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殷富察姓图腾(讷殷富察氏图腾)
讷殷富察姓是源于满族的一个姓氏,读音作nè yīn fù cá(ㄋㄜˋ ㄧㄣ ㄈㄨˋ ㄘㄚˊ),满语为Neyinfuca或Nayinfuchai。因世居讷殷江流域而得名,属于以地汉化为氏。清朝中叶以后即多冠汉姓为讷氏、傅氏、富氏、蒲氏、礼氏、石氏、谭氏、马氏、沙氏、付氏、庆氏、宁氏、李氏、佟氏、春氏等。
【得姓始祖】
(暂缺)
【起源源流】
单一源流
源于满族,出自以地为氏,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讷殷,亦称讷音,是满语“讷殷江”的称呼,即古代女真族人对今吉林省抚松县境内松花江上游河段的称谓。
讷殷富察氏,满语为Neyinfuca Hala,又称Nayinfuchai Hala,源出蒲察氏部落,因世居讷殷江流域而得名,为古老的满族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即多冠汉姓为讷氏、傅氏、富氏、蒲氏、礼氏、石氏、谭氏、马氏、沙氏、付氏、庆氏、宁氏、李氏、佟氏、春氏等。
按:
关于讷殷富察氏之源,目前有两个关键的分歧:
第一,认为其原本为辽国时期女真蒲察部,为女真黑号之姓的第二姓,明朝时期成为富察氏的一支,因迁居于讷殷江流域而名。
第二,认为其本为长白山女真三部之一的讷殷部,在“古勒大战”失败后被佟·努尔哈赤将其并入续妻大福晋富察·衮代的富察部而名,其时富察部的首领为富察·衮代之父富察·莽塞杜诸祜。
本书在前面介绍富察氏(0630 姓氏略考-富察姓)一章时,曾指出富察氏,又作傅察氏、富尔察氏,是女真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蒲察”,原居富察地区,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一带,在金国时期称蒲察氏,以部为氏。
蒲察,乃辽国时期女真旧部,曾在女真族诸多部落中势力强大一时,为女真黑号之姓的第二姓,世与皇室世代姻亲。金、元时期,蒲察氏曾冠汉姓李氏。满清时期的富察氏先世为富察·旺吉努,满洲镶黄旗人,世居沙济地方(今辽宁新宾西北部),在后金初年携族孙富察·本科里率族众投归,当时清太祖佟·努尔哈赤十分高兴,将族众编为半个佐领,就由富察·旺吉努统领。
富察氏是满族八大著姓家族之一,人口众多,所以有同姓不同旗的现象,例如正支富察·顺泰的后人就有分别隶属于正黄旗、镶黄旗、镶红旗等的。
而讷殷部,就是在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叶赫部贝勒叶赫纳喇·那林孛罗所联合的哈达、乌拉、辉发、科尔沁、锡伯、瓜尔佳、朱舍哩等组成联军三万,侵攻刚刚凝聚势力的佟·努尔哈赤的九部之一,佟·努尔哈赤在此次战役中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诱敌深入,在距黑济格城附近的古勒山下(今辽宁新宾上夹乡古楼村西北部)集中优势兵力果断出击,获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史称“古勒大战”。
“古勒大战”之后,佟·努尔哈赤乘胜在农历10月遣兵征讨朱舍里部,执其首领朱舍里·舒楞格,接着在农历闰11月,命与额亦都、噶盖等攻讷殷部佛多和山寨,斩其酋长讷殷富察·搜稳塞克什,一举兼并了讷殷、朱舍哩二部,更加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为随后展开的统一女真各部的一系列战争奠定了基础。
本书认为,富察氏是女真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族大人众,势力强盛,分居广袤。按后金政权时期的惯例,其败亡并归之所部族人的待遇,要比主动归附的部族人低许多。因此,讷殷部在“古勒大战”中惨败后被吞并,按例不大可能再将“讷殷”冠于“富察”之前而为“讷殷富察氏”。
所以,本书大致赞同第一种论点,即讷殷富察氏本为女真蒲察部的一支,因迁居于讷殷江流域而名“讷殷部”,其后不过就是按地域分布而称之,与叶赫纳喇氏(叶赫那拉氏)的得姓情况大体类似。
至于第二种论点,本书认为海西女真讷殷部本就是富察氏的一个分支,再归并入富察部是顺理成章,与佟·努尔哈赤的续妻大福晋富察·衮代本人并无关系,只不过富察·衮代出自富察部,史提不过是为了突显其大部贵族的历史地位罢了。
【迁徙分布】
