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胡姓图腾(吉胡氏图腾)
吉胡姓是中华少数民族的一个姓氏,读音作jí hú(ㄐㄧˊ ㄏㄨˊ)。源于彝族,出自四川凉山彝族吉胡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现今人口不足千人,台湾则没有。
【得姓始祖】
诸葛亮:彝族吉胡部族从商末周初至春秋中叶的四个世纪占有大凉山地区,东汉末期至三国蜀汉时期,居于勿邓的氐羌部落的分支部落群,在诸葛亮西征时称其为邛都部落,由于其部酋予以大力协助,支援兵员达数万之众,并予物资,诸葛武侯大赞,改其部族为“吉胡”,并设越嵩郡,由吉胡酋长管辖。此后,该支吉胡部族以部落名称为姓氏,称吉胡氏,一直是彝族中的一支,历朝历代多处于首脑地位。皆尊奉诸葛亮为得姓始祖。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彝族,出自四川凉山彝族吉胡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西昌,彝语为“拉布俄卓”,是西部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座融山、水、城为一体的、既传承古老文明、又蕴涵现代时尚的美丽城市;既有古朴神秘的千年彝风,又有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又有超高科技的卫星发射基地。历史上,西昌是一座依山傍水、冬暖夏凉、风和日丽、四季花开的城市,还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是西南边陲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川滇藏毗邻地带的中心城市,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点城市,还是驰名世界的中国航天城。
西蜀杜宇王朝,大约从商末周初至春秋中叶的四个世纪里一直占有大凉山地区。从东汉末期至三国蜀汉时期,居于勿邓(今四川凉山)的氐羌部落的分支部落群,在蜀汉丞相诸葛亮西征时称其为邛都部落(魏、晋时期称乌蛮),由于其部酋对蜀汉政权予以大力协助,支援的兵员曾达数万之众,并给予物资提供,因此得到诸葛武侯的大赞,遂改其部族为“吉胡”,并在其居地设置了越嵩郡,由吉胡酋长管辖。此后,该支吉胡部落的族人多以部落名称为姓氏,称吉胡氏,而且一直是彝族中重要的一支,在以后的历朝历代多处于首脑地位,皆尊奉诸葛亮为得姓始祖。
公元十三世纪以后,原来被称为“乌蛮”的彝族,大多被称为“罗罗”(猡猡、落落),“罗罗即乌蛮……自顺元、曲靖、乌蒙、乌撒、越嶲,皆此类也”。至此,西南各地的彝族皆普遍被称为“罗罗”。除此以外,各地彝族中还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如:车苏(山苏)分布在云南的新平、墨江等地,清朝中、后期以来又自称为“撒苏”、“阿苏拔”、“喇鲁”,汉族称之为“乡谈”、“香堂”;
摩察分布在大理、楚雄、姚安、武定等地,汉文献称之为“密叉”;
阿者分布在云南的澄江等地;
罗委、鲁屋,分布在武定等地;
阿细分布在文一带;
葛倮多、孟乌、母鸡,分布在文山、红河等地;
聂苏分布在文山西部;
撒摩都分布在曲靖、寻甸、文山西部;
……等等。这些众多而繁杂的称呼反映了各地彝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明末清朝初期以来,封建地主经济在各地彝族中发展很快,贵州、云南、四川的部分大封建领主势力逐渐衰落,再经过清朝雍正年间的大规模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更加促进了地主经济在彝族中的发展和巩固,实际上在彝族中的大封建领主已不复存在了,只是在少数地区的彝族地主经济中还带有某些领主经济的残余。
但是由于各地彝族长期以来发展的不平衡,直到二十世纪初,大凉山中心区的彝族中,奴隶制经济还占着主导地位,小凉山地区的彝族奴隶制经济也处在缓慢的发展过程中,直到1950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凉山地区之后,彝族同胞方一举摆脱奴隶制经济制度,跃进社会主义。
【迁徙分布】
吉胡氏是典型的古老彝族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台湾省则没有,以越嵩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带。
在公元七~九世纪,中国西南民族地区以洱海和滇池为中心出现了一个由彝族统治阶级建立的南诏国政权,南诏国传世十三代,历经二百七十四年之久,它与吐蕃政权同为唐帝国版图内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强大的政权,基本上与唐帝国相始终。由于南诏国地处西南极边,与唐、吐蕃为邻,处于唐、吐蕃之间,因此在唐帝国的西南边疆形成了唐、诏、蕃三方势力错综复杂的纷争局面,成为公元七~九世纪西南各族历史发展的主线,西南各民族皆在南诏国的统治下继续发展。
【郡望堂号】
郡望
越嵩郡:亦称嵩郡、嵩州、建昌府、罗罗斯宣慰司、四川行都司、宁远府、宁府,凉山彝族自治州,即四川凉山。凉山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唐、宋、元、明、清诸朝在凉山先后设置了郡、州、司、府以及路、卫、厅、县等。在凉山地区,秦、汉以前称古邛都国或邛都部落,汉朝时期称越嵩郡,隋、唐时期为嵩州,南诏政权时期称建昌府,元朝时期称罗罗斯宣慰司,明朝时期为四川行都司,清朝时期称宁远府,民国时期称宁府。凉山地区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在不同朝代与中央政权的隶属关系。尽管在历史上,凉山地区辖地范围有所不同,但大抵上是北至大渡河,南及金沙江,东抵乌蒙(今云南昭通),西迄盐井(今四川盐源)。1950年,凉山迎来了解放。1952年10月,凉山彝族自治区成立,后改为州。
堂号
越嵩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1:南诏详述
“南诏”的由来是因为其前身“蒙舍诏”,因位于六诏之南,故名南诏。794年,异牟寻被唐朝封为南诏王,自此世称南诏国。此外,南诏又有“鹤拓”,“龙尾”、“苴咩”,“阳剑”等别称。
而在南诏国内,其国号则数次更变。752年,阁逻凤叛唐自立国号为“大蒙”(一说为细奴逻所立国号)。公元784年,异牟寻改国号为“大礼”(又有“异牟寻初立,改国号‘大理云’”的说法);794年,异牟寻归唐,改国号为“南诏”。860年,世隆再次叛唐,改国号为“大礼”。878年,隆舜改国号为“大封民”,直至灭亡。
渊源
哀牢王族中的舍龙(意为“大老虎”)一族,为避难迁居至邪龙(原哀牢国领土、今云南巍山)。邪龙本是哀牢国领土,被汉朝强行设置为邪龙县,划归益州郡管辖,汉朝势力退出后被豪酋占据。舍龙一族的到来,很快得到哀牢人的支持,势力不断扩充壮大,逐渐形成以舍龙一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开始被称作“蒙舍龙”或“蒙舍”。豪酋张乐进求为拉拢舍龙一族,将女儿嫁予舍龙之子细奴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舍龙之子细奴逻继承蒙舍诏(王)。此时,洱海周边也出现了几个比较大的诏(王),洱海北面是河蛮人的浪穹诏(今洱源)、邆赕诏(今洱源邓川)、施浪诏(今洱源三营),洱海东面是磨些人的越析诏(今宾川),洱海西面是哀牢人的蒙嶲诏(今漾濞),洱海南面就是蒙舍诏(今巍山),这些诏被汉史合成为“六诏”。因蒙舍诏位于这些“诏”的南面,也被汉史称作“南诏”。
兴起
永徽四年(653年),为获得唐帝国的支持,细奴逻派子逻盛炎出使唐帝国,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其他五诏与河蛮部落,受吐蕃威胁,常弃唐归附吐蕃。南诏始终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南诏皮逻阁为台登郡王。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皮逻阁战胜河蛮,取太和城。次年,唐玄宗赐皮逻阁名为蒙归义,进爵为云南王。封王制书里说封王的原因是洱河诸部潜通犬戎(吐蕃),蒙归义率兵征讨有功。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皮逻阁谋乘胜兼并五诏,张建成建议厚赂剑南节度使王昱,请求合六诏为一。王显向朝廷代请,得唐玄宗允许。《新唐书》:“当是时,五诏微,归义独强,乃厚以利啖剑南节度使王昱,求合六诏为一。制可。”“又以破渳蛮功,驰遣中人册为云南王,赐锦袍、金钿带七事。于是徙治太和城。” 唐玄宗给王昱敕文里说,蒙归义效忠出力,讨伐西蛮,“彼(指五诏)持两端(附唐也附吐蕃),宜其残破”。皮逻阁出兵,唐派遣中使(宦官)王承训、御史严正诲参与军事,先灭越析,次灭三浪,又灭蒙嶲,很快统一六诏,南诏算正式立国。739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唐朝亦用兵于南诏,《新唐书》:“初,安宁城有五盐井,人得煮鬻自给。玄宗诏特进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境,取安宁城及井,复立马援铜柱,乃还……”
