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介氏起源及历史

介姓图腾_介氏图腾

介姓图腾(介氏图腾)

  介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有多个起源,其一为源于妫姓,出自出自夏朝末年大夫介之窥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其二为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介子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介姓现今人口约八千,排在第七百七十八位,在台湾名列第八百三十四位。

【得姓始祖】

  介之窥:夏王朝末代君主姒履癸执政时期(约公元前1818~前1766年),属下有个大夫叫介之窥。介,古国名,为东夷族一个部落方国,国君首领称介,介之窥就是该国之贵族。在介国灭亡之后,即有王族后代以及部分国人以先祖介之窥的名字为姓氏者,称介氏。

  介子推:亦称介子、介之推、介推,另外还有姓王名光之说,西周晋国人(今山西介休),生年待考。介子是公子姬重耳(献公子、晋文公)的微臣。被称为春秋三杰之一。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在介子推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介氏正宗。介氏族人大多尊奉介子推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出自夏朝末年大夫介之窥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夏王朝末代君主姒履癸执政时期(约公元前1818~前1766年),属下有个大夫叫介之窥。介,古国名,为东夷族一个部落方国,国君首领称介,介之窥就是该国之贵族,在夏王朝末期的都城斟郇(今山西运城临猗牛杜镇铁匠营村郇阳城)为朝堂大夫,在典籍《夏典》中,记载其“有虞宾之位。”古介国在史书中极少有记载,但其一直到西周时期国祚仍存,直至春秋时期依然是一个小诸侯国。周襄王二十一年(鲁釐公姬申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介国君主还派使臣葛卢到鲁国去朝觐鲁釐公(鲁僖公),说明介国的社会地位仅仅是鲁国的一个附庸国。这在史籍《春秋·僖公二十九年》中有记载:“介葛卢来朝。注:介,东夷国。葛卢,名。”古介国最终被鲁国吞灭,具体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介国灭亡之后,即有王族后代以及部分国人以先祖介之窥的名字为姓氏者,称介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介子推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待考,亦称介子、介之推、介推,另外还有姓王名光之说,西周晋国人(今山西介休),生年待考。介子是公子姬重耳(献公子、晋文公)的微臣。据《介休县志》记载,“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可怜见的,一代佐君重臣,竟然被君烧死。但又据史籍《通志》记载,“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姬绥执政年间,即周定王姬瑜元年~六年(公元前607~前600年)之间。介子推的出身和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骊姬之乱”后,晋公子姬重耳避难奔狄国,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如此,则介子推早年也曾随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姬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最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介之推被称为春秋三杰之一。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

  在介子推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介氏正宗。介氏族人大多尊奉介子推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北周、唐、五代时期鲜卑宇文氏介国公,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

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来是汉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族人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历史上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书》,其中称宇文部源自神农氏,因此应当源于姜姓。中国的史学界一般认为,宇文部是公元一世纪时北匈奴被东汉击走西迁后,留在故地漠北的部众东迁与鲜卑族人混居以后被同化的族群。

  按史籍《周书》的记载:葛乌菟的后代普回袭任大人之职后,他在打猎时于河边拾到一颗玉玺,上刻“皇帝玺”三字,大喜之下自以为是天授神权,当地人呼天为“宇”,呼君为“文”,“宇文”意即“天子”,于是,这位普回大人便自己号称宇文氏,而自己的部落就叫作宇文部。当然,后世史学家认为这纯粹是牵强附会之说。到了东晋时期,宇文部开始进据中原,号称宇文国,后由宇文泰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北周政权。宇文泰,公元507~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人(今内蒙古武川),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北周文王,庙号太祖,至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再次追尊为北周文皇帝。宇文泰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北周政权历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传至宇文阐。宇文阐,公元573~581年,亦称宇文衍,就是著名的南北朝时期北周北周末代皇帝静帝宇文阐(第五代,公元579~581年在位)。宇文阐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孙子、北周宣帝宇文赟的长子。

  北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北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让位给时年仅七岁的太子宇文阐。由于宇文阐实在年幼,遂由隋国公、外祖父、丞相杨坚辅政。宇文阐封杨坚为庄大相。到了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的农历1月,杨坚走了一个前人多次使用过的“体面”形式——皇帝禅让帝位:他让手下人替北周静帝写好退位禅让诏书,然后送到他的隋国公府邸。杨坚假意推辞,最后才接受了大家的意思,穿上皇帝服装,登上心仪已久的宝座,这时的杨坚刚四十岁。农历2月,宇文阐“禅位”于隋国公杨坚。杨坚即皇帝位,称文帝,改年号为“开皇元年”,敕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宾,车服礼乐一如北周制,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就此,北周政权原来的宇文氏诸王,尽降为公。这段历史在史籍《周书》中还有记载:“坚曰:微子之封,皆所以启迪前王,发挥后嗣。故介国公宇文阐,倬彼茂绪,曰予嘉客。肃雍成性,温润合礼。雅有助祭之容,宛是宜邦之具。爰复尔国,以承天休。可袭封介国公。”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农历5月,宇文阐即被毒杀,可怜时年仅九岁。死时无子,隋文帝赐其谥为“静皇帝”,葬恭陵。之后,隋文帝以宇文氏族人宇文洛嗣承公爵,因为宇文洛一直忠实于自己。介国公一爵世代由宇文氏族人承袭,爵号传国一直至五代的后晋时期。

