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姓图腾(拜氏图腾)
拜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bài(ㄅㄞ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宰相管仲,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少数民族拜氏则出自蒙古族、回族、满族、鄂温克族,大多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拜姓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第六百八十二位,在台湾名列第九百五十八位。
【得姓始祖】
管仲(姬夷吾):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齐国由此变成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管仲贵为相父,依礼子拜父,臣拜君。但皇帝不能向臣子跪拜,于是管仲建议,皇帝每次称呼仲时,再其名前冠以“拜”字,口中“拜”,而管仲则遵从礼数,按照臣子跪拜天子的礼仪。于是“拜”作为动词以叩首,叩拜为尊称冠在管仲名前。而后此“拜”字作为家族荣耀被当做姓氏沿用。
札剌亦儿·拜住:元朝政治家。成吉思汗开国功臣木华黎之后,名相安童之孙。元英宗硕德八剌大臣。好儒学,通汉族传统礼仪。曾拜住右丞相。君臣着手改革,推行新政,起用儒士,访求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行助役法,减轻徭役;岁减江南海运粮二十万石;制定和颁行《大元通制》。由于其改革措施触动了原有贵族的利益,导致至治三年(1323年)在南坡之变中与元英宗一起被杀。从其开始,族人开始以其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拜”为姓名用字。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管仲之后,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
拜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宰相管仲。
管仲,公元前723/716~前645年,姬姓,周穆王姬满的后代,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颍上人(今安徽颍上),谥号“敬”,史称其为“管子”。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邻居鲍叔牙比较富裕,时常接济管仲,二人遂成终生好友。后来为了维持生计,管仲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了齐国。后分别成为齐国君主齐襄公姜诸儿之子的老师。
齐国在齐襄公姜诸儿执政时期(公元前697~前686年),国政一派混乱。公子纠的老师管仲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遂与自己的好友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谈论此事,在好友=的提示下,鲍叔牙就保护公子小白躲到了莒国,而管仲则保护公子纠躲到了鲁国。
周庄王姬佗十一年(齐襄公十一年,鲁庄公姬同八年,公元前686年),大夫公孙无知杀害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公孙无知。一时间齐国无君,国内更加是一片混乱。
通过眼线得知此情况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俱连夜回赶。鲁庄公发兵送公子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不让公子小白进入齐国。
当公子小白的车驾路过时,管仲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带钩,公子小白假装受伤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于是鲁庄公放心地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抵达齐过。而此时公子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贵族高傒立他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当时齐桓公被射中带钩,装死迷惑了管仲,然后躲在帐篷车里,鲍叔牙驾车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又有齐国国氏、高氏两大贵族集团的支持,成为齐国君主。之后齐桓公立即发兵迎击鲁国护送公子纠的军队,在乾时(今山东淄博桓台)展开大战,鲁军败走。之后,鲍叔牙给鲁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召忽、管仲是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我们要把他俩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
鲁军刚败,鲁庄公接信后感到害怕,于是杀了公子纠,召忽则自杀,管仲被囚禁起来送到齐国。
齐桓公见到管仲,就想起了一箭之仇,便要杀管仲。鲍叔牙赶紧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绝不可以失去他。”
齐桓公听从了老师鲍叔牙的建议,把管仲接到宫中。管仲感激齐桓公不杀之恩,与齐桓公谈论起纵横天下的霸王之术,齐桓公听了以后钦佩之至,大喜过望,不计前嫌,立即拜管仲为大夫,委以政事。随后又很隆重地拜管仲为国相,与鲍叔牙一起辅佐自己,齐国很快就由此变成当时最为强盛的诸侯大国。
在管仲的后裔子孙中,有为纪念先祖的这段荣耀历史者,索性把“拜相”的“拜”作为自己的姓氏,称拜氏,世代相传至今。
今江苏省及周边省份地区的拜氏族人,都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的后裔子孙,来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在京为官的拜大雄,拜大雄后来被充军到今江苏省泰州市的拜官庄养马场,他的后裔子孙广泛分布于姜堰、兴化、大丰、宜兴、南京等地。
源流二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大将木华黎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据家谱文献《陕西大荔县拜氏家谱·世由篇》记载,蒙古族拜氏是大蒙古汗国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大将军、万户、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札剌亦儿·木华黎的后人。
