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爱氏起源及历史

爱姓图腾_爱氏图腾

爱姓图腾(爱氏图腾)

  爱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作为姓氏可读为huì,亦可读作ài。爱氏是一个源出少数民族的汉化姓氏,共有四处起源,早期主要活动在北方及西北地区,内迁后在山西形成望族。宋代以后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有少量分布。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九十九位。现今人口约八千,排在第七百九十七位,在台湾省名列一千一百十八位,属于稀有姓氏。

【得姓始祖】

  爱邪勿(爱弘顺): 唐武帝李炎时期(公元841~846年),一些回鹘首领来唐朝,北方回鹘国的过相叫爱邪勿,是根据当地发音译成汉语的。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宠爱,唐武帝分别赐于他们汉族姓名,根据国相邪勿得名字的译音,赐给他一个“爱”姓。爱首相于是又改汉名为爱弘顺,回鹘国也从此成为唐朝的附庸国。爱弘顺十分尊敬唐朝政府,后来曾为唐王朝驻守太原,他的后裔子孙十分昌盛,后尽居于中原,他们都承袭沿用唐皇赐姓,皆称爱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爱氏正确读音作huì(ㄏㄨㄟˋ),族人皆尊奉爱邪勿为得姓始祖。

  爱薛:公元?~1308年待考,阿拉伯人,又译称海薛、也薛;叙利亚西部操阿拉伯语的拂林人。著名元朝基督教徒,拂林王。爱薛子孙旺盛,大多继承家学,在元朝时期任掌宗教、文字、星历、医药的崇福司、翰林国史院、司天台和广惠司等部门的官员多为其后裔。其后裔子孙多融入蒙古族,其中就有以先祖名字汉译为爱氏者,读音作ài(ㄞˋ),世代相传至今。

  舒穆禄·爱星阿:满洲正黄旗人,著名清朝将领、与吴三规统兵追击到缅甸,彻底击灭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父子,功升定西将军、封武勋王。在舒穆禄·爱星阿的后裔子孙中,有改称汉姓爱氏者,读音作ài(ㄞˋ),世代相传至今。

  觉尔察·爱隆阿:满洲正黄旗人,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以副都统、领队大臣率军西征,平定了准噶尔叛乱,维护了祖国新疆地区的稳定,功授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累官至新疆伊犁参赞大臣。在觉尔察·爱隆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化为姓氏者,称爱氏,姓氏读音依唐例读作huì(ㄏㄨㄟˋ),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回鹘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域回鹘(回纥)国相爱邪勿的后代,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唐时,回鹘国有相爱邪勿,赐以爱为姓,名弘顺。”

  隋、唐时期,西域有一个游牧民族叫回鹘,相传乃匈奴民族的一个分支。唐朝时候,大唐帝国声威远播,许多地方人都纷纷归顺。

  唐武帝李炎时期(公元841~846年),一些回鹘首领来唐朝,北方回鹘国的过相叫爱邪勿,是根据当地发音译成汉语的。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宠爱,唐武帝分别赐于他们汉族姓名,根据国相邪勿得名字的译音,赐给他一个“爱”姓。爱首相于是又改汉名为爱弘顺,回鹘国也从此成为唐朝的附庸国。

  爱弘顺十分尊敬唐朝政府,后来曾为唐王朝驻守太原,他的后裔子孙十分昌盛,后尽居于中原,他们都承袭沿用唐皇赐姓,皆称爱氏,世代相传至今。

  宋朝时期,有个著名的刺史就叫爱申,他就是爱弘顺的后裔。爱氏主要定居在今山西省的西北部,古称西河郡。

  该支爱氏正确读音作huì(ㄏㄨㄟˋ),族人皆尊奉爱邪勿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阿拉伯族,出自叙利亚西部操阿拉伯语的拂林人爱薛,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爱薛,公元?~1308年待考,阿拉伯人,又译称海薛、也薛;叙利亚西部操阿拉伯语的拂林人。著名元朝基督教徒,拂林王。

  爱薛出身于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徒世家,祖名不阿里,父名不鲁麻失。爱薛又汉译为海薛、也薛,均为阿拉伯语Isa的音译,与今天译自西欧语的耶稣(Jesus)同名。

