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邯郸氏起源及历史

邯郸姓图腾_邯郸氏图腾

邯郸姓图腾(邯郸氏图腾)

  邯郸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中华复姓,读音作hán dān(ㄏㄢˊㄉㄢ)。源于嬴姓,出自少昊后裔造父后代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穿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赢姓,晋赵盾从父昆弟子曰赵穿,食邑邯郸。因以为氏。”

【得姓始祖】

  赵穿:(?—前607年),嬴姓,赵氏(邯郸氏),名穿。春秋中期晋国大夫,赵氏旁支,赵盾堂弟(一说堂侄)。晋襄公的女婿,是个养尊处优,骄奢蛮横的驸马爷。曾封于邯郸,称邯郸君。在赵穿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邯郸氏。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嬴姓,出自少昊后裔造父后代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穿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晋国执政上卿赵宣子(赵盾)的堂弟、晋军大将赵穿的食邑被封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穿因以被称为邯郸君。

  当时的晋国君主为晋灵公姬夷皋,年少顽劣,整日胡闹,赵宣子多次劝谏,居然引得晋灵公十分恼怒,竟然派刺客三番两次地刺杀赵宣子。因此,赵宣子决意除去这个无聊、无能、暴虐的小君主。

  周顷王姬壬臣六年(晋灵公十三年,公元前607年)农历9月,赵宣子与堂弟赵穿经过一番妥善布置之后,赵宣子就“流亡”去了。按计划,赵盾一旦走出晋国边境,赵穿就动手。

  赵宣子悠哉悠哉地溜达到首阳山(今河南偃师邙山主峰),还是有些不放心,遂停步打探消息。可是没等赵宣子离开晋国,那位性急的堂弟赵穿就在晋国王宫的桃园把晋灵公杀了。

  赵穿先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主动要求晋灵公治他们赵家的罪,此举反而取得了晋灵公的信任,毕竟晋灵公当时才二十岁,好骗。赵穿还投其所好,从各地网罗美女献给晋灵公。赵穿还献计:“大王身边的卫士武艺不强,怎能保证大王的安全呢?不如让我精选一批强悍的甲兵,随您左右,您就可以尽情放心玩乐了。”晋灵公不知是计,连连称妙。

  于是,赵穿挑了二百名忠于自己的赵家甲兵,经一番部署后,在农历9月26日请晋灵公检阅。趁晋灵公饮酒助兴之际,赵穿一个手势,二百名赵家甲兵一齐冲上去刀剑乱砍,将晋灵公杀死。之后,通知赵盾回来收拾残局。遗憾的是:当赵穿动手的时候,赵盾还没有“流亡”出晋国领土。

  总之,晋国太史令董孤当即在竹简上记录:“赵盾弑其君”,然后拿到朝堂给列位公卿大夫们公示。

  赵盾赶忙理论:“先生,您弄错了,弑君者不是我,那是赵穿干的呀!”

  董孤从容答对:“可您是国家的正卿,国家归您管理。您虽逃亡了,却并没有离开国境。而且这事情本来就是您策划的,回来后又不惩办凶手,您说,弑君的不是您是谁呢?”

  赵盾叫苦不迭:“哎呀,都怪我贪图舒适,没有跑快点啊!”

  赵盾弑君,成为春秋乃至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桩道德公案,赵穿自始至终是核心干将。连后来的孔子都参与了对此事件的讨论:“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如果赵宣子出了晋国之境,他就不必背负弑君的恶名了。)

  还是孟子的逻辑直截了当:“暴君非君,仅一夫者。”也就是说,杀暴君只是诛“一夫”而已。孟子的这句话惹恼了后来以明太祖朱元璋为首的很多皇帝,以至于自己的牌位差一点被从太庙中轰出去,而且其文章也被从四书五经中撤裁了不少。

  杀了晋灵公之后,赵盾马上派赵穿到洛阳接晋灵公的叔叔——公子姬黑臀继位为国君,是为晋成公。

  二百零四年后在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晋烈公姬止十七年,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彻底瓜分了晋国,赵氏家族的老祖宗之一赵穿的封邑邯郸成了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

  在赵穿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邯郸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邯郸氏复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以赵郡、广平、颖川为郡望。