壮大
南诏国依附唐朝,统一了六诏。天宝四年(745年),剑南节度使章仇(姓)兼琼遣使至云南,与皮逻阁言语不相得,皮逻阁很不满意。
天宝九载(750年),阁逻凤路过云南(即姚州),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同行的妇女,勒索贿赂,阁逻凤不应,张虔陀派人去辱骂,并向朝廷诬告阁逻凤。阁逻凤愤怒,起兵攻破云南,杀张虔陀,并取羁縻州。史载“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张虔陀为云南太守。仲通褊急寡谋,虔陀矫诈,待之不以礼。旧事,南诏常与其妻子谒见都督,虔陀皆私之。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虔陀遣人骂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忿怨,因发兵反攻,围虔陀,杀之。”
天宝十年(751年),鲜于仲通率兵八万出戎、巂州,往击南诏,阁逻凤遣使谢罪请和,请还其所虏掠,表示愿意归附于唐朝,若不允许则“归命吐蕃,云南之地,非唐所有也”。 鲜于仲通不许,进军至西洱河,兵临南诏首都大和城,被南诏击败,唐兵死六万人。南诏方面亦损失惨重,云南自曲、靖二州以下东爨居地被唐兵破坏。
天宝十一年(752年),吐蕃册封阁逻凤为“赞普钟(意为赞普之弟)。
天宝十三年(754年),剑南留后李宓(音密mì)率兵七万击南诏,进至南诏首都太和城,全军覆没。这是唐最后一次出兵。第二年,安禄山反叛,唐无力再进攻,可是南诏还有意归唐。阁逻凤在太和城中立一大碑(南诏德化碑),表示叛唐出于不得已,对臣属说,后世可能又归唐,当指碑给唐使者看,明白我的本心。阁逻凤知道依附吐蕃害多利少,两国关系是不能持久的。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朝李晟等大破南诏、吐蕃联军,使其损失惨重。唐德宗派遣大将李晟、曲环率北方兵数千,联合当地唐兵,大破吐蕃南诏军,追击南诏军过大渡河。吐蕃南诏军数次失败,损失超过十万人。《资治通鉴》:“上发禁兵四千人,使晟将之,发邠、陇、范阳兵五千,使金吾大将军安邑曲环将之,以救蜀。东川出军,自江油趣白坝,与山南兵合击吐蕃、南诏,破之。范阳兵追及于七盘,又破之,遂克维、茂二州。李晟追击于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诏饥寒陨于崖谷死者八、九万人。”《新唐书》:“德宗发禁卫及幽州军以援东川,与山南兵合,大败异牟寻众,斩首六千级,禽生捕伤甚众,颠踣厓峭且十万。”……
中兴
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与吐蕃战败后,吐蕃悔怒,南诏恐惧,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吐蕃改封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改为君臣关系。
吐蕃在南诏征收重税,险要处设立营堡,还要南诏每年出兵助防。异牟寻感到依附吐蕃的害处。
郑回曾是唐人,后来被南诏俘虏,然后郑回称为南诏的高官。郑回先后教育了凤迦异、异牟寻、寻梦凑等多任南诏太子。即使异牟寻、寻梦凑,也被郑回打过。南诏国上下没有不害怕郑回的。南诏把宰相称为清平官,南诏设置六名清平官,异牟寻以郑回为清平官,事务都与郑回商议,郑回执政当权。其他五个清平官,谦恭谨慎的侍奉郑回。如果他们有了过失,郑回就打他们。郑回劝异牟寻重新归附于唐朝。异牟寻派使者送帛书给唐朝的节度使韦皋,异牟寻在帛书里说“异牟寻世为唐臣”,之前张虔陀志在吞并、侮辱南诏,唐朝使者不给南诏澄清昭雪,鲜于仲通攻打南诏,所以南诏才背叛唐朝。异牟寻说自己的曾祖受先帝恩宠,后人都蒙恩继承王位,百姓懂得礼乐,本是唐朝的教化。而现在吐蕃百般欺诈,怀恶相逼。异牟寻愿竭诚改过自新,归顺于唐朝天子。
异牟寻派使者带着黄金、丹砂到唐朝,唐朝韦皋将其送到京师。使者献上黄金、丹砂,并且说“异牟寻请求归顺于天子,永为唐朝的藩属。所献的黄金,是表示归顺之意如黄金;丹砂,是表示赤心”。唐德宗赞许之,赐给异牟寻诏书,并且命令韦皋派使者去查看情况。
韦皋派其崔佐时到羊苴咩城。崔佐时宣告天子的旨意,异牟寻与其下属都趴在地上并且低头受命。
南诏之主异牟寻遣其弟凑罗栋、清平官尹仇宽等二十七人献地图、方物于唐朝。唐朝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以祠部郎中袁滋持节领使,成都少尹庞颀副之,崔佐时为判官;俱文珍为宣慰使,刘幽岩为判官。赐异牟寻黄金印,印文为“贞元册南诏印”。使者到达南诏,异牟寻离开座位,跪着接受册印,稽首再拜;又接受所赐服备物,说:“开元、天宝中,曾祖及祖皆蒙册袭王,自此五十年。贞元皇帝洗痕录功,复赐爵命,子子孙孙永为唐臣。”
衰落
太和三年(829年),剑南节度使杜元颖不晓军事,武备废弛,且苛待士卒,导致士卒引南诏入寇,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数万人。太和四年(830年),唐朝李德裕前来镇守,蜀地遂安,《资治通鉴》:“德裕乃练士卒,葺堡鄣,积粮储以备边,蜀人粗安。” 《新唐书》:“明年,(南诏)上表请罪。比年使者来朝,开成、会昌间再至。”
唐文宗准许南诏求和,立约互不相侵,又用李德裕为剑南节度使,整顿边防,训练士卒,防南诏再来攻掠。
860年,安南引南诏兵乘虚攻破安南(今越南)交趾城,不久唐军再次占领安南。863年,南诏攻破交趾城,唐军退守岭南。866年,唐安南都护高骈大破南诏军。髙骈率五千士兵渡江,在邕州打败林邑兵,进攻南诏龙州屯,蛮酋逃走。酋龙派杨缉思助酋迁守安南,以范脆些为安南都统,赵诺眉为扶邪都统。咸通七年(866年)六月,髙骈到达交州,取得多次胜利,士兵作战积极,杀死敌将张诠,李溠龙率万人投降,髙骈攻破波风三壁。南诏杨缉思出战失败逃回,唐军趁势攻入城池,唐朝髙骈斩酋迁、脆些、诺眉,献上首级三万,平定安南。
869年,南诏军开始进攻西川。
875年,髙骈率五千人渡江,到达南定,大破南诏军,用缴获南诏军的物资来补给军队。监陈敕使韦仲宰率七千人至峰州,补充高骈的部队,髙骈继续进攻南诏,多次击破之。髙骈又大破南诏蛮于交趾,杀获甚众,包围交趾城。髙骈督励将士攻城,于是攻破城池,杀段酋迁及土蛮为南诏乡导的朱道古,斩道三万余级,南诏余部逃走。髙骈又击破归附南诏的土蛮二洞,杀死他们的酋长,土蛮帅众归附者达到万七千人。颜庆复到达新都,南诏分兵去抵挡他。甲午,与颜庆复遭遇,颜庆复大破南诏军,杀二千余人,蜀民数千人争操芟刀、白以助官军,呼声震野。乙未,南诏步骑数万到达,恰逢右武卫上将军宋威指挥忠武二千人至,立即与诸军会战,南诏军大败,死者五千余人……甲兵服物遗弃于路……高骈到达成都,派步骑五千追击南诏军,至大渡河,杀获甚众,擒其酋长五十多人,押送回成都,斩之。修复邛崃关、大渡河诸城栅,又筑城于戎州马湖镇,称为平夷军,又筑城于沐源川,都处于南诏与西川之间的要地,各置兵数千镇守,使南诏失去再战的勇气。
髙骈写信给骠信,骠信非常恐惧,把他儿子作为人质送给唐朝,誓约不敢寇边。
南诏长期与唐朝战争,宋威、髙骈等率唐军数次大破南诏军。南诏“屡覆众,国耗虚”, 甚至到了征十五岁以下的男子为兵、而让妇女代替男子耕种的地步。
乾宁四年(897年),唐朝西川节度使王建说“南诏小夷,不足辱诏书。臣在西南,彼必不敢犯塞”,认为南诏没资格得到诏书。与唐朝作战,南诏要依靠黎、雅间的刘王、郝王、杨王等浅蛮部族。王建严厉对待这些部族,南诏与这些部族不敢侵盗。后来这些部族首领泄露军机,都被王建杀死。
灭亡
乾宁四年(897年),唐人郑回的后裔郑买嗣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起兵杀死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国。
2:凉山彝族
凉山彝族,是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主体民族,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富有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据考,凉山彝族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凉山彝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属古氐羌支系。与史书记载的“叟”、“爨”、“乌蛮”等有关。由于人口繁衍,先民迁徙频繁,不断地向外伸展,大约在公元三世纪以前,陆续扩至今滇南、滇东北和黔西等地。进入贵州的彝族,据彝文古籍记载,与当地的“濮”关系密切。