  宋淳祐六年(大蒙古国库裕克汗孛尔只斤·贵由元年,公元1246年),叙利亚聂思脱里教派长老审温列边阿答(Simeón Rabban-ata)东来,参加贵由汗的即位大典,盛称不鲁麻失的才能。由于孛尔只斤·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本人笃信基督教,曾敦请贵由汗遣使邀请,不鲁麻失以年高推辞了,由于其儿子爱薛继承家学,通晓西域多种语言,学问广博,擅长星历、医药之术,因此代父应召。

  爱薛到蒙古汗国后,娶唆鲁禾帖尼的同族侍女为妻,夫妻俩后来还当过蒙古蒙哥汗公主的傅父和傅母,故深为孛尔只斤·蒙哥一家所亲信,蒙哥汗即位后一直很喜欢爱薛,不论到哪里,常带在身旁。

  蒙哥汗的弟弟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即位后,也一直重用爱薛。有一次,元世祖带着爱薛去打猎,爱薛就劝元世祖说:“现在庄稼已经长高,打猎的人马往田野一跑,百姓可就遭殃了。”元世祖听了点头称是,当即就取消了行猎。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逝世,元成宗孛尔只斤·铁穆耳即位,加授爱薛为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

  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元成宗遥授爱薛平章政事。

  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元成宗逝世,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即位,晋封爱薛爵秦国公。

  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爱薛病逝于上都(开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元仁宗孛尔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追封爱薛为拂林王,谥号“忠献”。

  爱薛有妻妾多人,子孙旺盛,大多继承家学,在元朝时期任掌宗教、文字、星历、医药的崇福司、翰林国史院、司天台和广惠司等部门的官员多为其后裔。其后裔子孙多融入蒙古族,其中就有以先祖名字汉译为爱氏者,读音作ài(ㄞˋ),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舒噜氏,亦称舒穆禄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石抹氏部落,与满族舒穆禄氏同宗同源,为元朝时期入元籍的一部分女真族人,满语为Suru Hala或Sumuru Hala,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实际上仍为女真族,明朝末期分称蒙古族、满族,所冠汉姓多为舒氏、爱氏等。该支爱氏鼻祖为舒穆禄·爱星阿,满洲正黄旗人,著名清朝将领、与吴三规统兵追击到缅甸,彻底击灭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父子,功升定西将军、封武勋王。在舒穆禄·爱星阿的后裔子孙中,有改称汉姓爱氏者,读音作ài(ㄞˋ),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爱义氏,亦称瑷义氏,以地为姓,满语为Aiyi Hala,世居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瑷珲镇),后多冠汉姓为爱氏、艾氏、张氏等。该支爱氏读音作ài(ㄞˋ),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爱珲氏,亦称瑷珲氏,以地为姓,满语为Aihui Hala,世居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瑷珲镇),后多冠汉姓为爱氏、艾氏等。该支爱氏读音作ài(ㄞˋ),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觉尔察氏,满语为Giorca Hala,为满族大姓,以地为氏,世居长白山区、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觉尔察(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温家窑)等地。另有清太祖祖父的兄长德世库后裔,后被革退,系紫带子者,其沿用祖名觉尔察为氏。清朝中叶以后,觉尔察氏所冠汉姓多为赵氏、肇氏、孙氏、常氏、陈氏、艾氏、爱氏等。该支爱氏鼻祖为觉尔察·爱隆阿,满洲正黄旗人,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以副都统、领队大臣率军西征,平定了准噶尔叛乱,维护了祖国新疆地区的稳定,功授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累官至新疆伊犁参赞大臣。在觉尔察·爱隆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化为姓氏者,称爱氏,姓氏读音依唐例读作huì(ㄏㄨㄟˋ),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唐时,回鹘国相有爱邪勿,赐姓爱,名弘顺。”爱氏主要来自唐朝时期的回鹘国。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声威远播,也许为了布恩树德,曾经把回鹘国的国相爱邪勿赐姓于爱。在当时,这是一份莫大的荣誉,所以,爱邪勿的子孙就以爱为姓,称爱氏。另外在满族中也有爱氏,为清朝中叶以后以原姓氏之谐音汉字所改。

  1.回鹘民族:

  回鹘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与西北操突厥语的民族之一;亦为建立于漠北的游牧汗国名。北魏时为高车或铁勒诸部之一,作袁纥,隋朝作韦纥及乌护,唐朝初期改称回纥(迴纥),又作乌纥,唐德宗李适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更名为回鹘。袁纥、韦纥、乌纥、回纥当是乌古斯的对音,今译为“维吾尔”,在这一点上学者无大分歧;至于乌护,有的学者认为系指乌古斯而言。

