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剌氏起源及历史

剌姓图腾_剌氏图腾

剌姓图腾(剌氏图腾)

  剌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là(ㄌㄚˋ)。源于蒙古族,回族,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契丹族等少数民族,汉族剌姓则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燕剌王刘旦,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万姓统谱》注云:“汉燕剌王之后。”剌姓现今人口约千人,排在一千三百三十三位,在台湾则没有。

【得姓始祖】

  刘旦(燕剌王)、帖木儿(铁穆尔)、满剌·哈非思、李绍威(扫剌)、耶律·拽剌(李拽剌)、纳速剌丁。

  剌子成:(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明朝时期山西介休知县,剌氏鼻祖之一。

  帖木儿:(公元1336~1405年),蒙古族,谒石城人(今乌兹别克斯坦谒石城)。著名帖木儿帝国创建者,军事统帅,剌氏鼻祖之一,在位时间从公元1370~1405年为期三十五年,终年六十九岁。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蒙古族,出自宋、辽、金、元诸朝时期蒙古弘吉剌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弘吉剌部,在蒙古统一前为草原游牧民族部落,在汉朝时期曾隶属北匈奴,北匈奴在被西汉大将军卫青大军击溃向北、西迁徙时,弘吉剌部则留牧于蒙古额尔古纳河、呼伦湖、贝尔湖一带。在史籍《元史》等有关史料中记载:从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父亲开始,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与弘吉剌部族之间就有了姻亲关系。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弘吉剌部遂归属于大蒙古汗国。蒙古乞颜部与弘吉剌部世代皆有婚姻关系,成吉思汗曾与之相约:“生女为王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因而,在后来的元朝时期,皇后多出于弘吉剌部。由于弘吉剌部族与成吉思汗部族之间有如手足般的亲情关系,所以从成吉思汗裔孙元世祖忽必烈于元至元八年(宋度宗赵禥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建立大元帝国起,到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共计九十七年,历经十一个皇帝执政。而这十一个皇帝的皇后,多为弘吉剌氏,在《剌氏家谱》中所指的大元皇后红甲剌氏,即指这十一个皇后,其中也包括成吉思汗的母亲、妻子以及儿孙之媳等人。

  按照清朝年间所撰的《介休县志》的记载,剌氏的高祖剌子成曾在山西介休任知县,为介休剌氏家族的第一代,至今已发展到第二十四代。

  源流二

  源于蒙古族,出自古代中亚花剌子模国,属于以国名汉化改姓为氏。

  花剌子模国,即古撒马尔罕国,是中亚乃至中东地区的一个古国。唐朝时期的玄奘曾在花剌子模国停留,他在所撰的《大唐西域记》中,称其“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机巧之技,特工诸国。气序和畅,风俗猛烈”。玄奘到该城时,当地人信仰拜火教,并不信佛。玄奘曾把从高昌国带来的小僧送进寺庙,结果竟然被轰了出来。但玄奘最终还是以佛法度化了国王。

  宋宁宗赵扩嘉定十二年(金兴定三年,西夏光定九年,公元1219年)秋季,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因蒙古前往中东的通商使团在中亚地区被杀事件,对花剌子模国(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发动了一场长达三年的战争。公元1220年农历2月,铁木真攻克了不花剌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大批逃跑的兵士和平民皆被杀死,然后是蒙古军队是大肆洗劫和一把大火,彻底地摧毁了不花剌城。不久,察合台、窝阔台也攻下有两万人防守的讹答剌城(今锡尔河上游原西辽国属城),他们抓到了下令杀害蒙古商队的花剌子模将领,用极其残酷的刑法处死了他,又在城里大肆杀戮,替被杀的通商使团报仇。农历10月,蒙古大军抵达撒麻耳干(突厥语“肥沃的都市”,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中共有十一万守军,其中有六万是突厥族康里部人,他们以为自己和蒙古人是同族,必会得到善待,于是有三万人出城投降,结果,他们却在睡觉时被蒙古人全部烧死射死,无一幸免。接下来又是一场空前的洗劫,并把全部居民驱逐出城,其中有许多人被处死,好在有国师耶律楚材的出面阻止,成吉思汗才听从了他的建议,从平民中挑选了三万工匠分赐给诸子、亲属,三万壮丁随军作战,其余则在交纳一定赎金后放回,这些被放回的居民还不能住满城市的一个角落。

  宋宁宗赵扩嘉定十四年(金兴定五年,西夏光定十一年,公元1221年)初,蒙古大军进抵巴里黑城(今阿富汗巴尔赫),早已闻风丧胆的市民出城请降并宣誓效忠,但成吉思汗认为后方留下人口众多的城市于已不利,遂以调查人口为名将所有无辜市民集中起来,斩尽杀绝,并把巴里黑城化为了灰烬。接着又围攻塔里寒城(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上游),七个月后城破,该城居民又尽数被屠杀,城市被毁。然后又攻陷范延城(今阿富汗巴米安),由于成吉思汗宠爱的孙子察合台之子木阿秃干战死,铁木真竟下令“不赦一人,不取一物,概夷灭之”。范延城址由此而被称为“可诅咒的城市”。破城后,成吉思汗下令不得掠夺任何财物俘虏,将所有人畜杀光,毁城为荒漠。浩劫过后的范延堡得名“卵危八里”意为“歹城”,其后近百年内该地毫无生气,据说连动物也不敢接近。另外,在攻克塞忒耳迷(今俄罗斯捷尔梅兹)后,由于攻城时受到城中军民顽强的抵抗,成吉思汗竟然下令杀尽所有居民。宋宁宗赵扩嘉定十五年(金兴定六年,西夏光定十二年,公元1222年)农历6月,在六个月的围攻后,也里城(今阿富汗赫拉特)被成吉思汗再次攻破。入城后,蒙古人竟用了一周的时间进行屠杀,全城居民无余幸免。