凉山彝族社会的发展曾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新旧交替。据彝族民间传说和彝文记载,彝族在古代经历过漫长的只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然后进入父系社会。与现在彝族地区有关的奴隶制的记载可追溯到西汉。
三国到魏、晋、南北时期,凉山彝族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农业上出现了自制的铁质农具,畜牧业有了固定的牧场,纺织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蜀汉时期,其地凉山彝族首领因助诸葛亮南征,被封为“罗甸王”,统治着今黔西北大部地区及毗邻地方。立法、设官、豢养兵丁,镇压人民。为了维护奴隶占有制,彝族奴隶主之间及其与其他民族的统治者之间,经常发生以抢夺土地,掠掳人、畜和财产的战争。奴隶们在监督下,从事繁重的家外劳动和家务劳动,奴隶主对奴隶有生杀大权,奴隶们生产的粮食、饲养的牲畜被任意掠夺。
隋、唐、五代时期,这一地区的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有的农田已能“稻粟两熟”。封建王朝虽然设立了许多羁縻州县,但仍任命当地民族首领任其统治。
宋朝是凉山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这一时期,由于没有发生大的战乱,贵州彝族地区的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成聚落”的农业经济,个别地方“乃有良田万顷,颇多积谷”。罗甸、自杞两个地方政府也常以马匹、茶、麻、酒、米、鹿豹皮等土特产同南宋王朝在今四川泸州和广西南宁一带进行贸易。
元朝时期,朝廷在贵州彝族地区设置土司,派兵屯田,修通驿道,加强治理。使当地的封建领主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土司制度使土官不仅在政治上成为世袭的统治者,而且也是该地区土地的世袭所有者。而土官属下的农民,则按等级不同被束缚在土地上,向土官提供劳役和实物地租。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贵州彝族女政治家奢香组织境内的各族人民,“开偏桥、水车以达乌蒙、乌撒、容山、草塘诸境,立龙场九驿”,沟通贵州与湖南、四川和云南的大道,增进了西南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了贵州彝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与此同时,明朝政府还在此设置卫、所、开辟大量土地,实行“军屯”,调大批内地汉族与彝族杂处。由于大量的汉族军民的定居,不仅改变了整个地区地广人稀的局面,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及农业技术和家作物新品种,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同时,地主经济在部份地区亦随之突起,作为上层建筑的土司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于生产力的向前推进,至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贵州西南部彝族地区,相继“改土归流”,废除土官统治。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吴三桂用武力在彝族聚居的水西(即鸭池河及其上源三岔河、六冲河西北一带)和乌撒地区(即威宁、赫章等地)推行“改士归流”,革除土司,封建领主制经济逐渐为封建地主经济所替代。但在边远山区,作为残余的土目统治一直被保存下来。
从“改土归流”以后,贵州彝族的社会经济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是与汉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主经济;一是有封建领主制残余的经济。至建国前夕,农村的封建地主经济居于主导地位。
⑴.原始宗教与毕摩文化:
彝族及其先民的宗教信仰,经历了从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到向人为宗教过渡和发展的地程。以崇敬虎为中心的图腾崇拜,以崇火祀水为代表的自然崇拜,以葫芦或石头崇拜为主要形式的生殖崇拜,以祭祀祖先和制作祖灵为代表的祖先崇拜,还在英雄崇拜、鬼神崇拜、灵物崇拜,相信万物有灵,祖先的神灵会保护庇佑儿孙等等原始宗教的信爷仪式及其神话传说,迄今在彝族社会中仍有保留和残存。创世纪史诗《梅葛》和众多彝文典籍的记载,以及表现于生产、生活中的许多习俗,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彝族先民在原始宗教信爷方面的内容。
在南北朝至唐朝,彝族的原始宗教与地方政权组织紧密结合,形成了“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则置小鬼主”局面,大鬼主直接由地方奠长或称霸南中的爨氏家族充任,集政权和神权于一身。有的地方则只是在酋长身边设掌管祭祀的人物,即《新唐书》所说的:“夷人尚鬼,谓祭者为鬼主”,鬼主即是彝语所说的毕摩。直到元朝李京在《云南志略》中尚称毕摩为“酋长左右须臾不可离”的神职人员。
①毕摩:
是彝族中的知识分子。他精通彝文和经书,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明朝以前,他参政议事,明朝以后,就转到民间教学、占卜或主持婚祭活动。有正式资格的“毕摩”,一般都有“卡啦”。“卡啦”彝语是帽子,“毕摩”的“卡啦”是用金竹编制的圆形帽子。编好一顶“卡啦”约需一年半的时间。按照习俗,编制“卡啦”要择吉祥的日子,而一个月又只有一个吉日,这天一过,就得等待下一个吉祥日到来才能继续编制。照此下去,直到编好为止。名为一年半,实际只用了十几天。据说,鹰曾经保护过彝族祖先阿扣和阿七兄弟。鹰就成了彝族的恩鸟,受到崇拜,因此在“卡啦”下面还要装上一对鹰爪。“卡啦”不常用,只是做大斋、中斋、小斋才用。大斋一般三十年至六十年才做一次。做过一次斋,就在“卡啦”的顶上铺粘一层毡子作为历史记录。所以,只要数一数“卡啦”顶上毡子层数,就可知道它的年岁了。
②法帽:
彝族称之为“毕罗波”或“呗嗄兰”,是毕摩神力的象征。是一种用竹、藤、篾混编而成的斗笠,但复杂的程序却显示了风格独具的文化内涵。法帽为两层编织,顶高约二十厘米,上敷一层黑色的薄毡,用柏木薄板制成七~九个小型鸟状物,间布于中间。下层织成无数六角形花椒眼,或织成七~九个螃蟹形状。两侧分别悬挂着一对鹰与饰带,饰带长约四十五厘米,上部于黑布上绣有彝族传统花纹,纹饰深沉古朴,并缀有玉石、银、滑石制成的饰物;下部为黑丝带。
③法衣:
是一种特制的斗篷,与帽饰等物相配套。斗篷分羊毛织品、丝织品或棉麻织品等种类,有黄、红两色。丧事祭祀时穿黄色,婚嫁喜事用红色。当代的毕摩,在任何场合下做法事,都改穿黑色的棉麻长衫,或者披上具有宗教意味的披毡。
④经书箱和经袋:
彝族的古典文献,熔宗教、科技、历史、文艺为一炉,其中的宗教意味,弥温始终。存放经书的专门木箱,系马樱花木所制,工艺考察。一般在书箱的左侧刻一只鹰,右侧刻一只雁,前面刻有彝文,意为“知识神佑护”。经书箱多供放于堂屋楼正壁神台上。
⑤神箭筒:
彝族称为“维图”,用竹制成,口端呈虎口形,尾端制成龙尾形,意为取龙虎之“神”而庇佑自己,箭筒全长约四十厘米,口塞为木质,内装七~九根象征神箭的小竹箭,上涂有黑、红、黄三色彩漆。神箭之意不在“箭”,而在“神”,是毕摩做法事时的护法器物,用以镇压邪魔的骚扰。
⑥神铃:
彝语称“呗铢”或“毕居”,以生铜制成,声音清脆悦耳。铜铃有柄,柄用木或铁制成。木柄的顶端,系用原木雕刻而成的人头或虎头;铁柄的顶端,往往分为锐利的三叉。
⑦神扇:
彝语称“勤克”,用木头制成,或用竹篾编织,也有用苍鹰羽毛编织的。木制神扇上面,有刀刻的原始图案,途上土漆;竹编的神扇,则以土漆描绘图案。图案除原始的线条外,多以彝族所崇敬的鹰和虎为主。毕摩做祭祀时,除了舞刀、弄箭、挥铃,更多的时候是摇扇。此刻毕摩的动作很有讲究:神扇向内挥动时,意为召请神灵;向外挥动时,意为驱赶邪魔。
⑵.食俗:
千里彝山,胜境天成。独具魅力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带,是彝族人民世居的地区。彝族人民凭借这里的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资源,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彝族居住的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植物和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彝族以种植荞麦、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土豆为主;在溪谷和湖盆山区、平坝则以种稻谷为主,玉米和其它作物为辅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滇西北小凉山彝族聚居区及贵州的威宁县一带,最古老的农作物为荞麦,次为燕麦、水稻、小麦、大麦、土豆等。蔬菜以圆根为古老,其次才是萝卜、青菜、白菜等。畜牧业以猪、羊为主,同时畜养牛、马、鸡等。凉山、昭通、毕节这些地方的来族多食用荞麦饼、米饭、玉米饭,无论猪、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块肉都喜欢,喜欢喝用肉汤做成的酸菜汤。
云南彝族在烹饪方面以滇南、滇中、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的彝族包含很有特色。
滇南是彝族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而石屏、建水、开远等地彝族的农作物生产水平发达。农业主要是以水稻为主,玉米、小麦为辅。沿湖地区兼事捕鱼,以大米为主食,也用麦粉做成面条、烤饼食。肉类食物主要的有猪肉、鸡肉、鸭肉、鱼肉。进入冬季后他们多杀过年猪腌成腊肉供常年吃。
滇西地区的彝族人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食,以荞麦、小麦为辅,同时他们也还种植大豆、蚕豆。他们的食品加工很有特点。小麦面粉,一般做成饼(粑粑)或者面条。
居住在经济发达的滇中、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的彝族,大米、玉米、小麦都以不同的比例作为主食,一年四季有蔬菜,畜牧业产品也占有一定的份量。粮食和菜肴的品种及其食用习俗也多类似。分布在滇池湖盆地区的昆明彝族(于郡),因受四周汉族的影响,食俗与汉族相同之处甚多。主食以稻米为主,他们用木甑蒸饭,佐以面食主,产鱼季节,以捕鱼当菜。所吃的蔬菜主要有白菜、青菜、南瓜、萝卜、乔豆、茄子、辣椒、刀豆等。滇中地区的彝族喜用青菜腌菜和晒萝卜干,供缺菜季节吃。还利用小麦帛面酱:先将麦面的粑粑放于麻袋里,然后埋在米糖中,使其发醇后拿出晾干,再磨碎,辣椒面和盐酿造。
川、滇、黔、桂彝族一般都要杀猪食,特别是杀过年猪。按照彝家的食俗规矩,猪头要分成两半腌帛好,一半是留着主人家自己吃或者招待客人,另一半过年后的几天内,算吉日由女婿送给自己的岳父母。共它部位的猪肉除过年吃的外,一般全部腌成腊肉慢慢吃。昆明郊区和宣威、威宁(贵州)、冕宁(凉山)的彝族人杀猪后还要自腌火腿,其中宣威的火腿驰名全国。彝族腌制火腿的方法是:用酒揉猪腿,再用炒过的盐揉,以便除去分,掩上半个月,再用盐吸去猪腿中残存的水分,挂起阴干,便成了火腿。威宁彝族加工腌制火腿,还喜用烟熏。冕宁彝族将腌制的火腿埋藏在谷物中,有的存放三年、五年,煮、蒸食味都极好,色红透明。猪肠,彝族都喜用它来腌制香肠。云南彝族将猪肠直接腌制,采用晒干方法保存,供农忙或有客人时吃。猪肝,他们习惯拌生吃,其吃法是将猪肝切碎,用熟猪油、醋、辣椒、大蒜泥、酒拌着吃。猪血,各地区的彝族人一般在杀猪前,先在盆里放盐水,使其凝结成块,吃时放入辣椒、花椒等佐料,可煮汤吃,也可煎着吃。
居住在川、滇、黔、桂山区或者半山区的彝族人普遍喜欢饲养山羊、绵羊。羊是他们肉食来源之一,彝族无论杀或吃羊肉,都有些特殊的饮食习俗。杀山羊可以用刀;而杀绵羊禁用刀,只能用木棒将羊脖打断,再用手掐死。羊肝和羊胃要单独用来祭祀祖灵,然后烯来吃。羊身、四肢和内脏、头、蹄均煮熟待客。有的地区羊头和4只羊蹄第二天煮着吃;羊脑在彝家的习惯上全归老人吃的。处于生育期的青年妇女禁止吃公羊,仅能吃母羊和阉羊,牧羊人禁吃羊尾巴。还有一些地区彝族杀羊食时,将羊血拌萝卡丝腌起来,要吃时用瓷碗盛着,放在饭上蒸熟,其味特别鲜美。云南彝族还喜欢饲养奶羊,他们饮用羊奶,用羊奶加工制作多种乳制品。
彝族吃鸡以砣砣鸡回锅、清炖为主。凉山彝族和贵州威宁的彝族吃鸡一般砍成砣砣,拌上佐料。凉山彝族还常用砣砣鸡回锅、辣子鸡待客。云南彝族过去用陶锅煮鸡,一般不用刀切,而用手将鸡肉撕成条块。特别要准备一碗,用鸡汤做成辣椒水,辣椒水内还要放少许花椒、大蒜以及炒过的盐。吃时,将撒成条块的鸡肉蘸着辣椒水吃。此外,鸡头一般老人吃,鸡翅膀给小女吃,老人说她们吃了会梳头,鸡腿一般给小孩吃,但小孩不能吃鸡爪、鸡血。云南彝族吃鸡还有一个习惯,杀鸡前先要备好一个放凉开水和盐的碗,使鸡血凝成块,然后将花椒面、辣椒面、醋、香油倒在鸡血里拌着吃,味很好。
分布在滇池和抚仙湖附近的彝族人,鱼是他们的主要菜肴之一。他们烹饪鱼肴的经验非常丰富,常将吃不完的鱼虾腌制起或将其炒干,储存备吃。最常烹饪的是糟鱼,其做法是选用大鱼,切成块状,先蘸酒,再涂以盐、辣椒和花椒面,多面手放进陶罐腌上。平常要吃时取出一些蒸或煮都可以。
彝族宴席自(唐朝)南诏开始就已隆重盛大。当时盛行的宴席据史书记载有“全牛席”、“全羊席”“综合席”,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南诏国当时的宫廷名菜“全猪席”:是将小肥乳猪烤熟,跪卧于大木盘内,头尾用木叉拘起,置圆桌上,给宾客每人提供一把刀,各自切吃,席间还常伴以管弦歌舞助兴。
在彝族宴席中最有名的菜肴,首推“四滴水”,其程序是先陈上凉菜四盘:火腿、卤猪肝(或者吹盘)、灰蛋、紫介肉(或凉鸡)。其次陈上八样锦八盘:桂花蛋、炒尤鱼丝、炒公爆肉(或火爆鸡丁)、红烧肘子、炖鹿筋、清蒸鸡、烧海参、脆皮鱼。再次陈上三鲜汤、八宝饭(八宝饭是以香糯米为主,加冬瓜蜜饯、大枣、莲子、皂角米、桂元肉、洗沙、艺麻、红绿丝、核桃片、艾苡仁)。最后以铜锅陈上连脚带肘的煮熊掌4只,使爪子抓露搭铜锅边,伸扬四方,名为“熊爪会”,象征“招财抓喜”。燕窝汤一盆,以燕窝为主,加龙眼、冰糖,象征银浪滚珠,名为“聚宝堆银”,客人食此,互相祝贺财源茂盛,吉祥临门。
⑶.婚嫁:
男女青年互相认识,称心如意,情投意合,男方父母就请媒人,带上酒去女方家说亲。酒的多少,依女方家的人数而定,以够用而稍有余为原则。女方父母即使非常满意,也要找些理由,多方推辞,不能一提就答应。这个过程叫吃“吃口酒”。“吃口酒”时,要邀请本家族长辈,先祭奠祖先,而后边吃边议论婚事。以表示婚事公开,又听取家族的意见。
订婚后何时娶讨,由媒人带齐“吃口酒“时商定的衣物、首饰通知对方。礼银可分数次付。娶讨之日,新郎不去接亲,只请媒人和亲友相帮。
①迎亲:
迎亲迎亲要举行仪式。男方在门外摆一张方桌,上放香案、花瓶、喜酒,新娘到来时,唢呐吹奏《迎亲调》表示欢迎。这时新郎新娘一齐向送亲亲友作揖致谢,敬献喜酒。而后,新郎由陪郎领着先向岳丈、继而向舅舅、姐夫、姑父等亲友跪拜。他们则给新郎挂上红彩。
②抢亲:
进亲进亲仪式在青棚里举行。娶亲的前一天,男方在院子中心,用松枝搭一个青棚。棚门披红挂彩,棚内,上方正中摆一张单桌,上放一个装满米的瓶子,瓶子上插一小节松枝,这就是彝家的喜神牌位。青棚里的活动最使人留连忘返。讨亲这天晚上,主人须请歌手在青棚里唱《青棚调》。听众不分宾主老少,大家围座,欢聚一堂。演唱《青棚调》要通宵达旦,天亮时才能唱“关龙”。如果唱完前四间,还不见天亮,歌手要即兴演唱或加唱《十二属》、《十二艺》之类的祝贺词。演唱“关龙”时,主人家的当家人,要端着“喜神牌位”,跟着歌手亦步亦趋,遍游青棚。
进门送亲的人马在迎亲仪式结束后就要离开了。这时在堂屋门前,摆一张彝家特有的用竹篾编制的约五十公分高的方桌,上放一个装满米的瓶子,上插三枝小松柏,中间那枝结六个疙瘩,其余两枝,一枝夹块小食盐,一支夹块小石片。瓶子在左边摆酒,右边摆水,前面摆斋饭、刀头、茶、酒等物。首先,新郎由上而下地解开松枝上的三个疙瘩。然后,新娘把桌上的酒壶、水壶、石块、食盐拿到新房中去。这表示新郎新娘通情达理,和好百年,手脚麻利,善做家务。进门仪式结束,新郎新娘进入喜房中,由祖父、祖母来唱交杯酒。先是由新郎含一口酒喷在新娘脸上,再由新娘含一口酒喷在新郎脸上,表示已成婚及婚后互相忍让,团结治家。
离婚男女双方感情不合劝解无效,可以离婚。彝族的传统离婚,用一节约三寸长,五分粗的松木,中间刻上“×”号,从中均匀地剖成两片,将这两片松木同时丢在地上,要丢成阴阳两相,然后阴相的一片交给男方,阳相的一片交给女方。各自保存,以为凭证,不得反悔。
⑷.丧葬:
彝族的丧葬,古代实行火葬,明清后斩改为土葬,夭折者有树葬、路葬、弃葬等葬法,老人死后有“接气”、“报丧”、“吊丧”、“献药”、“祭奠”、“指路”、“招魂”、“起灵”、“献水”、“制祖灵”等仪式。
①年纪与十二属相:
接气是指老人弥留之际,子女要守着老人,在老人快要“落气”时,子女要用一只大公鸡对口“接气”,也有的由长子对着老人的口哈气,以示“接气”。接气后表示老人已去世。彝族的报丧方法是鸣枪或鸣炮,村人听到枪声,便会主动前来帮忙。