  关于乌古斯,这是民族史上的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公元八世纪中叶突厥鲁尼(runic)字体碑铭中的“九姓乌古斯”、公元十世纪以后穆斯林地理文献中的“九姓古斯”与汉文文献中先后出现的“九姓铁勒”、“九姓回鹘”是怎样一种对应关系,学者目前仍在探讨中。

  回纥传说中的祖先为卜可汗。高车初期六姓之一的袁纥,颇为强盛,与其他部落一起南迁漠南,众至数万或数十万,畜牧蕃息,渐知农耕。后其首领树者率众叛北魏而复北徙。继而树者复降北魏。唐朝文献记载,隋朝到唐初,回纥的住地在娑陵水(今色楞格河)侧,位于同属铁勒的薛延陀部之北。当时回纥与薛延陀、仆骨(仆固)、同罗、契苾等铁勒诸部同役属于突厥,但时服时叛。隋末唐初,时健俟斤被推为回纥部君长,但回纥的真正兴起是在时健俟斤子菩萨为第二代君长时期。

  公元六世纪中叶,突厥人以阿尔泰山为中心兴起,旋分为东、西突厥;当时以袁纥氏族为主的漠北铁勒即处在突厥贵族统治之下。隋炀帝杨广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袁纥人利用西突厥被隋王朝打败的有利形势,团结土拉河以北其他铁勒部众,起而反抗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公元602~611年在位),正式宣布其族名为回纥,并选出菩萨(公元627~646在位)为最高军事首领“阙俟斤”(大首领)。

  当时铁勒中另一大部落薛延陀刚从阿尔泰山西南麓迁回漠北,以鄂尔浑河为中心建立汗国。回纥菩萨附于薛延陀,而另在南面土拉河畔建立牙帐,自称“颉利发”(意为首领),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朝贡于唐朝。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薛延陀联合回纥,与唐军共攻灭东突厥。此时回纥仍为薛延陀属部,然亦与之分庭抗礼。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前后,菩萨与薛延陀并力大破东突厥,声势大振。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擒东突厥颉利可汗,东突厥前汗国亡,漠北唯回纥与薛延陀最强。回纥曾服属于薛延陀。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菩萨死,子吐迷度(公元646~648在位)继位,于当年与铁勒其他部落共同助唐王朝破灭薛延陀,并其部落,奄有其地,自回纥以南设置邮递,通管漠北。

  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一说公元648年),唐朝政府于铁勒诸部之地设羁縻州府,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其俟利发吐迷度虽然自号为可汗,但受大唐王朝册封为瀚海都督,属唐之燕然都护府管辖。吐迷度之后六代君长皆受唐都督称号,统治回纥部。

  唐高宗李治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回纥又动员五万骑兵协助唐朝灭西突厥。从此回纥即跨有原来东、西突厥汗国的广大土地。吐迷度帮助唐朝灭东突厥及薛延陀后,唐朝即以回纥住地置瀚海都督府,拜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都督府的都督,受燕然都护府管辖。

  公元七世纪后期,后突厥汗国兴起,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回纥君长承宗因受压迫而与契苾、浑、思结等铁勒四部迁往甘(今甘肃张掖)、凉(今甘肃武威)之间,在河西走廊居留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回纥等四部在河西居住四十余年,受中原文化影响不小;原留漠北的回纥余众此时则为后突厥役属。

  公元八世纪四十年代,后突厥统治阶级内部自相残杀,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等起而攻杀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共推拔悉密部君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与葛逻禄的君长自为左、右叶护。回纥人在其领袖骨力裴罗(吐迷度的第六代孙,公元744~747在位)领导下,团结内外各部落,又得到唐朝的帮助,终于清除了后突厥的残余势力,被各部落公推为骨咄禄毗伽可汗,建立了回纥汗国,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南居东突厥汗国故地,徙牙于乌德鞬山(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支)与嗢昆河(今蒙古鄂尔浑河)之间,其地当即哈剌巴剌哈孙废址,大唐王朝封之为怀仁可汗。此后漠北回鹘汗国一直存在到唐文宗李昂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他继承了过去东、西突厥的疆域,将牙帐从色楞格河迁到鄂尔浑河上游的喀喇巴喇哈逊(黑虎城)。大唐王朝封他为怀仁可汗、左骁卫员外大将军。自此,回纥游牧封建汗国,存在一百年左右(公元744~840年),和唐朝关系密切。