  公元1221年农历4月,由窝阔台率领的另一路蒙古军在经过七个月的包围后,终于攻入花剌子模国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希瓦附近的科尼亚、乌尔根奇),蒙古军队一入城,不仅屠杀了除妇女儿童外的所有市民,还决堤阿母河水淹了玉龙杰赤,将城中的熟十万人口尽数淹死,一座繁华的都城从此在地球上消失。同时,另一支由哲别和速不台所率领的追击花剌子模国国王摩诃丁的蒙古军队,在攻克哈马丹(今伊朗哈马丹)、拜勒寒、木剌夷(今伊朗北部)、赞詹(今伊朗赞詹)、可疾云(今阿富汗加兹尼)、谷儿只(今格鲁吉亚共和国)、篾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沙马哈(今伊朗阿塞拜疆舍马合)后,同样也是残酷的屠城和焚城。当时失吉忽秃忽曾被花剌子模国王子札兰丁在八鲁湾打败,死伤蒙军三万余,成吉思汗随即又包围了札兰丁,为报失吉忽秃忽失败之仇,他亲率蒙古达军在印度恒河岸边追上了这位王子并将其击败,札兰丁只身最后跳入河水得以逃跑,而他家族中的所有男人皆被无情地杀光。内萨城(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被陷时,蒙古兵将居民赶到一块空地上,命令他们互相将手捆在背后。内萨的穆罕默德写道:“他们服从了,如果他们散开来逃往附近的山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会得救。一旦他们互相将手捆绑上,蒙古人围住他们,用箭射他们,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成吉思汗习惯用屠杀、全面驱逐或在白旗之下整编入册的方法处置对手。他所采用的进攻方式,也通常是强迫俘虏率先冲城,如果退缩或不前进就杀掉;城陷后屠杀居民,然后佯装撤走,等逃脱了的人回来后,后续部队又旋风似地返回来砍掉他们的脑袋。经过蒙古人的洗劫、虐待、威逼、蹂躏,东伊朗从此再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即使是在后来公元十五世纪帖木儿大力支持文艺复兴运动,也未能使它们完全恢复。在这次对花剌子模国的战争中,成吉思汗率领他的蒙古大军夷平了一座座美丽的城市,杀害了难以计数的百姓。仅是拖雷攻入马鲁(今印度马鲁勒斯)的一次,平民被杀就达七十多万,而拖雷安坐在金椅上看着大屠杀。在尼沙不儿战役中,成吉思汗的女婿脱忽察儿战殁于城下,拖雷为姐夫报仇,下令尽屠全城百姓。当时成吉思汗之女为报丧夫之痛亲自率卫士入城,杀死了目光所及所有活人。为防止有人装死逃脱,拖雷下令砍下所有人首级,按男、女、儿童垒成了三座高塔。成吉思汗在后来知道自己将死而交代后事时,还一再嘱咐子侄们,要在西夏投降后尽行予以屠戮。这场战争之后,被工业前三世纪的马其顿大帝称赞为“人世美绝无伦”的撒马尔罕城一片败迹,残破不堪,数十年了无人烟。

  元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后来的帖木儿大帝敕令迁址重建撒马尔罕城,新城融合了蒙古、印度、波斯、突厥等诸多文明的特色,如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帖木儿大帝生于中亚谒石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一蒙古贵族家庭,曾任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的西察合台汗国的臣子。关于他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个突厥化的蒙古人;另一种则认为他是突厥人,只不过自封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本书从其政治与文化传承的历史上判断,认为其还是属于蒙古族后裔。帖木儿在公元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政局动乱时期,周旋于河中地区诸封建主之间(今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间)。他在击败政敌后,于公元1370年杀其同盟者侯赛因,自立为大埃米尔(国家大元首),建都于撒马尔罕。

  明洪武五~二十一年(公元1372~1388年),帖木儿五次出征花剌子模国,征服了大月(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

  明洪武二十二~二十八年(公元1389~1395年),帖木儿三次远征金帐汗国,同时入侵伊拉克,占领巴格达;后北进南高加索,夺取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并侵入俄罗斯境内。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帖木儿进兵天竺(今印度),攻陷其都城德里。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帖木儿率军西征小亚细亚(今土耳其)。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农历7月,帖木儿在安哥拉之战中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军队。至此,建立起了东到北印度、西达幼发拉底河、南濒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北抵里海和咸海的庞大帝国。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帖木儿十分向往大陆东方的中国,梦想恢复成吉思汗子孙的荣誉,并使中国皈依于穆斯林世界。于是,他聚集了准备东征的二十万大军,但疾病使他的梦想成为泡影,结果因病惨败,翌年死于回军途中。花剌子模国在帖木儿病逝后,从其阴影中挣脱出来,到公元十六世纪初,花剌子模国的南部地区出现了独立的布哈拉汗国。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花剌子模国绿洲居民起义,摆脱了波斯王朝的统治,拥立帖木儿后裔乌兹别克汗国王族成员为汗,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即希瓦汗国,当时有部分民众随帖木儿王族后裔迁徙到当时的大明成祖朱棣王朝,后又有人在满清王朝时期再迁至蒙古、东北地区,并逐渐融回蒙古族中或融入回族、汉族之中,其间有帖木儿王族后裔族人取其原居国名的汉称为姓氏者,称剌氏、花氏。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希瓦汗国被沙皇俄国吞并。

  公元1920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其地建立起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到1924年,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被苏维埃社会主义人民委员会解散,其领域并入乌兹别克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源流三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赛典赤赡思丁的长子纳速拉丁,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剌氏,早期见于元朝,是由回族先祖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长子纳速剌丁的名字取谐音汉字演变而来,回族称为剌氏正宗,同宗同源的还有喇氏、拉氏。

  源流四

  源于回族,出自元、明之际中亚花剌子模国使臣满剌哈非思,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

  帖木儿大帝第一次向大明王朝纳贡,是在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农历9月,帖木儿首次派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来朝,贡马十五,驼二。明太祖朱元璋诏宴其使,赐白金十有八锭。满剌·哈非思后来音羡慕明朝而留居中国,明太祖为了与各国之间进行政治、商务活动,在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专门设置了中央外事机构,召满剌·哈非思出任行人司侍郎,其后子孙皆在中国生息繁衍。

  在满剌·哈非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者,分称剌氏、喇氏、拉氏、满氏、哈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按:

  中国古代一直没有专职外交机构,外事管理一直分隶于不同官衙,管理混乱。自明朝时期开始,在因袭唐、宋旧制的墓础上,外事管理与分工更趋严密而具体,形成了礼部主管、中央其他官衙协同管理的外交事务管理格局。其中,礼部主客司全面负责外事活动,会同馆为外事接待机构,四夷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外事翻译机构,鸿胪寺专司外事礼仪,行人司则以奉旨出使为要务。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阿剌剌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中有“阿剌剌氏”,元末明初迁至乌喇地区(今吉林永吉)。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简称阿喇氏,满语为Ala Hala,汉意为“山岗、大阜”,后多冠以汉姓剌氏、阿氏等。

  ②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中有”外剌氏”,世居精奇里江地区。元末明初举族归附后金政权,佟·努尔哈赤赐其姓氏为剌氏。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阿儿剌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元朝时期蒙古阿儿剌部,以部为氏,元末明初迁至黑龙江沿岸、塔巴克努图克哈喇、索伦地区。后有鄂温克族、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阿尔拉氏,满语为Arla Hala,亦有改称阿勒特氏者,后多冠以汉姓剌氏、何氏、金氏、阿氏等。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豁罗剌思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元朝时期蒙古豁罗剌思部,以部为氏,世居察哈尔地区。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瑚拉巴斯氏,满语为Hulabas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罗氏等。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札只剌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札只剌氏,又称札答兰氏、茶赤剌氏,扎赖氏,为成吉思汗之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地区。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扎赖氏,满语为Jalai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札氏、答氏、赖氏。

