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若姓图腾(贺若氏图腾)
贺若姓是中华少数民族的一个姓氏,贺若(贺岳)读音作hè ruò(ㄏㄜˋㄖㄨㄛˋ),亦可读作hè yuè(ㄏㄜˋㄩㄝˋ)。源于鲜卑,出自古鲜卑族贺若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贺若氏,亦称贺岳氏。为汉、唐之际中国北方东胡北支鲜卑族贺若部的部族称谓,亦为其族人的姓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推行汉化政策的时候,鲜卑族各部族人大多数的二字、三字、四字复姓都被改为汉字单姓,唯有贺若氏、尉迟氏不改。不过,从当时贺若氏的孙辈起,亦有自发改为汉字单姓贺氏者。
【得姓始祖】
(暂缺)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鲜卑,出自古鲜卑族贺若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贺若氏,亦称贺岳氏。为汉、唐之际中国北方东胡北支鲜卑族贺若部的部族称谓,亦为其族人的姓氏。
据现代姓氏学家姚薇元在其所著的《北朝胡姓考》中考证:
“……<官氏志>:‘贺若氏依旧贺若氏’。按<姓解>二若氏下引后魏书云:‘北俗谓忠正为贺若。孝文帝以其先祖有忠正之德,遂以为氏。’<广韵>三十八个同,惟忠正作忠贞。据此,则贺若命氏,始自孝文,与志文‘依旧’之说,似不合。
<姓纂>之误:按<元和姓纂>三十八贺兰氏条下云:‘代居元朔,随魏南迁河洛。魏以忠贞为贺兰,因命以氏。孝文时代人咸改单姓,唯贺兰氏不改。’此贺兰氏当为贺若氏之误。盖<官氏志>明载贺兰氏改为贺氏,何言不改?<姓纂>所叙世系中统、敦、谊、弼等,皆当姓贺若,周隋诸书已有传。<姓纂>无贺若氏。据以上三点,知此贺兰为贺若之刊误。
宋章定氏<族类稿>卷五十九引<姓纂>正作贺若氏可证。邓氏<姓氏辨证>卷三十三贺若氏条下云:‘北俗谓忠正为贺若,后魏孝文时代人皆改单姓。唯贺若氏以先祖有忠正之称不改,仍为贺若氏。’
邓说盖参合姓纂、姓解而定。可知贺若命氏,不始孝文;惟太和改姓,此族以旌德未改耳。
<魏书>卷十二孝静纪云:后魏贺若统:‘天平四年冬十月,颍州长史贺若微执刺史田迅西叛。’按此贺若微卽<周书>贺若统也。<周书>卷二十八贺若敦传云:‘贺若敦,代人也。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大统二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至长安,魏文帝拜为右卫将军兖州钊史。’
合纪传观之,知微卽统。隋书贺若谊传卷三十九及贺若谊碑开皇十六年皆云‘父统,右卫将军。’谊乃敦之弟,故谊父卽敦父,亦魏纪之贺若微也。据周书隋书及石刻,字皆作统,知魏纪贺若微,‘微’为‘统’之讹。
<周书·敦传>称代人,而<隋书·谊传>及弼传卷五十二皆称河南洛阳人,是此族由代北迁洛之证。<姓纂>谓‘代居元朔,随魏南迁河洛。’正符。参合二书,录贺若氏世系如下:
┌→贺若隆
┌贺若敦┼→贺若弼
│ └→贺若东
贺若伏连─→贺若统(微)─→┤ ┌→贺若协
│ ├→贺若祥
└贺若谊┼→贺若与
└→贺若举
……”
据史书记载,贺若氏族的远祖为传说中的达罗安乐王。达罗在安乐一带建部,称达罗安乐王。安乐,就是今贺若氏部族早先游牧的地区(今宁夏中宁),后迁居于元朔地区,再后又随北魏政权南迁至中原地区。在北魏鲜卑族语言中,做人“志正”称为“贺若”,意为人忠诚正直端稳,因此,该部族酋长以“贺若”命为自己部族称谓,族人因以为姓氏,称贺若氏。
元朔,就是如今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北部的老爷山一带地区。老爷山又叫元朔山、北武当山。在古代汉朝时期,当地建有北方匈奴族人祭祀祖先的龙城(本书注:非今江苏常州龙城),因此“元朔”非常有名。龙城,后为汉武帝刘彻廷下大将军卫青在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率汉朝大军攻破摧毁。为纪念那次战役的胜利,汉武帝还在公元前128年将其年号改为“元朔”。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推行汉化政策的时候,鲜卑族各部族人大多数的二字、三字、四字复姓都被改为汉字单姓,唯有贺若氏、尉迟氏不改。不过,从当时贺若氏孙辈起,亦有自发改为汉字单姓贺氏者。
【迁徙分布】
(暂缺)
【郡望堂号】
郡望
北地郡:战国时期秦国置北地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平凉、固原、泾州诸府州地。西汉时期移治到马陵(今甘肃庆阳),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二府之地。东汉时期又移治到富平(今宁夏吴忠);东汉末期其地曾被划入羌胡辖境。三国时期曹魏国沿置,治所在泥阳(今陕西耀县)。隋朝时期的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宁县。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堂号
北地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