  唐天宝二~十三年(公元744~754年)为汗国草创时期。怀仁可汗及其子磨延啜(即第二代可汗葛勒可汗)致力于削平邻部反抗,巩固汗国。可汗之下有两“杀”典兵;大臣自叶护以下共二十八等,如突厥旧制;可汗之下还置内、外宰相,又有都督、将军、司马,这表明汗国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既沿袭突厥游牧汗国的传统,又深受唐朝影响而具有二重性质。汗国下辖原铁勒之仆骨(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诸部,另外还有阿布思、骨仑屋骨思二部,当属后来显赫的部落。上述铁勒九部之外,回纥也把被它击破的拔悉密、葛逻禄纳入汗国,并常常以两部为先锋,号称十一部落。各部落由仿唐制任命的都督统治。由此可见,回纥汗国实际上是一个以回纥部为首的铁勒诸部联盟。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两年后,葛勒可汗遣子叶护率兵入援,助唐收复长安、洛阳。次年,肃宗以亲女宁国公主遣嫁可汗。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762年),回纥第三代可汗牟羽可汗助唐讨平史朝义。自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以来,回纥与唐朝交往密切,受唐朝文化影响也比较明显,例如,汗国本来以游牧为主,现在则向半定居转化,上层统治集团开始建立城市、宫室,妇女有粉黛文绣之饰;在昭武九姓胡的影响下,回纥日益重视商业活动,与唐进行大规模的绢马互市。与此同时,摩尼教自汉地传入回纥,并作为回纥国教而得传播。

  唐建中元年~唐贞元十一年间(公元780~795年),接连四代可汗均以暴力夺位,对外则忙于与吐蕃、葛逻禄斗争和镇压突厥余众的反抗,例如,在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回鹘与叶蕃争夺北庭(别失八里)的斗争极为激烈。因此,这一时期,四位回鹘可汗虽先后与德宗女咸安公主成婚,但与唐朝往来明显减少。唐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原出跌氏的宰相夺得汗位,是为怀信可汗,药罗葛氏汗系至此断绝。

  此后到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回鹘向西经略,势力远达真珠河(今俄罗斯锡尔河上游纳伦河)及拔汗那(今乌兹别克费尔干纳)一带,崇德可汗即位,娶唐宪宗之女太和公主,与唐朝交往再度活跃,互市兴旺。然而从唐文宗李昂大和六年(公元832年)起,回鹘连遭自然灾害的袭击,内部动乱,势力大衰。

  政治上,回纥汗室的十五世可汗,有十一世都接受了大唐王朝的封号;经济上,双方开展巨额的绢马贸易;唐朝皇帝多次把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双方结成姻亲;文化上,从唐朝内地传入摩尼教,成为回纥的国教,而萨满教随之衰落。回纥文字主要用突厥文,也使用粟特文。风俗习惯:遇丧事,有剺面的习俗;逢大典,则拜狼旗。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左右,因内乱和天灾疫疾,生产力破坏,为黠戛斯所破,回鹘汗国遂告崩溃。除一部分人南下附属唐朝外,其余十五部由贵族庞特勒率领,分三支向西北迁徙,和西域原住的同族人(如乌护、契苾、拔悉蜜、葛逻禄、乌古斯、样磨等)相汇合,而先后建成高昌回鹘、河西回鹘(甘州回鹘)和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三个政权。

  回纥部自身由九个氏族组成,即可汗出身的药罗葛和胡咄葛、啒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嗢素、药勿葛、奚耶勿。这九个氏族有时被称为内九姓,以与构成汗国的铁勒九部或十一部落相区别。汉文文献中常见的“九姓回鹘”一称,究竟是指回纥内九姓,还是指回纥、仆骨、浑、拔野古等九部,这是学界长期探讨的问题,有些学者以之与9世纪漠北的九姓回纥可汗碑文对勘,倾向于认为当指铁勒九部,而非内九姓而言。

  唐文宗开成末、唐武宗李炎会昌初年(公元840年前后),回鹘可汗被黠戛斯所杀,汗国崩溃,诸部离散。其中近汗牙的十三部,以特勤乌介为可汗,南下边塞降唐。乌介辗转往来于天德(今河套以东地区)、大同之间,为唐太原节度使刘沔、幽州节度使张仲武等所破,其弟遏捻收拾残部,先仰食于奚,后走依室韦;黠戛斯击室韦,收部分回鹘残部还碛北。