  源流九

  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谙石剌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谙石剌氏源于金国女真部,以姓为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扎库木地区。在满清王朝时期改称乌什拉氏,满语为Usira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石氏等。

  源流十

  源于鄂伦春族,出自古鲜卑族后裔鄂伦春魏拉依尔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伦春族魏剌伊儿氏,世居精奇里江地区。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魏拉依尔氏,满语为Weilalr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魏氏等。

  源流十一

  源于契丹族,出自古契丹族后裔耶律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伊喇氏,又称伊拉喇氏,源于金国时期的国姓“移喇氏”。“移喇氏”即契丹国姓“耶律氏”的满语译音,满语为Ilan Hala,汉意为“三”,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三姓地区。后多冠以汉姓剌氏、刘氏、王氏、肖氏、萧氏、李氏、黄氏、白氏等。

  源流十二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古契丹族后裔扎剌赤儿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扎剌赤儿氏,又称扎喇亦尔氏,源于元朝时期的扎剌赤儿部,以部为氏,乃元朝太师木华黎的后裔,世居乌鲁特、察哈尔地区。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扎拉尔氏,满语为Jalar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赵氏、季氏等。

  源流十三

  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扎剌儿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扎剌儿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扎剌儿部,又称查拉里氏、贾拉喇氏,以部为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瓦尔喀、乌拉、扎库木等地区。满清时期改称扎拉哩氏,满语为Jalari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张氏、詹氏、年氏、白氏等等。

  源流十四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燕剌王刘旦,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刘旦,西汉时期的燕王,是汉武帝第三个儿子,其母为李姬。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是西汉王朝空前强盛的时期,汉武帝在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册封刘旦为燕王时,曾对他寄予了北御匈奴、屏藩汉室的厚望。燕王刘旦“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招致游士”,但是他在两位长兄戾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先后去逝之后,就向父亲要求立自己为太子,却反而招致汉武帝的极大不满,认为他不哀兄长之逝,反而借机谋位,结果刘旦因此被削去三县之邑。

  西汉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逝世之后,第六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四处造谣说却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还联络宗室淮南厉王刘长、齐孝王刘泽及太仆上官桀、大农丞桑弘羊等重臣谋夺取帝位,这些阴谋被汉昭帝及时发觉兵断然镇压。之后,汉昭帝念在刘旦是存世的长兄,遂赐玺书一封,斥其“昔高皇帝王天下,建立子弟以籓屏社稷。先日诸吕阴谋大逆,刘氏不绝若发,赖绛侯等诛讨贼乱,尊立汉孝文,以安宗庙,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应故邪?樊、郦、曹、灌,携剑推锋,从高皇帝垦灾除害,耘锄海内,当此之时,头如蓬葆,勤苦至矣,然其赏不过封侯。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今王骨肉至亲,敌吾一体,乃与他姓异族谋害社稷,亲其所疏,疏其所亲,有逆悖之心,无忠爱之义。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复奉齐酎见汉高祖之庙乎?”言外之意,是劝燕王刘旦自裁,免得汉昭帝下诏诛戮,蒙杀兄之恶名。燕王刘旦见阴谋泄露,大事已去,得书会意,即召集宾客群臣妃妾,摆酒设宴;席间,燕王妃华容夫人起舞悲歌:“发纷纷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徘回两渠间兮,君子将安居?”歌毕,燕王刘旦自缢身亡,华容夫人亦从之而死,随之又有二十多人自杀。华容夫人所唱的歌被后人称为《起舞歌》。歌中唱的“两渠”,指的就是今天戾陵墓南面的永定河与北面的高梁河,其“安居”之所,就是戾陵。史书记载,后“天子加恩,赦王太子建为庶人,赐旦谥曰刺王。旦立三十八年而诛,国除。”因此后世称刘旦为“燕剌王”,这在史籍《汉书·武五子传》中有记载:“李姬生燕剌王旦。注:师古曰:谥法,暴戾无亲曰剌。”就是说,刘旦为了反叛而暴戾无端、众叛亲离,因此死后谥号为“剌”。六年以后,汉宣帝刘询即位,念及燕剌王,赐封刘旦还在世的两个嫡子:二子刘庆为新昌侯,三子刘贤为安定侯。又立其长子刘建为广阳顷王,二十九年薨,其子穆王刘舜继承广阳顷王位,二十一年薨;其子思王刘璜继承广阳顷王位,二十年薨;其子刘嘉继承广阳顷王位。到了王莽篡汉之后,刘氏宗亲皆废为家人,而广阳顷王刘嘉独以献符命被封为扶美侯,还赐予姓王氏。

  在燕剌王刘旦的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剌氏,以念先王父,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五

  源于维吾尔族奥都氏,出自蒙古汗国初期维吾尔巨商奥都·喇合蛮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

  据方志文献《陕西通志》中记载,“元朝初,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据方志文献《陕西通志》中记载,“元朝初,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奥都·喇合蛮,亦称谔多·拉哈玛尔,古突厥语为“Abder-Rahmacn”,原为中亚畏兀儿籍巨商,后为大蒙古汗国第二任可汗大蒙古国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执政时期(公元1229~1242年)的嬖臣(宠臣)。大蒙古汗国初期,蒙古族官员的贪污腐败与其武力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厉害的。当时蒙古汗国的繁重赋税,是促成贪污腐败的要素之一。蒙古汗廷最初采取包商制来攫取赋税,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执政时期,曾打算把蒙古汗国的赋税以一百四十万两白银包给汉族巨商刘廷玉,受到相国耶律·楚材的极力反对,才算作罢。可是不久,中亚畏兀儿籍巨商奥都·喇合蛮提请出价二百二十万两白银包揽全国税收时,木亦坚汗又怦然心动,终于包税于他。自此以后,每一位蒙古大汗除了四处扩张征伐外,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财税的攫取上,诸汗不知道鼓励生产,只知道无节制地剥削。

