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尉迟氏起源及历史

尉迟姓图腾_尉迟氏图腾

尉迟姓图腾(尉迟氏图腾)

  尉迟姓是中华复姓之一,以部落名命姓。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族,灭亡代国。后来拓跋邽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如同中华之诸侯国。后来尉迟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迟为姓,称尉迟氏。尉迟氏是于阗国尉迟王朝的国姓,先后出过三十八位国王,国祚长达一千二百三十八年,如尉迟僧乌波、尉迟苏拉。《后汉书·西域传》所载于阗王名“位侍”,可能就是尉迟的异译。《新唐书·西域传》记载于阗“自汉武帝以来,中国诏书符节,其王传以相授”。亲历于阗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叙述于阗建国后说:“自兹已降,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可知尉迟氏家族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控制着于阗政权。据研究,尉迟本不是姓氏,而是最初的于阗国名前的头衔,其意是征服者、胜利者,自第三代于阗王起,用这一头衔作为姓氏。尉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四百九十一位,当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名在第一千五百六十五位。

【得姓始祖】

  (暂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塞种人,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尉迟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距今一千六百余年前,西北地区有一个氏族部落号“尉迟”,其祖先是中亚胡人的一个分支,即后世的“于阗人”,就是今称的塞种人,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于阗语即于阗塞语,其族首领的世家姓氏叫做“Vi-ca”,汉译音为“尉迟”,是冠在从汉朝时期开始立国的于阗国名前的头衔,其意是“征服者”、“胜利者”。尉迟一族后与鲜卑拓拔部联合,被称作“西方尉迟氏”,后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部落,被鲜卑拓拔部大人称之为“尉迟部”。之后,尉迟部一直跟随拓跋部称霸于北方地区。经过长时期的东征西战,鲜卑拓跋氏终于建立了北魏政权,当上了中国北方皇帝,而尉迟部也就跟着身价百倍,成为北魏皇室中的世代贵族,也是北魏勋臣八姓之一。后来,北魏孝文帝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折服,在北魏太和十七年至二十年间(493年―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今河南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连皇帝的姓氏都由原来的拓跋氏改为汉姓元氏,同时还下令其余的鲜卑族人也一律改汉姓。鲜卑尉迟氏部落族人便是在这种情形下,以部落名称的谐音汉字“尉迟”为姓氏,称尉迟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之中。在隋朝时期,整个尉迟氏家族又进行了第二次汉化过程,许多贵族称单姓尉氏,后来还有尉迟氏被隋文帝赐改为杨氏者,如隋朝末期著名的将领杨义臣就是。杨义臣的父亲就是隋朝的开国大将尉迟崇,后来在战场上牺牲,隋文帝出于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杨义臣在皇族的辈份。

  源流二

  源自鲜卑君主的赐姓。

  《周书·文帝下》: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穿鲜卑服装。 由于宇文家族实行鲜卑化政策,赐姓其势力下的汉人将领和望族,其部将家族和家仆也要跟从改姓,其中改姓尉迟的有陈忻等,他们成为了汉族尉迟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尉迟,本来是南北朝时来华的鲜卑族部落的名称。距今1600年前,这个部落随同同族的拓跋氏跑到中原来打天下,经过长时期的东征西战,拓跋氏终于当上了皇帝,于是尉迟部也就身价百倍,成了北魏皇室的一个诸侯。后来,北魏皇帝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折服,极力推行中华文化,学习汉俗,连皇帝的姓氏都由原来的拓跋氏改为元氏,同时还下令其族人也一律改为汉姓,尉迟氏便是在这种情形下,以部落的名称作了家族的姓氏,而称尉迟氏。尉迟复姓望族居太原,战国时秦国置郡,相当于山西省太原市。

  分布

  尉迟氏是典型的源出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四百九十一位,当今人口不足千人,排名在第一千五百六十五位。

  今云南省的昭通市、昆明市、玉溪市,上海市的宝山区,江苏省的南京市,浙江省的绍兴市,山西省的朔州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沧州市,台湾省的台北市等地,均有尉迟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镝余堂、忠武堂:唐朝时有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有奸臣说他要造反,太宗问他,他回答说:“臣从陛下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余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我随陛下身经百战,如今留下的,是枪刀弓箭里面捡回来的一条剩下的命。如今天下已定,你就疑惑我要造反吗?)说罢,就脱光衣服往地下一扔,要太宗数数他身上的伤疤,太宗留着泪抚摩着,安慰他。他卒后谥忠武。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望出太原;

  源自鲜卑。

  ——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尉迟姓的郡望和源流。

  如皋城筑;

  益州碑留。

  ——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旧日如皋城砖上有“尉迟敬德造”字样。今灵威观即当年尉迟敬德行辕。下联典指北魏·尉迟迥都督益州,政绩卓著,州人立碑颂德。