  另有回鹘十五部,史称由其相馺职与庞特勤率领西奔葛逻禄,残众入吐蕃、安西。对于这一记载,学界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西迁回鹘分为三支,一支投葱岭以西的葛逻禄,一支投安西,又一支投当时占据河西走廊的吐蕃;另一种见解认为葛逻禄有三姓,分布范围辽阔,东起伊吾(今新疆哈密)以北的折罗漫山,西至碎叶、怛逻斯之境。回鹘西迁,投奔的只是东部天山的葛逻禄,到达北庭一带之后两分,一支南下安西,一支东投河西走廊的吐蕃。此说实质是认为西迁回鹘仅分两支,此外并不存在投奔葱岭以西的一支回鹘。

  2.河西回鹘:

  河西回鹘中主要的一支为甘州回鹘。到北宋初年,整个河西回鹘的势力,除甘、沙二州外,还分布到凉(今甘肃武威)、肃(今甘肃酒泉)、秦(今甘肃天水)三州以及贺兰山(时在西夏境内)、合罗川(今额济纳河,时在西夏境内)等地。到明朝,这一部分人称为撒里畏吾尔(黄头回鹘),一般即认为是今甘南裕固族的先民。

  唐会昌年间迁居河西的回鹘,初附于吐蕃。但吐蕃随即衰微。河西本是蕃汉杂居地区,回鹘乘吐蕃衰落之机,扩散其族帐,驻牧地于秦(今天水,入居秦川者内属,谓之熟户)、凉(今武威)、甘(今张掖)、肃(今酒泉)、瓜(今安西)、沙(今敦煌)等州与贺兰山乃至伊吾以西纳职等地,并不时与吐蕃余部嗢末、吐谷浑、龙家等民族及沙州归义军张氏政权发生冲突。冲突互有胜负,回鹘随之进退无常,时遁时返。

  公元九世纪的六十~八十年代,活动在甘州绿洲的回鹘逐渐结集力量,形成河西回鹘的势力中心。唐朝以来住在河西的某些突厥系部落,如甘州南境的朱耶氏遗族鹿角山沙陀,大约即在这一时期与回鹘合流。公元九世纪九十年代,当沙州归义军张氏政权由于内讧而无暇他顾之际,甘州回鹘建立了汗国。

  3.甘州回鹘:

  关于甘州回鹘可汗的建立者,学界有两说,一些学者根据某些史文记载而认为是庞特勤率领的先进入焉耆、吐鲁番而后转向东来的部众所建立,从而认为庞特勤不仅是天山地区回鹘汗国的建立者,而且也是甘州回鹘汗国的第一位可汗。另一些学者认为甘州回鹘系直接从漠北高原穿越戈壁而来河西,庞特勤根本没有,也无可能东来甘州。这个问题也由于资料不全,记载抵牾,而难于详考。

  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可汗有仁美(英义可汗,当是《辽史》中的乌母主可汗)、仁裕(顺化、奉化可汗)等。

  宋朝时期,甘州回鹘可汗的名字多带“夜落纥”、“夜落隔”字样,这极可能是漠北回鹘汗国统治氏族药逻葛的同音异译。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以来,甘州回鹘汗国频频通使宋朝,并沿袭唐朝漠北回鹘汗国传统,自称外甥,尊宋主为阿舅。宋朝酬赠可汗及可汗之母(母公主)颇为丰厚。双方的亲密往来,明显地具有政治意义,旨在相约共同对付势力日益强大的西夏。甘州回鹘控制着东西交通的孔道、转贩贸易的枢纽──河西走廓,这一地理位置有时使之在影响宋、辽、西夏的斗争大局上起一定的作用。

  宋真宗赵恒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冬,夏州政权攻西番,取西凉府,但被住在西凉府大谷的者龙族(咱隆族)、乞当族、督六族等所谓六谷蕃部击败,夏州首领李继迁中流矢死。甘州回鹘参预战事,从而与西夏结仇。

  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夏州万子等领兵趋回鹘,回鹘设伏挫败之。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后,甘州乘夏州政权再取凉州不利之机,而在短期内占领了凉州。

  宋仁宗赵祯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在辽圣宗耶律·隆绪遣军三次远征甘州回鹘(公元1008、1010、1026年)之后,甘州为西夏所陷,李元昊即因此役有功,而得立为西夏皇太子。回鹘余众部分迁居瓜、沙州,部分南奔宗哥族首领唃厮罗。甘州回鹘汗国存在一百三十余年而亡。

  4.沙州回鹘:

  沙州回鹘在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入贡于辽国政权时,尚自称“沙州敦煌”。宋大中祥符七年(辽圣宗开泰三年,公元1014年),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贤)(恭)顺朝贡于辽国,史籍《辽史》中作“沙州回鹘曹顺遣使来贡”。宋天禧三年(辽开泰八年,公元1019年),辽圣宗封曹顺为敦煌郡王,其后《辽史》记载称之为“沙州回鹘敦煌郡王”。

  据《辽史》记载,辽圣宗派军远征甘州回鹘期间,分别于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和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与沙州有友好往来。是时,沙州回鹘既对辽称臣,也向宋朝纳贡,宋仁宗景祐~皇祐年间(公元1034~1056年),凡七贡方物,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瓜州以千骑降于西夏,宋景祐三年(公元1037年初)农历12月,沙州降于西夏,甘、凉、瓜、沙、肃全为西夏所有。然而,在宋仁宗庆历元~二年(公元1041~1042年),沙州还有“镇国王子”、“沙州北亭可汗王”的称号。“镇国”者,当是回鹘语的意译,乃西部回鹘汗国的称号之一。直到宋靖康二年(金太宗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沙州仍有回鹘活剌散可汗。很可能在西夏统治下的沙州回鹘依然享有一定的独立性。

  5.高昌回鹘:

  高昌回鹘是回鹘西迁、汇合后主要的一支,直到元代,它仍自认是回鹘的嫡系。其疆域东至哈蜜乌纳格什河,西通天山西部,南接酒泉,北达天山北麓。首府设在喀喇和卓,第二首府设在天山北麓别失八里(即北庭),为贵族放牧及避暑的地方。生产上以经营定居农业为主。社会性质为初期农业封建社会,以封建农奴制为主,但已有一部分租佃关系。其王早期称阿萨兰汗(意为狮子王),较晚则称亦都护。地产麦子、棉花、葡萄。宗教信仰先信仰摩尼教,而后信仰佛教。文字主要用回鹘文。人好音乐游赏。

  唐会昌初年,庞特勤率领西走的回鹘大约在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从天山北麓南下,居住在焉耆。庞特勤称叶护,有众二十万,西进龟兹,东北取西州(高昌、和州、火州),击退追袭的黠戛斯,壮大了势力,为建立高昌回鹘汗国奠定了基础,其声威所及,漠北回鹘残部亦思归附。唐宣宗李忱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唐廷派王端章为使,册封庞特勤为可汗,但未成功。此后十余年,庞特勤一直通好唐廷。

  唐懿宗李凗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西州有仆固俊称可汗,仆固俊从黠戛斯控制之下(一说从吐蕃手中)夺取了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轮台)、北庭、清镇等地,称高昌回鹘。

  五代时期,高昌回鹘遣使贡方物。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遣使聘问。宋太宗赵炅(赵匡义)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高昌国主开始自称西州狮子王阿厮兰汗(一作阿斯兰,又作阿萨兰,意即狮子),有些研究著作即以是年为高昌建立汗国之始。此外,据史籍《元史》和黑汗王朝时期文献《福乐智慧》记载,高昌国主的称号亦作“亦都护”,这可能是沿用唐朝居留于北庭一带的回鹘近族拔悉密的王号。

  是年,高昌狮子王遣使于宋朝,对宋王朝称舅,自居外甥,宋太宗赵炅当年遣供奉官王延德、殿前承旨白勋出使高昌答聘。王延德等至高昌,曾被邀至狮子王避暑之地北庭访问。他们于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返还,所留行纪对行程、高昌北庭情况作了生动描述。从各种情况判断,高昌回鹘在西迁回鹘诸部中势力最强,文化最盛,实为回鹘的政治、文化中心。

  据高昌故城出土木杵上的回鹘文资料,在公元十世纪,或直到公元十一世纪初,高昌回鹘汗国分别以高昌和北庭为冬夏都城,领域东起沙州,西达热海(今伊塞克湖)南岸的弩支·巴尔思罕,版图相当辽阔。在文化方面,唐朝以来的汉文化在高昌保存良好,“有敕书楼,藏唐太宗、明皇御札诏敕,缄锁甚谨”,表明高昌与中原地区的密切关系。

  高昌境内流行摩尼教、佛教、景教。统治阶级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同时创制文字,大量翻译宗教典籍。回鹘文以粟特字母作基础,为拼音文字,对后来蒙文、满文的创制影响甚巨。

  公元十二世纪二十年代,高昌有毕勒哥可汗在位。当时,辽国已处在覆灭前夕,辽国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假道于毕勒哥,高昌此后臣服于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西辽置“监国”于高昌。