  宋理宗赵昀淳祐元年(大蒙古汗国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十二年,公元1242年),孛儿只斤·窝阔台去世,继承者库裕克汗(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年幼,由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哈敦(皇后)乃马真·脱烈哥那临朝听政,奥都·剌合蛮用重金贿赂乃马真·脱烈哥那,乃马真贪财,遂擢升奥都·剌合蛮为蒙古汗国相国,无论大小政务,悉听裁决。奥都·喇合蛮得到极大的权柄后,整个蒙古汗国的满朝文武官员都奉迎献媚于他,只有三朝老臣耶律·楚材敢与他面折廷争。有一次,乃马真·脱烈哥那将起草诏书使用的印玺和白纸都交给奥都·剌合蛮,让他办事时自己填写用印就行了,不必启奏她。耶律·楚材认为不妥当,立刻上奏乃马真·脱烈哥那,说:“天下者,先帝之天下。朝廷有宪章规矩,现在您要破坏它,老臣不敢接受这个指示。”乃马真·脱烈哥那自知理亏,只得将交给奥都·剌合蛮的印玺和白纸收回去。不料过了不久,乃马真·脱烈哥那又降懿旨,说:“凡是奥都剌合蛮提出的建议,想要办的事情,各部官吏都要按照他的意见起草命令,不照办者,就把他的手剁下来!”耶律·楚材接到乃马真·脱烈哥那的旨意后,再一次上殿抗争。他对乃马真·脱烈哥那说:“国家的典章制度,先帝都交给老臣我负责,与各部官吏没关系。奥都剌合蛮的建议如果合理,我自当按照他的意见办理,如果建议不合理,就不能办。老臣死且不避,何况剁手呢!”乃马真·脱烈哥那听后很不高兴,拒绝接受耶律·楚材的意见。为此耶律·楚材当即滔滔不绝,争辩不已,最后大声说:“老臣侍奉太祖、太宗皇帝三十余年,没有辜负国家,皇后难道能以无罪杀害老臣吗?”乃马真·脱烈哥那虽然很生气,但在忠诚刚直的三朝元老重臣耶律·楚材面前,不得不深深地表示敬畏,只得宣布所降懿旨作废。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一定的,极个别人的多贪多占财富,自然别人就贪占不到了,于是就造成其他官吏的极大不满甚至反叛。由于这种不满已经严重影响到蒙古汗国内部的稳定,于是在南宋淳祐六年(大蒙古汗国库裕克汗孛儿只斤·贵由元年,公元1246年),库裕克汗(元定宗)为了平定朝廷内外诸方面的不满,遂以“贪污过巨”的理由,将管理大蒙古汗国中国行省的财政大臣奥都·刺合蛮处死,改以马合谋·牙刺连赤取代之。直到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元成宗一度发起了整顿吏治的努力,结果一家伙就有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个贪官被撤职。然而,踌躇满志的元成宗在满朝皆贪的局势下,根本就不能将整顿工作坚持下去,最后被只得迫放弃.而在他之后继任的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在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即位后,复行放任,以致于此后几乎每个蒙古族官员都是百万富翁,也几乎都是贪官污吏,从此大元帝国开始风雨飘摇——贪官之治,就是亡国之始。

  在奥都·喇合蛮被斩之后,其众多的后裔子孙四散迁逃,多改为汉姓剌氏、拉氏、喇氏、谔氏、哈氏、玛氏等,其剌氏、拉氏读音皆作lá(ㄌㄚˊ),而喇氏读音则作yáo(ㄧㄠˊ)。

【迁徙分布】

  迁徙

  (暂缺)

  分布

  剌氏与拉氏、喇氏一样,是一个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不仅仅在回族中有剌氏、拉氏、喇氏,在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中也均有剌氏、拉氏、喇氏,但尤以回族居多。剌氏现今人口约千人,排在一千三百三十三位,在台湾则没有,多以京兆、高昌、介休为郡望。

  在文献《回教民族说》中注释,剌氏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青海省,陕西省的剌家村、四川省的广元县、彭县,河北省的唐山市,实际上在上述地区以及北京市,云南省,重庆市,江苏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开封市等地,也有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剌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京 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高昌郡:即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汉时期有车师国,国治交河城。后来西汉在此地屯田,有著名的“高昌壁”屯田据点。此后,东汉、魏、晋,凡势力可达的时候,都设屯田于此。西晋咸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前凉张骏于其地置郡县,名曰高昌郡,郡县制度从此在该地诞生,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等政权,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洲地方政权的一个郡。高昌郡时期(公元327~443年),下设县,至少有高昌、横截、地和高宁,县下还有乡里,史籍《西凉建初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记载:“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韩渠妻”。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之后,该政权多次易手,至南梁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该地区才得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麴氏仍然实行郡县制,到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唐朝灭高昌为止,该王朝拥有田地、交河、横截、南平等四郡和新兴、宁戎、酒泉、高宁、临川、白、威神、永昌、安乐、龙泉、永安、林、始昌、安昌、盐城、柳婆和无盐等十七县。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时并入该国的,高昌国以郡建国,领地没有增广。麴氏高昌的地方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又不完全相同,郡与县虽然是二个等级,但并不是直接隶属关系。魏晋以降,中原诸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将东汉的州一级监察组织变成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以后,实际上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隋朝统一天下,改革地方制度,取消三级制,恢复二级制。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逐废诸郡。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唐高祖李渊取天下后,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唐武德以后的州县制,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唐朝中叶以后曾改为交河郡。

  介休郡:即山西省介休县。介休县历史悠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春秋时期周桓王姬林二年(鲁隐公姬息姑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曲沃庄伯伐翼州,晋国的翼侯姬湣逃奔随邑,随邑即在今介休城东,时为晋国大夫士会的食邑。周襄王姬郑十六年(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姬重耳返国赏随臣,忠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来的“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周敬王姬匄六年(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县历史上先后在东部建置邬县,在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嬴政时期始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期,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两朝时期皆设介休郡,后称介州,邻县灵石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属地。隋、唐两朝在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县在历史上也曾数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诸朝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依旧隶属晋中行署。现介休市总面积七百四十余平方公里,下辖七镇、三乡、二百三十二个行政村、五个街道办事处。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昌堂:以望立堂。

  介休堂:以望立堂。

  字辈

  (暂缺)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1:回族的取姓方式

  回族的取姓方式有自己本民族的特点,有以伊斯兰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立姓的,也有以祖辈原名中某一字立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也有主动改用汉姓的;有以回回族名立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名取姓的,还有不少被迫改姓的。回族姓源主要有五种类型:

  第一类,取伊斯兰教先贤和祖辈名字中的一字立姓:

  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马氏回民遍布全国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

  据清朝一位马氏回族穆斯林学者遍历云、贵、川三省回族地区的调查,三省内便有“二十七姓马,同姓不同宗”。在回族聚居区,有的整个村、寨、巷都居住着马氏回民,并且有以马氏命名村庄,如马家庄、马家湾、马家寨等等。

  马氏回民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取自回回原名的译音,回回原名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如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前缀音立姓。另据家谱文献《怀宁马氏宗谱》记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为姓。”

  二是取自与伊斯兰教的圣人穆罕默德名字有关的字为姓,回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对穆罕默德圣人非常崇拜和敬佩,平时说话、办事都遵循“圣行”,凡是穆罕默德做过的,回民都乐意做。因此,在起经名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取与穆罕默德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麦、穆罕子等等。在取姓时,多取与穆罕默德名字相关的姓。

  穆罕默德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尤其是明朝以前(包括明朝),有些译者将穆罕默德译为马合麻、马哈谟德或马和穆狄等等。在史籍《明史》中有“相传回回教之祖曰马哈麻者”、“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造”等记载,将穆罕默德译为谐音“马哈麻”。这样回民在取姓时,多取穆罕默德译音的首字“马”为姓。

