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丹氏起源及历史

丹姓图腾_丹氏图腾

丹姓图腾(丹氏图腾)

  丹姓是以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帝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史载,尧帝子名朱者,居于丹水(今湖北清江支流),其后以其氏为姓,丹朱傲慢荒淫,因而没有得到传位,大家都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丹姓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第七百二十位。

【得姓始祖】

  丹朱:姓伊祁、名源明,字监明;号丹朱。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相传,因为丹朱不肖,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给了舜。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说:“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在丹朱的后裔子孙中,很早就有以先祖名号“丹朱皇”、“帝丹朱”为姓氏者,即称丹氏。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尹祁姓,出自尧帝之子丹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以血缘背景论,追本溯源,丹氏的源头乃尧帝之子丹朱。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他在十五岁时曾被兄长挚封于唐,故称“唐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称号。由于尧德高望重,人民皆倾心于尧帝。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尧帝逝世后,丹朱才回到华夏部落去奔丧,因舜帝的“谦让”,丹朱曾称帝三年,但大臣们全都跑到河南之南去朝觐舜帝而不仕事于丹朱。于是,舜得意地叹曰:“天也!”便顺应天意和人民的呼声再次登上了帝位,这段历史就被后世称为“尧舜禅让”。但毕竟故丹朱当了三年天子,故而在《竹书纪年》、《山海经》等古籍中,也称丹朱为“帝丹朱”。因丹朱为三苗首领并且曾称帝三年,所以在南方各民族聚居的地区一直地位崇高,被湖广地区民众奉为“衡山皇”、“丹朱皇”。之后来,舜帝把丹朱敕封到房邑(今河南遂平)为诸侯。这在史籍《竹书纪年》中称为“丹朱避舜于房”,是说丹朱尊父命而让天下于舜,自己远避于房邑。丹朱什么时候去世的,史书中没有记载,但记载了他死后由其子陵袭封,并以封地为姓氏,后世称“尧帝世孙,得邑为姓”,也就是房氏,世代相传延衍。一直到了周景王姬贵十六年(楚灵王芈围十二年,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发兵吞灭了房国,强迁房国贵族的一支于防渚(今湖北房县),这就是房侯“被封支子于房竹(防渚),曰房竹公”的来源。

  在丹朱的后裔子孙中,很早就有以先祖名号“丹朱皇”、“帝丹朱”为姓氏者,即称丹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古巴蜀土著民族,出自古巴蜀人巫丹部落的一个分支,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远古大巴山的东段丹顶山区,有一土著民族丹部落,是古巴蜀人的重要分支,一向与巫部落联盟。按口传历史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巴蜀人中有巫氏和丹氏两个民族,住于大巴山的东段丹顶山区(丹顶峰),后代传人为了纪念巫、丹两族的原居地,故而江后来迁居之地的太和山(仙室山)改以谐音的“武当”而记之,就是今天著名的武当山,山下之水也改称为丹江,由于群居之地位于丹江入长江的汇合处,所以称其为“丹江口”,千载沿称之。丹氏族人,即为原古巴蜀人中居于丹顶山区人群,后以丹顶峰之名为姓氏,称丹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邵族”,出自台湾土著“邵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邵族”丹氏,为台湾省日月潭“邵族”中著名七大姓之一。“邵族”人的七个姓氏依人数多少分别为:毛氏、石氏、袁氏、陈氏、高氏、白氏、丹氏。“邵族”人自称“以达邵”,“邵族”是台湾省有关学界对当地土著民族分类的结果,土著语原义就是“人”,拉丁语为Ita Thao或Ida Sau,有考证为台湾省原住民的一支,古代一直聚居于今南投县的日月潭一带,台湾学者大多认为其属于“平埔族”。根据“邵族”的口传历史,其祖先是追猎一群白鹿,翻越了阿里山,在日月潭一带形成了一个民族群落。“邵族”人深受祖灵信仰的影响,敬畏自然,但近百年来因汉族人的移入,以及在日据时期日寇的侵略,使“邵族”原有的领地范围和文化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邵族”人口数量很少,以前仅六百四十余人左右,是台湾省人口数量第二少的原住民族群体。1999年台湾发生了“九二一大地震”,曾使八成以上的邵族人居所倒塌毁坏,全族人口只剩二百八十三人,因此在震后,全族曾一起暂时迁往台北市的明水路一带居住。“卲族”曾经是水沙连地区最有势力的族群,“水社”是日据时期的主要聚落之一。现在则以伊达邵(即日月村,旧称德化社)为居住中心。日月潭地区的“邵族”人数并不多,且族人中还分属七个姓氏家族,除了昔日居住在水里乡的白氏家与全族人较疏离外,其余姓氏家族都在部落群体内或祭仪中有专属工作,颇为特殊。