  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势力西渐,宋宁宗赵扩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高昌国主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摆脱西辽羁绊,称臣于蒙古。在蒙古建立国家过程中,高昌回鹘的政治家、将领、文臣起了重要作用。

  6.龟兹回鹘:

  龟兹回鹘一说是“回鹘别种”,一说“或称西州回鹘,或称龟兹回鹘,或称西州龟兹,其实一也”。自回鹘西迁以来,族种散处甘州、西州、龟兹乃至于阗界内的新复州(新福州),即连罗布泊近端也有黄头回鹘,本来同枝,因迁徙动荡而分畛域。龟兹国主也自称狮子王,与宰相九人共治国事。

  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大回鹘龟兹安西州大都督单于军尅韩(可汗)王禄胜遣其枢密使曹万通奉表至宋,拟与宋朝共讨夏州李继迁,其后复遣使数次。宋仁宗天圣元年~景祐四年(公元1023~1037年),凡五遣使;宋神宗赵顼熙宁四~五年(公元1071~1072年),凡两遣使。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其大首领阿连撒罗携表章、玉佛到达洮西,熙河经略使就地于熙州、秦州作价博买。

  各支回鹘与辽、宋、西夏等接触和往来颇为频繁,除使节之外,东来者还有商人,经济、文化联系相当密切。

  一些学者认为,庞特勤与相馺职率回鹘十五部西奔葛逻禄,进入了葱岭以西地区。从公元十世纪中到公元十三世纪初,建立了强大的黑汗王朝(喀喇汗王朝)。首都在八拉沙衮,辖地西部包括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东边则包括喀什噶尔和于阗,喀什噶尔且成为它的第二首都和文化中心。

  7.喀喇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系西迁来的回鹘人联合早已在西域的近族人葛逻禄和样磨,于公元十世纪中推翻以中亚布哈拉为首府的萨马尼王朝而建立起来的。首府为八拉沙衮,第二首府设在新疆喀什。始祖沙兔克布格拉汗(公元942~955年在位)首先信仰伊斯兰教,其子喀喇汗继位后不久征服和田(公元十一世纪初),使王朝全境伊斯兰化。

  喀喇汗王朝鼎盛时期的疆域,北达巴尔喀什湖,西抵阿姆河,东面包括伊丽河,南抵喀什、和田。重要城市有八拉沙衮、费尔干及和田。王朝的社会,除小部分地区保存氏族贵族的土地所有制外,大部分地区如河中、喀什则推行封建采邑制,封建主用分成办法将采邑出租给农民耕种而收取土地税。王朝喀什、河中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建设都有长足的发展。名城喀什始终是王朝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文化方面,王朝东部突厥语成为文学语言,并开创了伊斯兰突厥文学的新时期。著名的著作有公元十一世纪中文学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写的古典押韵长诗《福乐智慧》和语言学家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编的《突厥语词典》。

  公元十一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汗都于寻思干(撒马尔罕)。公元十二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西辽帝国在中亚兴起,东西两部喀喇汗王朝先后沦为附庸。西辽取消了东部喀喇汗的汗号,改封为“伊利克”(王的意思),仍居喀什噶尔。

  公元十三世纪初,东部喀喇汗在内乱中被杀,汗统断绝;西部喀喇汗王朝亡于花剌子模。公元十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喀喇汗王朝,不久被定为国教,成为第一个突厥语民族的伊斯兰国家。喀喇汗王朝的经济、文化有相当发展。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出现了文学家优素福·哈斯·哈基甫用突厥语写成的著名长诗《福乐智慧》、学者马合木用阿拉伯文著的《突厥语辞典》等。

  喀喇汗朝与宋朝有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与辽、西夏也有交往。

  回鹘从公元九世纪中西迁后,和中原由各族建立的诸王朝仍然保持着密切关系。政治上,甘州回鹘对五代、北宋朝贡不绝;高昌回鹘曾同时为辽国及北宋的属国;喀喇汗王朝并和田后对北宋仍认旧日的甥舅关系。经济上,当时西域各地的回鹘人因生产发达,每隔一或三年到辽国贸易,辽国在其上京专设有回鹘人的居留地(回鹘营);同五代、北宋交易巨量马匹的结果,曾刺激北宋金银价格上涨。文化上,高昌回鹘的佛教(小乘派)、喀喇汗王朝的哲学思想曾受北宋文化的影响;而回鹘文字母则被直接用以创造契丹小字。