“告丧”是向死者的后家告之死者去世的消息,告丧人到后家后,先在后家堂屋里磕头,告之丧讯,主人招呼报丧人坐定,另设一空坐位,意为亡者灵魂就坐,接着捉一鸡让报丧人用左手杀死后切成块煮,鸡头、鸡翅、鸡腿用一根筷子串起挂在门框上,吃过饭后由直系亲属拉一只羊,请一班乐师和亲友杠着魂幡孝旗,敲锣打鼓,吹响长号、唢呐,前去吊丧。
“打断气羊”彝语叫“哥则曲”,意为断气的伴,是在老人亡故后,丧家拉来一只绵羊,抱在死者头上绕九圈后,用木棍把羊打死,把羊头对着死者的头放在一起,长者念祭词“你死了,你的魂要到祖先的魂那里生活你带走这只绵羊,作为你的财产,拿去给祖灵作见面礼”,念毕之后,杀羊烧肉祭死者亡灵。
“献药”,就是由毕摩依死者生前所患之病配成药剂,在灵位前架一竹槽,死者家属跪在灵位前用一小勺,一面由毕摩育《献药经》,一边将药汁注入竹槽中流出,意为给死者喂药,认为亡灵即可病愈。
②送魂线路:
“指路”是彝族送葬仪式上为亡灵指明通往祖地道路的祭祀活动,指路时灵柩放在树枝插成的望乡台之前。孝子跪两旁,毕摩念《指路经》边向致祭亲友身上撒米粒。诵毕,由死者的女婿或后家跪在弓箭处,将所备之箭向前方直射。由毕摩拿一只新笔,蘸着雄鸡冠上的血,用一个面镜照着纸扎的金童玉女,点画耳目口鼻之窍孔,然后便开始发柩,或火葬或土葬。
“火葬”,火葬时,要在预先选好的火葬地点挖一个坑,上放备好的白柴,烧男尸时堆9层柴,烧女尸时堆七层柴。子女亲友器灵一阵后,将尸体抬上柴堆。尸体的头向北方,男尸面向东方,女尸面向西方,点火焚化。火化后把尸灰捡起撒在山头竹林间,用卵石把火化地点围上一圈。最后由毕摩用红绿线系山竹根一节,及绵羊毛少许,盛入一个小布袋内,装入用竹子编成的小篾箩内制作为祖灵祭祀供奉在家中,整个丧葬程序便结束了。
⑸.火把节:
盛夏,当大凉山绿草如茵,荞子花红遍的时候,四川彝族地区一年一度的盛大“火把节”就来到了。时间一般在农历的6月24~26日这三天。有时也略有提前或推后,这要由寨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按照古老的记时历法来确定。
“火把节”对彝族同胞来说,如同汉族的春节一样,特别隆重。彝族人有句谚语:“火把节没有看错了的,彝族年没有过错了的”。其所以在彝族人心目如此重要,是因为有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火把”保住了彝族人的家园,带来了彝族地区的年年丰收。
相传,天神安体古兹每年命下界按他的意愿交税纳贡,并要献童男童女。他派遗的使者凶神斯惹阿比在人间凶残成性,无恶不作,人民怒不可遏,忍无可忍。后来,有位英雄阿体拉巴降临了,他率领百姓杀死了凶神,又放火烧毁了天庭通往人间的唯一天梯。天神安体古兹大怒,就放天虫到人间,饕餮五谷,骚扰牛羊,要以饥饿惩罚百姓。英雄阿体拉巴集中大家的智慧,割来箭竹、蒿禾、山草、扎成捆捆火把,举火烧死了所有的害虫,保住了庄稼,也保住了家园。从此,彝家每年夏末收获之前,都要燃点火把,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阿体拉巴,后来便形成了“持火照天以祈丰年”的习俗。
如今的“火把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彝族人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又有浓郁的地域民俗风情。
火把节的内容一般有:斗牛、斗羊、斗鸡、选美、赛马、摔跤、跳“朵落荷”(即跳达体舞)、对歌、火把游行等等活动。
斗牛,是火把节的一件大事,是彝族人斗志斗勇的集中表现。还在节日来到的一个多月以前,凉山村村寨寨就已准备好个大健壮的公牛,专门派人进行精心饲养,加喂豆浆、苞谷、大米,并进行角斗的训练。比赛那天早晨,还要选两个大洋芋在火塘中烤熟,立即插在牛角上,待牛角发软后,再把牛角削尖(这样牛不疼,也好削),以利于拼斗。出征时,还要请毕摩(巫师)念经,俨如送勇士奔赴战场。斗牛在宽敞的草地上进行,两方的主人都以木棒击地,并发出“啊、啊”的吆喝声驱牛迎战,四周观众呐喊助阵。姑娘们则唱起“公牛啊公牛,火把节里快勇敢角斗,错过吉利日子,枷担就会永远套在你的肩头……”的古老民谣。赛场群情振奋,呼声震天,亢奋的公牛扬尾奋蹄,鏖战激烈……得胜的牛要披红挂彩,绕场而行,驯牛者脸上光彩,全寨人也为之增辉。
斗牛之后是斗羊。每对大公绵羊上场后即“扬角”出击,乒乒乓乓,互不相让,围观人群大声吆喝,鼓励奋进。
斗鸡场面不如斗牛壮观但很有趣味。两只大红公鸡被主人从笼中抱出来,一听到角斗的信号,身上的毛就根根直立,红冠子涨得要出血一般。两鸡对峙片刻,其中一只便会“咯咯”地大叫一声扑上前去,啄、跳、闪、跑、飞,不乏惊心动魄之感。赛马、摔跤则是彝族“惹布子”(小伙子)勇敢、力量、技巧的大展示。场外的父老乡亲、特别是“阿咪子”(姑娘)在期盼着。“阿咪子”们唱道:“骏马啊骏马,火把节你扬鞭奋蹄,奔驰草场,骑手英姿刻在蓝天上……”取得第一的骑手,不仅是大家尊敬的英雄,还会得到姑娘的青睐。谁若连获三届冠军,寨子中的人就会为他披红戴花。在来年比赛时,人们还会用一根绳子象征性地缚住他的双肩,绕场显示其神勇,这是彝族人民最高荣誉的象征。
摔跤、斗牛是彝族小伙子们力量的表现,而“朵洛荷”则是姑娘们的专利了。姑娘们以寨子为单位,身穿整齐的民族节日盛装,手撑黄油布伞,互相牵着衣裙,围成圆圈,边舞边唱。这是她们比服装、比歌喉、比舞姿的盛会。此时,最激动不过的是那些“惹布子”们,他们在人群中穿来挤去,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点火把,是火把节里最隆重的一项活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从山上砍回箭竹或割回蒿草,晒干扎成火把。一家有二个孩子的扎七支火把,每个孩子三把,父亲一把。火把节头一天傍晚,父亲在自己的火塘为长子或长女点燃火把后,让其带出家门,为等候在坝子上的弟妹们点火。然后,各家的小男孩、小女孩,“惹布子”、“阿咪子”就集体到其它赛子可以看得见的山坡上去,比赛哪个寨子最先点燃火把。各村寨有约定俗成的草场、坝子,那里有堆码好的一堆堆柴禾,人们点燃火把在村寨田野山坡上游行后就来到这里,点燃篝火,举着火把,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饮酒……尽情欢乐,通宵达旦。远远望去,火把游曳,篝火闪烁,笑声、歌声、鼓点声融在一起,正如元代诗人文璋甫诗所描绘:“云披红日怡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如此三天,夜夜如此。
火把节的最后一天,由父亲点燃火把,围着火塘和屋内转圈,念些祈祷庄稼丰收,牛羊肥壮、全家安康的话语,转出门后再给儿女点燃火把,然后全寨子家家户户的火把汇聚成火龙,沿着祖祖辈辈举火把的路线,来到篝火堆前,每个家庭围坐一起,由父亲用树枝搭起五对架子,每架前摆九粒小石子,虔诚的祈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在整个火把节活动结束后,大人孩子欢欢喜喜与早早候在寨口的长辈和孩子们的母亲欢聚家中,共享“火把节”最后一夜的欢乐。
5.凉山彝族传统性文化述论: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马英林经考察后描写道:
文化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文化。长期以来,它成为一种禁区。在世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中国,不论是汉族还是彝族,都存有种种禁忌,性问题受到掩饰和回避,人们对“性”这一字眼和话题特别敏感。人类的性行为、性心理、性观念被严重扭曲,得不到科学的评价。今天,当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进一步提高,人类越加注重反思和正确评价自身,并使之更有益地为自身服务,因而,性文化也就被人们当作研究的对象在科学领域里有了一席之地。
学者马英林指出,居住在中国西南部凉山地区,直至1956年仍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彝族的性文化。这里的彝族性文化,由于受它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模式等诸因素影响,因此,更具民族性特征。总的来说,彝族对性问题通常采取掩饰和回避,羞于启齿。
由于彝族学领域至今还是一个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诸如“凉山彝族恋爱、婚姻观的历史与现状及对策”、“对凉山彝族进行婚前生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凉山农村已婚夫妻计划生育常识普及的紧迫性”、“凉山彝族生育调节的历史与现状”、“凉山彝族对性功能障碍的认识及传统治疗法”、“彝族地区主要流行的性病及传统疗法”、“凉山彝族性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凉山彝族对妇女生育魂的崇拜”、“凉山彝族浓厚的母系遗风”、“凉山彝族生殖崇拜研究”等问题留待另叙,并诚请各学科、各民族的学者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角度去开拓研究。