  如元朝时期的回回人马马(窝阔台的近臣)、阿合马(元世祖的宰相)、马合马沙(工部尚书兼领茶迭尔局)、马哈麻(元至顺年间的咸阳郡公)、马合麻(元至正年间福建政和县尉)、马哈谋沙(元至正十五年即公元1355年同安地区的达鲁花赤)以及马合木、马合谟沙、麻合马、抹合马、马合睦、马哈沙等,均是原名穆罕默德的汉文译音译字。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取“马”字为姓。三是回族迫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在当时汉族马氏较多的情况下也遂改为马氏。四是朝廷赐姓马。如“亦剌思,西域回回,洪武二十三年内附,命为南京锦衣卫头目;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历功屡晋至都督佥事,御赐姓马名政,后为南京望族。”

  由于这样几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马氏回民越来越多。

  回族中的宛氏、万氏、安氏、王氏四姓,据回族民间传说和自称,皆源于唐太宗在位时(公元627~649年)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宛葛思。宛葛思在中国亦译“万尕斯”、“旺歌师”、“斡歌士”、“斡葛思”等等,其后裔取其祖先原名之首音谐音,冠以王氏。

  有些王氏回民自称是“随燕王来的”,为明初回族军事官后裔。今王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北方,多集中在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一带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王家团庄等地。

  安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等地。

  穆氏回民多取自回民先辈“穆撒”、“穆罕”等名字的首音。如史籍《元史·氏族表》中就记载有回回世家穆古必立等。

  有的回族姓氏,既有取自回回祖辈原名之首音的,也有取自中间某一字音和尾音的。如海鲁丁之后裔姓海,改住之后裔姓改,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

  沙氏回民多取自回回名字的首音和尾音。如史籍《新元史·也黑迭儿传》中记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合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在史籍《元史·氏族表》中还记载了倒喇沙、别罗沙、掌机沙等回回世家,其后裔多取自祖辈原名尾音立姓。还有不少沙氏回民是取自祖辈原名首音立姓的。在回回经名中“沙阿得”一名较多,其后裔取沙为姓。在史籍《元史》中记载:沙全,哈刺鲁氏,父沙的,世居沙漠……全初名沙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为姓,而名曰全。

  第二类,以祖辈的名字分为数姓者:

  在回族姓氏中,除了马氏、丁氏、白氏等常见姓氏外,赛氏、撤氏、速氏、忽氏、纳氏、闪氏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回族十三姓,源于中国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

  南宋嘉定十四年(大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十六年,公元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大军占领了布哈拉,回回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

  窝阔台和蒙哥汗执政时期,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南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任云南省平章政事。

  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在云南地区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在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

  相传,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三十一世孙。“赛典赤”阿拉伯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的后裔,不仅铭记着前辈的丰功伟业,而且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

  赛典赤·赡思丁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他们的后裔有赛氏、纳氏、哈氏、速氏、忽氏、马氏、撒氏、沙氏、丁氏、闪氏、穆氏、杨氏、郝氏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区。直至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满请政府曾下令“灭回”,激起了回族民众大规模的武装反抗,即历史上有名的“丙辰之变”,这十三姓回民后来被迫分居全国各地。

  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回族由十三姓又演变出其它许多姓氏。如忽姓后来又发展为虎、胡姓,闪姓后来又发展为陕氏等等。再如赛典赤之子纳速拉丁,其后代分别以纳氏、速(苏)氏、喇(拉、剌)氏、丁氏为姓氏。

  据文献《陕西通志》记载,元朝初期,贵族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今纳氏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仅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就有纳氏回民七百余户,四千余人。喇姓回民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拉姓回民分布在陕西等地。丁姓遍布全国。

  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氏、白氏、拉氏、金氏等姓氏。

  第三类,为皇帝赐姓: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氏,如李氏、达氏、答氏、张氏、白氏、沐氏、陕氏、郑氏、朱氏、金氏等姓。

  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为皇帝赐姓。元朝达姓回回(今分布在江苏六和),据《达氏家谱》记载,其先世为色目人,名为母把拉沙(波斯语“官爵”),因功绩卓著,被大元王朝封为平章政事,并赐名达不华,其后裔取其达不华名前缀音立姓。

  今居住在中国湖北荆州、河南南阳等地的答氏回民,也为皇帝赐姓。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答氏宗谱》记载,其族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巳(公元1293年),讳剌罕与剌海祖,同孛可人,献大珠,赐价不受,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其后裔以答氏为姓。

  在白氏回民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朝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明朝国姓是皇帝的朱氏。据对今安徽、山东朱氏回民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皇帝所赐朱氏。因朱与猪同音,后来不少回民又改为黑氏。

  张氏回民也系明朝皇帝赐姓。据湖北《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璞罗德“原属回教经名”,“后来赐姓于明初”。从此,其后裔立张为姓。当然,张氏回民中,也有被迫改为张氏的。

  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氏。

  中国海军史上伟大的统帅、世界著名的航海家先驱之一郑和,就是皇帝赐姓。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的第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人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农历7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燕王即明成祖皇帝位后,视随行马三宝在北京郑村坎立下的战功,便赐姓为郑。从此,其后裔立郑为姓。今郑氏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和西北等地。

  回族当中还有木氏、金氏、陕氏等姓氏,也是皇帝赐姓。如陕氏回民是由原来的凵姓改为陕氏的。据清朝金天柱《清真释捕辑》载:“明凵茂,湖广公安县人……登天顺甲申科进士。廷试时,上不识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曰:‘凵音同陕’,上即以御笔改为陕。”如今陕氏回民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

  第四类,以回回民族和地名立姓:

  在回族姓氏中,以回回民族和地名立姓的虽占比例不大,但却很有代表性,富有民族特点。

  回族民间早就流传着“回回姓回”之说。在中国河北、山东、西北今居住着不少姓回的回族。回族立回为姓,据回姓老人讲,有其深刻的含意:一是回回本身是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国”来的;二是回回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门”,即伊斯兰教;三是回回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为回回民族。为了让后代记住祖源,信仰“回回教门”,记住自己是回回民族,便立“回”为姓。回族当中还有以地名立姓的。

  如元朝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孙子伯颜察尔的后裔杨应奎,原住在北京羊市角头(今北京羊市口),取羊为姓氏。明朝初期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省益都居住,改羊氏为杨氏。

  锁氏回族也源于地名,如明朝的锁懋坚为中亚地区的撒马尔干之名称的译音,其后裔便立锁为姓氏。

  第五类,与汉蒙等民族融合后出现了汉、蒙等民族的姓氏:

  回族当中还有许多与汉族共有的姓氏,如李氏、周氏、刘氏、陈氏、孔氏等姓氏。这些姓氏一部分是因与回族联姻出现的,一部分是汉、蒙古等民族在元朝以后信仰伊斯兰教,并逐步成为回族的一部分,但仍保持原来的姓氏。