满族讷殷富察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即多冠汉姓为讷氏、傅氏、富氏、蒲氏、礼氏、石氏、谭氏、马氏、沙氏、付氏、庆氏、宁氏、李氏、佟氏、春氏等,今已很少再称讷殷富察氏,多以辽东、北海为郡望,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堂号
辽东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字辈
满族镶黄旗东海讷殷富察氏(傅氏、富氏)字辈:“希文恩忠勇荣任秉存成宏云兴显瑞景广庆祥增”。
满族正红旗长白山讷殷富察氏(傅氏)字辈:“文景德贵(瑞)延绍兴继世长承伯显耀作肇起振春光”。
满族正白旗九台讷殷富察氏(罗氏)字辈:“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水德广世绍长”。
【楹联典故】
(暂缺)
【典故轶事】
古勒大战
佟·努尔哈赤在统一满洲各部的过程中,除了攻城掠地扩大领域之外,在政治上仍然坚持借助明朝的声威,以此号召女真各部,壮大自己实力的方针。这是佟·努尔哈赤采取的两面手法使自己能够迅速团结女真各部的重要原因。
起初,在明朝边臣的眼里,佟·努尔哈赤仍然是一个恭顺的满洲小酋长,并且平均每三年到北京朝贡一次。而在暗地里,佟·努尔哈赤一直加紧聚敛财富,控制财源,以便成为名符其实的实力人物。
佟·努尔哈赤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经营农业,发展采集业和牧养业;另一方面扩大贸易,掠夺敕书向朝廷索取更多的贡赏,并千方百计垄断女真族特产的貂皮、人参等珍稀物资。
自佟·努尔哈赤杀死尼堪外兰之后,明廷为了抚慰他,以便了结其父祖被误杀之事,决定从那时起每年发给他银八百两,蟒缎十五匹,作为例赏。从此佟·努尔哈赤掌管了满洲五百道敕书,独占了贡赏之路,还控制了满洲所有各部的狩猎、牧养和采集的经济货源。
在关市的贸易活动中,佟·努尔哈赤已控扼了互市交易。当时满洲的互市地占有抚顺、清河、宽甸、叆阳四处马市,仅抚顺一市,佟·努尔哈赤在每年的交易中,获得貂、参之利就不下数万。这样,再加上市赏、贡赏、车价等多达十几万两银。在短短的几年中,满洲就初步出现了民殷国富的大好形势,为佟·努尔哈赤兴兵讨伐明朝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佟·努尔哈赤自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起兵以来,用五年时间即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到了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农历6月,佟·努尔哈赤又正式颁定国政,号称“满洲”,俨然以国体自居。满洲的统一和强大,迅速震动了其他女真各部,他们相互之间加紧联盟,企图孤立佟·努尔哈赤。尽管佟·努尔哈赤得到迅速发展,但女真其他各部也在大搞横向联合,一时之间形势对佟·努尔哈赤非常不利。
最初,在佟·努尔哈赤势力还不算强大的时候,叶赫部首领叶赫纳喇·仰加奴对佟·努尔哈赤颇有好感,曾将最小的女儿许配给他。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农历9月,叶赫纳喇·仰加奴之子叶赫纳喇·那林孛罗送妹妹叶赫纳喇·孟古格格到了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与佟·努尔哈赤成婚,五年后生了爱新觉罗·皇太极。当时,叶赫、满洲两部的关系还比较好,佟·努尔哈赤也借着与关外具有强势的部落联姻的机会,大肆宣传、壮大自己的声威。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神宗任命佟·努尔哈赤为满洲都督佥事,如此一来,海西女真各部首领都很忌妒。叶赫部的贝勒叶赫纳喇·那林孛罗早想称雄于女真各部,此时却感到佟·努尔哈赤是他发展的重要障碍了,于是便千方百计想使佟·努尔哈赤听从他的调遣,并公开向满洲提出领土要求。
一天,叶赫纳喇·那林孛罗派遣使臣伊勒当、阿拜斯汉两人来到佛阿拉,拜见佟·努尔哈赤,提出“乌拉、哈达、叶赫、辉发、满洲言语相同,势同一国,岂有王主分治之理?如今所有国土,你多我寡,可否将你部额尔敦、扎库木二地,以一地给我?”佟·努尔哈赤强压心中怒火,严词拒绝说:“我乃满洲,你乃扈伦,你国虽大,我岂肯去取?我国虽广,你岂得分!”