  事实上,“邵族”人的姓氏不只有七个,还有笔氏和朱氏,但由于其人数实在太少了,因此就被瓦解分划到七个姓氏群体之中,对外以其所依附的大姓为称。

  源流四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在明朝中期“土木堡之变”之后开始出现丹氏,详实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漕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aodan Hala,后多冠汉姓为丹氏、常氏等。

  源流六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阿尔丹氏,世居黑龙江两岸,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d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丹氏、阿氏、安氏等。

  源流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玛尔丹氏,满语为Mardan Hala,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丹氏者。

  ⑵.满族图克坦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徒单氏、秃丹氏,金国时期为女真徒单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uktan Hala,汉义“初始”,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苏完(今吉林双阳河流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丹氏、初氏、都氏、图氏、杜氏、单氏等。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丹姓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丹姓现今人口约一万,排在第七百二十位。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郡望堂号】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邵族

  1999年,“邵族”正式向台湾当局提出名列台湾原住民族第十族的要求,2000年“邵族”的法定地位正式宣告成立。居住在日月潭畔的邵族是原住民族中人数最少的一个支脉,当时只有六百余人,传统以捕鱼、打猎为生,现在以旅游业为主要收入。

  “邵族”自称“以达邵”,跟“布农族”自称为“Bunun”即“人”的意思一样。

  “邵族”的起源,众说纷纭,“布农族”人认为“邵”是“布农族”的六大社群之一,这六大社群原本盘踞在中央山脉高峰,以南投县的群岭为主,包括郡社、卓社、卡社、丹社、銮社和兰社,现已消失的兰社群据说便是今天是邵族。“布农族”因和他族猎场的竞逐,而分别迁徙到不同的地方,郡社群顺着山脊往南到高雄和屏东,卓社就在玉山周缘移动,包括嘉义、台南的山区。銮社和丹社群则翻越中央山脉到达可以俯海岸山脉日出和花东纵谷平原的山腰上,布农族的迁徙原因,一是猎场的竞逐,二是找寻新垦地,三是瘟疫,传说第三种是兰社群消失的重要原因。

  在“以达邵”自己的口述历史,没有布农族兰社渊源的故事。记录中述说的是,邵族祖先在高峰地带,追逐一群白色的水鹿,来到日月潭边,见潭水清澈,鱼群丰肥,而定居下来,他们逐渐适应水上的捕鱼生活。

  现在大部分的“邵族”人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少部分原来属头社系统的“邵族”人则住在水里乡顶村的大平林。“邵族”在清朝康熙年间以前居住于Pu-thi,清康熙年间他们己经搬到光华岛上。清道光年间以前,他们便开始放弃了光华岛,而分散日月潭周围地区,在鱼池、猫阑、水社、石印、茅埔、头社等地,形成聚落。

  “邵族”人的生产方法以农耕及捕鱼为主。其农耕早期以山田烧垦为主,清嘉道年间,大批汉族人入垦水沙连,邵族人才渐渐从汉族人习得水稻的种方法。作物以稻、粟、甘薯和花生为主。玉蜀黍、烟和姜也是每户必种的。捕鱼作业就和其它土著部族的狩猎一样重要,每日所捞的鱼虾是必要的食物及经济收入。饲养家畜是重要的家庭副业。

  “邵族”人口虽少,却有袁姓、石姓、毛姓、陈姓、高姓、笔或白姓、朱或丹姓等七大姓氏。独木舟成为今天“邵族”追怀祖先的生活标志,而他们的祭典则和当地的汉族已经溶合了。在丰年祭及过年祭时,狩猎是一项重要的仪式。

  “邵族”的宗教信仰核心是祖灵信仰,亦即最高祖灵Pacalar和氏族祖灵,祖灵能庇佑族众,让族人平安健康,并且赐福给族人,使其代代繁衍并生生不息;当族众从事农作时,祖灵能使农作丰收,当族人从事狩猎或渔捞时,祖灵能够让族人得以丰猎,所以族人遇有困难时,便向祖灵祈求。遇有祭仪时,即恭请祖灵驾临祭场,接受族众的奉献与祈福。

  最高祖灵(Pacalar)居住在光华岛的大茄树上,是最具权威的神,其能驱除恶灵,是女祭司求巫的祖师。而氏族祖灵则为各氏族的始祖。

  “邵族”的每户人家,都有一只祖灵篮(Ulalaluwan),一般通称为“公妈篮”,内盛祖先遗留下来的衣饰,以代表祖灵之存在(夫妻担任过丰年祭炉主后,妻子之服饰亦被供奉在公妈篮内)。分家之时,公妈篮中之服饰成为分割的最重要对象。拜“公妈篮”是邵族主要的宗教及巫术的呈现对象及方式。凡是族中之重要祭仪,诸如播种祭、狩猎祭、拜鳗祭、丰年祭等,都以“公妈篮”为供奉的对象,族人备酒、饭、糕等为献品,用以祈告祖灵。这种敬祀祖灵的“公妈篮”崇拜方式,不见于台湾其它原住民族群,这也是“邵族”得以成为台湾原住民族群中独立一族的最主要特征。

