,其弟衍继位。其曾孙的玄孙正考父,是宋国上卿。其子名嘉,字孔父,史称孔父嘉。春秋时期孔父嘉的后代,以孔为氏,就形成了这支孔氏。
第三、 另据《姓考》等书的记载,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有出自姬姓的孔氏,卫国(今河南滑县东)有出自古佶姓的孔氏,陈国(今河南淮阳)有出自妫姓的孔氏。
二、 孔姓的迁徙分布
孔姓最初的发源地之一应该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到孔父嘉的后代因为避祸逃奔到鲁国,并且在鲁国定居了下来,可以是算是孔氏的第一次东迁了。这次东迁意义很大,以至后世鲁地竟成了孔氏繁衍的居住地。
从汉代开始,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孔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显赫的家族。但是,由于官职调遣、战乱等的原因,有许多人从今天的山东、河南向其他省迁徙。
西汉时,孔子襄曾任长沙太守,孔氏还有迁至今陕西的。
东汉时,河北、河南、广东都有孔氏家族的足迹,东汉末孔潜一族在浙江绍兴发展为望族。北宋末年靖康之变的时候,中原孔氏有一支随宋氏南渡,赐地衢州。
宋、明时期,北方的山西、辽宁等省,南方的江苏、云南、贵州、四川等省都有孔氏之族。清代以后,孔氏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而且有不少人移居海外。今天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西欧一些国家都有孔姓华人。
三、 孔姓的郡望堂号
【堂号】 有"阕里堂"和"至圣堂"。这两个堂都是因孔子而命名的。孔子生于阕里,是历史上的"大成至圣"。
【郡望】 孔姓的郡望主要有鲁郡、京兆郡、河南郡、会稽郡等。
鲁郡是在西汉初由原有的秦郡改置而来的,相当于今天的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地。三国魏及晋时改为郡汉朝初年,改右内式置京兆尹,因为其地属畿辅,所以不称郡。相当于今天陕西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河以南等地。三国魏时改称京兆尹郡。
河南郡是汉高祖改秦三川而设置的。大约在今天的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下游,贾鲁河上游地区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
会稽县,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长江以南,浙江省仙霞岭、牛头山、天台山以北和安徽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等地。
四、 姓孔的历史名人
孔姓对中国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名人辈出,史不绝书。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他晚年致力于教育,据传有弟子三千人。他曾删修《春秋》,整理《诗》、《书》等。在哲学上、政治上,他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战国、秦汉间的大商人孔氏,经营冶铁业富至数千金。
西汉时,南阳人孔仅,大冶铁商出身,武帝时任大农丞,后任任大司农;经学家孔安国,丞相孔光。
东汉有泰山都尉孔庙,其子孔融,汉末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
南朝齐有文学家孔稚圭。
唐代有经学家孔颖达,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孔巢父;僖宗、昭宗两朝宰相孔纬。
北宋有说唱艺人孔三传,曾经首创诸宫调。清代有定南王孔有德,戏曲作家孔尚任。
当代孔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孔姓的人口270多万,为全国第八十三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孔姓人口由21万增到近270多万,近13倍,孔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同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孔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厂形态势。孔姓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省,大约占全国孔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苏、广东、辽宁,四省的孔姓又集中了22%。全国形成了以山东为中心的孔姓聚集区。
孔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孔姓在山东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孔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鲁皖苏沪、河北东南、浙江北部、广东西部、广西大部、辽宁大部、吉林中部、黑龙江西北,孔姓一般占当地人的比例在0.27%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2%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0%的孔姓人群。在河北大部、京津、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辽宁西端、吉林北端和东南、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部和北部、湖北北部和东部、江西大部、浙江南部、福建西北、广东中部、海南大部、广西北部、湘黔南部、云南大部,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8--0.27%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3.2%,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5%的孔姓人群。
家训格言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以“诲人不倦"的精神执教40多年,有门徒3000人,出名的有7 2人。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孝”是儒家精神的基础,他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儒家学派的完美的体系。以父子之间的孝为基础,推至兄弟之间为悌,推至君臣之间为忠,推至朋友之间为信。孝、悌、忠、信这四字构成了儒家伦理的四大支柱,也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治家训子必不可少的道德标准。其学说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在今天,儒家的治家思想仍值得借鉴,有的应予以继续发扬。
家谱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孔姓族谱27部,全国其他单位图书馆还收藏孔姓族谱28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孔姓历代名人194名,占总名人数的0.43%,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五十四位;孔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1%,排在并列第四十八位;孔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O.11%,排在并列第一百二十四位;孔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排在并列第八十八位。
最负盛名的孔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战国魏相孔慎;秦朝博士孔鲋;西汉大司农孔仅,大臣孔光,经学家孔安国;东汉冀州刺史孔郁,文学家孔融;南朝齐文学家孔稚圭;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宰相孔纬;北宋说唱艺人孔三传;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戏曲作家孔尚任,经学家、音韵学家兼数学家孔繁森;民国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当代医学家孔伯华,植物分类家孔宪武,文艺理论家孔罗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