  五言通用联

  兄弟双公爵,

  父子两画家。

  ——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周蜀公尉迟迥及其从兄吴国公尉迟纲。下联典指唐代画家尉迟乙僧与其父跋质那(画家)皆以善画闻名,有大小尉迟之称。

  六言通用联

  鄂国表凌烟阁;

  益州留颂德碑。

  ——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大将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隋末跟从刘武周,后降唐,曾击败王世充军,并参与镇压窦建德。武德年间玄武门之变中,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历官泾州道行军总管;襄州都督等,封鄂国公,图形绘于凌烟阁。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周代地人尉迟迥,字薄居罗,孝闵帝时,因平蜀有功,封蜀公,驻益州。

  七言通用联

  益土颂恩威并济;

  凌烟表山岳不移。

  ——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周·尉迟迥,有大志,好施爱士。以平蜀功封蜀公。下联典指唐·尉迟恭,佐太宗中兴有功,其图形绘于凌烟阁。

  八言通用联

  富不易妻,愿辞帝女;

  情甘让国,留待唐廷。

  ——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太宗欲以女妻尉迟恭,尉迟恭以“富不易妻”辞之。下联典指于阗国王长子尉迟胜天宝中来朝,官至骠骑大将军,请以该国王位让弟,自己留唐宿卫。

  九言通用联

  智勇兼全,累功见忠武;

  恩威并济,刻石颂姓名。

  ——佚名撰尉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大将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省朔县)人。因战功卓著,是李世民亲信之一。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历任泾州道行军总管、襄州都督等。太宗欲妻以女,敬德曰:“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之所愿也。”帝乃止,以功累封鄂国公。卒谥忠武。下联典指北周蜀公尉迟迥,字薄居,有大志。好施爱士。为是夫铭碑颂之。

  【祠堂古迹】

  尉迟村

  在今山西省沁水县的东部边陲有一个著名的尉迟村,古老的沁河水由北而南从当地经过,造化生神秀,大自然赋予了尉迟村一块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的河川平地。尉迟村虽然地域狭小,但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在古代,那里是著名的商贾要道,南来北往的商人们都会在尉迟村停留驻脚。

  尉迟村与唐朝大将尉迟恭有着说不尽的渊源。此外,她还是著名现代作家赵树理的故乡,家喻户晓的“山药蛋派”著作《三里湾》等,其题材就取自于这个小村庄。

  尉迟村原名叫吕窑村,这里的村民早先都姓吕,是姜太公的后裔子孙,而且世代都居住在土窑洞里,故名吕窑,村民们古往今来就以憨厚仁慈闻名天下,对过往行人从来都是以礼相待。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尉迟恭(字敬德)被秦王李世民收服。在归顺李世民后,尉迟恭忠心不二,曾三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立下了头等大功,安定了天下,辅佐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后,特封尉迟恭为右武侯大将军,赐爵鄂国公。这位鄂国公,为人耿直,执法严明,以惩治贪官著称。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尉迟恭为了给百姓除害,一怒之下,亲手杀死了一个鱼肉百姓的大贪官,之后怕唐太宗责怪他,便逃出京城到了吕窑村。

  逃到吕窑村后,尉迟恭对受到村民们的热情相待,便对吕窑村备感亲切,于是就决定在此永久居住。村民对他视为亲人,同食同作。为了回报村民,尉迟恭把自己以前从事过的绝活“编簸箕”的手艺传授给了吕窑村民。著名的“尉迟簸箕”便由此而来。吕窑村也曾因此一度被称作“簸箕村”。

  后来唐太宗得知尉迟恭杀官逃匿后,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更加思念这个忠义之臣,于是诏令文武大臣四处寻找尉迟恭的下落。经过探访,终于在吕窑村找到了他。群臣设坛恭请鄂国公返京,但尉迟恭坚持要还乡为民,不再复出。唐太宗只好降旨,封尉迟恭为开国公,准许他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之后,尉迟恭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吕窑村民,在文武大臣们的护拥下返回了老家朔县(今山西朔州)。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尉迟恭病逝,终年七十四岁。

  尉迟恭离开以后,吕窑村民非常怀念他。为了纪念这位开国公,村民们把吕窑村改名为尉迟村,并为他修建了敬德庙、敬德阁,保存至今。

  在尉迟村,古建筑保存至今的还有敬德庙、敬德阁和赵树理学堂。

  敬德庙为一进两院,东西两头各有一钟鼓楼。正殿为玉皇殿,两侧为鄂国公殿和岳飞殿。正殿里完整地保留着清朝时期绘制的精美壁画二百余平方米,非常难得。

  敬德阁,下为石拱门洞,上为三层楼阁,上下共五层,意为暗窨(地窨),也就是当年尉迟·恭传授编簸箕技艺的地下室,现在还保留有八处。这一建筑形式与柳制品编织手艺在全国都是少见,已属于珍贵的文化遗产。