⑴.凉山彝族性教育:
性文化既然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文化,那么,教育也应当同其它教育一样,必须接受一种正确思想的指导。这正如今天人们对事物的现象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一样,人们不可能等到这些研究取得最后的成果后才开始进行性教育。然而,实际的情况是,一个人在与另一异性的相互关系中得到性的感受,不论是幻想中得到,还是实际上得到。他的性状况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受的性教育、性观念等有关。凉山彝族因对性问题采取的是掩饰和回避的态度,所以对性教育也就采取在特殊范围对特定人员进行。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彝族未婚青年掌握性知识的渠道主要是从一些已婚男女那里了解,但很有限,尤其对人体生理知识,他们更是知之甚少,因而对许多现象只能通过宗教的形式来解释和解决。因此,人们往往对性问题带有一种神秘色彩的观念。
凉山彝族平时善用极其含蓄的言行来表达性感情、理念性感情和接纳性感情,对性问题的直接接触及,唯有在青年的成人仪式、招魂促育仪式、治疗性功能障碍仪式和超渡祖灵仪式等特殊场所的仪式中例外,这时的主要目的带性教育的重要内涵,仪式中都有性器官和性生活的具体描述和动作,但这丝毫没有猥亵的意味。这一切都是为了后代人丁兴旺,所以人们十分认真、虔诚地对待。为了避免难堪,参加仪式者会因性别和年龄不同而不参加某些仪式。
作为彝族女子成熟的标,需要举行公开的成人仪式。仪式的进行主要视女子发育情况即月经初潮期而定,一般在十五至十七岁,也有个别十三或十九岁时举行的,但不可太晚或过早。多在女子单岁时择吉日举行,通常由母亲或年长而子女多、漂亮、能干的女性主持,仅限成年女性亲友参加,不许男子在场。
女子成人仪式是她告别童年步入成年的人生重要转折和标志,父母十分重视,尤其是母亲,她最了解女儿的生理状况,是女儿的贴心人。在仪式临近前,母亲会为女儿备好必用的“扎尼”、多层绣花头帕、新白褶裙,购买颜色各异的珠子和银领牌等服饰品。举行仪式这天,妇女们像过节般喜气洋洋,富者杀猪打羊,大宴宾客,贫者杀鸡泡酒款待亲友、邻居。仪式开始,妇女们尽情地说些逗弄少女的风流话和祝愿词,向她描述因性生殖器形象,祝她日后能找到一位阴茎粗状的丈夫。然后依次进行仪式中的每一程序。第一程序,挥“扎尼”。由主持者用“扎尼”绕姑娘头部和下身,口念有关性方面的“愿月经调和、性生活美满、有生有育”等祝福词。第二程序,改变发型戴上头帕。彝族女子成人前,发型为梳单辫垂于脑后,忌盘发于头,否则会伤害家人。举行成人礼后,发顶中分两股在耳后梳成双辫,头顶绣花黑色头帕,发辫交叉盘于头帕之上,此后忌垂发。额前的浏海用少许水打湿抹光,整齐发亮,以示少女情窦初开,秀丽端庄。第三程序,取耳线佩耳饰。彝族女子幼时多用绿色丝线穿于耳垂部作耳饰,以后,被穿部位已成小孔,可佩戴饰品。第四程序,脱童裙著彩裙。彝族女子幼年时著浅色二截童裙,裙边镶一粗一细两条黑布边。举行仪式后,她们穿红、蓝、黑等色彩对比度强烈的三截或四截长统百褶裙。换裙过程中,主持者口含冷水,一边喷洒在少女身上,一边口念:“少女彩裙往下穿,姑舅之子往上来;莫乱伦、莫降级,同姓家支防在外,姑舅之子向里来……”念毕,将彩裙从头顶向下给少女穿上。这些祝词实则是对初期步入青春期的少女进行的首次性教育,其意象征著少女穿上漂亮彩裙、告别美好童年、跨入青春门槛,使男人们非常羡慕,追求少女的男性必将蜂涌而至。但是,贞洁是女性的美德,所以少女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莫在爱的海浪中失去平衡,丢失人生的风帆而坠入七情六欲的旋涡中损坏自己的名誉,应把青春完美地奉献给所爱的姑舅之子。仪式全过程进行完毕,男性即可参加,人们席地而坐,共进祝福餐。
以上少女服饰的变化,使得人们更能直观地了解姑娘成年与否,也更有利于男性对她们交往的选择。在彝族社会中,姑娘成人,可自由逛街、赶集、观看赛马等出入社交场所;可以交男友、找情人。即便有个别发生性行为(主要指“所地”方言地区),只要不违反等级和血亲的限制,一般不受习惯法的处罚;若姑娘怀孕,男子则需赔礼或与之结婚即可。反之,未举行成人礼的女子受到社会各界严格保护,不准调戏、奸污,更不准与之发生性行为。若发生此类事件,男子会遭全社会鄙视,并受习惯法的严惩,终身不能参加各种祭祖仪式活动,也就是不再被视为家庭成员。彝族谚语讲:“好色莫奸幼”,这里的“奸”与汉语中的“奸”意义有别,往往是以禽类作爱时摆动翅膀的动作来代之,认为奸幼非人所为,而是禽器之举。
未成年则有性行为者(无论主动或被动)终身被视为不洁,严禁她参加各类红白喜事。更为严重的是,在他去世时,其停尸架与正常死亡者有别(这是彝族人尊严遭受的最大打击和伤害)。日后,儿女子孙为其举行超渡送灵时,也须由“毕摩”单独举行一场“消痕法事”,她的灵魂才能回归祖界,被祖先接纳。
凉山彝族对上述性行为的习俗规定,正是对全社会进行性教育的内容,它非常有利于保护未成年女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因此,在彝族社会里,至今少有幼女被奸事件的发生。
其次,再看性教育在彝族送祖灵仪式中的表现。彝族人在父母双双去世后,儿女子孙要为之举行超渡送灵的仪式,称为“作帛”。它包含有为考妣灵魂举行婚礼的内涵,只不过此时“新郎”和“新娘”的地位与生前男为主,坐上方有所不同,而是女为主坐上方,谚语也讲“活在世上,父亲最大;去世之后,母亲为大”。这是彝族母权制风俗在宗教文化中的传承。凉山彝族大凡要举行宗教仪式时,都必须从妇女手(若有关孩子之事则查其母亲,若系整个家庭之事则查其家庭主妇、若系夫妻之事则查其妻子)进行调查、占卜决定所要举行的仪式属哪类性质。并且仪式过程中仍以妇女为中心,尤其有关性方面的仪式,如“解除性障碍”、“清扫生产道”、“驱除埋狗和鸡的污秽”、“清净乳裙”、“赎、取、招、唤、拉回生育魂”等仪式则更是如此。
“作帛”仪式隆重,程序繁琐,所耗财物数广、量多、所需时间少则九天九夜,多则数十日,现今一般为三日或一日,整个仪式需念十多场经。首先由“毕摩”主持将考妣灵魂从阴间请出,使其重新团聚;再依次为他们净身、著装后,让他们焕发青春(多指恢复青壮年时代的性功能和生育力),并设婚宴庆贺,祝愿他们开始新的生活(指去世的夫妻,因去阴间的先后时间不同而彼此陌生,此时为之举行“婚礼”,让他们在来生世界重逄,开始又一次生活在一起),使分离已久的“夫妻”回忆种种前世的恩爱和(性)交欢(乐),以达到相互亲热,然后“夫妻”恩恩爱爱地双双出游,在“毕摩”安插的神枝法坛中相互追逐、嬉戏、拥抱、交合,最后将祭祀用的猪、羊等也作交合装置放在发插的神枝法坛周围。进行以上全过程,女性一般不在场,在场的男性都会不停地发出嬉戏声、交合声。此种壮观交欢示范场面,不正是对人们进行性教育的最好时机吗?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彝族在举行“作帛”仪式中的性教育内涵,主要为的是祈求子孙具有旺盛的生育力,预示家中人丁兴旺、六畜繁殖。所以,在此活动中,交错地进行著许多以达到子孙兴旺为目的的性教育示范仪式。
①“治著”,求育仪式:
“治著”意为将祖先旺盛生殖力承接给后代,译作传宗接代术。是“作帛”活动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其活动的目的所决定的。仪式由“毕摩”主持,先选一棵枝叶繁茂的果树前或一雄大的石头下空地,用神枝(经“毕摩”加工后的专用树枝)、白布搭成一间象征性小房,将已故“新郎”、“新娘”灵桩并置(女上位、男下位)于灵架上。以后再选一根高大笔直的松树(或柏树、杉树)作传宗接代树,称“治博”象征男性生殖器,故称其为阳树;并在搭好的小房外地挖一洞孔,称“治足”象征传宗接代洞,内放混合白酒(烈性,代表精液)和泡水酒(代表卵子),洞口放一圈招魂用兰草代表女性生殖器,周围插三棵小阳树;用招魂兰草扎一个代表生育力旺盛的九头九尾的生育魂,称“治依”,它的小腹部微微向外凸起。仪式中备用之物如旱烟辫梢、一块白布、一只传宗接代鸡等均须从被超渡者的娘家、舅家亲属处寻找。
仪式开始后,“毕摩”坐间吟诵《传宗接代经》,考妣的成年男性子孙们依长幼秩序扛著根部抹有母猪油的阳树绕“新房”(“毕摩”搭建的小房)和传宗接代洞转九周。他们每跑一圈就会不断地阳树插入洞内又拔山一次,且嘴里还学著绵羊交配时发出“绵—,咳咳!”的吼声;与此同时,还边转边用嘴接食“毕摩”用树叶舀的传宗接代水和燕麦面;并又用母猪油涂抹生育魂草偶向外凸起的小腹后,拿小木棍反复来回戳小腹部,以示性交动作;最后,用公鸡为阳树除污秽。
②“波”,交媾繁殖仪式:
分为“西波”和“嘎波”两种,“西波”仪式侧重于考妣亡灵的交配,祈盼通过亡灵的交配,给后代子孙带来繁殖。“嘎波”侧重后嗣的交配。下面例举“西波”:
“西波”仪式仅限于考妣的成年男性子孙参加,妇女和儿童回避。仪式前备好白酒、红酒(自制泡水酒),甜荞、苦荞,一苹母绵羊,一头公猪,一根代表男性生殖器的木棍,称“古吉”。“毕摩”和他的徒弟(称“毕惹”),在仪式中,将猪尸骑放在绵羊尸臀部上,作性交状,胯间放考妣灵柩,当“毕摩”吟诵《交媾繁殖经》时,“毕惹”用“古吉”顶住猪的生殖器,不停地耸动,同时,白酒和红酒、甜荞和苦荞、白蛋和黑蛋(染成双色以区别公母)、针公和针母、白线和黑线、白毡片和黑毡片等阴阳物相触碰、相掺合在一起作交媾表演,在场的人们在“毕摩”领导下诵道“耸啊阿爷耸,接啊阿婆接;阿爷射银水(精液),阿婆射金水(卵子)”。交配完毕,烧一撮猪毛薰考妣灵柩,这时,人们又叫“休息了!休息了!阿爷阿婆交配己足,不再进行了”。
③“西木”,交媾结束仪式:
备一棵(若已举行了“嘎波”仪式的需备三棵)传宗接代树即阳树,在地上挖一坑,内放混合酒,坑口放一圈招魂草,考妣的男性子孙们扛著阳树站在坑边等待“毕摩”发话,“毕摩”将一碗混合酒放在神扇上诵《求生育经》,诵经结束,当“毕摩”说:“立即得子吧”时,扛阳树的人们就向上跳一下,当说:“翻越围墙去幽会”时,又跳一下,最后说:“阴蒂动,立即插入阴道”时,便将阳树插进坑内裁好不再移动,并将仪式中所有树枝插其周围。“毕摩”将代表阳水的白酒和代表阴水的水酒混合,通过诵经作法后让考妣的男性子孙们喝下,祝福他们“生下的儿子叫声似锦鸡,生下的女儿叫声像雉鸡”。这时,打开考妣灵柩,查看他们是否好睡,再放点碎金、碎银入内后关上捆扎,外包裹白布,经念诵《死后迁徒经》、《封锁灵柩经》、《送别祖灵经》、《指路送灵经》后,送祖灵踏上回归祖界之途,并护送灵柩到放置之地。最后,打羊与考妣订誓言:“至此考与妣,不得变恶鬼作祟儿与孙,要跟随先祖去安居又乐业,保后嗣没有聋哑、阳萎和生殖力愚笨等疾病……”
凉山彝族通过植物、牲畜、人类的性交类比示范,达到性教育在上述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颇为壮观、宏大、隆重和生动,具有更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从中人们可领略出人与自然的回归和隔合规律,它为人们拆射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世间哲理。
凉山彝族性教育,就感性知识来讲,唯有以上所谈的在特定场所对特定人员进行,而它的理性知识教育则贯穿于整个彝族的伦理道德之中。
⑵.凉山彝族性道德:
性道德态度是道德态度的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分枝。它们包括男女之间婚前和婚后的关系,以及分别在婚前和婚后的权利和对社会其它部分的义务。道德态度决定什么样的婚姻,与谁结婚、离婚,以及家庭关系中适当行为的所有细节。彝族性道德是彝族异性交往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它是彝族社会道德在性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历史上不同的婚姻形态,是由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并随著所有制的改变而改变。与凉山彝族所处的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婚姻形态,也必须具有奴隶制的显著特点。它是在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等方面严格限制下发展和巩固起来的。因而,凉山彝族的性道德也就很自然地、必须地在这些严格限制下建立和被人们遵循。
比起长期受到封建礼教束缚的汉族地区的青年来讲,彝族青年在婚前与异性的交往要随便得多、自由得多,性禁忌也比较松懈(尤其是“所地”地区)。他们在火把节、彝族年和结亲、办丧事的红白喜事等主要社交场合以及在其它一些交往活动中,都能坦率地表达自己对异性的爱慕,双方有了感情还可发生性行为(布拖一带两性关系表现为“不重处女”)。只要双方属同一等级,这种行为一般不受非难。特别是在姑舅表兄妹之间,由于他们往往会缔结婚姻,交往也因此更为亲密与自由,更易发生性关系,相应的也更不会受到干涉和指责。这种对异性间婚前的自由交往以及在交往中发生性关系的容忍,也表现在不同等级的男女双方产生感情,进而发生性行为提供了机会,只要不被发觉,他们不会受到处罚。但由于等级内婚制的限制和血缘等级歧视,使他们这种感情的发展不可能产生婚姻结果,因而往往酿成悲剧。即便是同一等级的青年男女,他们的自由恋爱也不一定就能实现爱情的结合。
凉山彝族特有的一些不成文的性道德准则主要反映在其通婚范围和限制的社会习惯法之中。它们是:严禁家支内婚和婚外性关系,违者处死;严禁姨表结亲和婚外性关系,违者处死;严禁与外族通婚,违者开除族籍;严禁不同等级的男女通婚和发生婚外性关系,违者视后果,下降等级或处死。
已婚妇女与他人发生性行为导致怀孕,男方要负由此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如造成离异,男方须赔偿其丈夫一切婚娶费用,还要给其穿金、戴银、骑马即“室内拴黑马”、“锅庄裹黑裙”,以革面洗脸。他们的私生子随母养三年,然后由男方带走。这三年内,男方每年负给女方二十两白银作孩子抚养费。私生子一般不呙社会歧视。若女方怀孕后药物进行打胎,该妇女被社会视为“洛裸”,即“心狠”之意。
家支内部的宿奸行为,如经多方调解,只要奸夫赔偿“三两做枕羊毛,四斗垫底粮,两只驱污避邪的灰羊”,再给其丈夫“室内拴黑马”、“锅庄裹黑裙”即可。若因此而离婚,奸夫须偿还丈夫结婚时所耗的一切费用。奸夫不服或无力偿还,均会被开除家支,断绝其血亲关系。
小叔子与嫂子辈通奸(包括远房的叔伯兄弟、叔伯嫂子),小叔子要备一坛酒,杀两只羊向哥哥赔罪。嫂子同样备一坛酒,杀两只羊向弟媳赔罪。但此类事一经发生,往往导致弟弟自缢。
侄子辈与姑母辈或兄妹通奸(包括远房的侄子与叔伯姑母、叔伯兄妹),称“错郁”,即“乱伦”之意。家支须招开大会,强令双双自尽。他们死后无人抬尸火葬,家人需出高价雇人抬尸火葬。
公公与儿媳通奸(如儿子尚活著),要求公公自缢。
一般男女通奸的处罚和弟与嫂的处罚相同。
姑舅表兄妹间通奸,除女方丈夫外,一般无人过问。
无意间撞见有人行奸,视作不祥。须由行奸者出一只红鸡举行“斜俄补”即祈求安康仪式。但因宣扬出去后果严重,故举行仪式也只给一至三位亲人说说,以求妥善处理,一般不愿声张。倘若四处宣扬,此人则被视为是个极不负责的人而遭社会谴责。
强奸幼女称“赫坡”,被视为最不道德的行为,其处罚方式有几种:①杀一头牛,以酒赔罪;②彝人认为,奸幼者子孙不昌盛,因此,往往会导致妻子提出离婚而不用赔偿丈夫婚娶时的任何开支;③赔偿被奸幼女日后出嫁时的身价钱;④在一切社交场所,人们不得与奸幼者同饮一樽酒;⑤奸幼者和被幼奸者还将分别遭前面“性教育”所述的一切处罚;⑥奸幼者去世,其尸体须著全身白色寿服,不许停室内而只能停在临时用瞢草搭建的棚屋中,尸体须在人迹罕见的荒山僻野进行火葬。人们视火化时升起的青烟为不洁物,往往会像躲避瘟疫般逃避。
强奸孕妇而导致其流产,处罚方式有:①备一百斤酒,杀一头牛赔人命;②赔一匹马给被奸者,称“补史木玛”;③出二十两银子给调解人和监护人。
强奸妇女导致其自杀身亡,按人命纠纷加重处罚。
强奸已婚妇女,须打牛请酒向其丈夫家族赔礼,并且给妇女从头到脚披红挂彩,称“西迭俄次、祝马史柯勿”,一般是一匹马(可折白银十两)、一套绸缎服装(可折白银五两)。
对违反上述性道德准则的人,彝族社会除给予精神和经济上的处罚外,也同样会给予宗教(通过仪式的方式赎罪)形式的解救机会,让他们通过驱除污秽、邪恶,以确保赎罪后有正常的性生活和生育力。这样的仪式有:
①“博核娜嘎”,清净乳裙仪式:
妇女不论婚前或婚后曾与异性私通导致婚后不生育子女者须请“毕摩”选择一溪边于左侧种植一株带根移来的柏桦树,右边种植一株连根移来的白杉树,并用两根红、绿线牵连两树间小溪上,按至上而下的顺序搭建“白、花、黑三座桥”,桥的规模依小溪大小而定;小溪左侧场地安插神枝法坛。法事中用一头猪、一只山羊和两只鸡。仪式开始,妇女的丈夫盘腿坐小溪左边柏桦树后,正视小溪右侧盘腿坐于白杉树后正看著他的妻子。首先,由妇女从“黑”桥走过来,再由“花桥”返原地,最后再经“白桥”走来与丈夫齐坐小溪左边。仪式结束,搭桥用的树枝和连根移植的树均不收拣仍留原地。这时,人们返妇女家中,紧接著由“毕摩”主持“格飞特革”和“克颇特革”,调和夫妻阳(精液)阴(卵子)水仪式。
②“卓尼索”,驱除污秽仪式:
无论男女,若目击正在交配的蛇、蛙等和正在强奸、通奸的场面,都视为不祥,必须举行驱除污秽仪式。仪式应在事发当日由“毕摩”主持,用一头猪咒鬼一夜。次日,由“毕摩”于屋外安插驱污仪式阵,安插方法是按蒿枝、马桑枝、索玛树、桃树枝、竹枝、野葡萄枝的顺序,双双并列而插。仪式用头猪一只鸡除污秽,当“毕摩”吟诵《除黑污秽经》时,目击者或受污之物品则沿安插的驱污神枝仪式阵而过即可免灾。
③“敌格那土毕”,驱邪恶消污痕仪式:
成年男子强奸或通奸幼女后,必须为两位当事人举行此仪式。首先,对幼女而言,应在出事当日即用一头猪咒鬼。次日,应由“毕摩”主持在野外土哽上凿穿一洞,旁边安插驱污仪式阵和阴阳交错仪式阵,由幼女在脖子上带一根红蓝相加的线,沿仪式阵自下而上消除污秽,“毕摩”一边口念《驱污除秽经》、《阴阳交错经》,一边用两根称为“克克”(象征奸污她的男性阴茎)的木棍擦拭幼女身上后,折断并剖开,最后弃洞中埋葬。
其次,对肇事者也要驱邪除污。彝族认为这是邪恶附体作祟所致,所以为其驱邪除污后,其肮脏的灵魂就不会玷污祖先,来生也就会被祖先们接纳共同生活在一起。
④凉山彝族性行为失误补救措施:
还包括未成年男童被成年女性诱骗奸淫或通奸,被视为乱伦和邪恶行为,为保障男童日后能有正常的性生活和生育力,必须举行“阿依角色毕”,即育魂被叼仪式;同家支间、姨表亲间、媳妇与公公和丈夫之叔伯、兄弟之间发生性行为,均被视为乱伦,须对当事人举行“牛则微地毕”,用花牛 业仪式。这是一种大型的用牛祛业仪式,所安插的仪式阵也极为复杂。
除以上全社会必须遵循的诸多性道德准则外,凉山彝族又特别要求媳妇与公公、大伯子以及夫之叔、伯等(包括远房此辈份的人们)之间严格遵循一定的近体度,使其彼此“回避”,平时,不论坐、立、行、走,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级不同,保持的距离要求也不同),不能相对而立,更不能讲粗俗言词,否则就是失礼。应回避的人们彼此偶然相遇,媳妇须恭敬地退到一边,等他们走后再走。若应回避者之中一方正忙于做事,没有发觉另一方走来,另一方应远远地绕道而行,万一来不及绕道,则咳嗽一声,以便引起对方注意而及时回避。媳妇不能当著回避者的面梳头。否则视为失礼。应回避者,身体各部位不能有任何接触,即便是衣服或披毡都不能挨擦,否则视为失礼。无论发生上述何种失礼行为,都会造成尴尬的局面,其补救的办法是举行“缩尔”仪式,意为“解除回避”。
“缩尔”仪式一般在失礼之夜举行。媳妇须带酒至长辈家中,并邀请至亲好友,在他们的见证下,媳妇恭敬地敬长辈一碗酒,声明自己并非有意失礼,以求长辈谅解。长辈同样向媳妇表示歉意,且回赠她衣物或白银以示谅解和安慰,同时当众宣布解除回避。以后彼此不施回避礼。
由于上述回避习俗,故新娘初嫁夫家之夜,公公会逐一向她介绍应回避者。如新娘至夫家,有意不回避任何人,这意味著她已打算做这家的媳妇。出现此种情形,离异便成自然,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彝族性道德以其特殊的社会职能,千百年一直规范著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行为举止,对维护彝族社会秩序起著积极的作用。
⑶.凉山彝族性生活在恋爱、婚姻及家庭中的表现:
彝族青年婚姻多由父母及长辈包办,唯“所地”地区例外。故彝族有一生动描绘本社区内两种不同形式的性生活的谚语“‘所地’呷塔惹,‘圣乍’依督惹”,意为“‘所地’青年的性生活可在相约地点进行,‘圣乍’青年的性生活是在夜间抗争中完成”。彝族性生活在恋爱期的表现(即婚前性自由)。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彝族时,常把“所地”地区青女婚前性自由习俗冠以整个凉山彝族,这种以偏概全的研究是不合乎实际的,并且应当及时纠正。
彝族的婚姻系父母包办、主子包办,配偶双方无权自主,有的女子直至举行了婚礼都不知丈夫是谁,因此,性生活在整个婚礼中几乎没有表现的馀地。履行繁杂的婚礼程序,全由新娘一人扮演主角,新郎始终不出场。女子婚后,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居婆家,多在举行“回婆家仪式”后,留居娘家,开始“坐家”。“坐家”期限不定,大约一、二年,有的达三、五年或更长。此间,婆家以各种理由(如缺劳力、照顾年老公婆等)三番五次派姑嫂、兄弟等前来请她。新娘因与丈夫系包办婚,多无感情基础,所以往往藉口拒绝。但也有在家人劝忍下前去的时候。新娘每去婆家均不与丈夫同寝,这时,新郎会潜往与之幽会。可彝族新婚夫妻,普遍存在首次发生性关系的“困难”现象,其原因是新娘强烈反抗。新娘为作好反抗准备,往往采取多穿衣裤,并作床上的挣扎斗争。对新郎而言,这无疑是件棘手的事,可他仍必须达到在新娘首次反抗的当晚,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必须达到目的,否则会被新娘小看。新婚夫妻的这种“初夜现象”是彝族社会的一种风俗,它对婚姻破坏几乎为零,万不可用“强奸”之类的眼光去看待。对这种现象,也许有新娘为证明自己是处女的解释,可这对大多数新娘来说,却不是这么认为的。况且,如前所述,彝族妇女有婚前社交、恋爱自由的习俗,这种“自由”本身无论如何也无法保障所有新娘婚前一定是处女。同时,据有关人士在彝族聚居区调查,传统社会中,彝族男女对贞操观念极为淡薄,一般不追究妻子婚前有无与异性交往的历史,新娘也不必担忧丈夫对她婚前性生活的寻根问底。那么,彝族新娘“初夜现象”的解释当怎样才为科学呢?实际上,它是彝族抢婚制时期妇女抗婚的一种历史遗留,以后逐渐演化成为习俗,并且包含了反抗包办婚姻的因素在内。这些文化现象中,人们不难看出,在彝族社会里,新婚夫妻要完成首次性生活,没有一番脑力和体力的追逐是不能成功的,这与汉民族新婚之夜闹洞房、同居住是有很大差别的。
新婚夫妻经过新郎的努力争取,首次性生活成功后,每到新娘来婆家时,新郎都会努力与她幽会。若双方感情逐日融洽,因性生活来往不便,就会缩短新娘的“坐家”期限,一、二年后,妻子怀孕即定居婆家,开始正常的夫妻性生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彝族夫妻婚后的性生活,大多在抗争中进行,有的直至已生育了孩子也这样。这就是说,性生活在其婚姻初期表现为带强迫性,一般是夫主动,妻被动。
年轻夫妻婚后同居一段时间,并且相互言语,这表明他们已有一定感情,彼此不会离异。这时,婆家即择吉日,让夫妻俩在婆家男性亲友的陪同下,前去告慰新娘的双亲,称“木帕莫”。新娘的所有嫁妆也在这次全部带来婆家。此后,夫妻单独成家立业。
彝族人建立家庭后,性生活主要表现为以生儿育女为目的。无论哪一方出现性功能障碍或无生育能力,都将导致婚姻的破裂。
进入家庭生活的夫妻,性交流逐渐转自然,一般而言,彼此都能得到应有的满足。但在言语表达上,即便是夫妻,也很少提及自己对性生活的体验,可谓“只做不说”。纵然有窃窃私语,也只是以谈论他人的一些风流韵事来增进体验,而难于启齿自身的感受。对他们而言,性经验的获得,不是在夫妻之间,而是在同性那里。只要同性别的人们在一起,就会谈笑风生,彼此透露自己的体验,同时也询问对方一些自己认为是异常的现象。他们由此获得启示,回家与配偶作无声实践,久而久之,达到协调。由于性经验的交流是在同性之间进行,因此,夫妻间发生的事,都会在成年人中传播。在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的山区彝族社会中,有关男女两性的事,成为成年人常谈论的娱乐性话题,应当说是丝毫不足为奇的事。对为数不少的彝族妇女来说,她们能用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由包办而缔结的婚姻,表明她们对生活还没有完全失望。
《峒溪纤志》有彝族“男女贵者,寝不同席,至夜半密通之”的记载,可它未指明是新婚夫妻或是老夫老妻。据调查,彝族夫妻有同寝者,但他们不齐头寝,而是一人头左右寝。这可能与山区气候或忌谈性问题有关。就同寝的夫妻,一般在儿女五、六岁后也会分寝的。
由于彝族夫妻一般不同寝,所以屋内火塘左侧的里屋规定为妻寝室(此地方除家人外,严禁他人入内),丈夫则居楼上。因此,他们需过性生活时,往往会“夜半密通”。又由于妻子往往与未成年儿女同寝,所以夫妻间性生活也就显得较为紧张和富有节制性,同时,有时被孩子察觉,张扬出去也不是什么奇俗。
彝族夫妻,在家中有客居时,不过性生活;外出探亲访友期间,不过性生活;男人外出征战或打猎,提前几日禁过性生活。基于夫妻间对性生活表面的冷淡,日常生活中夫妻关系也表现得极为冷淡,绝不会在人前表露出互爱之举,似乎他们彼此无多大相干。平日赶集走亲串友等,均一前一后,无并排而行之礼。有外人在场,彼此间言语也会很少,就是到了非说不可,也会以“您”或“小孩他(爸)妈”等字眼相称,而不呼其名,更不宜用亲腻之语,也不谈冗言。违反这一切者,都会被社会视为轻浮之举。彝族谚语道:“今天笑、明天闹,不言不语不会闹”。可见,彝族夫妻之间表面的冷淡,是社会伦理道德的一种规范,它具有使夫妻间,永远保持一定神秘感和吸引力的社会功能。
彝族婚姻生活的目的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因此,视性功能障碍和无生育力为人生之大敌,为解决这两种不祥之灾,“毕摩”即根据多种原因所致主持多种多样的仪式进行化灾振救。这些仪式有:“格非依次”即赎生育魂仪式、“格非依谢”即取回生育魂仪式、“格非依吉”即唤回生育魂仪式、“格非依果”即拉回生育魂仪式、“格非依苦”即招回生育魂仪式、“格非特革”即调合阴阳水仪式、“格非牡这素”即偿还阴阳水笨弱之债仪式、“热嘿这素”即偿立子之债仪式等等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