  “邵族”的祖灵信仰与公妈篮崇祀,使“邵族”保有以下之特征:

  ①祖灵信仰与公妈篮的崇祀,保存了族人、族群认同与族群自我意识的最重要因子。

  ②祖灵信仰与公妈篮的崇祀,使邵族的岁时祭仪得以传继。

  从文化,服饰,体质等特征来看,“邵族”人均和“邹族”人不同,“邵族”族人自己不但否认他们是“邹族”,且发起正名运动。

  邵族人深受祖灵信仰的影响,敬畏自然,但近百年来受到日据时期日本人的教化以及汉族人的移入,使原有的土地以及文化风貌受到了很大的改变。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后,“邵族”人数由数千锐减至二百八十余人,目前是台湾省人口最少的原住民族群,地震后,获台北市市长马英九的精心安排,全族暂时迁往台北市明水路居住,后回居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乡顶村的大平林。2001年8月8日,台湾行政当局将其定为高山族第十族,正式承认“邵族”为台湾省原住民部族之一。

  “邵族”曾经是水沙连地区最有势力的族群。水社是日据时期的主要聚落之一。现在仍以德化社(Braw-baw,日月村)为中心。

  日月潭“邵族”最传统特殊的“先生妈”(女性祭司)原有七名,现只剩六人,且多数高龄或健康不佳,由于该职是终身无给职,让很多人却步,族人忧心后继无人,正努力游说,希望有人愿意奉献。

  “邵族”人每年农历8月举行族里的祖灵祭和过年,长老在该月份将召开部落会议,决定此次祭典的主祭者(通称“炉主”),更希望这名主祭者愿意同时也能获得祖灵同意出任“先生妈”,解决该族女性祭司逐渐凋零、面临断层的困境。

  “邵族”的“先生妈”是地位崇高的人物,需要符合多项条件才能出任,包括受族人推崇、曾在祖灵祭担任主祭者、由资深“先生妈”带到拉鲁岛请示祖灵获得认可者。全族的“先生妈”名额是七名,其中一人是候补者,但目前总数只有六名,最高龄的七十多岁,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岁,最让人担心的是多位健康不佳,有轻微中风,也有动过手术还未康复的。

  在“邵族”人的律法中,只要担任过祖灵祭主祭者的外族人,她的灵就能放在祖灵篮里,成为真正的“邵族”人,因此主祭者是成为“先生妈”必要条件之一,去年和前年虽有自愿出任祖灵祭主祭者的人,但“先生妈”是终身义务职,肩负家计的女族人,有生计等因素考虑,因此前几年一直未能诞生新的“先生妈”,今年的祖灵祭举行前,长老努力找寻,希望能找到二职都能胜任的族人。

  据了解,“先生妈”是负责帮“邵族”人和祖灵沟通的人,“邵族”家庭中有重大的事,包括婚丧喜庆或购置大件重要物品,都要请“先生妈”到家中,向祖灵祭告祝祷,资深的“先生妈”熟谙多套祝祷词,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祝祷词。

  日月潭的“邵族”人数不多,族人分属七大姓家族,除昔日居住在水里乡的白姓,与族人较疏离外,其余姓氏家族都在部落或祭仪中有专属工作,颇为特殊。

  “邵族”人的七大姓分别是毛氏、石氏、袁氏、陈氏、高氏、白氏、丹氏,事实上族人的姓氏不只七个,但其中有几个姓因人数较少,因此就分派到七大姓中,例如笔姓和朱姓分派的工作就与丹姓相同,而谢姓则有一半分在陈姓之下,另一半则附在石姓之下。

  七大姓子弟原各司其职,其中的石氏和袁氏是族里的正副头目,每年过年族人必定要先赴石氏和袁氏头目家喝春酒,喝完这两家后才能转往其他族人家中“走春”,因而通常要喝上半个月。

  头目掌管族人之大事,而祭司则是族人与祖灵沟通桥梁,目前毛氏是族里唯一的男祭司;另外陈氏和高氏都是祭仪中领唱者,有战争时是族里的先锋部队,负责打头阵;而陈氏族人也担任成年礼“凿牙”的工作,负责为成年的族人凿掉两颗牙齿。

  至于“邵族”丹氏及依附在丹氏之下的笔氏和朱氏族人,则是“后援部队”,负责支持有需要的族人。

在“邵族”中比较特殊的是:白氏虽是七大姓之一,但因为很久以前白姓族人未随其它人迁居日月潭德化社,仍在水里乡居住很长一段时间,后来虽也迁到日月潭畔,但因与族人疏离较久,因此“邵族”人在至今仍未分派工作给他们。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