【郡望堂号】

  郡望

  赵 郡:汉高帝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将原秦朝邯郸郡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邯郸)。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改为赵郡,辖地在今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市、赵县、邯郸市一带地区。隋朝时期移治到赵县(今河北赵县)。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颖川郡: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东麓)。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长葛),昆吾(今河南许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战国末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今河南许昌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今河南长葛老城)、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三国时期,曹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许昌郡(今河南许昌张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河南长葛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河南长葛老城)。东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为颍州。东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隋晁时期改许州为颍川郡,辖十四县,颍川(今河南禹州)、长葛、许昌、隐强(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诸县属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称许州。北宋初,许州,隶京西路。宋元丰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宋大观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时期,许昌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朝初期,许州、禹州属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河南新密)、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所郑县(今河南郑州),鄢陵则直属河南省。

  堂号

  赵郡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颖川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赵穿的智慧

  在晋灵公当权的时候,赵盾是当时的一个相国。他在协助国君治理国家的时候,可以说是任劳任怨了,从来都没有什么怨言,很多事情也都愿意亲力亲为,可是世上总有不完美的事情。虽然他一心为国,也在竭尽全力的让国家越来越强大,但是如果想要达到目的的话,还是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困难的。而最大的一个困难也就是当时的君王,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不太好,所以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矛盾,而且朝廷上下都分为两拨。一方面是支持王上的,那些能够懂得事理并且忠于国家的人,都是觉得这个相国很不错。

  赵穿这个时候也看到了这件事情,因为在这么长时间来,他看到了这位相国的确是一个愿意去为国家做事情的人。而不是想着整天能够从中捞到什么好处,能够得到多少钱财和利益。像这样愿意为国家任劳任怨的人真的是不多了,毕竟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是受利益驱使为着功名利禄而奔走。可是在他眼中的这位相国却不一样,他看到晋灵公做了一些不对的事情就会立马指出来,而不是因为惧怕和胆怯,不敢指出君上的错误。所以说,尽管这位君王有一点儿不着边际,可是在这位相国的辅助下,还是做了很多好的事情。

  可是历史上又有哪一个君王愿意自己的臣下处处束缚着自己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几双眼睛盯着,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他就每天都找一些事情给赵盾。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是有时间和精力去应付这些事的,可是后面他终于累了,不想要再这样继续下去了。他就直接领着自己的儿子,想要去其他的国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是这个时候正好碰上打猎回来的赵穿,赵穿当然是不同意这件事情的,因为他知道这位相国是以自己的生命和才华在奉献这个国家。所以说什么也拦着他不让他走。

  他们两个人在僵持了一会儿之后,赵穿也觉得这样的僵持根本就无所谓,所以他就直接给相国说您真的不能走,而且我还会想办法再请您回来的,你先找一个地方等着,不到时候就不要出来。我来为您解决这件事情,我们一起为自己的国家做奉献。然后他们两个人就达成了计划,赵穿这个时候就直接回晋国去了。其实赵盾这个时候心思也是非常复杂,因为如果赵穿直接回去顶撞王上的话,那肯定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可是如果赵穿直接来硬的的话,肯定会惹出很大的祸事。他也不知道赵穿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只好静静的等待着结果。

  而赵穿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就很快去见了晋灵公,首先使了一个苦肉计。他就直接跪下对灵公说,我是一个有罪的人,虽然我是你的姐夫,可是赵盾却做了非常多不好的事情,得罪了主公,我们赵家人肯定是有罪的,所以您直接把我的职位革了去吧,让我好好的在家反省反省。这个时候灵公也是非常的感动,因为难得有人还站在他这一边,觉得他自己是对的。所以他就赶紧把这位忠臣给扶了起来,说他是他你是你,他不知道得罪我多少次了,但是你却做得很好,我怎么可能去革掉你的官职呢?

  从这以后赵穿和灵公两个人的关系就非常的好,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许多事情,而有一天赵穿就看到时机来了,他就直接给灵公说,大王您的后宫里是不是妃子太少了,应该多招进来一些妃子,为您开枝散叶。晋灵公听到这些话,转念一想的确是这样的,很多帝王都有那么多的娇妻美妾,但是自己却没有多少,所以就想着找个人去民间找一些貌美的女子。

  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是要派自己的心腹去解决的,所以晋灵公就直接把自己信任的大臣派了出去。这个时候赵穿当然是非常的高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计谋就快成功了,有一天他就直接给晋灵公说,您经常呆在您的桃园里面不出来,而你身边又没有几个保护的人,这样的话您的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所以我肯定是要派一二百个武士前去保护您的,不然您出事了,我们这个国家可怎么办呢?晋灵公想都没想就直接答应了,当他再一次去桃园的时候,赵穿果然达成了目的。这次,忠臣终于保在晋国了。可见赵穿不仅仅是一个善于识人的人,他还愿意为自己的国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用自己的智慧去战胜一切不好的事物。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