札剌亦儿·木华黎一生沉毅多智略,忠心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战功卓著。在他的东支后裔子孙即东平王一系中,于元朝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出了一位著名的大臣,就是中书省右丞相札剌亦儿·拜住,从其开始,族人开始以其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拜”为姓名用字,但当时并未延为姓氏,因为那时一般的蒙古族人还没有父子相袭家姓的习俗。
到了明朝初年,札剌亦儿·拜住之子札剌亦儿·拜笃麟·铁木尔降附明太祖朱元璋,奉命由涿州经山西迁居陕西大荔沙苑。据家谱文献《拜氏八家户·谱序》中的记载:“详察关中望族,惟拜氏从蒙古迁入中原。自元初有讳孔温者,世祖时,偕同张弘范灭宋有功,封都统,又封东鲁王。生子木华黎,好武骑,同伯颜开西域。成帝封平西侯。后征东海,大功底定,帝封东鲁王。至七世,有东平王拜住者,顺宗时当朝驸马,武艺精通,镇守北边,封镇国将军。后以拜为姓,迁冯翊大荔兴平村居焉。”在方志文献《渭南地区志·大荔乡土志》里,也详细地记载了蒙古族“帖、答、拜”三个姓氏家族在明朝初期移居大荔的情况。
目前,在拜家村、帖家村、官池村有千余户、六七千人的蒙古族后裔,其中拜家村是蒙古族后裔最多的村子。说起拜家村,还得追溯到明朝初期。当时,朱元璋灭元建明之后,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宗北逃蒙古,王公贵族们也纷纷逃出京城,隐匿自己的民族属性落居生活。而该支蒙古族拜氏家族的八世祖札剌亦儿·拜笃麟·铁木尔则是在归附明太祖朱元璋之后,奉命率众家人迁至今大荔地区的。在举族迁到大荔之后,族人们一致决定以拜氏为世传家姓,居地始称拜家村。如今,拜氏蒙古族人已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官池镇拜家村已经传袭了三十余代。
据拜家村中年长者回忆,拜家村原来建有祠堂,定有族规,立有家法,所以村风蔚然。村名由东杨村、梧柳村、兴平村等几经变更,土改时确定为拜家村。新中国的国家统计局在1953年6月30日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时,工作人员将拜氏蒙古族皆登记为汉族。所以,鲜有人知的陕西大荔拜家村已有六百四十余年的历史了。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 .蒙古族拜禅氏,蒙语为□□□□□□,世居察哈尔地区(今河北承德、张家口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can 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等。
⑵ .蒙古族拜都氏,蒙语为□□□□□,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du 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等。
⑶ .蒙古族拜达尔氏,蒙语为□□□□□□,世居苏尼特(今内蒙古苏尼特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dar 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等。
⑷ .蒙古族拜佳氏,亦称白佳氏,蒙语为□□□□□□□,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察哈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giya 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等。
源流四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来华者,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据文献《姓氏词典》中称:“拜氏是回族姓。亦见《万姓统谱》。宋有拜瑚。”
回族拜氏,大多取自祖名首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在其族谱中记载:“元英宗(公元1321~1323年)时,拜中书左丞相,常直内庭,知无不言,振立纲纪,修举废坠,加惠兵民,轻摇薄敛,宏远端亮有祖风的拜住‘之后裔姓拜’。
显然,这是说明蒙古族拜氏族人中有入回回教者,因此成为回族拜氏的主源。据文献《同治年间陕西回族起义历史调查记录》中的记载,今回族拜氏族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按:
在文献《姓氏词典》中所断定的“拜氏是回族姓”,本书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据史籍《皇清开国方略》的记载: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农历10月,蒙古林丹汗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书到努尔哈赤住地,自称“四十万蒙古之主”,藐视称“水滨三万人之王”的后金大汗佟·努尔哈赤,要求佟·努尔哈赤无条件释放所获的内喀尔喀台吉和科尔沁台吉,并警告佟·努尔哈赤,不得进犯林丹汗所攻取的广宁城(今辽宁锦州)……
在文献《姓氏词典》中引鉴了《万姓统谱》记载的“宋有拜瑚”。但实际上南宋王朝时期的拜瑚、拜延二人,皆不是回族人,而是金国的女真族人。至于明、清之际的蒙古林丹汗属下之臣康喀勒·拜瑚,则为蒙古族。因此,《姓氏词典》中所指的“拜氏”,乃出自蒙古族,而不是回族特有之姓氏。
源流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拜察氏,满语为Baica Hala,汉义“检校”,世居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包括乌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孙扎泰、俄漠、优哈尔、斐优等)。后有冠汉姓为拜氏者。
⑵.满族拜都氏,满语为Baidu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等地,后冠汉姓为拜氏、白氏等。
⑶.满族拜格氏,亦称伯特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旧部伯德氏,以部为氏,实际上是库莫奚族的后裔,满语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龙江呼玛盘古),后冠汉姓为拜氏、卜氏等。
⑷.满族拜津氏,亦称拜晋氏,满语为Baijin Hala,汉义即“稍微、少许”,世居黑龙江拜察、三姓(皆今黑龙江依兰),所冠汉姓多为拜氏、金氏、白氏等。