  上述三支主要的回鹘封建政权在西域建立和存在了一百多至五百年之久,到公元十二世纪开始离开历史舞台或趋于衰落。河西回鹘在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1036年)中被西夏赵德明父子攻取,先成为西夏的属国;宋理宗赵昀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后,又臣服于蒙古。喀喇汗王朝在公元十二世纪三十年代辽国贵族耶律大石进入后,事实上已属于西辽;到宋宁宗赵扩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西辽先灭于乃蛮,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乃蛮也灭于蒙古。高昌回鹘在公元十二世纪初因耶律大石西征假道,这时已成为西辽的属国,而后随着西辽的灭亡也臣属于蒙古。

  在元朝时期,“回纥”一词除指原来意义上的回鹘人外,并泛指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域突厥语诸部族,而对高昌地区的回纥则多用“畏兀儿”一词指称。回纥为蒙古所并后,号为畏吾儿,仍然居有天山南路,清朝时期称其地为回疆,至乾隆大帝执政时七,正式收入大清帝国的版图,从此,所有的畏吾儿人均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回鹘著名的碑铭,在漠北时期有突厥文“磨延啜碑”(一名“葛勒可汗碑”),有粟特文、突厥文、汉文三种文字的“九姓回鹘可汗碑”,最近发现了突厥文的“磨延啜第二碑”(又称“塔里亚特碑”);在西域时期,有回鹘文、汉文的“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回鹘文“土都木萨里造寺碑”等。

  推翻满清王朝后,中华民国政府将回鹘、回纥、畏吾儿等诸称谓统一定称为“维吾尔”,成为沿用至今的正式民族称谓。

  分布

  爱氏是一个源出少数民族的汉化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九十九位。现今人口约八千,排在第七百九十七位,在台湾省名列一千一百十八位。望族出西河郡、伊犁郡、辽东郡。

  早期主要活动在北方及西北地区,内迁后在山西形成望族。宋代以后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有少量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伊 犁:伊犁得名于著名的伊犁河,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众多,自古就同新疆和内地息息相关,远在汉朝,伊犁就以"伊列"之名载入史籍《汉书》,伊犁之名是清朝正式确定的,据《西陲总统事略》记载:“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年平定准噶尔,定名伊犁,盖取《唐书》伊丽水而名之。”最早见于史册的伊犁民族是塞人。伊犁塞人是一个人数众多的氏族部落集团,他们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并且在伊犁形成了具有国家性质的集团,伊犁塞人广泛活动于伊犁河南北两岸和三大支流为主的河谷草原地带,大量的考资料表明,伊犁河上游地区是伊犁塞人的中心活动区,伊犁塞人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伊犁青铜器时代的文明,尼勒克县、昭苏、特克斯、新源、巩留、尼勒克、察布查尔等地出土的青铜武士像、三足铜斧、四兽足铜盘、等精美的铜制器皿等说明伊犁塞人具有很高的铸造技术。伊犁塞人后来与乌孙人相融合,对乌孙的文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历史上著名的突厥汗国在伊犁河城建立。古代的伊犁,包括伊犁河流域以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地理上,环天山而立,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隔天山相望,被称为伊犁盆地。伊犁是草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同新疆和中亚的历史息息相关,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内,伊犁是草原民族的重要活动地域,在清朝中叶以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作为新疆的军事政治中心,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自治州成立于1954年11月,管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奎屯直辖市全州共有二十四个县、市,首府设在伊宁市,是中国唯一的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全州总面积三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四百一十万,有哈、汉、维、蒙、锡伯等四十七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约占25.5%,汉族占45.2%,维吾尔族占15.9%,回族占8.3%,蒙古族占1.69%,锡伯族占0.83%。自治州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四、七、八、九、十师和新疆矿冶局、天西林业局、阿山林业局、新疆卷烟厂、阿希金矿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区直属企业。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1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2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辛酉~壬午,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3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4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西河堂:以望立堂。

  伊犁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五言通用联

  耀居一等爵;

  荣为西将军。

  ——全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侍卫内大臣爱星阿,因功诏加定西将军,封一等公。卒谥“敬康”。

  官封一等子;

  著有五分疏。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将领爱音塔穆,积封一等子爵。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高僧爱同,著有《五分律疏》。

  七言通用联

  姓启唐朝祖脉远;

  望出西河子孙昌。

  ——全联典指爱氏的得姓起源及宗族郡望。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