  如现在回族当中的铁氏、脱氏、贴氏、朵氏、妥氏、火氏等,与蒙古族名字铁木耳、贴木耳、脱不花等有关。

  回民当中的完氏,据《重修朝真寺碑阴题名》载:“‘完’源出完颜氏,金人裔也。金大定年间,禁女真人勿得混汉姓,故去完而为颜,惟在曲阜不敢兖国之姓,特称‘完’氏。”这说明,回族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历史上女真人的后裔,沿用“完”为姓氏。

  回民中的端木氏原为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汉姓,呼氏原为中国鲜卑族人的姓,后因其一部分木姓汉族和鲜卑人融合于回回民族,故沿用端木氏和呼氏等。

  党氏回民,其姓氏原为中国西夏党项族之姓氏,后来因一部分人融合于回回民族之中,所以也沿用此姓。

  居住在今青海省东部的孔氏回民,原为孔子的后裔,后来因改信伊斯兰教,成为回族的一部分,但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

  再如泉州的李贽,原名林载贽,其先祖林驽于明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到波斯的霍尔摩斯经商,娶了当地穆斯林女子为妻,“遂习其俗,终身不革,今子孙蕃衍,犹不去其异教”,其后人融合于回族当中。


  2:帖木儿大帝

  帖木儿生于中亚谒石城(今乌兹别克斯坦谒石)一蒙古贵族家庭,曾任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的西察合台汗国的臣子。关于他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个突厥化的蒙古人;另一种则认为他是突厥人,只不过自封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本书从其政治与文化传承的历史上判断,认为其还是属于蒙古族后裔。

  帖木儿在公元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政局动乱时期,周旋于河中地区诸封建主之间(今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间)。他在击败政敌后,于元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杀其同盟者侯赛因,自立为大埃米尔(国家大元首),建都于撒马尔罕。

  明洪武五~二十一年(公元1372~1388年),帖木儿五次出征花剌子模国,征服了大月(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

  明洪武二十二~二十八年(公元1389~1395年),帖木儿三次远征金帐汗国,同时入侵伊拉克,占领巴格达;后北进南高加索,夺取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并侵入俄罗斯境内。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帖木儿进兵天竺(今印度),攻陷其都城德里。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帖木儿率军西征小亚细亚(今土耳其)。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农历7月,帖木儿在安哥拉之战中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军队。至此,建立起了东到北印度、西达幼发拉底河、南濒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北抵里海和咸海的庞大帝国。

  帖木儿常以成吉思汗的业绩来勉励自己,但他终究没有成为成吉思汗二世,虽然他同样是征服了许多的地区,同样也洗劫了不计其数的战利品,但帖木儿的战争没有头绪,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帖木儿后代的不政,也使他的帝国成为昙花一现。

  帖木儿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属于穆斯林什叶派,但他战争面对的对手却大多也是穆斯林,反而是“异教徒”常常从他所发动的战争中捞到不少好处。

  帖木儿身材高大、头也大,有着褐色的皮肤。他勇敢善战,在关键时刻常以一个无畏的战士的身份冲到最前线搏杀。帖木儿还有一个政治家的谋略,能通过暂时的屈服来赢取宽松的发展环境。

  帖木儿是个文盲,但却绝对聪明,是许多哲学家的好朋友。他曾在一次劫掠中被射伤了腿,因此也被后人称为“跛子”帖木儿,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最出色的马上帝王。

  帖木儿帝国核心所在的地区称为河中地区,介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大致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当时属于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的西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原是渴石城城主哈吉的侄子,曾被西察合台汗国任命为千户长。在东察哈台汗国的秃忽鲁·帖木儿入侵并占领渴石之后,帖木儿投奔了秃忽鲁·帖木儿,被任命为渴石城的总督。

  但随后帖木儿与秃忽鲁·帖木儿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翻脸,被迫同内兄侯赛因流亡波斯,正是在流亡期间,他如匪一般四处抢劫,因此腿受了终生的伤。帖木儿和侯赛因经过一番卧薪尝胆之后,卷土重来,打败了也里牙思火者,赢取了整个河中地区。随后,帖木儿和侯赛因又反目成仇,帖木儿击败了侯赛因之后,成为河中地区的最高统治者,于元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自立为埃米尔,定都撒马尔罕,初步建立了国家。帖木儿扶植了一个察合台的后裔为傀儡,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这时起,帖木儿便不停断地向四邻伸出刀锋,扩大他的帝国。首先是攻灭了咸海边的花剌子模,然后连续五次进攻世仇东察哈台汗国,一直打到吐鲁番,迫使东察哈台汗国统治者哈马儿丁“消失在黑貂与银鼠出没之地”,从此一蹶不振。帖木儿首先解除了卧榻之侧的心腹之患,巩固了新生的国家。

  接着遭殃的就是伊朗和阿富汗了。旭烈兀的后继者们各据一方,互相攻击,使他们成为帖木儿最好的猎物。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开始,一直到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帖木儿断断续续地铲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割据力量,吞并了伊朗和阿富汗地区。至此,帖木儿的帝国东至印度河,西到幼发拉底河,北达高加索,南临波斯湾。这基本就是帖木儿帝国的最大版图,帖木儿在其后所进行的征服影响虽大,但并没有在所在地区建立起稳定的统治。

  帖木儿与金帐汗国的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但主要不是因为对手的强大,而是因为大草原的空旷和迷离。他扶植了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忽迷失,并认他为义子,但忽忽迷失在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夺得金帐汗之位后,被一时的辉煌冲昏了头脑,转而进攻他的义父。结果帖木儿毫不留情地回击了他,在明洪武二十二~二十八年(公元1389~1395年),帖木儿三次亲征金帐汗国,三次将忽忽迷失从宝座上拖下去,其中第二次征服最为艰苦,在找不到敌方主力,又不熟悉道路的情况下,在草原中跋涉了四个多月,终于在力量耗尽之前追踪到了忽忽迷失并击溃了他。这场战争破坏了这个地区,使横贯欧亚大陆的商道遭到了严重破坏。而帖木儿却没有留下任何代理人便离开了这里。

  入侵印度也是帖木儿一贯的目标,帖木儿以德里苏丹政权容忍它统治下存在人数众多的印度教徒为借口发兵,以此掩饰他对富庶辽阔的印度的垂涎。而德里苏丹国这时正出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同样无力抵御生机勃勃的帖木儿帝国。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同历史上众多从西北渡过印度河的侵略者一样,帖木儿在朱木拿河畔战役中大败德里苏丹马茂德·沙之后(在这场决战之前,他仿照中国历史上的秦军大将蒙恬,一举屠杀了十万印度俘虏),昂首挺进德里的苏丹的宝座。在大肆破坏之后,扶植了印度斯坦人赛义德家族的希兹尔汗作为代理人,便一走了之。不过,从印度带回来的战象使帖木儿在接下来的西亚战役中发挥了作用。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帖木儿率军攻打埃及王朝统治下的叙利亚,在攻陷并洗劫了阿勒颇和大马士革两座城市之后,便抛弃了它。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的丘布克战役,使帖木儿的军事荣誉达到了最顶点。帖木儿在此前遇到的对手大多是老朽的或陷于内乱的国家,但这次他遇到的是奥斯曼帝国的“雷霆”巴耶济德一世,后者因为征服了大半个巴尔干半岛而令欧洲人谈之色变。在双方为势力范围的划分发生纠纷之后,帖木儿的大军直刺“雷霆”帝国的心脏,两位枭雄在安卡拉城外进行了决战。事实证明,帖木儿技高一筹,在7月20日的会战中击败并了俘虏了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巴耶西德。很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布尔萨——这座由汉尼拔设计的千年古都也沦陷了,少数的土耳其人靠着希腊海员的帮助才得以渡过达达尼尔海峡,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巴耶济德战败后被关在铁笼子里,随即忧愤而死。