  在宇文洛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爵号为姓氏者,称介氏,后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介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现今人口约八千,排在第七百七十八位。在台湾名列第八百三十四位,以太原为郡望。

  今北京、河南省的郑州市、南阳市、新乡市原阳县、卫辉市、开封市、漯河市舞阳县、陕县、临颍县、平顶山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洪洞县、运城市绛县、夏县、临猗县,山东省的济宁市金乡县、荣成市,河北省的邢台市、石家庄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的广州市,陕西省的西安市周至县,咸阳市的彬县,宝鸡市,甘肃省的陇南市,兰州市,四川省的成都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浙江省的嘉兴市海盐县,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墨西哥等地,均有介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字辈

  河南新安介氏字辈:“文风一堂瑞清廉耀古金”。

  河南卫辉介氏字辈:“福□井文明百世振兴中华”。

  北京介氏字辈:“永有福春常在”。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与母偕隐;

  学道得仙。

  ——佚名撰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贵族介之推,曾跟从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流亡国外十九年。文公归国后,赏赐随从臣属,没有赏到他,便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中,文公派人召他,坚持不下山。传说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他终于不愿出山而被烧死。旧俗以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就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会稽人介象,字元则,精通五经百家,暗地里修炼道法,传说能隐形变化。吴主召他到武昌,对他非常尊敬,称为“介君”,又下诏为他建宅院。

  之推耻禄;

  元则升天。

  ——佚名撰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贵族介之推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及还,不及禄,与其母隐于绵山。下联典指三国时吴介象,字元则,屡试神仙幻术,后成仙而去。

  七言以上通用联

  三晋仰忠贞立庙绵山垂德泽;

  举国作寒食缅怀介公勖后人。

  ——介子推对联

  【祠堂古迹】

  介子推庙

  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介子推庙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名士介子推而建。 介庙所建处,原有母子相、母子碑。传说母子柏所生之处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

  介庙周围原来环境清幽,浓荫十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凉。也由于这个原因,这里也被人称为“神林”。可惜的是,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华时,这里的山林,庙宇均被火焚毁,现仅存寺庙的偏院一处,院内还存有原庙基的石墩和五通石碑。

  庙前对联写道:

  三晋仰忠贞立庙绵山垂德泽;

  举国作寒食缅怀介公勖后人。

  揭阳人崇拜他,说明本地与山西的移民关系。

  【典故轶事】

  寒食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唐朝诗人韩翃《寒食》诗。诗人写此诗,虽意在讽刺皇亲国戚,但也如实记录了唐代寒食节的民俗。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就今年来说,寒食节应是4月4日。扫墓祭祖、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清明节的民俗已广为人知,但现代人对寒食节却较为陌生。

  寒食节的由来,与春秋时晋国忠臣介子推有关。晋文公重耳早年流亡列国时,忠心耿耿的介子推始终跟随他,并且在一次危难之时,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用火烤熟了,喂给饥饿的重耳吃。出人意料的是,重耳复国成功后,厚赏群臣,却唯独忘了对自己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

  后来,重耳想起此事,内心愧疚,派人去请介子推,才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境内)隐居。晋文公率军去绵山找介子推,没有找到。有人给他出主意:不如放火烧山,介子推就会带着老母亲逃出来。晋文公接受了这个馊主意,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结果介子推没有来得及逃出,而是抱着老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晋文公极为悲痛,放声大哭,他命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百姓不动烟火,不许做饭,只能吃冷的食物,以此纪念忠臣介子推。在北方,寒食节这一天,人们吃枣饼麦糕;在南方,人们吃青团和糯米。吃着这些冰冷的食物,寄托对介子推的哀思。

和清明节相比,寒食节的民俗较少。江淮一带,寒食节要吃乌米饭,被称为“推饭”。民国学者潘宗鼎所著的《金陵岁时记》记载,南京人过寒食节,要提前准备“寒具”,预备好在这一天吃。“寒具”即油炸的馓子,一个个圆圈相连,呈扇面形状。馓子能存放较长时间,适宜冷食,且很美味,旧日南京有“馋妇思寒食,懒妇思正月”的谚语流传。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