碰了钉子的叶赫纳喇·那林孛罗并未善罢甘休。他联合了哈达、辉发贝勒参加的联席会议,然后以扈伦四部的名义再次向满洲派出使者。
在佛阿拉议事厅里,佟·努尔哈赤充宴招待了叶赫部使者尼喀里、图尔行,哈达部使者岱穆布,辉发部使者阿拉敏比。宴间,叶赫使者图尔德开口说:“我主人(那林孛罗)说:欲分你的地,你不给,欲令你归附,您又不从。假如两国兴兵,我国之兵将踏入你的地界,你兵安能进入我的领土?”这种毫无遮掩的讹诈和恫吓,使佟·努尔哈赤再也捺不信胸中的怒火,他手起刀落,将桌案劈成两半。
霎时,大家目瞪口呆,佟·努尔哈赤厉声说:“你叶赫贝勒曾亲临阵前与强敌交马接刀,碎烂过盔甲,经过一战……过去你乘哈达部内乱,得以袭杀,难道我以为我会像哈达那样容易对付吗?过去,我以父祖被杀问罪于明,明廷归我父祖遗骸,给我敕书马匹,又授我都督敕书,封作都督佥事,岁给金币。你主人之父亦被明军所杀,至今尸体未收,你们为何出此狂言。你的部落能四周都设有关隘边墙吗?我军蹈你之地将如入无人之境,即使白天不去,夜间亦成行。你能奈何得我。”叶赫使者走后,余怒未消的佟·努尔哈赤又命人将上述言语写成回帖,遣亲信阿林察到叶赫部当面读给叶赫部首领叶赫纳喇·布斋和叶赫纳喇·那林孛罗。
佟·努尔哈赤的回书,将双方的矛盾推向了顶峰。尽管叶赫纳喇·布斋向阿林察解释说:“吾弟出言不逊,你主人恨之有些道理。”但双方冤仇已结,火气十足的叶赫纳喇·那林孛罗与叶赫纳喇·布斋纠集了哈达、乌拉、辉发各部贝勒,集扈伦四部之兵马出击,掠夺了满洲的户布察寨。佟·努尔哈赤为了报复,亲自披甲上马率军又疾驰哈达部,也抢掠了富尔佳齐寨,并在回兵时又击退了哈达部数百追兵。这样,进一步加剧了满洲与扈伦四部的紧张关系。
在女真部落之中,始终沿袭着世袭制,这早已成为社会习俗。但佟·努尔哈赤家族自太祖父佟·福满就不是猛哥帖儿的长枝后代,而祖父佟·觉昌安、父亲佟·塔克世又都非福满长枝后代,所以在明朝晚期都督林立的年代,人们视塔克世家仅为“常胡”。因而叶赫部的叶赫纳喇·那林孛罗、叶赫纳喇·布斋,乌拉部首领满泰、布占泰都认为佟·努尔哈赤不过是个无名的“常胡之子”,却一下子成为满洲的大首领,晋升为都督。而他们各自都是世代有名的大首领的直系后代,各出名门,如果与佟·努尔哈赤相提并论,岂不是个羞辱?于是,决心联兵,一举消灭新兴的女真国。
叶赫贝勒叶赫纳喇·布斋和叶赫纳喇·那林孛罗与哈达贝勒猛骨孛罗,、乌拉贝勒满泰之弟布占泰、辉发贝勒拜间达里,联合了朱舍里、讷殷二部,以及蒙古科尔沁、锡伯、卦尔察三部,结成以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号称三万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农历9月,分兵三路,浩浩荡荡杀奔佛阿拉而来。
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尽管佟·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身经数十战,但还从来没有面对过这么多的敌人,而且自己的兵卒总数只是敌人的一半,明显处于劣势。因此,他终日不宁,积极设防。
佟·努尔哈赤得到九部联军进攻满洲的情报后,为确切掌握军情,他派最有经验的武理堪前去侦察。这天夜里武理堪匆忙回报说:“九部联军于傍晚时分自扎喀方向(今辽宁新宾上夹河镇五龙村南部)已经来到浑河北岸,营火密集,多似繁星,烟云缭绕,埋锅造饭,饭后将越沙济岭而来。”佟·努尔哈赤知道情况后,显得非同凡人,在大敌当前,镇静若定。他传谕诸将,立即休息,天明出兵,然后安然入睡。
拂晓在即,大军压境,整个佛阿拉人心惶惶。佟·努尔哈赤的继妻富察·衮代也十分惊慌,便推醒佟·努尔哈赤,埋怨他说:“现在九部联军就要杀来,你竟然盹睡,真不知你是昏昧,还是畏惧。”佟·努尔哈赤睁开睡眼,笑着说:“畏敌者,心不安枕;我不畏敌,故熟睡耳。前闻叶赫兵三路来侵,来期未定,我心不安。今日叶赫大军已到,我心始定”。说完,安睡如故。