  帖木儿的军队洗劫了小亚细亚的若干个大城市,包括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布鲁沙,将被奥斯曼人征服的许多王公贵族重新扶植起来。但是,帖木儿并没有阻止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其胜利仅使所有的欧洲人喘了一口气,拜占庭帝国因此又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寿命。

  帖木儿打败了中亚、西亚、中东、东北欧几乎所有的大国,除了大陆东方的中国。

  帖木儿一直向往中国,梦想恢复成吉思汗子孙的荣誉,并使中国皈依伊斯兰教。当他回到首都撒马尔罕城时,大明王朝的使节已经等候他多时了。这位明朝使臣的目的,是为了向帖木儿催收已拖欠了大明帝国多年的贡赋。帖木儿就乘机在大庭广众之下指着他的鼻子说:“你们的猪可汗叛父害侄,是一个大混蛋!我现在要去讨伐他!”帖木儿通晓中文,他知道汉语里“朱”就是“猪”的谐音,所以才管明成祖朱棣叫“猪可汗”。

  帖木儿第一次向大明王朝纳贡是在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农历9月,帖木儿首次派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来朝,贡马十五,驼二。朱元璋诏宴其使,赐白金十有八锭。自是频岁贡马驼。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兼贡绒六匹,青梭幅九匹,红绿撒哈剌各二匹及镔铁刀剑、甲胄诸物。明太祖欲通西域,屡遣使招谕,而遐方君长未有至者。帖木儿实际上是西域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朱明王朝并派使团来纳贡的国家元首,因此朱元璋对他非常有好感。

  据当年西班牙驻撒马尔罕大使克拉维约报道,帖木儿最后一次派使团向明帝国纳贡是在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到达南京大概已经是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了。当年农历11月,明朝使臣傅安的使团也抵达了撒马尔罕。据帖木儿手下的阿拉伯人雅兹迪回忆,傅安似乎水土不服,急着想回国。但帖木儿却把他扣押起来:“安至其国被留,朝贡亦绝。寻令人导安遍历诸国数万里,以夸其国广大。”直到此时,中国人才明白帖木儿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实际上,帖木儿已经准备进攻大明帝国了。但就在此时,传来他的孙子皮尔·穆罕默德在印度河战败的消息,于是“印度圣战”提前上演;继而又连续爆发了与奥斯曼土耳其和埃及的军事冲突,“中国圣战”的议事日程因而一拖再拖。

  在伊朗,帖木儿听说了朱元璋死亡,朱允炆继位的消息。一年后,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派耿炳文、李景隆等将军去讨伐。在帖木儿看来,朱棣仅占有北京一隅以对抗全中国,本来不应该有什么胜利的希望,但战争却久拖不决,充分暴露出朱允炆及其将军们在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当然这与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杀功臣宿将有关。在致巴耶西德的信中,帖木儿表示了他恢复成吉思汗帝国全部疆土的野心。几乎与安卡拉会战同日,朱棣的大燕军攻破南京城,明建文帝朱允炆失踪。消息传到小亚细亚,帖木儿立即决定放过手下败将土耳其和埃及,回师中亚,去准备他的中国远征。只有征服蒙古和中国,他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全蒙古的大汗。

  经过十多年的情报侦察,帖木儿对新疆和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地形、兵力部署已经了如指掌。当时叫“蒙古斯坦”、后来叫“突厥斯坦”的新疆地区本来就是察合台汗国属地,此时其西部基本上均臣服于帖木儿,北部属于北元的势力范围,东部则臣服于明朝。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帖木儿的孙子伊斯坎达就在蒙古斯坦发动过一场战争,攻下了于阗等地,一直推进到塔里木河中游。他的成就引起了几个长辈的嫉妒,于是被召回撒马尔罕,以违反军队节度的罪名软禁至死,那位小军事天才死时年仅十五岁。帖木儿虽然不是察合台家族的直系后代,但若御驾亲征,以强大的实力征服整个蒙古斯坦自当易如反掌,但帖木儿还是努力撮合着自己几个孙子与蒙古部落首领女儿的婚事,甚至向北元的使者们说:“帖木儿的子孙岂能与成吉思汗的子孙相提并论?朕千秋万岁之后,自当在成吉思汗的子孙中择贤而立……”

  帖木儿既然已经有了一张极其详尽的军用地图,按照他自己挑选的线路,他的骑兵从于阗到北京需要走一百六十余天。在突厥斯坦和甘肃、陕西行军,最大的挑战是水源匮乏。军用地图上面标有所有重要的水源,但它们依然难以供应他的大军。因此帖木儿决定:自己先率二十万精兵东征,并留一部分士兵沿路屯田,此后从中亚逐年调援兵。对于兵源,他的印度之战动用了八十万军队,俄罗斯之战三十万,土耳其之战超过五十万。他认为“元时回回遍天下”,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四川等地的穆斯林和蒙古人也都是他潜在的兵源。

  为了防止远征计划的机密泄漏,在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冬天,所有外国人都被帖木儿勒令离开撒马尔罕城,其中也包括克拉维约大使,史书了无记载。虽然如此,但通过分析帖木儿此前的一些言行,人们还是可以推测出他的大致进军计划:若初期的外交、间谍和军事行动都不顺利,就实行缓策,夺取蒙古斯坦,等待援军,再图攻明;中策,占领蒙古斯坦,直入河西走廊,夺取关中地区,先巩固陕甘宁,再等援军,徐图中原;急策,若北元和蒙古斯坦积极配合,明军又不堪一击,就沿黄河长驱东进,截断大运河,与北元围攻北京城。黄河流域已定,再图江淮,因为那里河流纵横,不适合他的重骑兵运动。要找个中国青年(最好是穆斯林),宣传他是出逃的朱允炆,立他为中国皇帝(当然是傀儡),以与朱棣对抗。此外,还要积极策反明军中的蒙古族、回族、知识分子(他们普遍对朱棣不满)这三类人。