⑸.满族拜嘉拉氏,满语为Baigiyara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后多冠汉姓为拜氏、白氏等。
源流六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拜英格哩氏,亦称白亚格尔氏、白依尔氏,蒙语为□□□□□□□□□,共有五个分支:吾库萨依尔千、布勒吉依尔千、昭伦千、乌永那千、查拉巴克千。鄂温克族拜英格哩氏世居伊敏(今嫩江支流诺敏河流域)、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yingeri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拜英格哩氏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秋氏等。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第六百八十二位,在台湾名列第九百五十八位,多以咸阳、冯翊为郡望。
今甘肃省的兰州市、庆阳市宁县、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平凉市、临夏市,陕西省的渭南市大荔县、临渭区、咸阳市彬县、商洛市商州区,山西省的霍州市、运城市盐湖区、临汾市侯马县,云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泾源县、吴忠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广东省的深圳市,河南省的周口市扶沟县、三门峡市、焦作市,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江苏省的镇江市杨中县,泰州市兴化市、姜堰市、盐城市大丰县、无锡市宜兴市、南京市,青海省的西宁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拜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海陵郡:周朝时期称海阳,汉朝初期名为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朝义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昇元六年(壬寅,公元942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其时辖地在今江苏泰州一带地区。
堂号
冯翊堂:以望立堂,亦称高陆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海阳堂。
字辈
陕西商洛拜氏字辈:“养(贵)守赐效世廷先玉正福明启”。
世系
第一世孔温窟哇
扎刺儿氏,为元世祖时丞相,大蒙古汗国前期政治家。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元英宗孛儿只斤·宗硕德八剌下诏追封他为推忠效节保太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宣”。
第二世木华黎
(公元1170~1223年),追随成吉思汗,参与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屡立战功、蒙古建国,他被封为左手万户长。他去世后,成吉思汗下诏封他为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武”。
第三世孛鲁
蒙古国大将军,他继领其父木华黎的职务,掌握着经略汉地的大权。后被诏封纯诚开济保德辅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定”。
第四世霸都鲁
元世祖忽必烈任为元帅,屡立战功,元大德八年、追赠推诚宣力翊卫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号“武靖”。
第五世安童
公元1265年任中书右丞相,积极协助忽必烈推行“汉法”,元朝前期政治家。元大德七年制赠为推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勅立保定新成开国元勋,谥号“忠宪”。
第六世兀都带
元仁宗时为太师之职、诏长宿卫事,以孝闻。元至大二年,制赠辅诚保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号“忠简”。
第七世即为拜住
从孔温窟哇至拜住家族七世皆为元王朝重臣,为元朝的兴盛立下了不朽之功勋,其功名载于史册。“拜住前六世皆姓扎剌儿氏。元大德(公元1297~1307年)、至治(公元1321~1323年),改姓拜” 。
第八世拜笃麟
其父拜住。此时元王朝开始腐败没落,朱元璋起义兴起。据《陕西通史》记载,至明朝初期,拜笃麟降明,奉命由河北涿州迁居大荔沙苑至今”。据拜家村拜氏家谱记载,拜住前六世先祖,死后皆葬于内蒙古只兰(今陕西省榆林市木华黎坟区)。第七世拜住到第十二世皆葬于陕西省大荔县拜家村的祖坟。第十三世后拜氏各支大户有各自的祖坟。
【楹联典故】
(暂缺)
【祠堂古迹】
大荔县拜家村
陕西省大荔县拜家村是一个以拜姓聚居的村庄,在全村927户、4228人中,拜姓占到80%以上。在全国主要分布的十余个省区几十个县市中,拜姓聚居人数尚居全国之最。拜姓家族是蒙古族扎刺尔氏后裔中重要的一枝,自始祖孔温窟哇到七世祖拜住在元代备受宠信,出将入相,簪缨不绝。拜姓渊源自元英宗右丞相拜住始,流传至今。
据拜姓《八家户》户谱的《谱序》中记载:“……详察关中望族,惟拜姓从蒙古迁入中原。自元初有讳孔温者,世祖时,偕同张弘范灭宋有功,封都统,又封东鲁王。生子木华黎,好武骑,同伯颜开西域。成帝封平西侯。后征东海,大功底定,帝封东鲁王。至七世,有东平王拜住者,顺宗时当朝附马,武艺精通,镇守北边,封镇国将军。后以拜为姓,迁冯翊大荔兴平村居焉……。”
拜家村建村历史要追溯到公元1368年。明期初年,八世祖拜笃麟为了躲避战乱和明期官吏的追查,后经周转,率众家人隐迁到陕西省大荔县洛南兴平村。这里地处华山之阴,渭水之阳,民风纯朴,沙苑文化沉积深厚。从此,以拜姓为世传家姓,世代在这里躬耕于田,扎根立户,相安无事,宗系衍传。拜家村建村638年,到今已衍传22代,拜姓人由隐迁时的不足百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余人。
拜家村是拜姓人的祖居之地,又是七世祖拜住安葬之地。拜氏祖坟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八世祖拜笃麟率全家隐迁到大荔县洛南兴平村后,即将忠献公拜住和其母怯烈氏夫人的灵柩从平江(今苏州市)迁葬而来,兑山震向,立为祖茔。道光十二年(1833),皇帝下旨在拜住坟前树一通天碑,碑额上镌刻“圣旨”两个大字,碑文竖写“皇清敕旌元右相东平王忠献公墓”。道光元年(1821),拜姓族人奉旨在同州(今大荔)城内修建同州忠义祠,将忠献公拜住英灵供于祠内,春秋致祭,以表先祖之苦,以彰先祖之德。2005年金秋十月,全国拜姓族人代表相聚在大荔,参加拜姓家族历史研讨会,并去拜氏祖坟旧址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