第二天,佟·努尔哈赤率领诸将祭拜了堂子,祷告上天。他说:“天地三光,万灵神祗在上,我努尔哈赤与叶赫部素来无仇,今天他们竟纠合他部发兵攻我,请上天明察。”又拜祝说:“愿天令敌垂首,佑我奋扬,人不遗鞭,马无颠踬。”拜过堂子之后,佟·努尔哈赤披挂整齐,统兵集渡口处的拖克索(农庄)平坦大地上,又向众军进行战前动员。他说:“你们把手臂上带的蔽手,脖子上带的护项,都取下来,放在这里。我们凭天命。如果因没有这些而在战斗中伤了手臂、脖子,那是命中注定。不然的话,碍手碍脚,不便杀敌。我们轻装上阵,定获全胜。”兵士们听命,一律照办,于是大军轻装出发。
九部联军经过一天一夜进入满洲境内。他们先包围了扎喀寨,扎喀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经几次攻击后,仍然攻不下,九部联军显得不耐烦,遂转而攻打黑济格城,并在那里安营扎寨。
扎喀寨,又称扎喀关,是“满洲三关”之一。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佟·努尔哈赤占据马尔墩寨以后,为了控制满洲老营(佛阿拉)的西部门户,便以马尔墩为中心,修筑了著名的“满洲三关”:
第一道关叫雅尔哈关,满语“雅尔哈”汉义为“豹”,位于新宾县木奇镇西三道关村,关墙为石筑,遗址清晰。
第二道关叫代珉关,满语“代珉”汉义为“雕”,位于新宾县西马尔墩岭上,并在岭上竖起有石碑一块,上书满文“马尔墩福勒丹”,“马尔墩”汉义为“阻隔”,“福勒丹”汉义为“关”;后来的满清时期还在该地建有“祥云寺”,二层大屋,前屋供奉关公,后屋供奉王母。
第三道关即扎喀关,满语“扎喀”汉义为“边关”,位于今辽宁省新宾县上夹河镇五龙村附近。
以上三关遗址尚存。
佟·努尔哈赤率兵登上了距黑济格城不远的古勒山,据险列阵。次日,派勇将额亦都精骑百人,前往黑济格城附近挑战。九部联军见满洲兵来,当即放弃攻城前来应战。
额亦都单枪匹马而出,战几回合,拨马佯装败阵而走。联军不知是计,尾随至古勒山下时,额亦都突然回马连杀九人。当赫首领叶赫纳喇·布斋、叶赫纳喇·那林孛罗、蒙古科尔沁三名首领率兵冲杀而来时,佟·努尔哈赤命令放滚木擂石,于是木石俱下,已冲到最前面的叶赫纳喇·布斋战马触木而倒,叶赫纳喇·布斋还未来得及爬起,就被山上冲下来的一名叫吴谈的满洲兵一刀剌死。后面的叶赫纳喇·那林孛罗见兄长被杀,竟然在战场上痛哭失声。各部首领见到这种情况后,也斗志大减,无心恋战,纷纷策马脱离战场。
古勒山地区崎岖陡峭,山下的苏克素护毕拉(今苏子河,满语“苏克素护”汉义为“鱼鹰”,“毕拉”汉义就是“河”)西岸一片沼泽,九部联军撤退之军三万之众蜂拥一路,溃不成军。佟·努尔哈赤见九部联军败退,立即下令吹响螺号。刹那间,伏兵四起,满洲军如猛虎下山,迅速截断了九部联军的退路。接着骑涛呼啸,矢石如雨,横扫万军如卷席,杀得九部联军人仰马翻,激战之声响彻了整个山谷。
这场动人心魄的大战,后被清史称之为“古勒大战”。九部联军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得惨不忍睹,兵马填壑,横尸荒野,而仓惶逃命的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则因战马陷入泥潭,弄得丢盔御甲,全身无一衣物遮掩,赤身裸体地跳上一匹无鞍之马狼狈遁走。乌拉部酋长满泰之弟布占泰被活捉时,吓得他连声大叫:“不要杀我!愿以财产赎身。”数年之后,佟·努尔哈赤每次在笑谈间,都引以为荣。
古勒山的巨大胜利,使得佟·努尔哈赤从此威名大振,远近慑服,为不久后的后金政权正式建立以及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