  据当时在撒马尔罕的阿拉伯人回忆,帖木儿自古出兵,后勤工作从未做得如此次这般扎实:粮积若山,马羊成海。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农历11月27日,他率军离开撒马尔罕,踏上了“中国圣战”之旅。他率军避开塔里木盆地的酷夏,在冬季翻越白雪茫茫的天水,部队推进至锡尔河时遭遇大雪,河面开始结冰。帖木儿在河岸上驻扎了足足五十天,等待河冰冻结实。这期间,他去祭拜了一位伊斯兰教圣人的陵墓。

  帖木儿的前锋部队,也就是从塔什干出发的右路军已经在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新年翻越天山,农历1月6日推进至伊犁河。当日地球、土星、水星连珠,巫师占曰不利兵主,帖木儿心情大坏。但他还是坚持渡过锡尔河,并命令右路军总司令、他的皇孙哈里·苏丹加紧进军,务必在农历3月初拿下蒙古斯坦(新疆),而自己则暂时留在讹打刺。这位哈里·苏丹刚刚狂热地爱上了一个黑人女仆,在帖木儿家族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他打起仗来还是不负众望,于农历2月下旬推进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位于吐鲁番东北地区),此处离大明帝国西部边界重镇哈密卫还剩大约四百公里。

  到达讹打刺之后,帖木儿的心情本来很好。他的老对手——金帐汗国的脱脱迷失竟然派来了称臣纳贡的使者,帖木儿非常高兴,宣布赦免脱脱迷失以前的一切罪恶,还许诺在征服中国后,帮助脱脱迷失加强他对东欧和北亚的统治。之后,他让大部分的皇子和公主回撒马尔罕城。之后他意气风发,计划在农历2月11日动身前往塔里木河流域,亲自指挥即将到来的甘肃战役。

  然而,在农历2月11日当晚,阿拉克烧酒突然把他的体温烧起来了,而且越烧越高。最优秀的医生们围绕在他的周围,却全都束手无策。到农历2月18日,帖木儿大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向敌人示弱!拿紧你们的……剑!”宏伟的东征中国计划,也就这样随着他的死亡而烟消云散。

  帖木儿死后不久,他的帝国就在众多子孙的争吵和争斗中分裂并衰落了,他终究没有成为成吉思汗二世,因为一代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在史籍《新元史·帖木儿传》中评论这位旷世帝王:“蒙古三大汗国,帖木儿并其二,克印度,败土尔其。卑辞厚币以诳中国,始则诇伺,终乃大举。傥不死,明人其旰食乎!<明史·西域传>略见帖木儿本未,然挂漏已甚,故论次其事,著于篇。”帖木儿虽然是被征服地区残暴的破坏者,但他将各地的瑰宝和人才聚集到首都撒马尔罕,将该城建成一个繁华的都市。他积极赞助学者和艺术家,他的时代被称为“帖木儿的文艺复兴时代”,但实际上影响范围和延续时间都很有限。

  在帖木儿所建的首都撒马尔罕城中,有许多规模宏大的公元十四~十五世纪所建伊斯兰建筑,中间是圆圆的殿顶,两旁有高耸的瞭望塔。这些建筑内外全部用小块瓷片、玉石贴满繁丽的图案、经文,甚至镶饰黄金,夸耀着帖木儿大帝时代的富足。帝国大军曾横扫波斯、印度、高加索、南俄罗斯和蒙古,发誓要让撒马尔罕成为亚洲之都的帖木儿,不光在各地劫掠珍宝,还掳掠工匠,带回撒马尔罕参与新城的兴建。最著名的是“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在当时就被认为是东方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其城中部有壕沟通向城东,沟口如门。其东门面向中国,常进口中国商品,因此也叫中国门。

  传说在帖木儿出征印度凯旋之际,他的妻子,来自印度的比比为了给帖木儿一个惊喜,下令建造了这座大清真寺。就在帖木儿回来的前一天,建筑工人们突然罢工了,比比找到工头询问情况。工头说自己深深地爱上了比比,希望吻一下她的脸颊,如比比不答应,就不复工。比比最终妥协了。不过她用丝巾遮住脸颊让工头亲吻。即使这样,工头对她炽烈的爱之吻在她脸颊上还是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唇印。

  帖木儿得知此事,一怒之下令他俩从这座清真寺上跳下,如能生还就放过他们。比比跳下时裙带飞舞,恰似降落伞一般护佑她幸存。而那个工头则肋生两翼高飞而去……帖木儿的陵墓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最初埋葬的是帖木儿猝死的孙子穆罕默德,后来成为帖木儿家族墓。灵堂中放有九个象征性的石棺椁,真正盛放遗体的棺椁深深埋在地下。棺椁上虚下实似乎是伊斯兰教陵墓的共同点,印度的泰姬陵也同样安排。这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儿之孙兀鲁伯为帖木儿建的墨绿色玉石棺,上写:”谁掘我的墓,谁就遭殃!”

  1941年6月8日,前苏联考古学家曾经开棺验证帖木儿之墓,当月22日,希特勒就发动了进攻苏联的战争。不过,那一次发掘证实了帖木儿的腿确实一长一短,难怪史称“瘸子帖木儿”。

  帖木儿陵园里存放有一个石雕大缸。据说,当年帖木儿出征前将此缸灌满石榴汁,往往是去前有上千人豪饮,回来仅余数百兵将。

  帖木儿的接班人兀鲁伯是帖木儿最宠爱的孙子,集诗人、哲学家、天文学家于一身,他原本梦想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科学,但造化弄人,身为王室贵胄,兀鲁伯被迫挑起治国安邦的大梁。他在处理朝政的同时,仍然坚持着科学研究。他绘制的星阵图准确地描绘出了一千零十八颗恒星的位置,却被宗教人士斥为异端。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兀鲁伯被近臣谋害身亡。前苏联考古学家开棺验证时,见到了被割去头颅的兀鲁伯。

  兀鲁伯生前亲自督建的天文台,如今只剩下大理石制成的巨大的六分仪,孤零零地斜插在十一米深的地下。据说,用它测出的一年的时间与现代科学计算出的差别极小。兀鲁伯按日月星宿的排列算吉日、算国运,却没有算出自己多舛的命运。

  但百余年后,兀鲁伯的后裔中又出了一个杰出的人物巴布尔,这个蒙古族后裔在印度打造了一个立国三百三十二年莫卧儿王朝(公元1526~1858年),直至被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

  到公元十六世纪初,花剌子模国的南部地区出现了独立的布哈拉汗国。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花剌子模国绿洲居民起义,摆脱了波斯王朝的统治,拥立帖木儿后裔乌兹别克汗国王族成员为汗,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即希瓦汗国,当时有部分民众随帖木儿王族后裔迁徙到当时的大明成祖朱棣王朝,后又有人在满清王朝时期再迁至蒙古、东北地区,并逐渐融回蒙古族中或融入回族、汉族之中,其间有帖木儿王族后裔族人取其原居国名的汉称为姓氏者,称剌氏、花氏。

补充纠错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