  据说,尉迟村现在还有八个身怀“编簸箕”绝技的老人,保存着编制器具四十余套,每套有三十多种,可算得是珍贵的文物了。 

       目前,敬德阁下半边墙壁已经倒塌,还没有进行修复。这些印证了历史痕迹的建筑大部分已残败不堪,目前,村委会正在全力组织进行抢修,可惜资金严重不足。

  【典故轶事】

  尉迟公门神

  旧时风俗,岁朝吉庆,不但要挂春联,而且还要在大门口张贴门神画,目的是为了避邪。《白毛女·扎红头绳》歌词中有“门神门神挂起来,大鬼小鬼莫进来”,就是这个意思。最常见的门神画,有《钟旭》、《赵公明》等,再就是《尉迟恭手执钢鞭图》。尉迟恭(585一658)唐朝开国大将军,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隋代末年从刘武周为将,后降唐。战功显赫。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后以功累迁鄂国公,卒谥“忠武”。史称尉迟恭骁勇善战,“善避槊”。常常单骑突人敌阵,许多人围住用长矛刺他不能刺中,尉迟恭反而能夺下对方手中的长矛,将他们刺下马来。号称“勇鸷无双”的齐王李元吉,跟他比试也输了,《隋唐演义》对此曾作过绘声绘色的描写。在唐代历史中最辉煌的自然是唐太宗李世民,但在民间最有风采的却不是他,而是他手下两员大将。他们就是现在在农村仍然能经常见到的门神爷,从门外面对两扇大门,左边门扇上的是秦叔宝,右边门扇上的就是尉迟恭。千载之下,当年的皇帝早已不知去哪里转世投胎,而这两员大将却一直留在人间,在千家万户占一席之地,这种纪念臣子却忘却皇帝的作风似乎与中国传统礼教不太协调。不过这种事也不是门神爷一家的专利,刘备君臣的待遇也是相同。蜀汉群臣中,关羽被尊为武圣,关帝庙曾广受世人香火;张飞则是阆中山神,张飞庙留存至今;赵云虽然没听说有庙,但“长阪雄风”四字名传天下;诸葛亮就更不用说了,武侯祠可不止一处,至今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还在争当诸葛故里。再看身为君主的刘备,他的待遇可凄凉多了,据说成都武侯祠原本是纪念刘备的先主庙,结果后人也不管什么君臣伦常,竟公然让诸葛坐了正殿,倒把先主请出去了。那未,尉迟恭这个历史人物怎么会成了门神呢?传说唐太宗晚上睡觉,半夜听到有奇怪的声响,害怕极了,次日告诉群臣。大将秦叔宝奏曰:“愿同尉迟将军一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准奏。夜果无事。因此命画工画两人图形全装,挂在宫掖的左右门。后来两人都赐葬昭陵,死后也为唐大宗守陵。这样,手执钢鞭的尉迟恭和举着宝剑的秦叔宝,被民间尊为一对门神。原尉迟恭庙,俗称“景云大王庙”,在昆山东北二十里蔚州村(今周市镇城隍潭庙前村)。《县志》载:“相传尉迟恭生此,故祀之,或云:敬德封吴国公,故庙食于此”前一说无据,以后一说为是。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役)尉迟敬德论功第一,升右武侯大将军,赐封“吴国公”,食禄一千三百户。这里是他的受封之地,故建庙祀之。

  富不易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十分重要。“夫妇之道,人道之大伦也。”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待夫妻关系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家庭关系一直是“夫权制”,丈夫可以将妻子“休”掉,也可以拥有三妻四妾。许多男子在“金榜题名”后,抛弃了患难与共的结发之妻而另攀高门,成为“乘龙快婿”。但即便在封建社会里,也有许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如东汉时期的宋弘、唐代的尉迟恭,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在当代,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相濡以沫,忠贞不渝,两人“互学、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堪称夫妻关系的典范。尉迟恭因为帮助李世民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李世民想招赘他为驸马。尉迟恭辞谢说:“我的妻子虽不好看,一起过苦日子多年倒也恩爱。我没有文化,但听古人说‘糟糠之妻不下堂’,不能因富贵变心。招驸马的事儿实在不敢当。”太宗听了觉得有理,也就作罢了。“富不易妻”,也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之一。现在,时代虽然变了,但人们却仍然把“偕老白头”看作是最理想的婚姻,恐怕还没有人敢说“富而易妻”是理所当然的。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皇甫
下一姓氏: 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